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微创椎间孔镜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优质护理
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外科术式,较常规术式相比,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恢复快,逐渐受到医生及患者的青睐。但外科术式本身也属于创伤性操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故此重视微创椎间孔镜手术围术期临床护理,选择积极、有效的护理则是当前护理领域重点研究课题。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并积极响应国家卫生部号召,在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采取优质护理,对其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患者自愿接受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且知情研究,自愿签署同意书;其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24~72岁,平均(49.72±4.25)岁;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两组基线资料并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 常规护理。术前向患者基本讲解微创椎间孔镜手术的优势及安全性,说明术前准备工作,提高患者手术配合意识;术后注意搬运力度,监测患者体征、症状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
观察组 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1)共情理念。医护人员应树立共情理念,站在患者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首先全神贯注倾听患者讲话,努力体验患者感受,通过点头、握手、微笑等动作鼓励、安抚患者;其次换位思考,理解、体验患者感受,通过沟通、交流,引导患者进一步思考,针对患者所存在的情绪、心理,予以肯定、理解,及时作出引导,说明手术方法、步骤及安全性,消除患者疑惑、不安等情绪。(2)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准备工作,说明腰背功能训练的方法、技巧及对术后功能恢复影响;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进入手术室时,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安抚、鼓励,转移注意力,消除患者紧张情绪。(3)疼痛干预。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对疼痛严重者,辅助使用止痛药减轻患者疼痛感。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舒适,注重培养患者兴趣爱好,通过听音乐、读书、看电影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感。(4)术后优质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制定肢体功能锻炼方案,尽早下床锻炼,予以患者专业性训练指导。康复训练方案:五点支撑法、直腿抬高法、飞燕式等康复训练措施。下床活动注意佩戴腰围,选择合适腰围规格,上缘位于肋下缘,下缘至臀裂。佩戴腰围后,注意运动强度及腰部扭动情况,缓慢弯腰,避免前屈动作,注意保护腰椎。
1.3 观察指标
①中文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DASS-21)[1]评价患者焦虑、抑郁、压力心理状态,共有21个条目,评分标准以0~3级评分,评分越高,焦虑、抑郁、压力状态越高;②采取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2]评价患者疼痛感,标准分0~10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为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护理前2组心理状态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2组负面心理状态减轻,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2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1.43±3.18 56.75±4.64 对照组 31.52±3.27 43.27±4.29 t 0.101 10.877 P 0.460 0.000 2.2 疼痛程度
护理前2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2组VA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5.28±0.75 1.05±0.31 对照组 5.25±0.72 2.18±0.43 t 0.147 10.870 P 0.442 0.000 3 讨论
微创椎间孔镜术是结合射频消融技术、内窥镜技术等多项技术,无需剥离神经及肌肉组织,对骨质破坏结构较小,逐渐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术式[3]。但对微创椎间孔镜术患者,手术本身属于侵入性微创操作,术前心理压力大,术后需进行一系列康复功能锻炼等措施,甚至要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腰部背,采取持续健康指导,对患者心理、功能康复起到积极正向促进作用。故此对微创椎间孔镜术后患者,应加强患者康复指导,通过有计划的健康宣教、疼痛干预及康复训练,建立标准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准确认识,消除心理负担。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压力状态低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优质护理在微创椎间孔镜术中的应用,重视人文关怀,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中心,消除患者围术期焦虑、害怕、不安等情绪;加强围术期护理配合,注重术后疼痛干预及康复训练,确定康复训练的方法及规律,通过系统性、针对性康复护理措施,减轻患者心理、生理不适感,消除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综上所述,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采取优质护理,可减轻患者心理焦虑、抑郁、压力状态,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临床价值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文艺,吴大兴,吕雪靖,等.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精简版信度及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1436-1438.
[2]伏永艳.疼痛评分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137-138.
[3]柳百炼,熊鹰,顾邵,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5,41(6):981-983.
论文作者:韦翠银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患者论文; 微创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论文; 《大众医学》2018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