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损伤控制策略应用体会论文_刘浩南

湖南旺旺医院急诊科 410016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损伤控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骨盆骨折患者一共有210例,按照DCO(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治疗,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没有在DCO指导之下进行治疗,观察组是在DCO指导之下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给予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Cole评分要比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手术复位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DCO理论指导之下,重点强调入院之前急救以及院内处理病种,将其干预以及初期介入提前到事故现场以及急诊室阶段,使急救流程得以规范,使其死亡率明显降低,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骨盆骨折;院前急救;院内救治;损伤控制

在骨科当中,骨盆骨折的抢救与治疗一直是医生的挑战,尤其是交通事故伤等相关损伤的高发,不稳定型以及多发伤的骨盆骨折发病率呈现递增趋势,大约占全身骨折的2%左右。虽然近年来骨盆骨折的救治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可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死亡率仍然相对比较高。所以,一定要做好其院前急救以及院内救治的相关工作,使其损伤给予有效控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骨盆骨折患者一共有210例,按照DCO(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治疗,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没有在DCO指导之下进行治疗,当中,男64例,女30例。年龄在36.2±8.2岁。骨折分型:A型:16例,B型:24例,C型:30例;观察组是在DCO指导之下进行治疗,当中,男72例,女24例。年龄在37.5±6.3岁。骨折分型:A型:22例,B型:58例,C型:36例。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诊断和治疗,包括有B超、X片以及CT等。根据骨折类型制定手术方案,在处理合并伤的时候进行内固定。有16例骨盆大出血患者采取急诊手术止血和骨折内固定,4例患者采取血管造影介入栓塞。合并伤当中6例颅内血肿采取急诊进行血肿清除术,8例患者血气胸进行胸腔封闭式引流,10例患者进行闭合性损伤进行止血脾切除术,10例患者四肢骨折急诊进行清理创面内固定术,其余合并伤进行二期手术。除了进行急诊骨盆内固定意外,没有出现明显休克患者内固定手术时间为受伤以后的24-72小时,存在严重合并伤以及休克的患者在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以后给予内固定术。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按照DCO理论一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治疗,将第一阶段治疗提前到院前急救以及急诊室,到达现场以后,立即对病情给予初步判断,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和简易外固定。到达急诊室以后,临床医护人员立即介入实施抢救,立即给予深静脉穿刺支管,同时给予血液相关指标检验和液体复苏。对骨折类型确定以后在局部麻醉之下改为骨盆外固定架固定。另外,多个科室急会诊对合并伤进行处理,本文6例患者进行胸腔封闭式引流,10例患者进行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清除术,24例患者进行膀胱造瘘管,10例患者进行结肠造口,4例患者进行脾切除手术,16例患者进行四肢创伤清理创面外固定,椎板切除减压一共有8例。剖腹盆腔填塞一共有6例,开腹骼内血管结扎一共有14例。经过上述处理以后转入第二阶段ICU治疗,其中包括有心肺复苏、维持内环境稳定、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尤其是注意死亡三联征的处理措施,密切监测体温恢复时间、PT以及乳酸清除率等。重点预防和治疗DIC、ARDS以及严重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并且为第三阶段的手术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本组经过4-12天治疗以后病情趋于稳定,进而采取骨盆内固定手术。除了有22例将骨盆外固定支架当做最终固定和8例患者进行保守疗法意外,其他采取重新建设钢板以及骶髂螺钉等相关方法内固定。

1.3临床评价标准

根据死亡率、骨折复位治疗以及并发症发生等对其临床效果给予评价。骨折复位治疗按照Matta标准进行评价[1],远期疗效按照Cole治疗效果评分表进行评分[2]。

1.4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Cole评分情况给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Cole评分要比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骨盆骨折损伤的临床特征为初期出血性休克、合并伤较多,手术难度较大,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相对较高。初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感染、休克、DIC等。其临床标准为机体受损以后出现血液流动力学部位定,引发炎症反应,会表现出典型的死亡三联征。损伤控制骨科理论认为一旦这个时候机体再次受到严重打击,例如,手术时间过程、麻醉创伤以及手术创伤等,则会使其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对于二次打击的控制,尽可能简化一期手术治疗,使血液流动力学稳定得以有效恢复,使死亡率明显降低,等到病情趋于稳定以后再次实施手术,这也是其相关理论基础[3]。本文观察组患者当中直接死于大出血休克2例,然而对照组却高达10例,这就表明初期稳定骨盆以及确切止血措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创伤初期院前急救以及急诊室治疗。另外,应该重点强调在事故现场院前急救、转送以及急诊室阶段给予止血初步处理,为院内救治争取到宝贵时间,不然会发生严重后果。除此之外,前方外固定支架是其初期稳定的主要方法,可以使伴有并发症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其效果令人满意,对于部分TileA型骨折也会作为其最终固定,同时对于B型和C型骨折也不会影响到内固定手术治疗。因此,骨盆骨折应该当做特殊病种形成一个临床路径,救护车应该配备骨盆固定点以及抗休克等相关设备,进而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重要保障[4]。

总之,在DCO理论指导之下,重点强调入院之前急救以及院内处理病种,将其干预以及初期介入提前到事故现场以及急诊室阶段,使急救流程得以规范,使其死亡率明显降低,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章银灿,严世贵,楼才俊,等.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及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5(2):420-423.

[2]米博斌,刘国辉.骨盆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12(5):1111-1112.

[3]李永刚,李立平,唐海,等.伴胫骨干闭合骨折的严重多发伤I期应用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架的比较[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2);151-152.

[4]赵资坚,邹育才,刘梦璋,等.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救治严索骨折什多发伤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10):956-957.

论文作者:刘浩南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  ;  ;  ;  ;  ;  ;  ;  

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损伤控制策略应用体会论文_刘浩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