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9例,给予观察组切开复位治疗,给予对照组闭合复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腕关节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中,切开复位对比闭合复位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疗效,对患者腕关节的恢复有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闭合复位;切开复位;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在骨科疾病中是比较常见的,其中老年人群因伴有不同程度上的骨质疏松,则易造成桡骨骨折的出现。治疗桡骨骨折难度极大,其不仅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会使患者的活动受到限制,造成行动的不便,临床中对于此类病症的治疗分为闭合复位以及切开复位两种治疗方法[1]。本次研究就针对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应用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上的治疗效果及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认,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9例,观察组患者男性31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8.1±2.4)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9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68.6±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观察组切开复位治疗,实施臂丛阻滞麻醉,其切口于桡掌侧,使骨折处充分暴露,采用复位钳复位,骨折近端采用T型钛钢板对骨缺损的患者给予植骨填充,选择X线对腕关节骨折情况、屈伸情况进行检查,骨折部位复位满意后缝合伤口,无需进行外部固定处理,在1周后进行腕关节锻炼。给予对照组闭合复位治疗,患者体位为仰卧,于臂丛阻滞麻醉,桡骨远端尺偏角、掌倾角恢复,若其关节面平整则说明复位成功,针对患者骨折的类型选择小夹板或压、石膏行外固定;选择X线对骨折部位进行复查,若有移位情况发生,则再次进行复位。术后固定4至6周后,根据患者腕关节恢复情况拆除小夹板等,并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两组患者于术后6个月患者治疗效果,当患者骨折恢复效果良好,无任何疼痛症状发生,掌屈减少15°内则为优;当患者腕关节出现轻微疼痛,掌屈减少15°至30°,手部的活动有着一定的限制则为良;当患者腕关节常伴有疼痛,并掌屈减少30°至50°,且对日常活动造成影响则为中;当患者腕关节出现明显疼痛,掌屈减少50°以上,并对日常活动中造成极大的限制则为差。(优+良)/n×100%=优良率。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并判定其腕关节功能恢复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使用x2检验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使用t检验其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6.61%(57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3.05%(4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上肢骨折类型,一般是由于外部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而老年群体是此病发病率最高的[2]。有研究[3]发现造成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最主要的原因是骨质疏松。针对其骨折情况,临床治疗中常将其分为稳定性骨折以及不稳定骨折,而两种骨折情况在复位治疗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针对稳定性骨折的复位可采取小夹板、石膏等外固定,而针对不稳定性骨折复位时,治疗效果较差[4]。腕关节活动中,桡骨作为其主要的传导结构,若桡骨发生骨折,则会造成桡骨缩短,减小其桡骨掌倾角、尺偏角。
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最常用的方法是闭合复位以及切开复位,其中闭合复位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性小,治疗后容易出现移位,恢复周期长,且并不适用于粉碎性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其视野更加清晰,并且治疗效果好,但其创伤性比较大[5]。有研究[6]认为切开复位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中治疗效果好于闭合复位,切开复位能很好的维持患者骨质的完整,且固定效果好,同时能更早的指导患者进行腕关节功能训练,但手术本身的耐受性较差,并且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偏多,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不具有手术指标的患者,应采取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治疗[7]。若要使患者腕关节功能得到改善,避免桡骨缩短、关节面不平整等情况出现,则应选择闭合复位治疗。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切开复位相比闭合复位治疗疗效更佳,术后恢复周期短,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姚剑平, 韩琳琳, 王聪, 等.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31):6158-6161.
[2]杨皓然.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12):77-78.
[3]林章波.不同治疗方案在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对比[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3):54-55.
[4]娄德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9):819-822.
[5]沈文,金桥.关节面累及情况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6,56(16):60-61.
[6]刘安成.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保守治疗对老年性 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6,30(4):453-456.
[7]高增峰.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J].医药前沿,2016,6(27):156-157.
论文作者:刘国庆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桡骨论文; 患者论文; 远端论文; 老年论文; 腕关节论文; 两组论文; 疗效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