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应用,对供配电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进行电网结构的升级改造,提升可靠性以及有效性是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的有效手段,对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电力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现代新型小区配电房监控系统都是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对供配电中所有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这样能够保证系统的有效以及安全运行。
关键词:供配电;设计;电力监控;应用
伴随中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作为供配电设计中的重要安全组成部分———电力监控系统的日益广泛深入的应用,我们应充分发挥电力监控系统的有效确保电网管理效率、缩小电力运营成本等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强对监控系统的研究,使电力监控系统以更加高效、更低运营成本在企业供配电中发挥其有效作用。
一、电力监控系统的组成
1.1现场监控层
现场监控层是以监控中心为基础的系统层面,其设备包括控制主机、电脑监视器等。在实际工作中,现场监控层能够依靠自身设备来完成对包括电柜、变压器在内的所有配电设备的监控,其就像是电力监控系统的“触角”,深入到整个配电系统当中,实现对整个配电系统的监控,并将其所监控到的信息通过通讯网络层实时的传递给系统监控层。
1.2通讯网络层
通讯网络层是以太网为基础的通信网络,其依靠串口联网服务器、太网交换机等设备来实现对现场监控层与系统管理层的有效连接,其是电力监控系统当中最为重要的传输工作层。在实际工作中其就像是电力监控系统的“动脉”,将监控层的信息反馈给管理层,再将管理层的命令传达给监控层,达到连通整个电力监控系统的作用。
1.3系统管理层
系统管理层由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等构成。其主要工作是对现场监控层所监控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通过与软件当中配电系统规范操作内容的对比来确定配电系统行为是否正确,如果有误,则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出解决方法,并将其提供给相关人员,从而完成对供配电系统的有效监督。
二、电力监控系统的功能特点
2.1可靠性高
对于企业的电力监控系统的远程控制及智能通讯,是由相关软件及位数微机控制组成,这样可以使监控系统运行速度快,并且实时性好。此外,智能控制终端自带中央处理器,使系统更具实时性,扩充原本较少的系统冗余度,并减少了通讯误码率。
2.2安全性高
电力监控具有独有的IP地址,操作人员没人用单一IP,操作单个系统,通过等级使用权限的设置,维护系统保密权限,避免监控系统信息外泄,增强数据保密性能。另外,在监控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对采集的电压、电流等模拟量的持续越限监视,对发生超越权限的数据进行监视记录并发出报警,监视保护装置及自控装置工作是否正常。各监控子系统软、硬件的模块化,硬件智能化,也更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灵活性强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且为防止计算机系统故障时无法操作被控设备,在设计时应保留人工直接分、合闸手段,避免当直接操作或远程控制时可能产生的误操作而造成闭锁措施。为了保证操准确性性和有效性,电力监控系统针实施对象校核、操作性质和命令的措施来保证操的准确性。电力监控系统的运行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之上,包含了各种功能性软件。此时的监控系统会自行利用网络进行软件信息更新升级,保持软件自身的时效性;打破传统地域限制,通过电力监控系统,为供配电设计提供全新型环境,同步监控状态,进而对系统信息进行接收处理。
三、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作用
3.1拓扑结构功能
在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的拓扑结构主要是对配电系统中的运行参数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与测量,同时将所测得数据传输至中控系统。通常,现场层设备包括电力互感器、断路器、网络电力仪表等设备。上述设备安装在电缆分解箱内部,且相互独立,能各自单独完成任务,无需每个项目依靠主控计算机。因此,可通过总线传递各种监测信号和数据。通常,在值班室或者中央监控室内均安装有电力监测系统的主控层,利用监测软件功能实现对供配电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监控组态软件能生成目标应用系统,方便操作人员及时获取运行数据,可同时下达多个监控指令,实现电网运行的实时监控。此外,组态软件还自带绘图功能和编辑功能,能对图像或其他对象进行移动、旋转操作。而软件身份检验功能则可预防用户操作失误,实现对曲线和历史瞳线的绘制,方便报表拟定。
3.2网络信息采集和传输功能
电力监测系统要实现对电网运行的管控需通过现场总线,在实际工作中,可采取将系统与总线直连的方式,通过智能设备组建网络系统,实现对现场智能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和数据采集传输,且能迅速传达操作命令,提升电力监控系统的监控能力。在现场智能监控设备较多时,可将大系统布置得相对分散,例如将现场智能监控设备直接连到总线,然后再将网关中各总线分别接入;而在现场智能监控设备较少时,则可分布相对集中的小系统,将所有智能设备连接到一条总线上,利用接口转换器实现数据交换;当电力监测系统中有多个子变电站大系统存在时,为保证系统运行稳定,要在单个子变电站系统中均设置监控主机,通过主机对现场智能设备进行直接管理,同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将重要信息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并对监控中心的主机授权,以便于对子变电站监控主机进行查询控制,提高电力监测系统的运行效率。
3.3监视和记录功能
电力监控系统的监视功能包括对电能质量和电网安全的监视。电能质量主要包括电力设备故障、动态扰动、静态偏差以及人为误操作等;电网安全则包括电力监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电流、电压模拟量和自控装置运行状态的不间断监视,以便于在供配电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及时预警,为技术人员检修工作提供便利。记录功能包括时间顺序记录和故障记录。时间顺序记录模式可对供配电各程序的数据输入、输出状态进行有效记录。当远程集控主站或后台监控系统信号断路时,时间顺序记录模式也能保证数据不遗失。故障记录则是指在设备故障动作前后,对与故障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记录,例如电流和电压值,有效提升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不必像以往那样逐个查找故障点时间和缘由。此外,根据记录数据还能为应对措施的拟定提供参考。
结语
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发电、输电与用电客户连接的重要环节,在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改革,电力能源在各企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石油企业为例,企业生产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这就提高了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为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强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监控就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刘智鹏.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2]魏彦朋,乔杨,孙成.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3]庄稼.供配电设计及电力监控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
论文作者:徐兴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监控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供配电论文; 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功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