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池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中医院;邮编:671600)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536-02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消化功能对情绪变化十分敏感。在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下,胃黏膜会充血发红,胃肠蠕动加强,消化腺分泌正常,有利于实现正常的消化功能。当处于抑郁、忧伤、失望、悲痛等不良情绪状态下时,胃黏膜因缺血而显得苍白,胃肠活动减弱,胃黏膜分泌减少,胃内酸度下降,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如果长期愤怒、焦虑,胃液的分泌可持续升高,使胃内酸度过高,使胃液对胃黏膜的腐蚀作用大于黏液的中和作用及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由此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
医学临床中发现,消化系统疾病中许多都与不良情绪有关,属于心身疾病。常见的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神经性呕吐、慢性肝炎等。这些疾病的治疗除了必要的用药之外,调节不良情绪,消除致病因素也非常重要。所以在饮食活动中不仅要注意营养,讲究卫生,而且要注意情绪调节,使人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有良好的消化功能,促进健康,预防疾病。
1 不良情绪搅乱消化道正常生理功能
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胰在内的消化系统,是一台极为精密、协调、高效的机器,蠕动、压力、血流、温度、消化、吸收、分泌……共同应对体内外的多种变化。哪一个部位、哪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
食管只担负通过的任务,悲伤、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可以使健康的食管官腔变狭窄甚至完全堵塞,导致食物通过时间延长、管腔内压力变大。临床上可见大悲后的人诉胸骨后发堵、下咽不利等症状与这些变化不无关系。
人在仇恨时胃酸分泌增加,血流量增加,黏膜颜色变红(充血)。此时的胃黏膜极脆,即使是轻微、细小的损害都可以变成小溃疡,有人认为这也为幽门螺杆菌“下手”创造了条件。而在抑郁、无助、失望等情绪控制下,人的胃酸分泌会下降。
小肠会因人的情绪不佳而变得张力增加,钡餐检查发现排空时间延长。结肠似乎更为敏感。肠镜检查及计波装置记录表明,不论是健康人还是肠易激综合证患者,有不良情绪时会出现无蠕动性高运动状态。在悲伤、沮丧、失望时会出现波样张力增加、蠕动也会增加而导致腹泻。在惧怕与沮丧时,结肠黏膜的颜色会变苍白、无收缩活动,在生气、埋怨和有敌意时,黏膜色泽变红、收缩活动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胃肠道人称“第二大脑”
大脑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包括精神情绪活动调控的最高司令部,自然涉及对外反应。人们知道,在脑内有一族肽类物质与大脑的神经活动密切关联,如抑郁时一种称为TRH的肽在脑内含量上升。
科学家对胃肠道神经进行深入研究后有两个重大发现。
一是肠神经系统的发现。整个胃肠道有1亿多个神经细胞覆盖着,从黏膜层、肌层直到浆膜层分布得密密麻麻,其总数仅次于大脑,被称为“肠脑”或“第二大脑”。它在胃肠壁内有自身的完整反射系统,通俗地说,他可以不需经过大脑“司令部”的命令而自行其是――对胃肠生理活动作出调节,也可将处置过程上传到“司令部”,影响“司令部”的活动。
第二个重大发现就是肠道有特殊细胞分泌与大脑内完全相同的那些肽类来完成肠神经系统的各种指令,使消化道运动、分泌、消化、压力甚至温度得到调控以适应各种变化。脑内的肽类激素竟和远离大脑的肠内肽类激素完全相同,因而给予他们一个总称――脑肠肽。
这样,大脑和胃肠道不但有“陆路交通”――自主神经系统,还有“水路通道”――脑肠肽。二者紧密联系,不 仅能下达指令,下情也可上传,故称双向通道。
从位置上看,调控消化道的自主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中枢两个次级司令部与控制情感的皮层下整个中枢位于同一解剖部位,所以消化系统极易受到情绪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3 哲学家的预见
著名的哲学大使康德极为重视晚餐,不但菜肴色香味极佳,就餐环境幽雅,且常有两三知己共餐,此时争论不休的哲学问题是绝对禁止的。每到晚餐结束,康德总要说一句,吃了饭要笑一笑,据说笑能促进消化。然后送客。当时哪知脑肠肽和脑肠轴的秘密,其卓越之预见令人钦佩。
已故季羡林教授的两句忠告更是胃肠病的良药。他说: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
4 解决方法
觉得情绪快要失控时,不妨让一切来个“瞬间暂停”,去趟洗手间,到走廊里溜达一会儿,或做做深呼吸,让空气缓缓进入身体,使心情随之平静。也可以和纸笔分享心事,如果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无法处理或面对,不妨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把情绪写下来。
另外,凡事不可追求尽善尽美,常给自己留出休整的空间,不要把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家。遭遇压力时,还可采取主动寻求心理援助,如与家人朋友倾诉交流、进行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积极应对。
论文作者:张池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司令部论文; 情绪论文; 大脑论文; 黏膜论文; 不良情绪论文; 胃肠论文; 康德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