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栽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太子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四叶参、异叶假繁缕等,为石竹科孩儿参属植物,以块根入药,味甘微苦,是常用滋补类中药。主产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太子参栽培历史悠久,一般亩产鲜根400~500公斤。
一、繁殖方法
1、块根繁殖 挖起参时,选参体肥壮、芽头饱满、无病虫害的块根作种参,并置室内阴凉处沙藏,保持湿润,15~20天翻动1次,直至栽种时取出并再次挑选。
2、种参培育 一般采用保苗留种法,即5月上旬在保苗留种地上套种春大豆。当太子参地上部分枯黄时,大豆已长大,正好为太子参遮阴,以利越夏。秋季收获大豆后,挖出种参栽种,边挖边栽。
3、种子繁殖 5~6月当果实将要成熟时,连果柄剪下,置室内通风干燥处阴干后,脱粒净选。然后掺上湿沙放在通风阴凉处保存,沙与种子的比为3∶1,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秋播或第二年春播均可。秋播9月下旬~10月上旬,春播2月下旬~3月中旬。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20厘米横向开沟,沟深1厘米,将种子拌草木灰均匀撒入沟内,覆薄细土约1厘米,上盖稻草,浇1次透水。
二、种植技术
1、选择参地,施肥整地 太子参的无公害栽培要求参地周围生态环境优越,大气、土壤、水质未受污染,符合国家二级以上标准。选择坡向向北、向东的丘陵地或地势较高的平地,土壤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含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好。忌连作,前茬以豆类、蔬菜等作物为好。
施肥要以农家肥为主,增施化肥,配方施肥,重施底肥,巧施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25~30厘米,每亩施腐熟土杂肥3000~4000公斤,碳酸氢铵5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翻入地内作基肥。耙细整平后,做宽120厘米高15~20厘米的畦,畦沟宽30厘米,畦面呈龟背形,便于雨季排水防涝。也可以做成平畦,留畦沟40~50厘米,翌年5月份种一行玉米,还可用作管理走道。
2、适时栽植,保证质量 栽植时间以10月上旬~10月中旬为宜,过迟则种参因气温下降而开始萌芽,栽时易碰伤芽头,影响出苗。种参宜选择产量高、适应性广、抗叶斑病较强的品种如柘参2号、抗毒1号。每亩用鲜参40~50公斤。栽种前对种参进行消毒,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种参20分钟后捞起用清水洗干净,晾干待播种。
根据太子参具有“茎节生根”的特性,一般以栽深7~10厘米为宜。先在整好的畦面上横向开13厘米左右深的条沟,将种参按株距5~7厘米斜栽沟内,要求芽头朝上,离畦面6厘米的同一水平上。然后按行距(沟距)15厘米再开第二条沟,并将后一沟的土覆在前一条已排好参的沟内,再行排参,依此按序进行。栽完一畦,稍加镇压,并将畦面整成弓背形。然后覆盖5厘米厚的麦草或稻草等。为了防止大风吹跑麦草,可用玉米秸秆压住,或用尼龙网盖上。盖草后喷1次水,确保安全越冬。
用种子繁殖育苗的太子参,于春季4月上旬发芽出苗,当幼苗长出2~3对真叶时即可移栽。选阴天,将参苗挖起,根部带小土团移植到大田,按行株距12×6厘米,将幼苗的茎节横放入沟内,仅留顶端叶片,以减少蒸发,有利成活。栽后浇1次定根水,覆盖稻草遮阴,待幼苗成活后,去除稻草。
联系电话:0931-882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