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东西部联动发展的双重开放_重工业论文

实现东西部联动发展的双重开放_重工业论文

双重开放实现东西部联动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0)06—0013—09

一、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

无论是贸易先行战略还是计划主导战略都不可否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及经济效率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不管是哪一种战略,都必须面对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几乎在所有的发展战略模型中,二元经济结构都是无法跨越的。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建议发展中国家发展工业,工业化就等于经济发展,通过发展现代工业并取代经济中传统部门,最终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和剩余劳动力。在本文中,二元经济的理论假定是最基本的假设。

1.封闭经济与赶超战略

封闭经济是二元经济模型的一个很重要的假定,原指将一国经济看成一个独立的系统,产品和要素只能在国内部门流动。例如,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只可以在本国的现代资本主义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之间流动。我国不仅有经济结构上的二元性,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更有经济体制上的二元性。因而,本文对改革之前我国经济的封闭假定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商品和要素不仅只能在国内流动,而且还只能在计划经济下垂直的物质调配体制内流动。因此,这种双重二元经济的假设是我国所特有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鉴于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重工业是一项建设周期长、资本品积累存量大、投资规模大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然而我国资金、外汇短缺,经济剩余缺乏,各方面还不具备大规模发展重工业的条件。唯一能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就是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和劳动的价格,从而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因此,为赶超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新中国实施了一套保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将城市工业纳入计划配置资源的体制中,在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以控制资源在农业中的配置,同样用计划体制为工业增加剩余积累。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造成了两重低效率的封闭经济。我国尚不具备发展重工业所必需的资本积累,孤立的经济实体切断了与外部资本的联系,尤其以市场交换的方式,通过资源要素价格的调节,自动地从外部经济实体中吸收资本以扬长避短。同时一经选择了排斥市场体制的重工业战略,在逻辑上就不再允许私人经济活动和市场经济的存在,因而内生出了与这一战略相适应的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毫无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切断了资源在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之间流动的通道。在资本稀缺的经济中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就必然造成扭曲的产品和要素价格、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毫无独立自主权的微观经营体制。这一发展战略导致了两重互为因果、不断恶化的低效率:首先,高度集中的计划制度可以保障资本以极低的价格供应给“生产企业”,由于边际生产力递减,在其它要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一味地增加低价格的资本品供给,必然会造成生产中的浪费和重工业的低效率;其次,计划经济体制缺乏对经济主体的有效激励,在封闭经济体系中,工业产品严重供不应求,因此,在一个不以市场来考核业绩、而以生产计划来考核企业业绩的经济中,总有进一步加大稀缺资本投入的冲击,因而恶化了重工业体系里的资源配置效率。重工业优先战略牺牲了农业的经济效益。西部本来就是我国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过多的人口集中于土地上,生产力尤为低下。重工业战略压低了农产品价格,这使农业完全丧失了比较优势,农业经济效益的下滑只能通过加大劳动投入、增加产量来弥补。工业压低农产品价格,农业的增长只能依靠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牺牲土地的未来的生产能力。所以,在农业生产中,也同样存在着压低稀缺资源价格而导致配置效率丧失的问题。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对重工业的超前投入和对农业经济的压制,都是以牺牲资源配置效率为代价的。加大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排斥劳动,无助于缩小二元经济的差别,将会使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业的低效率很难为工业提供市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由于损失了农业的利益,最终也抑制了工业自身的发展。

2.经济开放与比较优势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这一时期,东西部经济的发展差距则再次拉大。学术界对此有多种解释,例如“区域差异说”、“政策强化说”和“体制因素说”等。但是所有这些观点对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几年中所出现的差距的解释都不够有力,诸如区域、政策和体制上的差异与改革开放这一全国性、全方位的改革不吻合。国际经验和事实为发展战略作出了最好的证明,那些忽视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特有的资源比较优势而实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大都没能实现预想的发展目标,其中很多还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相反,有些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了市场的作用,发展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这些国家所采取的正是资源比较优势战略。因而,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只能用经济发展战略的差异来说明。

比较优势战略来源于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任意两个国家选择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方向生产并交换对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使这两个国家都得到最大化的福利。古典贸易理论说明了比较利益原则,但没有说明产生比较优势(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新古典贸易理论说明了各国比较优势的差距产生于与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相关的生产要素的相对丰富度。资源的价格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要使资源配置有效率,唯一的原则就是成本收益比较下的成本最小化,也就是说用相对丰富的资源去生产相对稀缺的产品;在要素可以流动的情况下,用相对丰富的资源去换取相对稀缺的资源。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总是流向对资源需求最大、因而也最为稀缺的地方;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协调,稀缺资源转化为稀缺产品是最具有资源配置效率的。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直是经济发展所必须正视的外生约束,改革开放则是一项双向战略,能为二元经济和计划经济打开开放的大门,打破国际和国内、城市和农村、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之间的封闭,这一切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市场来统一协调,以打破封闭后的要素流动。只有当经济活动的当事人清楚地知道比较优势,从而按照指示的方向进行产业和技术(劳动和资本组合)的选择时,比较优势战略才能真正实现。如果政府为支持低成本扩张而干预产品和要素价格,这种发展方式仍然不能使经济主体找到资源的比较优势。所以,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必须要有相应的宏观政策环境——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政府要从要素流动和价格形成机制中退出。为此,我国逐步推行了市场化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和国有企业两方面的微观经营机制改革入手,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调整国家、部门和企业的利益关系,赋予企业更大的经营自主权,构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制度。其次是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这从物资、外贸、金融管理体制三方面入手,使农村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处在公平竞争的起跑线上,逐步打破了内向型和外向型部门、农村和城市之间、计划内和计划外之间要素流动的障碍。

随着宏观政策环境的完善和微观经营机制及资源配置机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比较优势战略也逐渐显示出在资源配置、削减二元经济等方面的效率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企业的崛起提高了资本、劳动的配置效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广和完善,大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的生产率,因而急需一个可供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渠道。乡镇企业主要是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的,它构建了农村和城市、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间要素流动的通道,扭转了传统体制在农村和城市两部门的资源配置低效率。从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力可以看出其高效率的存在:第一,乡镇企业已成为国家税收增量的重要来源;第二,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领域和就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动力;第三,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2.外向型企业的兴起,引起了劳动、技术、资本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在与国际要素流动配合的同时,国内要素的流动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资源配置的效率,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首先是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其次是国外资金大幅度流入中国,以弥补国内资本的不足。这些都标志着中国经济正朝着国际化方向前进,这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为突出,其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外向型经济。

3.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轻工业显示出了比较优势,原有被计划经济体制压制在重工业里的资源被吸引到了边际产出较高、要素需求较大的轻工业领域。东部的乡镇企业在起步阶段,同样面临着资本匮乏的困难局面,如果不转变产业结构,乡镇企业即使有经营机制上的优势,也根本无法取得资源配置上的高效率。经济体制一经放开,在两个不同的体制下资源就表现出明显的边际生产力和价格的落差。资源从重工业领域流向乡镇企业等计划经济体制外的企业中不会影响重工业的产出,而体制外企业利用了计划经济体系外流的多余要素,如闲置的设备、退休的技术人员,这些体制外稀缺的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资本、技术的配置效率就有很大的提高。乡镇企业(以东部实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地区为例)抓住了有利的宏观形势,在经济增长基本上还是由量的投入来推动的情况下,转变了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在同样的宏观增长背景之下,西部以赶超战略和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就很难起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比较了东西部在经济增长上的不同模式,我们不难发现,东部地区集中了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和体制外产业结构转换等在比较优势,东部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于西部,因而,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不难解释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

二、双重开放、东西部联动发展的战略构想

1.第一重开放:国际贸易和国际要素流动

不同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基于资源比较优势的差异,于是,一国就具有用低成本的商品来交换国内要素更为稀缺、生产成本更高的商品的动机。资源或要素的禀赋先于国际商品和要素流动,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外生条件。天然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在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达到可加工利用的资源密集度的动植物资源等是狭义上的资源要素。但是,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里,除了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的资源之外,其它任何资源都可以由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而改变其稀缺程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源是由人的因素造成的资源,如技术、资本。因此,长期以来由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和生产方式造成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禀赋的技术、人力和资本要素,这为西部地区发展国际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创造了条件。

西部发展国际间商品和要素流动也有一些有利的条件。东部经过多年的开放和国际交流后,原有在土地、劳动力、能源价格、环境等方面的低成本优势已逐步丧失,西部原来不具有的优势将逐渐显示出来。因此,西部应借鉴东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经验,放开眼界,从周边国家寻找比较优势。对于具有不同资源比较优势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是多方面的。对于经济发达的、劳动力成本高昂、资源贫乏的国家,如东北亚的日本、韩国,就应该和这些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适当地将东部的一些产业吸引转移到西部。对于资源丰富,但是劳动力、技术缺乏的国家,如西亚的一些伊斯兰教国家,西部则可以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人员密集的优势,与这些周边国家发展劳务和技术的合作。针对一些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和地区,如俄罗斯远东地区、西亚的一些重工业发达、而轻工业产品缺乏的地区,西部地区通过用劳动密集型产品交换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产品,从而可以发挥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同时也可提高原有配置到计划内、大量用于重工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发挥比较优势还需要由其他多种要素的搭配,才能真正完成商品和要素的流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具有市场前景,市场需求反映出一种产品的稀缺性;其次,要保证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必须将相对丰富的资源投入到产品中,或者利用资源要素从相对不稀缺的地区流向相对稀缺的地区的机制。只有当多种相互配合的要素能从低价格的地区流向高价格的地区,要素的配置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效率。这就要求西部大力发展国际经济大合作,加快国际间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尤其是要素的流动。西部虽有丰富的土地、劳动力、不可再生和可再生的资源,但是这其中任何一种要素都不能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将这些要素组合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在西部这样一个封闭的经济中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对西部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国际间的要素流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需要将现有的比较优势在要素流动的基础上组合成商品的比较优势,这样西部的产品才能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获得利润。西部可以学习东部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的经验,打开市场的大门,从国外引进资金,也可以跨出国门,到国外直接吸引投资,将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与资源要素低成本的优势,最终转换为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商品低价格的优势。

2.第二重开放:东西部联动

在短期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东部地区的人均产量(代表人均收入水平)随着人均资本边际递减,这说明资本要素对产出的贡献也在边际递减。其结果有两个:资本的价格下降,或者劳动力工资价格上涨。因此,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就会在两个相反方向上流动,区域间的产品贸易也会发生对流。一个地区的经济可以看作是国内一个包括了区际贸易部门和区际非贸易部门的相对独立的区域,输出贸易和要素流动都会增加一个地区的收入,在促进一个地区的收入和就业增加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外部对低成本商品和要素(低价格、高丰度)的需求形成了区际贸易部门和要素收入,会派生出区内的消费需求,而区内需求又会派生出其它的需求。假如把区内的需求看成是区外需求(包括商品和要素两种需求)的函数,并给以一定比例,这就类似于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模型,因而可以有以下结论:

区际贸易和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受外向经济部门和非外向经济部门之间相关性的影响很大。如果这两个部门之间的关联度较大,那么,外向部门的收入(包括要素外流的收入)对地区的消费(包括对要素需求)的派生性就较大,那么,地区的经济实力(以区内两部门的产量计算)在较大的乘数的作用下会有明显的提高。由此可见,一个地区的经济是否繁荣,可以简单地从当地的市场需求和供给的规模来看,如果外向经济部门与内向经济部门的关联度较大,外部的商品和要素需求会在市场的作用下,以区域乘数的形式扩大总需求,因此在区域有效需求的拉动下,区域经济就会有较明显的增长。劳动力流动对于流出地区而言,也相当于一个外向部门,同样会构成对地区的有效需求并产生乘数效应。因为,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离开了农业生产并无损于当地的生产,相反使当地的人均物质消费水平有所提高。这部分劳动者将工资汇回家乡,不但改善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尤其重要的是这部分收入注入了当地的经济,促进了市场的发育,使得各种资源能找到通过交换来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繁荣。

两个部门之间关联度的强弱最终表现为乘数效应的大小,而乘数效应的大小是由市场需求的作用引起的,因此,不仅要看两个部门间关联度的大小,还要看这两个部门是不是按照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如果市场机制能在两个部门之间正确地传导资源稀缺性的信号,那么这两个部门所引致的商品和要素的需求就是有效的需求。否则,简单地利用资源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对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在传统体制下,尽管西部地区得到了不少国家对大型企业和重工业的投资,而且物资的计划配置体系能使所有投入都能转化为地区的收入,但是这些企业对地区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是很小的。因此,市场机制在东西部联动和西部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区际商品、要素流动与国际间贸易、要素一样,是以同一时点不同时空下,商品和要素的稀缺性为前提的。通过价格反映稀缺性,在市场机制下达到优化配置,这固然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表现为收入的增加),但这还只是短期目标。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关键还要看在长期里能否持续地在比较优势的原则下提高要素的总收入。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考虑到长期中要素稀缺性的变化。上文已经提及,要素的比较优势在短期里是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在长期中,比较优势本身也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经济发展战略的系统的内生变量,因而,能否以长期的区域间比较优势来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到未来地区间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差距。

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两地区的经济结构上表现最为明显,二元经济结构在东西部地区的变化使得两地区在短期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然而,在长期中,随着东部经济结构的变迁和产业结构的提升,西部的劳动力、土地以及其它原材料资源的优势将很难继续保持。东部经济在二元经济消除之前,在理论上不大会出现劳动力短缺,普通劳动力的工资也不会有大幅度上升。在短期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可供选择的途径有两条:东部资本输出或者西部劳动力流入。但在长期中,技术进步在资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人均产量,因此,流向西部的资本将会大大减少,对在东部工资线以下的剩余劳动力的需求也将大大减少。因此在长期中,如果西部地区不能在东部新一轮技术进步结束之前完成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两地区处于不同的技术水平上,就很难有资源比较优势的可比性。仅靠西部自身积累的资本和西部的市场来吸收剩余劳动力,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是很难缩小的。所以,从长期来看,与其单纯由西部自身积累的资本来吸收剩余劳动力,还不如加快劳动力的自愿流动,在东部技术进步之前完成西部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使其供给更有弹性,这样可以加快西部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要从根本上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在短期迅速转移西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这样才不致使东西部处于两个不同的技术进步层次上,否则,一旦技术进步上的差距被拉大,两地区的经济差距就有可能会拉得更大。

在短期资本和劳动力这两种要素的流动(包括商品的流动)在理论上都能达到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事实上,要在地区间发现商品的相对稀缺性、并实现稀缺要素的组合是要花费很大成本的。而且,各种商品、要素流动的成本之间差异也很大,这些差异取决于商品、要素本身的自然属性,也取决于经济制度、交通运输等社会因素,还受制要素所有者对要素流动收入的预期。例如,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受到体制的约束;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外流也有很大的风险,劳动力转移受到诸如交通、信息、人身安全、当地人对迁入劳动力的态度等的制约。资本的流动也有成本,例如,资本流动的风险、从要素富集区流向要素稀缺区的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之间的差距、资本市场机制的不健全等都会加大资本流动的成本。劳动力和资本这两种要素的流动成本与要素价格之间的均衡,决定了要素流动的均衡。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将要素流动的成本考虑进去,才能使更多的要素流动到稀缺的领域。例如,要使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劳动力的市场机制、信息服务机制和劳动者保险机制等各方入手,降低其流动的成本。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地区间要素的丰富程度和需求都有较大的差异。我国的东西部尽管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资源要素条件,但这两个地区不能分割成两个独立的部分,更不能使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不发展为代价,这样的结局将不利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东西部应在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强要素的流动,优势互补,通过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动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而且,在一个业已存在差距的经济整体中,既要推动西部的发展以逐渐缩小差距,又不能牺牲先发地区的经济效率,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经济整体各部门的素质。西部和东部都必须发挥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并将各自的优势整合成整体的优势,这样才能保证两地区的持久发展。要素的比较优势要通过要素的流动和组合才能有所体现,因而,促进东西部要素和商品的流动是东西部联动,进而推动西部发展的基础。而要实现东西部联动发展,首先就要实现东西部的大开放,即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类市场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要素的集聚和流动能力等方面的努力,降低要素和商品流动的成本,促进东西部联动发展。

其次,通过区际商品和要素的流动来实现东西部联动、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这一问题,应分短期和长期来看待。所谓短期,是指引起商品和要素流动的因素是外生的变量。例如,在我国尚未完全进入世贸组织之前,或者在资源开采和运输等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西部的矿产资源是有低成本的禀赋优势的,东西部联动发展战略要以这些不可变的因素为出发点。在长期中,要素的优势可能因为经济发展而有所变化。因而,在长期中比较优势应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例如,东部在产业提升的过程中,资本和技术成为比较稀缺的要素,尤其是高产出的人力资本更为稀缺。当东部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需要智力密集型的劳动者时,西部劳动力资源、矿产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就无法发挥出来了。因此,东西部联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都必须兼顾短期和长期中比较优势的变化。

三、比较优势下东西部联动发展的条件

1.开发主体

商品和要素流动的背后都有经济主体(市场主体、民营经济等)的活动在支撑,这就说明商品、要素流动之前,首先要发现资源相对稀缺的信息及其蕴含着的获利机会。有些人断言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还不具备起码的市场意识,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相反还会导致经济混乱和贫富差距,这种观点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不符。在一个资源的稀缺性普遍存在的社会中,交易行为能改善双方的福利,交换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具有市场意识的行为。东部的许多地区在经济发展之初,缺乏各种资源,甚至包括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土地资源。然而,东部市场经济的兴起利用了比土地资源更稀缺的市场信息,正是这种市场经济意识逐步健全了具有比较优势战略的体制。所以,东西部联动战略必须依赖于市场经济体制,其中一个前提就是有具有市场经济意识的经济主体。为此,政府一定要转变观念,因为政府干预市场不可能造就有市场意识的个体和能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

2.区际贸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东部的市场及其运作方式也应当看作是一种稀缺资源向西部流动,这有助于加强西部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和风险意识。更重要的是,东部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时期,原有的依托于商品市场发展起来的产业正逐步摆脱市场的束缚,建立市场之外的销售渠道。所以,东部的市场体制向西部移植将促使依托于市场发展的产业向西部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地区转移,从而加快东西部要素的流动。东部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早,抓住当时市场短缺的机遇,吸收了大量中西部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和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市场体制的落差在相当大程度上造成了东西部的差距。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日益推进,西部的市场经济意识日渐浓厚,市场信息也逐步在西部集聚,东部利用区际贸易发展经济的优势逐渐将被西部取代。目前,西部已经具有了生产低成本的优势,只要西部在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多从东部借鉴经验,积极地向东部招商引资,那么,生产要素低成本和稀缺的市场信息要素就能相结合。东部已经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通过资本流动向西部转移,依托东部在市场信息集聚上的优势,西部将成为国际和区际的产品生产基地,直接在区内消化剩余劳动力。西部将在这一基础上同东部发展区际贸易。而且,西部地区本身也是一块很有潜力的市场,只要低成本优势和信息集聚的优势相结合,这将使西部能发现和利用更多的比较优势。

3.非国有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为区际贸易提供了商品和要素流动的双重渠道,要真正能在双重开放经济中实现东西部联动发展,还必须由以企业为主的经济主体来支撑。我国农村和城市、国内和国际、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之间的开放通道正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建立起来,但是西部还有一批国有重工业企业仍被封闭在一种经济、一个部门、一种体制中,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改革开放后逐渐拉大的发展差距。因此,西部的经济发展需要有一大批能在双重开放和市场机制中寻找和实现比较优势的企业来实现东西部联动发展。东部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曾经为东部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乡镇企业,近几年来正在失去增长的势头,愈来愈暴露了在长期发展中产权制度对资本积累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低效率。从长期来看,如果西部企业在产权制度上沿袭东部乡镇企业的做法,企业将失去资本积累和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在能力,很难保持相对于东部的比较优势。因此,要保证短期内市场竞争的激励和长期内产权的激励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在微观经营机制和产权制度两方面有所创新,唯一途径就是发展非国有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私营经济在东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正在取代乡镇集体企业的地位。历史经验表明,只要有良好的双重开放的经济环境,私营经济这一在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中具有高效率的所有制形式就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地发展起来。私营经济是发挥比较优势的主体,比较优势战略又能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4.要素集聚的规模效应

如果商品和要素的流动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行为,要素的流动就是没有规模效应的。但是如果要素的流动集聚在一起就构成了一系列相互影响的行为,那么要素的流动就会有正的外部效应,这对要素流动的成本将会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个体可能在无意识中建立一条劳动力流动渠道,并完成劳动力的转移。但是一个完善的商品和要素集聚、流动渠道的建设肯定不是个人所能够承担的。因此,为给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创造低成本的条件,首先要使商品和要素有一个集聚规模。劳动力脱离分散的农村并在城市部门集聚,资本从分散的闲置状态在某一个所有者、某一个地区集聚,这就需要有一个能完整地发挥功能的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资本是西部的稀缺要素,而且东部确实有大笔的资本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但是,如果没有很好的交通条件、投资环境,东部剩余资本的预期收益低于机会成本,西部根本就无法集聚、吸引东部的资本。要形成要素集聚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劳动力市场制度、劳动者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化建设等等,都有助于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降低要素流动的成本。

为实现东西部联动发展,政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挥作用:

(1)市场培育政策。 这类政策旨在解决在西部地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推动经济市场化进程,发挥市场机制在开发中的作用。 (2)投融资政策。投融资是区域开发的关键要素之一。这方面的政策将探讨如何依靠市场化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和政府的直接投入,解决西部地区大规模开发所需要的资金问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3 )产业政策。西部地区已经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这类政策意在解决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政府对东部产业西移的支持等问题。(4 )科技和教育发展政策。这类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把科技教育作为产业来发展,通过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为改善西部地区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供给条件,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5)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这方面的政策主要是解决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建设的问题,同时,在投入和经营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吸引民间力量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6)要素集聚培育政策。 西部的开发仍然需要有强有力的集聚中心来组织、带动。这类政策就是要在市场集聚要素的基础上选择一定数量区际贸易中心作为区域增长极,进行重点培育,使之成为进行东西部联动和西部地区大规模开发的支点和基地。

收稿日期:2000-07-29

标签:;  ;  ;  ;  ;  ;  ;  ;  ;  ;  ;  ;  ;  ;  

实现东西部联动发展的双重开放_重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