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巧家县一中)
摘要:高中作文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新时代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加强。作文教学是提升高中生综合语文素养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
引言: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学生作文创作水平的关键。作文创作需要学生足够的阅读量做基础,否则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会缺少文化深度和思考深度。当前,由于备考压力的增大,使得很多高中生放弃了初中阶段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面对大量的习题难以分身。对此,教师要进一步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买书,多读书,利用一切时间进行阅读,扩大人生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学习优秀文章的艺术表达手法。在具体方法上,教师可以成立作文创作小组,多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好文,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阅读,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引导学生做好素材积累
阅读是信息的输入,写作是信息的输出。只有足够多的信息输入,才能够让学生写出更优秀的作品,才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丰富,情感得到很好的陶冶,进而写作水平得到相应地提升。写作表达需要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对各种现象和问题有独到的看法和认识,更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借助一定的语言素材表达出来。而阅读就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因此有效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很重要。在具体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和阅读兴趣,为学生列出相应的阅读书目,让学生有计划地去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将一些妙语佳句、精彩片段摘录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一些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习文中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以便迁移运用。另外,要求学生多看报纸、杂志,让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生动的事例、名人轶事、深刻的哲理摘抄下来,使其有一个更广阔的阅读视野,在感悟理解上得以提升,为写作迁移应用做好准备。只有让学生不断地积累素材,才能够达到写作和表达“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好境界。
二、引导学生学会品鉴,明确优秀作文写作标准
阅读教学不仅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感知作品的基本情感,体会作者的观点,还要让学生学会赏析文本,感知作者如何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怎样将故事情节生动而又曲折地展现出来,如何将自己的情感用最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怎样借助一定的手法让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思想情感更加深厚[1]。引导学生品鉴阅读文本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化学生阅读的重要方式,更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将阅读与写作相融合,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品鉴赏析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艺术作品。学生有了明确的审美标准,就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了较好的指导,将评鉴阅读文本的标准和方式当作自己写作的指南,写作就会符合一定的审美标准,体现一定的艺术价值。学生借助一定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才能让作文写得有深度、有感情、有欣赏价值。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文章教学为例,这是水浒传中非常精彩的一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感知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情节展开的基本方式,环境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烘托人物心理等方面的作用。在环境描写方面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将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的心理很好地衬托出来。同时,在故事情节的展开过程中展现人物心理的发展变化,使得作品所表现的人物更加真实,更加符合实际,让林冲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鲜活。通过学习学生在以后的记叙文写作中,就可以借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叙述方式、人物的表现特征、环境描写特点写出比较优秀的记叙文。
三、阅读与赏析相结合,跟着名家学写作
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的课文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名人大家所写的规范性作品,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体验作者深刻的情感共鸣[2],同时,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例如,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赏析散文作品时让学生跟着朱自清先生学习写作。朱自清先生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绘,在具体画面描绘中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感。教师让学生在写景抒情类散文时,像朱自清那样选出几个景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描绘一幅又一幅优美的画面,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又比如,阅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教师让学生模仿写作记人类散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选取几个事件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人物的精神、品格与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够写出较为规范的记人类散文。
四、注重作文评价的改进
传统的作文评价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教师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写上一两句简单的评语就完成了作文教学工作,学生从作文教学中的收获不大,感悟不深,领悟不强。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教师必须加以改进,让作文评价发挥重要教学价值。如,每次学生写完作文之后,教师可以先不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而是把学生分组,4~6人一组,小组成员互相进行作文传送阅读和批改,这种方法充分尊重了高中生的文化储备和鉴赏能力,有效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作文教学的交流氛围。在分组阶段为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作文创作能力,教师可以把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进行搭配,让他们之间互相进行作文阅读和批改。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对后进生提出一些字、词、语句上的毛病,后进生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出一些建议等,最终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总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相融合,有利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借鉴写作方法,在写作中深化文本赏析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造就更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景燕燕.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培育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 (50) :56-57.
[2]张乐怡.如何实现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中国农村教育,2018,286 (24) :110.
[3]吴雪梅.新教育理念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8 (11) :43+45.
[4]宋艳茹.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论文作者:侯兵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能力论文; 人物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