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化建设论文,现状及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信息化理论界定
关于信息化的理解,至今仍无定论。诸如信息社会是信息产业高度发展且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的社会,信息化是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
“信息化可以理解为一个过程,是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得由于利用信息资源而创造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上升直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1]。
“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要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迅速、准确地向境内外信息市场与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2]。
“信息在这一概念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信息资源、信息观念、教育水平、信息技术、资源共享、运动目标”[3]。
从上述一系列观点看,关于信息化的理解各有侧重。但笔者认为,文献[3]的理解较为准确。因为从信息化兴起的角度, 信息化是与“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密切相关的。仅此足以说明信息化既不是单纯的信息产业化,通信现代化,也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科学化、规范化。正由于如此,国际上通常对信息化程度测算时,往往采用较为复杂的模型。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有两种(指主要方法),即 Porat(波拉特)法和信息化指数方法。这两种主要方法之所以能被各国学者广泛介绍和应用,是因为它们在对信息化内涵的揭示与概括上较为准确、科学。如果再以这两种方法相比较(从信息、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角度),尤以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方法更实用。信息化指数通常包括4大项和11个小项,其4大项为: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和信息系数。而信息量又包括:人均年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通话次数、每百人报刊期发数、每万人书籍销售网点数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信息装备率包括:每百人电话机数,每百人电视机数和每万人计算机数;通信主体水平包括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每百人在校大学生数;信息系数则包括个人消费中杂费的比重(除衣、食、住外)。可见,该方法中的大小项是对信息化内涵的高度概括。从内容上看,既包括信息资源、信息流量,又包括信息装备;既包括通信主体水平,又包括信息系数。这充分说明,信息化是以信息资源与信息量的前提;以信息装备为条件,以信息的通信主体水平为关键,以信息系数(消费指数)为动力,实现信息增值,推动人类进步的动态系统工程。
正因为信息化是社会发展中的动态系统工程,所以信息化的建设绝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事。它也不是单纯的技术现代化、手段现代化过程,因此,关于信息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信息化是集成之概念;二是信息化具有综合之特性;三是信息化是资源、装备、信息意识、信息水平的有机统一;四是国家信息化是以信息增值为目标,它是一个完整的超循环系统;五是信息化的内涵是一致的,但因地域、时间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区域信息化程度不同;六是信息化又是一个属性概念,因此,它并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只能依据自身状况,参照相关情况,制定发展目标。
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信息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我们这样一个产业基础较薄弱、人口众多、通信主体水平较低的大国来讲,更显得重要。然而,我们究竟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如何决策,又如何实施;我们认为,必须对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有一个全面了解,从中发现问题,找出难点,从而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策略。为正确认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2.1 从信息化指数的角度看
信息化指数是一个区域某一时间内信息化程度的具体体现,它是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以及信息系数的综合化反映。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尽管其速度较快,但因基础薄弱,仍然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以日本1965年的信息化数值为基准,对有关国家信息化程度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日本、美国、德国的信息化发展在9年时间内增长幅度达221%、219%和190%;我国从1985~1990六年间增长165%,其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在60~70年代还要快,但从信息化程度上看,我国(1990年)与上述三国(1973年)的信息化数值相差至少三个层次(如果以60为一个层次)。尽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信息化程度提高较快,但如果仍按1985~1990年的增长幅度,即六年增长165%计算, 从1991~1998年,八年间可增长220%,那么1998 年我国的信息化指数基本可确定为137.54。这仍与上述三国在1973年的信息化水平相距甚远,最保守的估算,我们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程度的差距至少相差25年左右。
表1 有关国家信息化指数统计[4]
年份
1965 1973 增长
信息化指数%
日本 100
221 221
美国 242
531 219
德国 110
210 190
中国 37.9 62.52 165
(1985)(1990)
2.2 从信息化指数所涉及的各要素上分析
2.2.1 从信息量的角度分析
信息量通常包括5个要素:即:人均年使用函件数、 人均年通话次数、每百人报刊发行数、每万人书籍网点销售数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部分区域1993年信息量指数统计[5]
信息量指数
国家地区 人均年使人均年通每百人报
用函件数 话次数 刊期发数
江苏省[6]616.7051.87
河北省4.76 3.3231.11
中国* 4.64 3.72
64
日本*
112.37
113.38
117.78
美国*
434.02
325.4864.44
信息量指数
国家地区 每万人书籍 每平方公里信息量
销售网点数
人口密度 指数
江苏省[6]
41.70 258.87
75.02
河北省 33.60 127.17
39.99
中国*
45.75 41.13
31.85
日本* 129.55 115.47 117.69
美国* 159.10
8.68 198.34
*中国的信息量指数是1985年的;日本、美国则是1977 年的信息量指数。
由表2可知,在信息量指数中,尽管选取的测算时间不同, 但仍然能说明一些具体问题。无论是国内省、市,还是我国整体,前四项均处于明显之劣势。尤其是在前两项要素中,我们的差距更大。而前两项的决定因素主要在于邮政和电信的能力。从美国的情况看,前两项的指数分别是434.02和325.48;而我国仅为4.64和3.72。况且这两项数字的时间跨度相差9年。说明美国的邮政和电信产业发展水平是相等的。
2.2.2 从信息装备的角度分析
信息装备通常包括:每百人电话机数、每百人电视机数和每万人计算机数。这一大项可说是信息化指数测算中的硬指标。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这里用绝对数来揭示(所谓绝对数是指某项指标在某区域某时间的实际数值)。据有关研究显示,湖北省信息装备情况:在1980年时其绝对值分别为:0.39,0.98,和0.029。而到1986年则分别增长到:0.60,13.43和0.071。就其绝对值看比较小。但从其发展速度看还是很快的,因其分别增长了153.8%、1370.4%和244.81[7];从江苏的情况看,上述三项指标在1991年时分别为1.58,36.31,0.58,而到1993 年分别达到3.22,38.20,和0.60[8];再从河北的情况看,1991年时上述三项指标分别是:0.50,25.20,0.50,到1995年则分别又达到2.90 , 29.80和6.50[9]。为清楚起见,现将上述数字列表如表3。
表3 国内部分省市信息装备变化统计
区域年份 每百人电话机数每百人电视机数
湖北1980 0.39 0.98
1986 0.60 13.43
江苏1991 1.58 36.31
1993 3.22 38.20
河北1991 0.50 25.20
1995 2.90 29.80
区域年份 每万人计算机数
湖北1980 0.029
1986 0.071
江苏1991
0.58
1993
0.60
河北1991
0.50
1995
6.50
由表3可知,上表尽管只列有3个区域,但在这三个区域中信息装备的发展速度还是较快的。与此同时,我们又会发现,在这三个区域,其发展的侧重点又有不同,如湖北是电视机和计算机,江苏是电话,而河北则是计算机。这正说明了各地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差异。
另据有关研究成果显示,我国的信息装备情况在1993年是:2.20,19.80和0.93[10]。仅从这一组数字看。在信息装备的三项要素中, 以每百人电视机数量较大。如果再与1990 年相比, 三项指标分别增长了170%,132%和1033%。这就不难看出,尽管从绝对数上看,我国电视机数量的百人平均量较大,但从增长的角度看,计算机的涨幅最高,电话次之,而电视位居最后。说明在信息装备的发展方面,计算机将有广阔的前景。
2.2.3 从通信主体水平的角度分析
通信主体水平这一项中仅有两个指标,即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和每百人大学生数。就这两项指标而言,我国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增加较快,但不太平衡;每百人中大学生数有所增长,但较为平缓, 具体见表4。
由于表4中的资源来自多方面成果,故时间不一致, 但仍能说明问题。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看,比较大的分别有北京、广东、湖北、江西、江苏等,同时上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比重也较大,估计上海的就业比重在全国前三位,因23.9这一数字是与北京相差9年间隔。 由此足以说明,在我国的特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第三产业发展较快,而中部稍慢,其他内陆和西北、西南有些区域则更慢。比如有一项研究表明,1994年当北京、上海等区域的通信主体水平指数分别为:439.4,304.1时,湖北、湖南则分别为117.9和87.6,而贵州、云南、 青海分别为53.3,57.7和80.5[14]。
就每百人中大学生人数而言,如果我们用表4中1993年的数字, 采用算术平均值法计算, 可估算我国每百人中大学生数约为0.48 , 与1985年的0.43比增长了11.6%。这说明:主要是人口基数与上大学的升学率和大学招生规模之间的矛盾。如果再与美国1977 年的数字67 和5.24相比,那么无论是第三产业人数比重,还是每百人中大学生数均有相当的距离。可见我国信息化发展中通信主体水平还是相当低的。
表4 通信主体水平统计
区域年份 第三产业就业人 每百人中大学
口比重生数
北京1993 43.41.43
广东1993 26.30.18
山东1993 17.30.18
湖北1993220.21
湖南1993 17.30.21
江西1993 22.20.18
广西1993 17.30.11
江苏1993 20.020.26
河北1993 16.891.60
安徽[11]1990 8.91
珠江三角洲 1988 20.62.87
上海[12]1985 23.9
吉林[13]1990 15.47
*资料来源分别为参考文献[4]、[5]、[10]、[11]、[12]、[13]
此外,关于信息化指数中最后一个要素,即信息系数。主要是衡量个人消费中杂费所占比重。所谓杂费即除个人的衣、食、住以外的费用。这是从个人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两个角度来判断的,如在经济学中,常把消费类型主要分为豪华型和温饱型两种类型。前者是杂费所占比重特别大,而后者是个人收入的60%以上用于生活需要。可见,个人消费中的杂费所占的比重越大,说明其信息化水平越高。从国内个人消费中杂费比重看,90年代也是不断增长的,仅以湖南为例,从1992~1994年,个人消费中的杂费比重分别为25,27,29,其增长分别是8%和7.4%。而我国的整体水平在1993年时为31,如果与1990年的26比较,增长了19.1%,年均增长也为8.55%,可见我国信息系数的增长速度也是相当可观的。
2.3 从信息产业产值的角度分析
信息产业作为信息市场活动的主体,其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我国信息化建设。而作为信息产业水平体现的标志之一就是信息产业的产值。关于信息产业的产值问题的评价、测算,目前多采用波拉特的信息部门划分标准。由于波拉特方法采集信息、数据的难度较大,故在实际测算中多有所修正。为揭示我国信息产业产值状况,这里只引入一些有关信息:首先,据有关成果显示,“1987年,中国信息产业的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5.8%,而美国早在1977年时就已达到53.6%”[15],到“1989年,中国的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NP的26.5%,被排在128个国家和地区的倒数第二位”[16]。到90年代,我国信息产业的产值增长较快,估计占GNP的比重已超过30%。即使这种情况, 我们也仅相当发达国家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的水平,如英国在1974年时,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产值占GNP的比重分别为22.0%和10.9%, 两项之和为32.9%。而美国、日本等比英国的比重还高。所以说,我们信息产业产值的定位在70年代初,还是较合理的。
3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通过以上对我国信息化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概括为:基础薄弱,速度较快,前景乐观。这可以说是我们的总体印象。但如何真正推进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这仍需艰辛的探索和冷静的思考。
3.1 正视现实,总体把握
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既是由物质水平所决定,又决定于整体国力。因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经济水平越高的国家,其信息化水平也越高,所以我们应从国力角度认真思考。据有关成果表明,仅就人均生产总值看,超过1000美元,其信息经济才可能快速发展,而我国90年代的平均水平也仅为300多美元,这充分说明我国信息经济的水平还特别低, 如果仅从发展和增长速度上看,我们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较快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增长幅度较大的一个原因,是由于我们的基数较小。如80年代,“中国的人均年信息消费为811元人民币,美国则为11300美元”[17]。如果以该数字为例,我国的增长速度设定为8%, 美国的增长速度为1%,那么,中、美两国的实际增长数则分别为:64.88和113, 如再按汇率人民币兑美元为1∶8.14计,那么,我们实际增长为8美元,而美国仍是我们的14倍。同时,从信息化发展的阶段上看,通常采用三种比例作为信息化阶段确定的指标体系,即信息产业产值占GNP的比重, 分别为:低于30%,30~45%之间,45~65%之间。由此可见,美、日等国已处在信息化的高级阶段,而我们正处在初、中阶段的交汇处(这还是乐观的说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信息化战略时,能认真地正视现实,从总体上来予以把握。
3.2 立足区域,明确地位
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发展状况并不平衡,据有关成果显示,在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仅以信息化指数情况看,上述三大区域的信息化指数分别为(1994年):163.9,90.3和73.0[18]。 从西部和东部的差异看,相差90.9,这是非常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因而在制定国内区域信息化建设战略时,务必要立足本区域,明确自身的区位商,真正做到求实求效。
3.3 发现优势,以长补短
尽管我国信息化程度还较低,各区域间还存在很大的不平衡。但具体到各区域,它们既有其优势,也存在着不足。鉴此,我们要尽力寻找优势,以长补短,促进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如前已述及的,在湖北、江苏、河北等区域,信息装备建设表现出明显的侧重点,在这三个省中,有两个以计算机化作为信息装备的前导,有一个区域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则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再从西部的情况看,新疆在1994年通信主体水平指数和山西、湖南等地不相上下,其指数分别为:109.4, 102.4和87.6。这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尽管处于我国西部, 而通信主体水平比我国中部区域一些区域还高,这对该区域信息化建设来说,确实是其优势。因为这一项目主要体现信息产业就业人数和大学生人数的多少,具备这方面优势说明,该区域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力。
综上所述,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的交替时期。尽管我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国力尚不太强,但从其发展速度上看,其前景是令人乐观的。只要我们能正视现实、把握总体,立足区域、明确地位,发现优势、以长补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遵循信息化发展的规律,求实求效、稳步推进,那么,在新世纪我国信息化水平必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收稿日期:1999年4月13日
标签: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通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