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命题意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市论文,命题论文,意图论文,语文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3年高考上海语文试卷命题工作的原则是:遵循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命题的准确性和测量的科学性,体现二期课改的理念,切实做到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从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试题的编制和作文试题的设计三方面介绍今年试题的命题意图。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
阅读材料的选择,历来是语文命题工作的重要环节。阅读文本对命题来说隐含着一种导向功能,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不仅能带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也能启人智慧,引导学生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中同文本进行对话与交流。在2013年试卷的选文类型,既延续了近几年高考的基本样式,又在继承中有所变化。今年阅读材料的选择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文风朴实亲切,贴近学生实际
阅读材料的选择要保证材料的普适性,让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心理上做到自然、公平接受;同时又要做到材料选择的多样性,体现出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今年的选文题材多样,文风朴实,给人亲切之感。第一篇现代文《舒卷的粉墙》是社科类文章,以中国传统书画卷轴的物质特性和存在方式作为研究对象,解读其背后隐含的文化精神。第二篇现代文《惠特曼访问记》是记人类散文,文章没有华美的语言,只有一片真诚流淌于文字之中,平实质朴的语言背后我们能看到晚年的惠特曼那真实感人的形象。第三篇诗歌鉴赏是王维的五律《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整首诗歌没有艰涩的用语,要求学生领会平实的背后亦有一种灵动和一份张力。第四篇文章选自后汉书的《史弼传》,延续了以优秀人物传记类文章作为阅读材料的做法,文章选取了和史弼相关的几个故事,情节性强。第五篇文言文《许氏吴兴溪亭记》是写景记人之作,中学教材中收录了较多题材类似的作品,考生对此类散文不会有陌生感。
总体来讲,2013年的阅读材料的选择能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和阅读能力,文本类型多样,角度丰富,文风朴实,考生与文本之间不存在隔阂,有利于发挥出真实的水平。
(二)思想积极,启人智慧
本次阅读材料注重体现文本的思想性和启发性。《舒卷的粉墙》不是简单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某种精神,而是通过物质性来研究精神性,教给我们一种看待物质存在方式的新眼光和做研究的新方法,这与二期课改重视“过程与方法”也是一致的。《惠特曼访问记》通过介绍惠特曼这位伟大的作家,告诉我们无论生活中有着怎样的起起落落,平静地面对会感动他人,真诚的相待会温暖人心。《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传递出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慨。《史弼传》中史弼刚正不阿的形象让人生发出一份敬意:面对社会的不公,他据理力争;面对权贵的施压,他不惧危险,公正严明。他的这份刚烈会深深地印刻在考生的脑海里。《许氏吴兴溪亭记》中许氏身上表现出的动静之理颇耐人寻味,他内心的那份“自适”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下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五篇选文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相应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种“正能量”的引导,给学生以心灵上的滋养。
二、阅读试题的编制
高考试题编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充分实现《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以下简称“考试手册”)中的“考试目标”,全面落实考试手册中的“考试内容”,要符合《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学科“内容和要求”,做到在内容领域、知识范围和水平要求等各方面基本一致,题干指向和试题考查的能力要清晰明确。今年的阅读试题大致上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全面、均衡地设置测量目标
今年的高考命题在以往成功的经验上进一步落实“全面、均衡地设置测量目标”的命题要求,无论从测量目标的构成、测量目标的比例、试题难易度的比例,还是从试题类型的比例上都严格体现“考试手册”中的要求,注意与“课程标准”和《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保持一致。
全卷阅读部分共26题,属于“识记与理解”的有7题,分值24分,占16.00%;属于“分析与综合”的有15题,共计40分,占26.67%;属于“鉴赏与评价”的有4题,共计16分,占10.67%。这也体现了“课程标准”和《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对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求。
(二)精心设计试题,测量目标更为明确
选拔性考试是“高利害考试”,考试结果需要具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应该具有高效度,试题的编制必须充分满足测量科学的要求,对考生作合理、清晰的指示、刺激,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尽力使考生的应答完全由其学科素养或学科能力决定,使其答案充分体现我们某道试题所要检测的某项能力。如果具体的一道试题的测量目标不集中或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那么将很难落实这个题目测量的目标,所以,我们加强了对设置清晰、精准的测量目标的重视。
在今年的试题命制过程中,命题组认真研读文本,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的要求,精心设计试题,力求大多数的试题能清晰地对应到某一项能力点上,拒绝作大而无当的考查。比如今年试卷中的选择题,从题干的表述和要求答题角度来看,大多是要求考生对文本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角度做出理解,考生的思维会聚焦在某一个点上,测量的目标更为明晰。这样的命题特点在非选择题中也体现得较为明显,如:
2.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10.第⑤段所写的“阳光”对刻画惠特曼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考生面对这样的试题不会显得无从下手,清晰的答题指向和能力考查目标能帮助考生在考场中沉着应对,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出学科能力。
(三)编制评分量表,注重测量科学
除了试题命制要使考生的应答成为其学科素养或能力的完全体现,还需要我们就考生的应答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分,考生的得分才能与其能力联系起来。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即多道试题在命制时充分考虑考生在测量目标能力上的差异,在制定评分标准时采用“量表”的方式,对考生的答案不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依据他们能力反映出的差异,给予不同的评分,并描述其等级表现。一些题目还依据考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的差异,预想考生答题时可能会出现的答案,给出部分分值的答案示例。这对时间紧迫的高考评卷工作应该是有利的。
如题1虽然只是一道填空题,难度也并不高,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会存在高下之分。因此在评分量表的答案示例中,尽可能罗列出考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按照他们的理解能力制定出0~2分的评分区间。
如题21: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史弼的主要品质。
从试题本身来看,本题是人物传记类文本常见的命题样态。由于题干限定只能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因此答案的精准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考生有的能进行综合概括,有的只是局限于从单一事件中提炼某一品质,也有的理解可能产生偏差,这些情况在评分量表中均得以清晰地呈现,评分区间设定为0~3分。
(四)适度调整,关注语言运用
在今年的试题中,有两道试题考查学生“运用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与“课标”中“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的要求一致。命题形式于传统中透出一些新意,具体如下: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19.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数为公卿所荐出为彭城相会病卒。
无论是“语意连贯”还是“文言断句”均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并运用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考查能力涉及对汉语语法知识的概念,比如逻辑、句子的成分、关联词和文言虚词等的了解,但又不是纯粹的考查概念,而是放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这种考查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只是停留在“知识本位”的层面,而是要将“知识”融入到实际运用中去,真正把“知识”盘活。
三、作文试题的设计
2013年高考上海语文卷的作文题目延续了近些年来已形成的风格,注重题目要求考生思考的对象的厚度和深度,以期准确、深入、全面地考查考生的思维素质和表达水平。
今年作文题目使用的材料是“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材料主体由两个分句组成,合在一起共同描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细致地分析两个分句,我们会发现它们指向的内容存在差异:前一句描述的事实背后,体现的是自己主观上对“重要”的认识、选择和实践;后一句则可以理解为世界上客观存在着很多“更重要的事”。两个句中的“重要”都可以是自己的主观认识或客观存在。两个分句合在一起,即能带给考生一系列问题: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现象合理吗?这样的现象在我身上是怎样体现的?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该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引发的思考并不是平面铺开的,而是线型深入的。即使当考生在某一问题上立足站定,对他所选定问题的思考仍有线型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材料能很好地完成对思维素质的考查。
本材料拥有这样的品质,与其引导考生思考的对象具有足够的厚度和深度是密切相关的。这则材料引导考生思考“重要”及“我”两者本体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回答上述问题,必然需要思考对个人的重要与对世界(社会)的重要、主观的重要和客观的重要、重要的事与我能做的事等各组关系,这些思考关联到自由主义与功利主义、个人掌握命运与命运控制个人、做事的意义与做人的意义等相关命题,而这些命题拥有足够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想的厚度和深度。
具有这样特点的材料在用作高考作文材料时,尤其当注意避免表述艰涩或脱离考情的危险。本材料明白如话,期望考生思索的意义重大的对象并不是通过艰涩、曲折的说辞体现出来,而由这两句口语一般浅近的话呈现出来的,可以减少考生对作文题的阅读、理解、归纳需要的时间和思维,留出余量做好作文构思,以避免浅思维习惯下应试作文的模式;又可以降低审题难度,更好落实思维品质和表达应用的测量目标,减少其他能力的参与和干扰;此外,生活中常见常听的平淡甚至有些通俗的话加上“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指示语后,能立刻把考生引入对存在的现象、对个人“做事”的价值的思考中去,能引起考生从抽象到具象、从抽象到抽象的思维,引起考生创作的热情和欲望。另外,这些思考所要求的品质,并未离开考生的考情,更未脱离考生的生活。对大部分考生而言,材料提示的现象在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能看到或感觉到,而对处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时期的十七八岁的青少年来说,对这类现象的思考也许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我们需要在课堂上、教学中引导他们进行这些思考,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考生的这些思考来考查他们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