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研究论文_刘梅娜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研究论文_刘梅娜

新中远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衡水分公司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想要获得施工质量的保证、保障工程设计的安全,那么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就是重中之重,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仅关系到建筑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还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基础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关系研究

引言: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与土木工程本身的结构设计,这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不完善还有不合理,会给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

1.1砖混结构中建筑工程的构造柱跟承重柱概念混淆不清

土木工程中的砖混结构建筑的构造柱与圈梁配合进行设计,对于防止墙体裂缝的产生有着很好的作用。如果承重柱按构造柱使用,就会降低墙体的约束能力;如果构造柱按承重柱使用,只要有地震发生,构造柱的强度达不到承重柱的强度,就会导致其中的薄弱环节产生破坏,最终导致了建筑物的坍塌破坏。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构造柱通常不会另外设置基础,这样就会导致构造柱的承重能力比较的薄弱,当构造柱当作承重柱使用的时候,比较大的负荷就能够让支撑的部分出现裂缝,所以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的人员一定要正确的对构造柱和承重柱进行区分,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进行使用,防止给建筑带来安全方面的隐患。

1.2结构设计的牢固性比较差

安全是建筑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的设计跟施工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安全性,所以说,结构设计是防止倒塌破坏关键一步,在此当中,牢固性的问题就成为了工程结构当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隐患。工程设计规范的安全性设计水平都是最低限值,对于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的安全性还有安全系数的范围定位也不是特别的明确;工程设计方法的整体牢固性相比较略差;在结构工程设计的时候,设计的人员或者是相关的单位的重视度不够,同时还缺少设置安全等级之前的论证,这些都成为了结构牢固性较差的关键因素。

2加强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设计的对策

2.1安全性的设计

2.1.1管理的方面

在设计单位的选择上面,我们要优先的选择实力比较强、资质等级比较高还有管理比较先进的单位,要有足够先进的设计方法、设计理论还有设计经验等等。设计人员的资质要求要高,要能够具备十分丰富的设计经验,只有这样设计的质量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2.1.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设计的素质

对于设计的计算理论方法要能够熟练的掌握,加强理论的学习,提高设计的素质,这个方面也是对设计人员提出的,因为设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对设计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2.1.3设计的计算

通常情况下来说,设计的人员所考虑到的设计计算醒目基本上都能够满足安全的需要,但是经常也会因为对于某一个方面的疏忽造成了整个项目出现了事故,所以,设计人员要认真的对待每一个设计的要点,对于每一个数据都需要认真的进行分析还有核对。

2.2经济性的设计

2.2.1管理的方面

通过对于招投标当中的方案进行对比还有评比,不仅仅要选择出一个安全性比较高的招标单位,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其在经济性方面的优势,择优进行选择。这样不但能够找出最安全的设计方案,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项目成本。

2.2.2合理的使用标准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标准图的作用就在于能够降低设计的工作量,降低设计当中出现的错误,加快设计的速度。但是因为没有经过详细的计算,通常会导致成本过高的情况发生,所以,设计的人员要对于每一个数据自己进行相应的核算,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设计出最为经济的方,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使用标准图。

3.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状况

工程项目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是我国当前阶段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质量控制不到位,由质量问题也会引发出一系列社会问题。经过一系列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住房建设技术质量控制不到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而是国内建筑行业工程管理现状的客观存在。新形势下,加强质量监督,充分发挥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提高质量的整体建构意识,解决质量问题的关键。在住房建设项目过程中,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需要加强业务联系,并主动接受政府主管建设部门的监督,共同促进施工质量控制的协调性能。

4.基础施工阶段所运用到的施工技术

4.1桩基施工及技术

现代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地基施工技术主要是混凝土灌注桩这种施工工艺。因为具备超强的承载能力,在进行施工时对周围的环境影响也是极其小的,所以它具有普遍实用性,从而被广泛用于多种地质结构。国内现存最大的已经成功实施的灌注桩桩径能到达三点五米、孔深可以到达超过一百米,这种超前的施工技术让我们由衷的赞叹。保障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是我们每个工程单位所追求的。此外,在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实施技术也有了全新的突破。这在确保建筑工程基础牢靠的前提之下为相对繁杂地质上的建筑工程提供了建设的可能性和安全性。

4.2深基坑保护技术

建筑工程基础的整体牢靠性是通过深基坑支护技术来保障的,目前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主要有土钉墙、水泥土墙、排桩以及地下连续墙等等。纵观各种施工技术,各有利弊。施工费用较低是土钉墙施工的特点,而且施工操作简单方便。土钉墙施工技术适用于较浅的基坑建设工程,对于高质量要求标准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并不适用。由于土钉墙所特有的施工优势,近几年其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

5.混凝土施工中技术问题有待提高

土木工程中关于混凝土技术的开展至落实都需要全方位的保护工作,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对于混凝土技术施工后的养护工作并没有做到位,养护工作的不落实极有可能造成土木工程质量较差等负面影响。根据科学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从宏观角度来看,对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时长不得短于28天,在养护期间要确保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有温润的状态,为混凝土的夯实奠定基础;从微观角度来看,当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应进行相关的喷雾技术,再过8至9小时后开始进行定时循环的洒水工作,对混凝土的夯实进行相应的辅佐功能,以此来确保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混凝土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不利于土木工程的顺利开展。在土木工程混凝土进行施工时,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导致混凝土浇筑工作中断,或者是由于设备老化、未及时更新等造成机器停工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混凝土离析,造成混凝土断层以及施工裂缝较大的问题。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面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造成了土木工程中的恶劣后果,这对于土木工程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除了技术水平外,还有一部分人为因素的影响。土木工程项目是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完成这项大项目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因此,这是一场持久战,工作人员需要一定的休息时间,也正是因为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过长造成了混凝土施工中断时间较长而导致的效果不佳,甚至是断裂问题。总之,混凝土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也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以此来确保混凝土作业的最终效果。

结言:工程结构变得更加的大型化、复杂化,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演变成社会实力的象征。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工程的安全,让结构能够抵挡住各种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作用力。

参考文献: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陈孝峰.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13)

[2]基于安全性、经济价值前提下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J].李凯.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6(20)

论文作者:刘梅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研究论文_刘梅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