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造价管理中的不断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传统造价管理中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脱节、错误率高的问题。目前BIM技术在造价管理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某些BIM测量软件与设计软件无法兼容,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有效运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对于目前建筑行业来说,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开始研究和使用BIM技术有效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存在问题;具体应用
引言
目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相关人员必须积极地改变原有管理观念,与时俱进,利用BIM精细化管理为工程造价管理带来的便捷。企业要对BIM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掌握其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重点,促进BIM技术在此环节中发挥自身价值,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1BIM技术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该种技术在工程设计中属于一种数据化的工具,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可以将BIM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工程设计管理和建筑信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很好地解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BIM技术可以实现可视化、协调性和优化性的业务协作,能够对造价管理内容实现一体化的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很多的信息记录,对于信息的管理也需要具备文档管理功能,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是能够实现对文档信息的管理,在BIM技术系统中,系统可以将各类文件按照层次进行分类,根据造价管理的内容对文档资料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实现对信息的维护。BIM技术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过程,是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模型,又是工程管理的行为模型,还是集成管理的又一次突破。BIM中的基本元素不仅具有几何特性还具有建筑的功能、物理特性,各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当某一元素发生修改时,其他相关的内容也会随之自动更改,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常常出现统计和测算误差,对数据的测算和预估存在盲区,通过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能够简化数据分析的工作量,测算数据能够自动存储和共享。模型当中的数据经过多方测算,不仅能避免数据丢失,还能提高统计分析的准确率。BIM技术中的3D技术使建筑更加立体生动,还能实现数据共享,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可实现造价管理的实时跟进,便于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随着时间的不同会发生变化,在BIM技术的应用中能够实现材料价格实时更新,有助于调控项目的材料费用。
2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是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后的概算,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预算和建设项目竣工结算。项目成本控制属于非连续被动的管理模式,无法实现对项目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具体归纳如下:
2.1工程造价控制缺乏全面性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现代化进程太慢,特别是在工程造价方面,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周期相对较长。如果没有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控制项目成本管理。此外,也有许多建设者缺乏全过程管理控制思想,各部门之间的缺乏良好协调和沟通,从长远来看,会导致项目成本管理的混乱。
2.2工程造价数据缺乏时效性
当前工程造价的计算和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定额计价为主,使大量的数据信息与市场情况脱节,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消费指标。在成本管理中,采用当地政府实施的消费指标,这些指标能有效的体现该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但是,各地区间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盲目应用配额指标就不够科学合理。另外,配额数据信息每五年修订一次,数据信息相对滞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供求价格变化迅速,容易导致工程定额与实际情况脱节。
2.3工程信息共享缺乏协同性
目前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越来越多,各部门的规定也不尽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正是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联系,使得相关成本人员在数据和信息上无法实现工程信息共享的协同作用,影响了工程成本管理的质量。目前,虽然我国造价管理机构较多,但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数据格式存在缺陷,影响信息和数据的共享,严重制约了工程造价的工作效率。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内容分析
3.1项目决策阶段
不同的建筑工程都会有自身的发展特点,通过各种工程造价管理因素的分析发现,许多项目在进入到决策阶段时,都需要对大量的客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可预判的问题和条件,能够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作为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重要的因素,将BIM技术具有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在项目决策阶段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将BIM技术作为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技术,能够实现对客观因素的控制和处理,同时也能将实际问题进行虚拟的构建,并将多种不同的问题引入到虚拟环境中,并将虚拟环境建立成可控制的模型,这样就能方便管理人员,将多种影响因素加入到模型中,最后通过管理控制机制,实现不同问题的处理和分析,最终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3.2项目设计阶段
在建筑工程各个阶段中,合理科学的工程设计,为工程整体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目前的工程管理中,由于项目设计阶段需要对工程的环境、材料、设备、施工技术、市场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更加规范的造价管理进行规范。围绕BIM理中,并同时将多种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整个工程管理能够受到造价工程管理辅助作用,并使整体的管理作用得到提升,并为工程的成本起到合理的规划,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3.3项目招标阶段
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由于BIM技术的实施,会使整个管理控制工作受到积极的影响。在工程建筑前期准备工作中,建设单位或者甲方,能够详细准备项目招标工作,并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每个步骤具有明显的效果。在进行工程项目招标时,需要建设单位能够详细了解施工企业的资质,并对其施工技术和工程项目做深入的了解。由于项目招标需要按照工程造价作为指导,将BIM技术应用到工程项目招标中,能够使建设单位具有更加敏锐的观察能力,对施工企业的各项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将BIM技术同项目招标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融合,使不同阶段的工程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3.4项目施工阶段
工程项目进入到建设施工阶段,作为工程施工的主体,施工企业要对影响工程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能够将多种不利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作为BIM技术具有的功能,通过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方式,对多种实际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从而确保对其进行控制管理,使影响管理因素得到正确的有效的处理。在多种影响施工因素中,需要对施工的各个阶段制定控制措施,并通过BIM技术,将不同的施工信息和数据集中,然后进行整理和实际情况的分析,从而确保施工阶段,能够在BIM技术造价控制管理中,实现对不利因素的有效解决。
3.5项目维护阶段
当建筑项目进入到竣工阶段时,利用BIM技术具有的功能,能够使更多的建筑结构受到质量控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BIM技术造价管理,对各个建筑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对其产生的成本进行控制。由于项目需要花费的维护成本,通过合理的控制管理手段,能够针对不同的质量问题,实施有效的针对的措施,并为最终的维护方式和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总之,BIM技术的出现,其作用体现在整个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数字模型的使用过程中,为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合理、方便的技术支持。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表明,BIM技术对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水平,实现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与时俱进,加强新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曹祥军.基于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J].安徽建筑,2012,19(6):205-207.
[2]沙晓红.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4(24):140-141.
[3]田淑艳.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26(8):147-148
论文作者:许周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技术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阶段论文; 项目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数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