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与涵养路径研究论文

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与涵养路径研究论文

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与涵养路径研究

华国春

摘 要: 文章以文化自信的影响因素研究为起点,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得以保障文化自信生成的机制及其建构,二是对文化自信的涵养问题进行研究,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沿革和当前实际国情出发,探寻可行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文化自信;生成机制;涵养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指出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根本。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从国运兴盛的高度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

唐伯兮:蔡新奥小编辑在对原稿的编辑加工过程中有一处增补我觉得很用心。在略写其他同学顶书的过程中,他对整个活动的场面进行了概括性的描写——“一时间,欢声笑语响彻了整个教室。”这句话加得好,有了这句话,标题中的“有趣”二字就有了立足点。

就当前中国来看,我们要看到两个实际问题:首先,我国目前无论从个体到机构,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专家学者,文化自信程度都还不够。其次,文化自信并不是凭空可以获得的,而是依托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当下时代特征,在全民族的共同奋斗下才能够实现的。文化自信并不仅仅是要我们保持一种心态,也不是说要某一特定时段达到某一既成事实,保持一种一成不变的状态。正所谓“礼有损益”,文化自信是要求我们当代的中华儿女,在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和内核的基础上,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结合当下的国情与实际,立足未来、放眼全球,不断创造出属于当代中国人民的灿烂文化和文明,从而获得的一种民族自豪和文化认同。

有关文化重要性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国外学者与本研究主题最相近的概念主要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软实力概念,其代表人物有塞缪尔·亨廷顿、约瑟夫·奈等人。国内学者有关文化自信的研究成果可追溯至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等问题。十八大以来,国内理论界对于文化自信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问题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文化自信的定义和内涵问题的探讨(刘水静,2017);二是对文化自信来源问题的探讨。一些学者指出自信的来源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理论(孟睿,2017),一些学者则强调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杜芳,2017);三是文化自信实现路径的探讨(石文卓,2017);四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自信思想的初步研究(刘波,2018)。

然而,对于从文化自信的生成规律出发,寻找从制度性层面保障和涵养的成果尚不多见,仅有少数研究者探讨相关问题。黄晓波(2012)指出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发生的前提,文化交流是增进文化自信的条件,文化发展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基石。沈壮海教授(2017)指出涵养文化自信需聚焦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全民文化能力,用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这个最大的教育资源。总体而言,已有研究成果对我们理解文化自信的基本概念、文化自信的建设路径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对文化自信生成的一般规律、主要机制和涵养路径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

一、文化自信主要影响因素

文化自信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文化自信的生成是在我国特有的文化传承和时代精神基础上生成的。因此,我们要探讨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首先必须考量文化自信的主要影响因素,以这些影响因素出发,发掘文化自信的动力与源泉,从制度上保证和引导文化自信动力源泉的发掘、保护和发展,这就是文化自信生成机制所应具备的功能和状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并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思想体系的认同与推崇。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也通过对于传统典故、文献和精彩辞藻的引用和借鉴,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形成了以尊崇当时较为先进的西方文化,而批判当时中国保守与落后的主流文化的历史思潮,这虽是时代所需,有其历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这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断裂式的破坏,其历史影响深远。以至于今天的中国社会,仍然在很大范围内存在着西方文化优于中华文化的不自信思想。这虽然有近代以来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中国发展长期落于西方的因素所致,但归根结底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现断裂所致。

成立商务英语教研室,组建商务英语教学团队,是合理利用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年龄上合理搭配,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动年轻教师,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商务英语专业授课教师大部分应该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还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双师型教师、海归教师和外教。其中,双师型教师同时具有教师任职资格和所教专业相关的执业资格[6],并有实际工作经历,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实际岗位要求;海归教师和外教不仅可以教授难度系数大的课程,还可以给整个团队带来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历史文化古迹、书画艺术、文学诗歌、中医体系、四大发明、儒释道及诸子百家文化典籍和精神传承等,都在各个领域曾达到世界的巅峰,至今仍然是全世界人民的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我们当代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源泉。

2.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革命传统

世易时移,新中国成立已经70周年,而改革开放也已经有40多个年头,中国当前的物质和文化已经高度发展。当前我国的新一代年轻人,并未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后艰苦奋斗的艰难岁月,更不用说经历先烈的革命历程。而对于我党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教育和传播虽然一直在做,但客观来讲已经不能够满足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当前的中国,经济、文化以及综合国力的总体水平已经屹立于世界大国之林,物质和文化极大丰富,这也使得部分人出现了懈怠和好逸恶劳的想法。我们要看到,当前的中国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是综合国力和发展水平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同时,世界是不断发展的,近代历史的时代教训就在眼前,我们必须时刻警醒,坚持我党优秀的革命传统,这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又一重要源泉。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的索书号是由分类号、著者号、辅助区分号组成,著者号使用“汉语拼音著者号码表”取号,是按照著者姓名进行编排号码取号的。我馆采用著者号作为书次号进行标引,缺点有以下四点。

3.民众的文化信念、文化情感和文化经验

无论中华传统文化还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革命传统,都是从一国的文化资源禀赋方面来说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自信,最终还要落实到广大民众身上,因此,影响文化自信的因素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民众的文化信念、文化情感和文化经验。

文化信念源于信心和认同,而文化自信源于坚定的文化信念。文化情感主要包括民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党的宗旨和革命传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民众的文化经验是一个包含着时代与社会前设、个体感知双重前提的文化概念。民众的文化经验是造成其形成文化情感和坚定文化信念的重要基础,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及其构建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多个研究证明,当前我国正处于消费升级过程中,人们对于精神消费的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一套引导和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1.建立健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机制

在近现代世界历史的变革过程中,我国的现代化过程是在世界列强的侵略与先烈的救亡图存的抗争中完成的。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历史灾难,现代中国的发展也因此承受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客观来说,近代中国的落后与灾难,一定程度上是由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负面元素以及文化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跟上时代与历史的步伐所引起的。因此,近现代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从救亡图存、拯救民族危亡出发,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性的批判和自省。

不容否认,交通仍然是制约贺州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瓶颈问题。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协调发展有待加强,多式联运体系尚未建立。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有待加快推进,部分项目的前期工作用时较长,涉及省级、国家级层面审批,同时存在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航道等级低和船闸过船能力差等问题导致贺江航道基本断航,而因为与广东的航道规划等级标准不一致,协调推进贺江扩能工程较为困难,水路交通没有优势。

第一,全面了解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的紧迫感。不断创新的农村产业化经营理念使农村的生产方式和市场发展产生了较多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朝着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在农村范围内创办农村经济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更加快速地发展。

因此,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建立健全科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机制,结合当下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既做到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与继承,又能做到“礼有损益”,将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祛除或是现代性转化,使之成为符合当下国人的文化资源与创造源泉。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症结,故而开始从根本上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障机制,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这也将会成为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不断地繁衍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内核,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有的民族精神。即使是在物质文明高速积累,全球不同文明高度交流和融合的今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灿烂的文化成果以及“兼容并包、和谐友善”的发展格局,仍然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2.优化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和传播机制

近代中国遭受了重大的民族危机和灾难,中国共产党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畏困难、不畏牺牲的民族精神,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艰苦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时至今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优秀的革命传统,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逐渐摆脱近代历史造成的历史包袱,使得中国已经重新回到世界强国之列。可以说,新中国的今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革命传统,这一革命传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质。

文化自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时也不是某一主体在某一时段达到一种既成状态后而一成不变。文化自信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常态化的展现。因此,对于文化自信的研究我们既要关注其生成机制的建立,还必须考虑其涵养问题及其实现路径。文化自信的涵养,必须以现代性境遇和全球化视野为基础,必须推进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聚焦文化创新和文化软实力建设,并针对不同阶层采取差别化的涵养方式。

坚持党的宗旨,继承我党优秀的革命传统,是当下乃至于后世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因此,只有通过优化和改善教育和传播机制,紧扣时代的特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加强党的革命传统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增加趣味性、带入感和体验感,从内心唤起新一代年轻人对于我党优秀革命传统的认知和认同。

3.建立推动和引导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机制

伴随着新中国的逐渐成长,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的文化实力和影响力,还不能与政治、经济的影响力相匹配。

我国人口众多,历史遗留所导致的文化自卑感,当下的时代和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现代焦虑感,是文化自信的最大障碍。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自信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简单努力达到一个目标就一成不变的。文化自信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依靠制度来保障。只有建立起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才能够保障文化自信的实现。

三、文化自信的涵养

实验均平行测定 3次,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SD)表示。使用MS Excel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用SAS.V8对各组数据间的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p<0.05);使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作图。

涵养的文化自信是要祛除历史包袱和现代性焦虑所造成的文化自卑和文化不自信,因此,我们必须关注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动力,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对社会传统文化发展氛围的建设

在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机制的同时,增强全社会范围内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扩大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精神和道德的感知渠道,唤起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现代性转化为指导,引导和助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首先以物质文化遗产为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长久以来生活在贵州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当地人民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例如,贵州省的传统建筑为纯木结构的瓦房。这里的山上遍生杉树和松树,这为建筑房屋提供了大量木材。作为桐油的主要产地,当地人为了延长房屋的寿命,还会在木质房屋的表面还会涂上一层桐油。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之后房屋呈现灰褐色,与其所处的山林环境融为一体。除此了普遍存在的纯木结构的建筑之外,安顺屯堡区的纯石头建筑,也是当地人就地取材建筑而成。这些充满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

2.对党的革命传统传播形式和途径的创新

增强新一代年轻人对于党的革命传统的认知和理解,一方面,要针对性地在中、小学和大学校园,形成党的革命传统和理念的学习和持守的氛围,注重形式和理论的创新,更接地气地进行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具有伟大的意义和价值,新中国的胜利,正是革命先烈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因此,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必须结合当下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现状,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3.对于民众文化信念、文化情感和文化经验的重视

文化信念是指民众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存在自豪感和自信心,要坚信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也是坚定党的优秀革命传统和党的宗旨优越性的信念。因此,要以机制为保障,重视民众文化信念的培养和形成。

文化情感源于文化认知,只有深刻的认知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神,才能够产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认同;只有深刻认识党的优秀革命传统,才能够产生对于革命传统的崇敬和坚定;只有深刻认识党的宗旨的伟大,才能够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因此,文化的认知是文化情感的前提,而文化情感是文化自信的保证。

文化经验是被时代和社会所前设的,因为个体的文化经验必然是受到时代和社会主流文化所影响和引导的。同时,人作为主体性的存在,其个体的感知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注重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引导,繁荣文化艺术研究和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消费供给,是强化民众文化经验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7-10-18.

[2]孟睿.历史与现实中的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1).

[3]刘波.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时代意蕴与价值意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1).

[4]石文卓.文化自信:基本内涵、依据来源与提升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7(5).

[5]杜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J].探索,2017(2).

[6]刘林涛.文化自信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机制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2).

[7]刘水静.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自觉与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研究回顾与前瞻[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7(5).

[8]黄晓波.论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J].科学社会主义,2012(3).

DOI: 10.16653/j.cnki.32-1034/f.2019.012.026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规划建设处)

标签:;  ;  ;  ;  

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与涵养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