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研究论文_徐新瑶

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研究论文_徐新瑶

宁夏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宁夏 750021

摘要:信息网络发展对政党的影响,首先作用于技术层面。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党建信息化先后经历了推行电子党务、建立党建网站、党建信息化即时化时代等三个发展阶段。如今党建信息化的优势已经凸显,它有利于创新党建平台、拓展党建空间、丰富党建形式、提高党建效率,为党务公开、理论宣传与理论学习等提供了便利条件,还有助于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密切联系群众。同时,我国党建信息化面临着“重网站建立、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等突出问题,党建信息化水平基本停留在Web 2.0时代。“互联网十党建”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党建信息化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飞跃与拓展,迫切要求我们打造全国党建网络统一体,变传统“封闭式、命令式”党建模式为“开放式、民主化”党建模式,并以“互联网十党建”来破解党建难题、推进党建创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外政党信息化具有一定性,但各国政治逻辑与政党建设的中心任务不同,政党信息化的立足点、主要内容与价值目标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党建信息;发展进程;互联网发展

20世纪中叶以来,以计算机的发明、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国际互联网的形成等为显著标志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迅速发展;其中,1983年,以计算机物质载体与技术支撑的国际互联网在美国建立,开启了世界信息网络新时代,人类社会开始向信息社会、网络社会迈进。面对世界信息网络发展,几乎没有人、没有国家、没有政党能够摆脱其影响。在政党建设领域,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远的。在技术应用方面,突出表现为建立政党网站、推行电子党务、广泛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党建工作,以实现政党信息化。

一、党建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与阶段特征

从1983年国际互联网在美国建立至今,世界信息网络技术30多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Web 1.0时代”(1983-2001),即以数据为核心的静态门户网站时代。互联网主要展现的是媒体属性,人们可以在门户网站上发布信息、阅读信息,但还无法实现主客双方的网上互动。第二阶段“Web 2.0时代”(2001-2008),即动态互联网时代。脸谱(Facebook)、推特(Twitter)等

社交网站得以产生与运用,互联网在媒体属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交往属性,人们不仅可以从网上阅读信息,而且可以实现网上互动、共同建设互联网。第三阶段“Web 3.0时代”(2008-2014),即互联网即时化时代,或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形成并被广泛运用,微信、微博等即时聊天与网络社交工具形成并广泛运用,而传统网站在弱化。第四阶段,即正在到来的网络空间时代(2015年以来),也是互联网从量变到质变的时代。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统一体等将成为信息网络发展的显著特征;同时,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大数据化与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等,将会促进信息网络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党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而且也出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总的情况看,世界政党信息化发展进程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但前者稍微慢于后者、具有一定的延时效应。英国学者吉布森(Rachel Gibson)的研究表明,西方政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实验阶段(从1994年开始)、标准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网络社区建设与参与阶段、政治动员与数据分析阶段「0。在西方政党信息化的早期实验阶段,以各政党及其地方党组织自主建立网站、在网上展现存在为主要特征,各政党网站相当原始、也不专业、大致差不多水平。西方政党信息化标准化阶段基本与Web 1.0阶段相对应,大政网站开始显露专业外观与常用内容,开始为政党竞选活动进行宣传服务。在网络社区建设与参与阶段,随着Web2.0技术的运用,政党及其候选人开始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平台与选民互动、吸引选民、联系民众、招募志愿者、筹集选举经费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政治动员与数据分析阶段,政党注意力转开始由党内活动转向外部动员,开始通过网络数据来分析选民、了解选情、制定选举策略。但总的说来,西方政党信息化在从第三阶段向第四个阶段发展的过程中进展缓慢,甚至举步不前、发展停滞。

二、党建信息化的比较优势与现实困境

一般而言,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传播速度比较慢、信息圈比较封闭,而且具有自上而下、单向传播的特点。而信息网络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快捷性、全面性、廉价性等特点,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易于各方互动、不受地域与时间限制、省时省力等优势,既有利于打破传统传播方式所具有的速度局限、地域限制与受众局限,也有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大众化、公开化、平等化、全球化、多样化,更有助于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及时互动。尤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用任何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信息网络的这些特点与优势,无疑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有助于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

在我国,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党建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已经表现得很突出。一是电子党务、网络党建、网上支部等的推行与运用,不仅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拓展了党建空间、丰富了党建形式与手段;也为流动党员管理、“两新”组织党建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平台与方法;还有助于克服传统的会议、文件传达、电话通知等工作方式所具有的速度慢、范围窄、效率低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党建工作效率与覆盖面。二是远程教育、网上理论阵地、信息资料库、手机报等的建立,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与业务学习提供了便捷渠道与丰富资源,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理论学习与理论宣传的效率,还有助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成就学习型党员。

三、“互联网+党建”:党建信息化的飞跃与拓展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一报告宣告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党建” 也应时而出。“互联网+”意味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具体行业、具体工作的深度融合,意味着传统行业的智能化、数据化。进一步而言,“互联网+党建”究竟是什么、对党的建设意味着什么?从宽泛意义上看,党建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致力于“互联网+党建”的过程;其中,推行电子党务、建立党建网站、以信息化平台推进党务管理与理论宣传,可谓“互联网+党建”的第一步;利用远程教育、微博、QQ群等平台加强党的建设,可谓“互联网+党建”的第二步;利用移动App等推进党的建设、办手机报等,可谓“互联网+党建”的第三步。

世界信息网络技术正迈人网络空间时代,也是互联网从量变到质变的时代;以云计算、大数据、超级App为基础的互联网统一体的形成,将促进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将会促进“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到来;在这一时代,就像“三级跳”一样,我国党建信息化不仅要迈向第四阶段,而且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飞跃与拓展,迎来“互联网+党建”的新时代。

结语:中外政党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积极学习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推进政党建设,这是当今世界的基本趋势与世界政党的共同点。然而,由于中外政党一国家一社会关系不同、政党政治的逻辑与中心任务不同,中外政党信息化的立足点、价值目标与主要内容有所不同,这是加强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注意的。比较而言,中外政党信息化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技术运用与技术特征方面。

参考文献:

[1]刘红凛,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研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01月。

[2]康为,网络党建与政党组织形态转型,复旦大学,

论文作者:徐新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  ;  ;  ;  ;  ;  ;  ;  

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研究论文_徐新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