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业是国家重点行业,同时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施工中存在参与施工人员众多,施工周期长并且交叉作业比较多的特点,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其他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建筑施工的这些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造成建筑施工存在安全管理问题。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在我国属于高危险事故行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不合规使用,建筑管理层懈监管不力,操作人员的违章操作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这些因素都对建筑安全管理提出挑战,都将影响建筑事业安全发展,同时影响工作人员生命及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因此,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要通过多种手段来保障建筑施工安全,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性
我们之所以强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控制工作,是因为这项工作不仅仅是极其重要的,而且有其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对象包括很多部分,比如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而在这诸多的对象中,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是最为基础和关键的一个,因为如果没有施工安全作为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都将得不到保障和落实,施工现场具有系统性强、综合性强、复杂繁琐的特点,所以,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定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其必要性不言而喻。第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做好其他施工环节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只有施工按照计划安全展开,各个施工环节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反之,如若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原有的施工计划则被打乱,每一个施工环节受到影响,最终影响整个施工项目,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能否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控制工作,将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企业的经济收益和长远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行业每年因为发生安全事故而予以的赔偿数额不下数亿,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人员伤亡赔偿、违约赔偿等都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最终收益,毫不夸张地说,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存亡。
2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管理起来难度较大
在我国,建筑行业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一直是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关键因素。大部分的建筑行业人员为农民出身,其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缺乏,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问题考虑不周,常常因贪图方便快捷野蛮作业做出违规操作。再加上对管理上的缺陷,管理上对人或物的失误,还有施工现场还容易发生深基坑坍塌、中毒、触电、机械伤害、施工易发的职业病,这些均为后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埋下了安全隐患。
2.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在施工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专职安全人员的配备应按住建部的规定确定人员数量,并且要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但现实的施工过程中,扔有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不齐,或者安全员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无证上岗。甚至由于安全管理人员的缺乏,工地现场有人身兼数职,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敷衍了事,没有安全生产意识,不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从而致使很多不安全的隐患长期存在。还有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文明施工机构等工作从未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能认真的落实,致使安全生产无法考核。
2.3建筑施工现场违规操作
在施工企业的施工工程项目部,都有可能存在着深基坑开挖和支护、脚手架的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吊装工程、高处作业、拆除作业、建筑机具等现场违规操作的安全隐患,如基坑开挖支护系统出现局部失稳,脚手架、模板支撑搭设不规范,楼梯口安全人行通道的搭设、电梯口、沉井口、通道口及阳台的安全维护不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外电防护、配电箱、开关箱、现场照明不符合防火安全用电要求;工地现场没有安全警示牌,起不到安全警示的一些违章现象。
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3.1突出群防群治,强化教育培训
企业要建立健全群防群治工作制度,形成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将安全生产培训、强化建筑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关键岗位人员的从业素质和安全技能。要抓好企业和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及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不予上岗。特别要将一线作业人员作为群防群治的重点对象,加强作业人员的岗前教育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全面落实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从根本上将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有效杜绝因违规施工、冒险作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2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很多施工企业认为安全管理是一项只有付出、缺乏回报的工作,因此不愿意为之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这些资源是开展安全管理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须增加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投入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虽然安全管理投入是一笔不小的数额,例如安全帽、安全栅栏、高空作业绳索等设备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不能因为节省眼前的成本而酿成大祸。
3.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信息技术体系建立
目前,有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很好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没有建立健全相应信息技术体系,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获得信息慢、管理水平低不能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限的现场控制,对安全事故发生没有有效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建筑企业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以信息系统对各种安全管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为基础,及时反映企业实际情况便于利用传统信息进行未来信息预测,这样有利于企业根据收集、预测到信息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3.4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
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管程度如何都会伴随着损失,因此安全管理应该以预防为主。建筑项目开展之前要设计好安全工程预案,针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和自身项目的特点确定前期的安全重点。对安全预案进行详细的文件说明并建立档案库,并要进行突发事故的演戏,让项目人员学会如何紧急避险,如何使用逃生工具,做到临危不乱,及时处理危险情况,并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带,供施工人员在突发情况下自救和撤离。施工过程还应该将施工材料和设施进行有序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材料上做到摆放有序,按需存储,及时清仓,避免占有不必要的空间。设备上注意施工中的细节问题,例如脚手架要干净,不同设备之间避免干涉,保持工作空间的整洁。
4结论
建筑项目的安全实施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也保证了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的建筑施工事故频发,迫切要求建筑项目在安全管理上的优化。通过对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想要优化安全管理,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依靠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管理和整体的规划。只有优化了安全管理,才能真正的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并进一步提高建筑项目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涂彪.试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优化措施[J].门窗,2016,04:193-194.
[2]马静越.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J].科技视界,2016,20:198-199.
[3]王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分析[J].智能城市,2016,11:177.
[4]赖福明,廖忠福.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建筑安全,2016,12:53-55.
论文作者:王显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