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跨国公司投资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进展_企业经济论文

全球化、跨国公司投资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进展_企业经济论文

全球化、跨国公司投资与地区发展关系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跨国公司论文,关系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9.9

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学术界有相当多的研究关注全球化、跨国公司投资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其研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与前几年相比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从全球化与地区互动发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国家、区域和企业三个不同的层面对现有的关于全球化、跨国公司投资与地区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对我国的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1 全球化概念阐释

近二十年来,全球化一词被学者们广泛地应用,特别是在工商管理学界、经济学界、社会学界的使用频率更高。随着对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对全球化进行定义。但由于全球化所包含的意义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所以直到目前,对全球化的确切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特别是全球化概念向超经济学理论方式的扩展,如,人类社会学、国际政治学、社会哲学和文化的方式,使全球化的概念和内涵进一步泛化[1]。

经济学家从资本运营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流通等角度,将全球化定义为:跨国公司跨越国界从事直接投资和建立商业网络来创造价值的活动,或者说是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的频繁流动及国际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学则认为全球化的经济学定义太狭隘,他们认为全球化是多维的,最好理解为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领域内同时进行的、复杂的全球联系和扩展等相关过程[2]。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全球化可以概括为资本、生产、技术、服务、信息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快速流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地区之间越来越紧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3]。其中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起推动作用,跨国公司势力的不断增强是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最明显的标志。

这些争论表明,全球化及其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广泛和深入研究的课题。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更多地用于描述发生在全球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过程、一种现象或者说是一种理念[4]。

作者认为,对全球化概念的理解应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认识。从静态角度,全球化是指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一种状态;从动态角度,则是指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进程。因而,本研究中所涉及的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我国在经济国际化的基础上与世界其他国家已经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一客观现状,其中接受越来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是指我国在资源的开发、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生产的分工、协作等方面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化作用力的影响以及经济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体系的趋势。

近年来,学术界对全球化概念的争论逐渐转到关注于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对地理学家而言,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当属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全球化下的区域发展问题。由于跨国公司是全球化活动的主体和推动力量,因而对于全球化与区域发展关系的研究,大多是围绕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及其区域效应而展开的。

2 全球化对地区发展影响的利弊解析

近年来,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和区域经济学界有大量的研究涉及经济活动全球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研究,其中既有理论辨析,也有大量的实证分析研究成果[5]。如前所述,由于全球化是一种正在发生的过程,因而对其影响结果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围绕这一问题的学术争论也很激烈。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生产要素特别是先进的信息技术跨国界的流动形成了无国界的全球经济,全球物质财富快速增长和积累;时间和空间距离的缩短使个人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全球各地区相互依赖,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联系网络,等等。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也使人类感到困惑,国家的权利和地位受到挑战;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地区特性将不复存在,政府和个人的选择将非常有限等[4,6]。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尺度,阐述了全球化对地区发展所产生的利弊影响。

2.1 全球化下的国家发展

2.1.1 强化依存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从国家宏观层面的静态分析认为,全球化可以加速资本的形成、增加就业、扩大贸易量和平衡国际收支。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整体,各国都面向这个统一的全球大市场。这就使得国家有可能充分发挥本身优势,根据世界市场需求,实行规模经营,同时参与世界市场竞争。而这些会促使国家总体生产经营状况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给予国家的总体经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7]。

作为全球化作用的主体,跨国公司依靠其自身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并在投资地引入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促使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进步。特别是面对技术变化和需求变化时,跨国公司比本土企业能更快速地做出反应,并通过全球战略和全球竞争将不利影响最小化。由于跨国公司可以全面地开发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得资源可以在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过程中得到优化配置,因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8]。同时,经济全球化强化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因而可以促进全球生活水平的提高。如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欧洲、随后是日本的经济恢复;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帮助北美和欧洲经济走出衰退,持续增长;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快速发展,进一步表明国家经济可以在全球化中受益[1]。

除了直接影响之外,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化,还间接地增强国家的竞争意识,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此外,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强化,使得他们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共同的敌人,如环境退化、疾病传播及大规模的贫困等问题。

2.1.2 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在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得到大家认可的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全球化对国家产生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经济学家认为,由于资本可以跨国界自由流动,加上资本追求利润的天性,所以在全球化形势下,国家自主地制定财政金融政策的能力将大大降低。资本市场的开放,很可能导致第三世界国家的主要经济领域,如金融、保险、证券等,受到外国跨国大财团的操纵,从而导致国家政府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减弱,甚至丧失部分经济主权[9]。此外,跨国公司可以采取税收转移的措施使东道国的税收收入受到影响。社会学家进一步提出全球大众媒体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基础和理念,原有的与特定地域相关的异质性文化将变为资本主义式的同质性文化。

经济地理学家从区域等级体系的角度出发,指出由于目前绝大多数跨国公司起源于发达国家,而这些跨国公司被认为是只从事有助于自己经济效率的活动,忽视了更广泛的问题,如社会公平、收入再分配、技术转移和发展等这些对发展中国家至为重要的问题,因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影响,并会加剧现有的全球各国间的发展差异。但也有学者对此进行批判,认为全球化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带来不同的影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因应全球化进行相应的制度调整,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这其中的磨擦成本(friction cost)和调整成本[6]。

2.2 全球化下的区域发展

2.2.1 提供新的发展条件和机遇

对经济活动全球化和跨国公司投资活动持赞同态度的学者认为,跨国公司向地区输入资金、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了地区的发展能力并为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其中最为直接的是增加地区的资本总量,弥补资金不足,增加就业等。同时通过引进外资,还促进了国内资本投入的增加,特别是直接带动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大幅度增加[10]。此外,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通过跨国公司的中介,加快参与全球化的过程。对于地区而言,置身于全球化体系之中,可以为地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扩大其发展的潜力。

除了直接影响之外,跨国公司还间接地对地区经济产生影响,如当地的企业、供应商、客户等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前、后向联系及这些联系所产生的外溢效应而使地区经济受益。特别是当地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竞争过程中,不断提高其竞争优势和技术地位,进而加快本土企业向外直接投资的能力[7]。

2.2.2 调整城市等级体系

由于跨国公司趋于将高级决策机构或研发机构集中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将次一级管理中心集中于区域性中心,因而加速了世界级经济中心或世界城市的发展[11,12]。而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多集中于主要的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地方中心城市或者沿海发达地区,推动了这些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13,14]。以亚太地区为例,在全球经济重组的背景下,亚太地区迅速成长起了一批在全球有特殊地位的城市,并不断与新的全球市场或区域市场接轨。如东京、大阪、汉城、台北、马尼拉、香港、曼谷、新加坡、雅加达等城市都在不断参与全球化中提高其国际地位[15]。这些城市的发展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经济全球化,在全球化中寻求与世界经济的接合点。

2.2.3 促使新的核心-边缘模式的形成

对东欧转型国家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投资地形成了“飞地经济”(enclave)。这些地区虽然集中了大量资本密集型的跨国公司投资的企业,但由于这些企业与当地企业很少有前、后向联系,因而只不过是“沙漠中的教堂”(cathedral in the desert),而远不是人们所预期的“增长极”[16]。

跨国公司极力把地方企业排斥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之外,只是把投资地的子公司牢牢地锁定(lock-in)在其全球生产体系之中,服从其全球化战略。从这个角度讲,直接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的地方子公司和附属机构会受得积极的和正面的影响。但对地方整体经济发展而言,由于跨国公司使当地经济成为一种“分厂式经济”(branch plant economy),并削减了当地联系,把企业的组织管理职能转移到了国外,因而不利于地方生产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17]。

全球化的作用使所有的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区域外部力量的支配,即便是对于原来比较先进的地区而言,如果不能成功地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地区进一步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都会受到制约,只能被动地处于全球一体化的边缘,从事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18]。同时,跨国公司投资活动分布的区域差异,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进一步扩大[19]。

2.3 全球化下的企业发展

企业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全球化作用下,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地方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2.3.1 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构建

(1)跨国公司投资动因及区位选择理论

跨国公司投资的区位因素分析是当前区域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期,学者们认为资本跨国界流动与国际贸易遵循同样的原理,即是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差异引起的。Hanink基于韦伯区位论中的最小成本理论,提出跨国界的投资也流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区域[20]。Hymer等人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解释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21],认为跨国公司是一种国际生产组织,而不是国际交换组织。Rugman等人将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推广到跨国公司,提出了跨国投资的内部化理论[22]。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世界商品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善,阻碍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高效运营。这就促使跨国公司创建自己的内部市场,以克服外部商品、要素、信息市场的不完善,通过交易成本的内部化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Dunning则认为已有的几种理论是相互补充的,故提出了FDI的折衷理论,即各地生产要素的区位优势(locational advantage)、内部化经营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以及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是资本跨国流动的原因。Dunning在随后的研究中不断地对折衷理论进行补充,认为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不仅要考虑传统的要素及生产成本,同时更重视交易成本、动态的外部经济、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等因素[23-25]。但也有学者认为跨国投资的折衷理论只解释了企业跨国投资经营决策的原因,并没能表明投资经营的地理趋向。Amin等借鉴了社会经济学的研究思想,认为制度厚度(institutional thickness)是与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同样重要的因素,四者共同作用,影响到一个地区是否能吸引投资及经济成功与否[26]。

(2)企业价值链的分化与区域分工

价值链(value chain),又称生产链,是某种商品或服务在生产和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各个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不断地创造价值,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相应地,企业价值链是企业所从事的各个阶段的价值创造活动。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对价值链的分析中,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辅助活动(包括物质供应、技术、人力资源或支持其他生产管理活动的基础功能)两大类,两者相辅相承,以保证企业生产过程中价值增殖的实现[27]。

更深一步讲,企业的价值链是一个网络系统。因为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价值增加活动又包括次一级的价值链,因而形成一种价值体系。它涉及的诸方面或各要素往往分别处在不同的行业、区域或阶段,且每个方面或要素又自成体系,从而构成了多层面、多维度的立体网络。这种网络的优点是能较好地运用和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比如,作为制造商的企业,在大的方面是“外部供应链”的重要一环,而其内部又由市场预测、定单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计划、产品制造、质量控制、运输管理、销售管理、售后服务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共同构成“内部供应链”[28]。因而对于企业而言,成功的关键是组织完整的价值体系。其结果是形成企业和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之间的相互依赖的效果,即形成“价值网络”。

不同组织管理模式的企业,采用不同的价值链管理模式。在等级制管理的企业内,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在空间上分异不明显。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联系的方式和内容更加复杂,企业的价值活动开始发生分化,不同的企业往往着重于从事某一价值环节。价值链的分化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分工和地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区域分工是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受到一定利益机制支配而在地理空间上发生的分异[29]。而价值链的区域分工是各个区域专注于一定的价值活动集合而形成的生产地域结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价值空间体系[30]。由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对劳动力、技术、投资、生产规模等的要求是不同的,加上区域间要素禀赋与竞争能力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价值链的区域分工。价值链区域分工的结果是形成区域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既独立又融合的相互依存关系。

(3)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

在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同样的价值,实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在创造价值中起了绝对的作用[31]。这些起绝对作用的价值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跨国公司凭借自身的优势,将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保留在企业之内,而多数环节则通过各种形式放在企业外部,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其价值链的活动。从跨国公司价值链角度考察跨国公司投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则比较容易理解前面述及的“分厂经济模式”。因为跨国公司保持了其价值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完整性,因而对于地方而言,跨国公司没有完善的地方生产体系。

2.3.2 全球化下的地方企业发展

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地方企业是最直接的受影响者。但目前关于全球化对地方企业发展的利弊影响,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都没有达成共识。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与跨国公司相比,地方企业一般在资金、技术、管理和知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跨国公司投资可以为地方企业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以及全新的营销理念,因而有助于推动地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地方企业可以通过与跨国公司的接触,如与跨国公司合资、成为跨国公司的价值链环节等,向跨国公司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32]。此外,地方企业在竞争和压力中,不断谋求向国外的扩展,实现跨国经营。

但是,跨国公司在投资运营过程中,总是基于公司总体上的利益最大化而确定投资行为和战略决策,其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地方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背离的。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中,与地方企业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地方企业一般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特别是跨国公司掌握生产的核心技术,并在研究与开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因而地方企业一般无力与之竞争。跨国公司对技术的垄断和寡头竞争的态势,也阻碍了技术更新的速度,不利于新技术在东道国企业的扩散。即使跨国公司与地方企业有合作,但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仍然控制在跨国公司内部,地方企业获得的只是外围技术。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中,越来越多地集中在高技术领域,如电子信息、新兴制造业等,投资决策也越来越多地定位于市场占有,而不单纯地是降低生产成本。这种趋势在中国表现得格外明显。同时,为了开发面向东道国市场的产品,跨国公司逐渐加大了研发的本地化。这使得东道国可以接触和认识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技术,有助于地方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3 地区特质对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作用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不少学者认为经济活动由原来的“地点空间”转化为“流”(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等)的空间,因而地理区位、区域将变得无足轻重,甚至提出“地理学的终结”。(注:“The End of Geography?”http://www.colorado.com/geography.)但也有学者坚持认为在全球化作用下,区域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区域是经济活动重要的空间载体,也是经济活动赖以展开的基础。全球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作用是通过复杂的地方特性而起作用的,即便是面对同样的外部影响因素,各个地方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得区域不可能表现出同样的形态[33]。也就是说,全球化与地区发展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作用关系:一方面全球化作用影响着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地区也以其自身的特性影响着全球化作用和过程的深度与广度。因而,地区能否从全球化中受益,取决于地区因应全球化而进行调整和创新的能力。

3.1 国家宏观政策

一个国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多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市场规模等。此外,还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和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可直接影响外商投资的分布[34]。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东道国政策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有直接的影响作用。Markusen研究了国际贸易壁垒与FDI之间的关系,指出为了绕过关税壁垒,跨国公司会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35]。但较高的关税壁垒会导致贸易和投资的同时缩减。Taylor以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为例,研究了东道国政府政策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东道国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开放程度越高,则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额越多[36]。

因此对国家来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法律及程序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对于持续地吸引外资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宏观制度环境差异而导致的参与全球化程度显著差异在国际上不乏其例[37]。目前,国家宏观政策对于参与全球化的影响作用已经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因而很少有国家不制定吸收外资的优惠政策。如1998年,在60世界个国家的有关FDI的总共145项管制政策中,有94%是为FDI创造更为有利条件的政策[38]。特别是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划出一定的地域空间作为优先利用外资的先导地区,这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很普遍,例如各类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外向型的特区等。中国也以其利用外资与发展外贸政策的成功实施,而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典范。

3.2 区域经济基础与制度环境

3.2.1 网络与制度安排

社会经济学强调经济活动的联系性和社会性,认为经济活动是通过个体之间的联系或网络实现的,通过各种联系,资源得以获取、流动和交换[39]。这种网络中的联系不仅是经济的,而且包括社会的、文化的联系。由于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必须以特定的地域空间为依托,因而地方网络在全球经济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跨国公司投资活动的分析,也应从更广泛的地区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有活力的地方社会文化环境保证了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共同的伦理价值观和相似的文化传统往往成为加速跨国公司与投资地长期深入合作的主要动力之一[4,40]。同时,外来的企业也必须面对地方的特性来调整自己,包括与当地的供应商取得联系,就近获得零部件,招聘当地廉价的劳动力以及进入当地市场等。唯有从当地的立场出发,实行本地化,才能使企业空间网络进一步完善[41]。

Swain和Hardy进一步从制度基础(institutional legacy)出发,认为如果不从地区制度安排的角度,很难认识外国投资与区域经济全球化的关系[42]。他们以东欧中欧国家为例,强调地方各种正规、非正规制度及政府行为对区域参与全球化的影响。与全球化下地方的特色被淡化的观点相反,制度学派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地方通过制度整合和制度调整等手段,妥善地利用区域制度资源而加强了地方的竞争力。政府对制度资源的不同配置及地方性的制度规则,是导致外资与地区经济组合关系差异的根本原因。而与跨国公司的深入接触,可以导致区域制度的进一步变迁,从而加速区域经济的转轨,以适应全球化的要求[43]。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已有网络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路径依赖演化式”的变化(path dependence evolutionary)[44]。因此网络转换的最好方式就是采用渐进式的制度安排,充分利用原有网络中有效的成分,并以此为基础,引入新的要素,使区域在平稳过度中取得经济的发展。地理学家借鉴社会经济学的概念,把这种地方的制度安排能力和转换能力称为地方的“制度厚度”(institutional thickness)[45]。

3.2.2 地方产业特征及经济基础

当代复杂的技术系统要求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系统与地方生产系统有机融合,密切接近目标用户,考虑当地原有技术的基础和联系的界面。因此地方原有的产业基础、生产体系会直接影响到跨国公司进入的方式,以及是否与地方生产体系对接。如果地方具有完善、高效的生产体系,则跨国公司会继承投资地的各种网络,与投资地形成广泛的投入产出联系,从而很好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地方原有的生产能力薄弱、生产体系不完善,则会限制地区经济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对接与融合,跨国公司会仅关注当地利于其全球运营的某一个环节,不会将网络在当地扩展[46,47]。Peter等人以德国大众公司在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不同的投资战略为例,印证了这一观点[37]。

跨国公司的全球劳动分工和空间等级体系的形成不是纯经济理性的决策,相反母公司的决策受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在国家和地方等尺度所形成的企业—区域关系的影响,受分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48]。事实上,由于跨国公司各分公司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各分公司希望提升自己在母公司全球生产体系中的地位,这也为地区生产体系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地区而言,是否具有大、中、小型企业高效协作的生产体系和相互约束的关系,对于其参与全球化并从中受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3.3 企业规模和组织方式

3.3.1 集群式企业的全球化

企业集群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马歇尔提出的产业区概念。此后一些学者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27]。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很多地区呈现明显的经济衰退。此时在“第三意大利”、丹麦等国的一些地区,则依靠服装、制鞋、家俱等传统行业的发展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学者的研究表明,这些地区成功的关键在于区内中小企业集聚且它们之间具有密集的联系网络,生产方式采用小批量的弹性专业化(flexible specialization),亲缘关系和个体网络起着重要的作用[49,50]。这种网络型的组织,使企业和地区经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通过相互协作而分担风险。企业家之间积极的互动、频繁的联系纽带使得经济活动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并避免彼此陌生的人进行交易时可能产生的问题。企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本身,而且取决于社会和文化因素[39]。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信任、默契、意会性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51]。

在全球化作用下,企业网络形态会发生演化。结合中国温州的案例研究表明,小企业可以不断成长为等级制的大企业,并快速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52]。这种根植于地方生产系统的小企业表现出独特的全球化方式,同时这种密切的内部联系网络使企业面对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时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3.3.2 企业规模与全球化

围绕企业规模与全球化作用的相关研究认为,企业规模不同,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也存在差异。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缺少与跨国公司竞争的综合能力,因而只能被动地接受跨国公司的挑选。在向全球扩展的过程中,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投资风险,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明显弱于大型企业[53]。

尽管有研究认为大型企业有着较多的优势,也有学者认为公司的规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公司和小公司如何建立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约束的关系,以有效地利用技术、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资源[54]。对于企业而言,面对激烈的竞争,重要的是企业的组织转换能力与学习能力[55]。Meenu以印度的路地安那地区羊毛纺织业为例,讨论了这种学习能力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56]。20世纪90年代以后,印度羊毛纺织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前苏联解体并且经济不断衰退,同期印度国内市场不断对外开放。面临这一严重的“生存危机”,印度纺织企业不断进行组织学习与组织变换,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最终取得明显的成效。

3.4 多尺度综合因素的影响

为了对经济活动全球化及其区域影响进行综合的研究,Dicken等提出了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的概念[57]。认为跨国公司以何种方式来组织和管理分布在全球的生产运营活动,取决于投资区位地的国家发展环境、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地方的制度环境以及各种行为主体的影响作用。只有分析跨国公司投资地的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原理,才能深刻认识跨国公司投资对地方的影响内容和影响方式,如跨国公司为什么会选择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投资,而地方政府为什么允许这些投资行为的发生等。而在中国,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开发区,这使得开发区成为研究跨国公司与我国地区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结语

本文从不同的层面回顾了现有的关于全球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

(1)全球化概念应包括静态和动态两重含义。从静态角度,全球化是指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一种状态;从动态角度,则是指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进程。跨国公司是全球化进程的主体和推动力量。

(2)全球化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在全球化作用下,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格局。全球化力量为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也改变着生产活动在空间的分布格局。但与此同时,对地区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

(3)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的产业基础、制度背景和企业组织方式仍然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区域而言,意识到全球化作用的存在,不断地采用制度创新和资源重组,避免全球化作用对地区的不利影响,提高区域总体竞争力。当然,跨国公司在地区投资的直接目的,并不是为了促进区域发展,但地方参与者为争取自身利益与跨国公司相互磨合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扩大投资的影响范围,并促成对当地有利影响的形成。

(4)区域发展具有时空相关性。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生产活动的空间配置具有时空相关的特征。对于地区而言,应采用渐进式的制度安排,充分利用原有网络中有效的成分,并以此为基础,引入新的要素,使区域在平稳过度中取得经济的发展。区域研究也应从时空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空间特征的时间过程和变化,才能把握区域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收稿日期:2003-08;修订日期:2003-10

标签:;  ;  ;  ;  ;  ;  ;  

全球化、跨国公司投资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进展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