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危机与改革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当今世界论文,危机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世纪之交,总结高等教育在20世纪所走过的历程,展望21世纪高等教育的未来,有着重要的意义。20世纪的高等教育伴随着迅速的工业化,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以及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首先,发达国家完成了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转变,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照搬照抄西方大国模式到建立自己独立的、独具特色的体系的革命。其次,高等教育超越了“象牙塔”,与社会发展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大学的职能不断扩充、完善,从单一的教学演变成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职能,知识的创造、传播及应用在大学统一起来。高等教育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对社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自然成为公众瞩目和批评的焦点。
一、影响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因素
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从世界范围的角度看,一些因素对高等教育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一)由于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目标,力图在急剧变化的世界中,为自己定位。美国极力维护自己的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和德国正努力跻身于世界政治大国之列。中国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做超级大国,但在世界上要有所作为。世界格局的变化,各国国家目标的调整,导致了国家间既相互合作又激烈竞争的局面,这必然会影响日益国际化和开放化的高等教育。
(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革命浪潮的兴起,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首先,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据统计,90年代中世界信息产业的产值已突破一万亿美元,成为最大的产业之一。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60%,这里的统计还不包括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服务业所增加的产值。其次,经济的发展已不再主要依靠密集的劳力和粗放的生产,而主要依靠技术与资本。第三,信息革命使得知识急剧增长,知识老化速度加快。信息科学专家认为,在信息领域知识的半衰期只有三年。同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学科不断分化、综合和交叉,与此相应的是社会分工不断重组变化。第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的创造、储存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手段与工具。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传统的高校如果不能迅速适应科技革命的新形势,那么科技革命则有可能对它们构成颠覆性的影响。
(三)新的科技革命在经济发展上形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各国的经济发展相互依存,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处于全球经济之中,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复存在,各国经济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区域合作中求生存。随着市场的国际化、经济的全球化,高等教育势必受到更大的国际影响;同时,随着经济的区域化,国家的区域文化特色也会更加鲜明,无疑这也会对高等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
(四)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各国制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本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经济的巨大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由于盲目的发展、对自然掠夺式的利用,带来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生态的失衡、自然资源的枯竭。同时,还必须看到,社会的不平等、贫富不均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解决,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加速加大了社会分配失衡的现象。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是主要原因,物欲的极度膨胀,人文精神的荡然无存,战祸频仍、社会犯罪增加是突出表现。显然,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且取决于对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这样的认识来自教育,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教育的观念和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二、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几个危机
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旋律。人们对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寄予极大的期望,但是在高等学校的现状与人们的期望之间还有很大差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克·马约尔认为,“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处于危机之中”。
(一)各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而政府的支持能力却在下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世界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从1960年的1300万增加到了1991年的6500万,增加了四倍。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速更快,1960年仅有在校大学生300万,在30年中增长近10倍,到1991 年达到了3000万。但是,国家对高等学校的实际拨款却并没有相应的增加,这里主要是指生均教育经费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以后,在多数国家实际上下降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问题更为严重,因为他们花在每个大学生身上的开支远远高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地区越穷,这个差距越大。同时,发展中国家大学生生均绝对开支仅仅是发达国家的1/ 10。目前,资金的短缺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性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也包括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实力雄厚的高等学校。典型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这所世界最富有的学校之一,已连续三年紧缩预算,每年压缩达1800万美元。
财政上的危机造成了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窘迫状况。首先,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控制高等教育规模,造成了人们对平等高等教育机会的追求与国家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之间的矛盾,而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由于经费困难设法扩大招生,以多收取学费,因而使大批学业基础很差的学生进入大学。其次,在科技革命条件下,一方面高等学校需要更新设施,改革课程,而由于经费的紧迫又不得不放慢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步伐,削减需要高投入的课程,减订图书,甚至裁减教师和研究人员,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第三,高等学校的领导不得不把几乎全部精力投入到筹款中去,大学教师也不能不受市场取向的影响,而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与学术上。这样,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二)高等学校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社会中,对新的需求反应迟钝,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惰性。本世纪的科学技术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当我们走进高等学校一间典型的教室,就很难感受到人类百年来所经历的巨大进步,也很难体味到时代的气息。
高等学校从创造知识的角度看,引导着变化的潮流;而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它却滞后于社会变化对人才的要求。这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的,是人才培养的规律所决定的。但是高等学校对社会变化过于闭目塞听、行动迟缓,则构成了对高等学校生存理性的威胁。目前,企业办大学和电子大学等新型高等学校的大量涌现,可以说是社会对传统高等学校的惰性的失望。传统高等学校的惰性,一是高等学校传统管理模式所致;二是现代高等学校以教师为中心,经常更强调教师的需要和兴趣,整个学校工作围绕教师运转,使得高校成为事实上的教师自治联合体。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教师都有一种共同的倾向,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学科和自己的科研项目,而对学生往往只关心如何完整系统地传授自己学科的知识,对于社会在人才要求方面的变化往往不敏感,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大过问。这就造成学校失去变革的动力,成为没有波澜的平静海湾。
(三)随着社会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要求空前提高,世界各国对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提出的质疑也越来越尖锐。纷纷批评大学毕业生在高等学校没有学会做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不会合作;他们缺少强烈的学习愿望,学习的动机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他们缺少创造性和适应能力。高等教育被指为缺乏针对性,所培养的人才不管在质量上和学科比例上都与社会的期望存在巨大的差异。高等学校常常被政治家批评为高投入低效益的机构,这种低效益危机又与高等学校的财政危机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三、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趋势评述
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一方面社会对高等教育寄予极大的期望,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处于危机之中。这就使得世界各国都在思考着把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新世纪的问题。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高等教育改革,到90年代改革方兴未艾。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93年全世界就有98个国家进行了或正在进行着高等教育改革,是本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所涉及的问题也是全方位的。
(一)从重数量的发展转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二者往往交替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同一时期很难兼顾。在数量大发展以后,就需要有一段调整和整顿时期,也就是注重质量的时期。质量的提高又为数量的进一步增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同时,还要受到社会诸如人口、政治取向和科技发展等因素的牵制。二次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主要是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时期,因此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再加上人民争取平等权力运动的高涨和大学学龄人口的增加,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在量的增长。80年代以后,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进入了不稳定增长的时期,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相对饱和,大学学龄青年人数下降,新的科技革命对高级人才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一切使得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突出起来。在80年代以后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法国在1984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中强调:“法国政府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
1986年日本“临教审”的报告指出:纵观日本大学战后40年的历史,由于恣意增加大学的数量,在教育和研究的内容和质量上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倾向。
1984年“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质量问题,“高等学校要全力以赴地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国家适应了国际高等教育的这种转变,1996年国家提出了高等学校要全面适应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同时还要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质量效益。无疑,哪个国家能够较早较自觉地意识到国际高等教育这种转变趋势,较快地实现这种转变,就能够在高等教育财政危机的时代,较好地适应国家发展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重新审视本科教育
自本世纪初以来,研究型大学不断发展成熟,科研职能不断被强化,而本科教学却日益受到冷落。同时,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过程中,本科教育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因此,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本科教育,把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在美国,1992年新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尼尔·陆登廷上任不久就提出优先考虑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工作,改变以往本科课程教学由研究生承担的局面,将更多的教授配置到本科教学中去,解决本科教育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由校学术委员会和各系共同推出一项计划,让资深教授就其专长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讨论课,目前已有130多门这样的讨论课可供一年级学生选择。
1995年10月,美国联邦教育委员会发布了题为《研究人员谈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联邦政府岂能袖手旁观》的报告,报告汇集整理了研究专家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提出的主要观点,强调要对本科教育确立较高的期望值,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就在教师配备、资源配置、课程和活动安排上给予足够的重视。1998年4月,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下属的博伊本科教育委员会发表的题为《改造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报告号召利用研究型大学巨大的资源优势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构建一种新的本科教育模式,使本科学生成为这些资源的受益者,而不是被研究所遗忘的角落。
(三)从把高等教育作为终结性教育转向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环
几百年来,人们总是把学校内有组织的教学行为与社会中的学习相互割裂。尤其有一种偏见,认为教学只是为青年设置的并且只是在学校里进行的;这种偏见往往使人们不把终身教育当作是一种正规的教育。然而,在今天知识激增的时代,这种偏见已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因为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不可能教授给学生任何一个专业的全部知识,任何一个毕业于高等学校的专业人员都得不断学习,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因此,终身教育的观念成为本世纪最具革命性的观念。有的教育家甚至认为,“终身教育观念的提出可以与哥白尼式的革命相比”。终身教育的观念改变了教育的时空观,人们从终身教育观念出发,可以真正地把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机构(子系统)连接起来,构建人类学习的完整系统;还可以从人的一生来考虑学习的安排。也就是说,如果把终身教育观念付诸实践,就有可能做到使所有人从生到死在任何地点都能够从事有组织有意识的学习,从而把人类社会建设成为学习社会。
许多国家已意识到终身教育观念的革命性,正在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传统的高等教育在这个体系中定位。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在实现向终身教育转化的热潮中,不仅强化了继续教育和推广教育的职能,做出特别安排为成年学生服务,而且还特别注重研究从终身教育观念出发应该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态度和能力。首先,各国高等学校普遍认为,由于近些年来就业的压力,学生在校学习的功利目标被不断地强化,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追求真知的动力。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在学习之中,把学习作为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从而终身向学。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对所教授的学科自己去追求和探索。同时,还要求高等学校营建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请资深的教授上大学一年级的课,请大师级的人物开设讲座等。其次,各国高等学校还普遍重视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选择信息、判断信息、综合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学生如果能在大学四年掌握这些能力,就可以在学习的社会生存,在终生学习的远航中平稳快捷地前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培养这些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学生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自己选定的时间与地点,以自己的速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信息,分析信息,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了解知识创造的过程,从而学会学习。另外,终身教育思想使高等学校教学不再单纯地追求某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代之以更加强调科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大学开始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将学科知识内容重新结构,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从而不再过分强调学科间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分专业化所带来的缺陷,填补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无疑,终身教育观念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一个核心观念,因此高等学校必须研究终身教育观念对高等教育的全方位的影响,探索在终身教育这一大系统中自己的位置。
(四)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
本科教育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是以普通教育为中心还是以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为中心,历来是高等教育激烈争辩的问题。在工业化时代大学从培养通才过渡到培养专才是一场革命,是适应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然而,今天的世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着鲜明的特色:分工的专业化与专业的交叉综合并存;社会劳动分工日新月异,新的职业岗位层出不穷;出现了工人“全面流动”的状况;人类所面对的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加以综合解决;劳动性质和内容发生了转变,生产劳动增加了创造性成分,逐步变为科学性劳动;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新的产品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多样纷呈。在变化了的世界中,传统的狭隘专业教育所培养的人缺乏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出的人文社会科学家缺少基本的科学知识,不了解科学家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出的自然科学家不具备社会洞察力,不了解自己学科领域发展的社会意义。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实现从狭隘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
美国学院联合会所做的研究明确地建议:大学应在九个方面开设本科最低限度必修课:(1)探索、抽象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分析;(2)基础文化:写、读、说、听;(3)理解数据;(4)历史意识;(5 )科学;(6)价值;(7)艺术;(8)国际和多元文化经验;(9)需深入学习的学科。许多学校制定了制度化的办法来保证学生获得广博的教育,例如规定学生所学课程总量的一半必须是外系所开设的。日本在高教改革中强调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在1995年的《教育白皮书》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开设综合性课程,如“文化与交流”和“环境与人类”等,同时强调改革外国语教育和推进信息处理教育。
总之,各国高等学校在实现这种转变时,正努力做到,在教育指导思想上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课程安排上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对学生的指导上把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结合起来。
(五)从封闭的教学过程转向开放的教学过程
高等学校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但目前高等教育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学生的消极态度。青年人最宝贵的因素是开放的头脑、好奇的态度和探索的欲望。但学校的教学长期以来把学生与社会割裂开来,把学习与探索割裂开来。大学生朝气蓬勃、充满幻想地走入大学,一入校却被禁锢在一个系、一个专业、一个班级内,使他们处处生活在一个整体的被动环境之中,在他们离校时,消极的态度已经形成。因此,各国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实现从封闭的教学过程向开放的教学过程转化。
各国高等学校首先提出的是转换教学观念。在传统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高等学校课程的安排、教学的内容、以至教室的教学环境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忘记了“教是为了学”这一根本目的。要使学生发挥主动精神,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必须把学生看作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的责任。当前世界教学论的发展已从重教转向重学。《主动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的报告提出,教师应更多地使用积极的、开放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对学习负起更大的责任来,积极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创造者和接受者。先在学校学习、快结业时再去实习的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程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新的科技革命要求学校、企业、社会联成一体,学生随时有动手的机会。麻省理工学院把过去只有研究生才能参加的“独立研究”课下放到大学本科阶段,要求每个本科生都参加科研,必须有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的经历。开放的教学过程应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社会,向社会学习。一些高等学校还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校园,把教学拓宽到世界,使学生具有全球意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有可能改变教学中教师中心的状况,使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直接经历知识的创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使教学过程个别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积极学习。
(六)直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两面性
尽管欧洲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国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师生来自欧洲各国,但只有在本世纪下半叶,当物质流、信息流、观念流、服务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冲破了地缘政治观念的约束后,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才初见端倪。马克斯、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市场的争夺更为激烈,国际竞争从军事对峙转向经济包括科技、知识以及人才的竞争。许多问题如环境、能源、种族、贫困等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就高等教育自身而言,随着信息工业的发展,知识的交流也已超越了国界,以知识为工作材料的大学必须抓住知识在国际间全面迅速流动的机遇进行知识创新,越来越多的学生必须拥有国际的知识和经验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在就业市场上取得成功。这使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所谓“国际化”,主要包括:知识的国际流动;人员的国际流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如合作办学、合作研究、技术合作以及教育资金的国际融通);课程的国际性(如外语教学、国际和地区研究以及国外学科或专业的本土化);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经验,建设一流高等学校,等等。
在看到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隐藏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后的国家利益冲突。事实上,每个国家都是从其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美国1966年通过的《国际教育法》就明确指出:“协调在国际教育方面联邦政府现有的和未来的各种计划,以满足充当世界领导责任的要求,对于联邦政府既是必须的也是适当的”。这个法令清楚地表明了美国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美国政府的全球战略,巩固并增强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霸主地位。克林顿在《全球教育:学校变化研究》中也提出:“对全球教育的合理解释常常集中在提高美国的经济实力这一点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可能巩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心——边缘地位。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往往导致了文化上的依赖,发达国家借助其在语言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先天优势,在输出其科技产品的同时也输出其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甚至学术规范,从而使得这种交流成为一种不平等的对话关系。文化殖民的威胁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阳光下挥之不去的阴翳。可见,尽管智力外流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带来收益,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深,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正是从这个角度看,有的国家不同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提法,认为国际化实际就是大国化。
(七)调整大学与政府间的关系
早在1970年至1985年期间,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瑞典、法国、德国、英国在内的十几个欧洲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生均经费均呈下降趋势。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大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与此同时政府承担高等教育经费的愿望和能力的减弱,各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财政危机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变得日益严重了,尤其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问题最为突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等教育民营化的趋势开始加强,其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私立院校的数量和入学人数有了明显增长;二是学生的学费在高等教育支出中的比例显著增长。
政府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的下降和高等教育民营化趋势的加强使各国大学和政府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政府支付能力的下降使得它对大学的影响力趋于减弱,学生学费在高等教育支出中的比例增加使得大学注重满足作为消费者的学生的不同教育需求,这就需要大学在其办学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相应的办学自主权。但是,近几十年以来,政府通过控制预算影响甚至直接干预大学决策,从而使大学自治权不断削弱。近几年由于高等教育民营化趋势的影响愈来愈烈,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市场竞争应该成为促进大学发展的一个主要杠杆,大学出售的是服务,因此应象企业那样运转。意大利政府自1994年以来推出了若干扩大大学自主权的改革措施:(1)政府给大学的项目拨款改为总额拨款,大学可以自主决定如何使用;(2)大学可以自主决定聘任教师;(3)政府将改变学科课程统一设置的规定,允许大学于1999年自主决定课程的设置。荷兰政府于1993年通过新的高等教育法,给予高校以学校建筑和设施的完全所有权,高校可以借贷和抵押贷款,也可以宣告破产,允许高校成为完全的雇主,而其雇员将失去公务员地位,从而使大学真正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建立大学与政府间的中介机构,是各国调整政府与大学间的关系的重要步骤。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成员包括大学校长、教授、政府官员和工业界人士,在其存在的短短6年时间里,他们共出版了21 份特别报告,提出了约300条建议,对美国高等教育发挥了重大作用。 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代表235所高校,几乎包括全德所有高等学校。 该组织代表高等学校,维护高等学校利益,就高等教育和科研政策向政府提出建议,是高等学校重要的“院外组织”。由于这些组织的工作,使得政府不能直接干预大学的日常运转,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也不能不考虑大学的自身利益。
从以上对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所作的简单评述来看,哪个国家能够在世纪之交对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处的危机有个清醒的认识,把握住社会急剧发展变化为高等教育发展所创造的机遇,确定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哪个国家就能够把一个稳步发展而又富有活力的高等教育带入下一个世纪,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创造知识,管理知识流,引导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标签:高等学校论文; 大学教育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大学论文; 美国教育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