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配电线路检修工作进行了介绍,对其检修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了分析,危险点具有客观存在性、潜在性、复杂性、可控性的特点,检修中存在着老化危险、绝缘子接地的危险、避雷器损坏与短路的危险、树障与房障的危险,为了消除这些危险点,提出了有效的预控措施,从而保证配电线路检修工作的安全。
关键词:配电线路;检修;危险点;预控
为了进一步满足电力用户对不间断供电的实际需求,电力企业在进行配电线路检修的过程中往往采取带电作业方式,虽然带电作业能够确保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配电线路所存在的故障与缺陷进行及时地处理,但是在实际的带电作业过程中却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甚至一些危险点还会直接威胁到电力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配电线路检修危险点的预控分析工作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关注的焦点。
1 配电线路检修的主要内容
1.1 配电线路的检查
对于配电线路的检查,首先要重视线路导线和地线的检查,重点关注是否发生断股、断线、破坏和损毁等问题,以及受到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引发的腐蚀情况;其次检查导线连接器是否存在接触不良,有无损坏,同时还要检查线夹内有无导线拔出的痕迹;第三要对导线及线夹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和处理,以避免发生断线事故。
1.2 配电线路杆塔的检查
对于配电线路杆塔,首先要仔细检查经过长时间运行后,线路杆塔和横担是否出现变形和歪斜等情况;其次要检测杆塔地基的土质质量;第三要检测杆塔地下基础部分是否出现损伤、开裂以及下沉等问题;第四要检查固定杆塔的器件是否完好,特别要重点检查螺桂和螺帽是否有缺失、螺丝和螺帽是否出现松动、垫片是否完整等。此外,要对杆塔拉线的连接进行检查,保证拉线起到应用有作用。最后,还要对杆塔内部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杆塔出现裂纹或保护层剥落等情况,就要及时处理,避免发生倒杆等事故。
2 配电线路检修中的危险点特点
(1)客观存在性。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配电线路检修中的危险点是客观存在的。在初期,危险点只是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当一些情况作为导火索时,事故就会发生。所以,在检修时一定要及时排除危险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潜在性。在电力系统中,许多危险点比较隐蔽,不能及时发现,所以危险点具有潜在性,这也是危险点在配电线路检修中不易被发现的主要原因。
(3)复杂性。电力系统运行流程十分复杂,电力系统的作业方法和工作环境都存在差异,因此,配电线路中的危险点也存在复杂性。
(4)可控性。虽然电力系统比较复杂,配电线路中的危险点也较多,但是如果对配电线路及时检修,就可以对危险点进行有效控制。
3 配电线路检修中的危险点
3.1 配电线路的老化危险
线路的老化是该项工程中存在的危险点之一,由于受到地区地理位置和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其配电线路使用的时间较长,对设备的实际性能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设备安装时的不规范操作,也会加快配电线路的老化,进而引发安全事故,最为常见的就是导线烧断的现象。
3.2 绝缘子接地的危险
在配电线路建设中,接地事故是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安全事故,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其绝缘子通常都是零值或低值的绝缘子;工作人员在进行线路检修的时候常常会忽略对这些零值或低值绝缘子的更换工作,或者是更换的范围没有实现全面的覆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避雷器损坏与短路的危险
配电线路故障中,避雷器损坏常常会对变压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使其发生接地故障,导致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配电线路的短路事故常常是由于配电线路导线数目过多,线路相互缠绕、接触而导致的,尤其当出现大风等恶劣天气时,配电线路产生短路事故的可能还会大幅度增加。
3.4 树障与房障的危险
树障与房障危险也是影响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树障大多是由于配电线路建设与运行过程中未能全面考虑数目的影响,从而导致了配电线路的安全隐患,房障则是由于房屋所有者在房屋设计与兴建时不够规范,从而与配电线路的运行要求产生矛盾,影响其正常运行。配电线路检修工作中注重树障与房障的清理可有效缓解配电线路运行中的安全威胁,提高其安全运行可靠性。
4 配电线路检修中的危险点预控措施
4.1 加强配电线路检修的过程管理
首先,要对检修方案进行严格把关。不管检修规模是大还是小,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方案进行控制。具体的相关负责人需要到达检修现场,了解检修对象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具体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方案。同时对可能遇到的危险点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测,并制定对应的应对措施,再将不同的工作有条不紊的安排到各个检修人员身上。如果条件允许,还可设立专门的危险点排查责任小组,进一步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其次,不可忽视安全交底工作的重要性。在检修工作正式开展前,现场的负责人应该召集全体工作人员开安全会,安全责任人应该将检修方案中提出的危险点以及预防措施清晰地交代给各个检修人员,进行全面、细致、清晰的安全交底工作,让前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检修人员有备无患。
最后,在实施具体检修方案时,应该安排足够的人员进行检修工作的监管与巡视。由于配电线路本身比较长、覆盖面积广、检修点繁杂,其检修工作十分复杂。为了不遗漏检修点,相关责任部门应该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全面巡查并抽取一定量的检修点进行二次检查,保证危险点控制措施落实以及检修工作的切实进行。另外,责任部门需要与一线检修人员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在对检修工作进行全程监控的同时,及时获取回馈信息,以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检修者的人身安全。
4.2 做好外在环境的调查与勘测
正是因为外在自然环境会给配电线路的带电检修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遭遇到大风、雷雨、雪雾等天气还会阻碍带电作业的顺利进行,严重威胁到电力检修工作人员的施工作业。所以,在开展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之前,要对当地的天气情况展开全面的调查,以便更好地掌握当地的天气动态,一旦遭遇到天气骤变,则应立即停止带电作业操作,并与配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从而确保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进行。
4.3 积极引进配电线路检修新技术
要积极引进配电线路检修新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的滞后、僵化现状。例如,利用先进的红外测温技术,可以为配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判别依据,配电线路在非正常运行状态下,其故障位置的温度将有异常变化,比如配电线路的线夹、导线或者接头等由于老化或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损坏,进而引发了接触不良等问题,就会导致异常温升。此时利用红外测温技术,就能在不停电的条件下及时掌握配电线路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温升及发热情况,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将配电线路的故障隐患排除。
5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的检修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其中存在的危险点也具有潜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要想保证其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对危险点的预判和控制,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的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使得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大幅度的提升,以保证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伟国.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08):51-52.
[2]黄松兴.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的预判及控制对策分析[J].科技传播,2013(09):58-59.
[3]李琦.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的预判及控制对策分析[J].电力讯息,2015(09):109-110.
论文作者:祖广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线路论文; 危险论文; 杆塔论文; 工作论文; 作业论文; 导线论文; 绝缘子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