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建工程如果要得以顺利开展,则不能够忽视混凝土材料的前期准备以及施工操作过程。这是由于,混凝土材料在全过程的工程施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混凝土材料具备特殊的施工材料性质,因而决定了混凝土施工具有较大的施工操作难度。在此前提下,施工单位针对混凝土的关键施工技术需要做到严格予以把控,确保着眼于混凝土施工的细节隐患,增强混凝土材料的综合施工性能。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0引言
混凝土具有容易加工、成本小、黏结性强、抗压程度大等优点,因此,在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施工材料。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研究混凝土在土建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土建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基本概述
1.1 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特点
与传统的土建工程结构施工相比,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高、承载力比较好,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土建工程施工当中。它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施工的工序繁多、过程复杂。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在初期准备好各种作业材料,在后期做好相关的保养与维护,这些环节都会对实际的施工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对于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材料等的要求比较严格。第二,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框架结构比较容易出现破损,尤其是在规模比较大的工程中,如果施工的材料没有符合质量要求或者在施工过程当中存在违规操作,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之后出现裂缝,甚至出现破损。第三,混凝土结构施工容易出现变性。这是由于临时的承载系统要具有与混凝土结构相同的荷载力,如果出现荷载过大的情况,就很容易出现结构上的变化。最后,混凝土结构施工很容易出现碳化的情况。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空气当中的二氧化碳经常会进入到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从而对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在碳化的同时,还有可能会出现结构的收缩,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裂缝。
1.2 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优势
与普通的施工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优势有以下三点。第一是施工技术方面的优势,这主要是由混凝土材料的独特性质造成的,尤其是其中的水泥等凝胶材料对建筑工程的强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混凝土在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使其在一些承重墙和支撑柱等结构当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第二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因此被应用到土建工程施工当中可以有效提升土建工程的防水效果,这对于土建工程的后期施工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避免了渗水问题而造成的应用故障。最后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应用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其操作比较简单,效率比较高。
1.3 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施工流程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需要对项目的实际情况了解。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分析混凝土结构,尤其是要分析建筑墙体的结构特点和建筑承重结构的特点。在展开实际施工的时候,需要了解结构应用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非常重要。在设计之前需要从设计的整体性出发,确保结构当中各个部位的比例能够相互协调,避免在施工之后出现返工的问题。
2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在现代工程建筑中,根据浇筑部位的不同,可以将混凝土浇筑技术分为底板浇筑、墙体浇筑、顶板浇筑等几种。其中底板浇筑对混凝土结构厚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施工中,要做好散热处理,否则很容易在结构表面出现裂缝。同时浇筑所用的混凝土要控制好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墙体浇筑中,使用的砂浆应和墙体保持一致,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控制在40cm上下,且在各层浇筑作业之间要空出一定的时间,使结构充分散热,但最多不超过2h。顶板浇筑过程中,要使用平板类的振捣器沿着垂直方向进行连续的往返振捣,振捣要充分,若是发现泌水现象,要及时使用面纱擦拭掉。浇筑之后要对顶板表面进行抹平处理。
2.2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技术
混凝土的特性决定了其对于温度的反应十分敏感,因此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温度是需要重点控制的一项因素,只有维持合理的温度,才能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性能。在具体施工中,温度控制应从混凝土材料配制入手,对配合比进行科学的设置,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的用量,或是适当添加粉煤灰降低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做好混凝土材料的搅拌,搅拌要均匀,且适当加水,避免内外温差过大。此外,浇筑作业尽可能的选择温度较高的天气,有效利用结构的自然散热,或是对浇筑厚度进行适当缩小。在气温较低的天气,混凝土浇筑之后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
2.3混凝土结构拆模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为了辅助其成型会使用到一定数量的模板。在混凝土凝结之后,需要将模板拆除。部分人错误的认为混凝土模板拆除不需要专业技术,实际上若是拆除操作不当,同样会对混凝土结构质量造成影响。在拆除作业时,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承重因素,优先拆除不承重的部分,为了避免出现失误,一定要在前期施工中将承重部位清楚标记出来。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之后才能开始拆除。此外,在一些特殊的天气条件下,也要注意拆除的时间和顺序。
2.4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技术
混凝土浇筑结束并不是整个工程的终点,后续养护也必不可少,是确保混凝土水分充足,避免出现因水分不足导致的裂缝情况和混凝土外观和耐久性下降情况的重要措施。尤其对于浇筑振捣后的半天时间来讲,养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混凝土进行严实覆盖,并按照特定时间对其进行浇水,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处于相对湿润的状态。就现阶段来讲,浇水是实施混凝土养护的一种重要手段,浇水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覆盖浇水养护法是运用较多的浇水方式,此外,围水养护法和浸水养护法也较为常见,每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弊端,需要工作人员以实际情况为结合点进行合理选择与应用。一般来讲,浇水时间为七天左右,无论是浇水频率还是次数也是动态变化的,要求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混凝土湿润情况,并在此基础和前提下决定是否进行喷水等。如果对混凝土施工时所处季节为冬季,那么为了防止因外部气温过低造成的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不利于其成型,甚至影响其强度和刚度的情况,还需要依托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保证混凝土作用的有效发挥。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是土建工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项目,对后续土建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然而,由于混凝土制作具有周期长等特点,也必然会使存在于此过程中的工艺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关键环节操作是否规范和标准,不仅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而且也与整个土建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对此,建筑企业要深化对混凝土施工重要性的认识,并对其技术予以充分的了解与掌握,从而为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翠翠.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191.
[2]李中建.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9(01):15-16.
[3]高成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土建中应用的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7):164-165.
[4]郭华华.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外建筑,2015(07):177-178.
[5]栾风义.土建施工中的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8,27(05):52-54.
论文作者:杨晓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结构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