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构筑心理情感层面论文_张华武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构筑心理情感层面论文_张华武

山东青岛莱西市经济开发区龙水小学 266600

研究表明:心理情感体验是构成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而良好的心理情感是促进教学的纽带,即:入情方能入理,激情才能启思。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情感,我曾经尝试三个层面的构建,效果不错。

一、和谐真诚,构筑心理情感的背景层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学生的心理情感激发往往需要教师的心理情感投入。马卡连柯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儿童的情绪、心理情感处于急剧发展时期,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激起共鸣,如果我们平等地对待他们,把微笑带给他们,把真诚和鼓励、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赖带给他们,在他们心目中就会建立起可亲、可敬的形象,去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从而构建起和谐的心理情感的背景层面,同时要重视心理情感的感染与激励。教师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如果我们能开发学生的情商,就能培养出痴迷型人格。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心理情感智商》一书中指出,在对一个人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而情商则占80%。在人的创造活动中,这些情商因素能起到启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开发学生的情商呢?

首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痴迷型人格的动力源泉,如:充分运用数学自身的魅力,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有不尽的奥妙,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

其次,教师要多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家的故事:祖冲之、陈景润、华罗庚……,从小让他们学习数学家的品质,勇于探寻科学的奥秘。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重视心理情感教育,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和需求,形成学生的学习的信念和追求。

比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通过学生说数给教师判断,引起学生的好奇:老师是用什么办法判断得又对又快的?从而激发学生认知的需求。通过师生心理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心理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情通理达,并使之内化为信念。不仅让学生主动获取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得到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的熏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痴迷型人格之目的。“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的教学,在学生掌握新知以后,设计一道练习题。

按要求在□7□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字。

① 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② 能同时被2和3整除;

③ 既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④同时被2、3、5整除。

教学中我喜欢用这样的方法,不断出示层层推进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练习中,层次逐步提高, 使学生克服思维障碍的情境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在教师的鼓励声中,学生都想试一试,自始至终主动、热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创造情境,构筑心理情感的驱动层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教师是一个集体成员心理情感走向的导航者,他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情感能力和培养情境的技巧,能够在探究新知识之前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旺。

如教学 “10以内加减法”,设计成“小白兔背萝卜,一路走一路丢,8个萝卜剩5个,大家算算丢几个?”教师利用语言来营造学习氛围,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情绪,去主动学习。

“心理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材中所提供的信息是静态的,教师应善于巧妙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设计激发学生心理情感的动态形式。

三、享受成功,构建心理情感的巩固层面

激励性评价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手段,更是享受成功的一个渠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告诉我们: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的现象,要满腔热情地评价,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讲得真好!”“你真聪明!”“这个见解很独特!”或“不要紧,慢慢说”,“你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的能力”等加以激励。对出现的简捷的算式,写上“优+有创造性”的评语或另外加分,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求异的价值,继而产生更强烈的创新意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要提示或暗示;学生能自己得出的,教师绝不要代替,这样才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理性思维的形成,此时情理才能交融。

成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对小学生来说,成功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改变策略,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如设计“购物问题”。小红去春游准备了20元钱,商店里汉堡每只5元、可乐每罐2元、梨每千克4元。你能帮她一下,小红可以买什么?可以买多少?这样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经过思考得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学生甲:把20元钱要全部用完,多余的分给其他同学;学生乙:只买两只汉堡,自己可以准备水壶;学生丙:不买梨,野外吃梨不方便……可见人人都是设计者,人人都是成功者。

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他们,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唯有更好地去识读他们的心理情感世界,用真情和他们去共同享受成功、面对失败,他们在性情所至时得到一种认同恐怕比不温不火的表扬会更加有效。

论文作者:张华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8月总第1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构筑心理情感层面论文_张华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