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需“精准滴灌”
甄 惠
【摘 要】 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但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仍面临着质量不高、农民积极性缺乏等问题。为此,我们应摒弃“大水漫灌”式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以“精准滴灌”思维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精准滴灌 大水漫灌
随着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基层文体广场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以及电影下乡、文化下乡等文化产品供给的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较高提升,较好满足了农民的精神文化及休闲娱乐需要。但总体上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仍面临着供给质量不高、供需结构匹配度低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当以更精准的方式满足农民多元化的文化需要。
水库上游一级保护区绿化率55%,二级保护区绿化率50%,绿化率不高。在未绿化区域内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并制定措施禁止毁林开荒,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常州的竹炉山房位居41处被写仿的江南景观榜首,西苑北海北岸、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盘山静寄山庄、清漪园、避暑山庄和紫禁城建福宫等7座皇家园林对其进行了仿建。清漪园的清可轩、玉泉山静明园的竹炉山房、香山静宜园的竹炉精舍和避暑山庄千尺雪的茶舍均建于乾隆十六年,盘山静寄山庄千尺雪的茶舍建于乾隆十七年春,或于室内置有竹茶炉,或名称源自竹炉山房。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在《汲惠泉烹竹炉歌叠旧作韵》诗中还写道,“玉泉山房颇仿效,以彼近恒此远灌。”⑯
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时间里,我国都面临着生产匮乏、供给不足的问题,党和政府始终将增加供给总量、满足群众需要作为改革发展的首要目标。近年来,我国逐渐进入了供给总量过剩、高质量供给不足的新发展阶段,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增加供给数量不再是改革发展的首要问题,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给平衡成为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以文化供给为例,中国在影视制作、图书出版等方面已经名列世界前茅,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仍在不断增加,但是文化产品生产中面临着“有高原,无高峰”“数量多,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真正的文化精品往往较少,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精准滴灌”的文化发展思维,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看,许多地区都呈现出供给总量充足、供给质量不高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多数地方都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增加了报刊图书、农业技术、文艺表演、影视作品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的基本文化服务需要。另一方面,在“大水漫灌”式的供给思路下,许多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不太符合农民的“口味”,面临着“水土不服”问题。在价值多元化、社会网络化时代,农民的文化需要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已超越了看报纸、看电视等基本文化服务需要,正在向集娱乐休闲、知识学习、技能习得的复合型文化服务需要转变。
“大水漫灌”式的服务理念制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大水漫灌”制约供给理念变革。“大水漫灌”式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指并不考虑农民的认知能力、文化需要等,模式化、标准化地进行文化产品供给。在文化资源匮乏、文化生活单调的传统社会中,“大水漫灌”式的文化供给模式能够快速增加文化产品总量,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需要,但在文化产品越来越充裕的当代社会中,“大水漫灌”式的文化产品供给理念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同质化的农村社区逐渐瓦解,农民工、农村留守群体、农村知识分子的文化需要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往往需要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二是,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空间成为青年农民休闲娱乐、学习提升的重要平台,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创新文化供给方式,树立以“精准滴灌”为主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理念。
以“精准滴灌”思维优化供给总量。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程度并不相同,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发展程度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充足;中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数量不足。所以,应以“精准滴灌”思维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不同的农村提供不同的文化产品,满足不同农村地区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乡镇等,应当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需要。对于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应当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减少无效或过剩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满足农民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化需求。
“大水漫灌”制约供给模式创新。在分税制改革以后,许多基层政府都面临着公共财政不足、民生建设任务繁重等问题,为了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地方政府更倾向于标准化、规范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比如,许多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细则、服务流程、产品类型等,以全省或全市统一的方式建设乡村文化室、文化礼堂、乡镇文化站等。这种文化供给模式能够快速增加供给总量,但是并不能很好地兼顾文化产品供给的多样性、差异性,导致文化产品供给与农民文化需要的匹配度不高,带来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失衡。
转“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大水漫灌”制约供给机制建设。在传统发展观念影响下,有关部门比较重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数量,并将实施多少惠民工程、建设多少文化场馆、举行多少文化下乡活动等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这种显性的、可量化的评价标准能够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较快满足农民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但是文化需要是一种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民生需要,不同地区的农民往往有不同的文化需要,所以传统的公共文化供给机制难以有效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在“大水漫灌”的发展模式下,官员们往往更在意文化建设指标的完成情况,更重视上级任务、政策命令的执行情况,反而对农民的文化需要、文化参与等关注较少。政府主导的文化项目往往带有浓重的行政特色,脱离了农民的文化需要,导致农家书屋、文体场馆、电影下乡等难以很好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许多农村文化产品无人问津。
以“精准滴灌”方式优化供给模式。“精准滴灌”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农民的文化需要出发优化公共文化供给,提高农产品供需结构的匹配度。树立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理念,建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应以政府购买、劳务合作等方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度。针对基层政府人力和财力不足的问题,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企业单位等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通过“订单式”“市场化”等方式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度。通过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参与机制,让农民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话语权。引导农村文艺团体、退休干部、民间工艺传承人等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二是检测+数据:推进监管升级。一要在总结已有数据化监管经验基础上,建立大数据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数据化管理效率。二要总结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经验,探索检测工作,创新培育多元化主体,将适合由专业化社会组织承担的检测数据分析业务或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提高工作效能。
以“精准滴灌”理念优化供给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审美水平等有了较大提高,并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顺应农民的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供给质量。第一,建立以民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满足农民对优秀文化产品的需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为了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所以应当以农民的审美习惯、文化需要作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大力开发多元化、接地气的文化产品,将文化产品生产与乡村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文化产品与农民文化需要的衔接度。第二,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亲民度。聘请退休教师、文艺爱好者作为农村文化建设指导员,为农民提供文化娱乐、政策咨询、劳动培训等服务,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精准度。
【参考文献】
①李本松:《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探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②张小莉、邓佳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微与重构》,《求实》,2015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讲师)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标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论文; 精准滴灌论文; 大水漫灌论文;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