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一种新颖的质化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颖论文,理论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两大类型: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为蓝本,而且中国的定量研究方法直接来源于西方,所以与国外通行的定量研究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说有区别的话,那也只能说,中国的教育研究,运用定量研究方法还不够普遍,有待进一步加强。至于中国的定性研究,情形就有点不一样。中国的教育研究,最多的还是运用定性研究方法,但是,这种定性研究,与国外所称的定性研究,存在很多区别,甚至于是本质的不同。本文试图系统介绍的扎根理论,就属于定性研究方法。为了与国内的定性研究相区分,本文称之为质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相应地,本文把定量研究称为量化研究。
可以说,扎根理论(grounded theroy)是国外质化研究的一个杰出代表。质化研究萌芽于二十世纪初叶,于六、七十年代臻于成熟,扎根理论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自此往后,只要是质化研究,几乎都会运用到扎根理论的基本原则或具体操作程序。扎根理论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研究方法。它首先是由格拉斯(Glaser)和斯特劳斯(Strauss)于1967年在专著《扎根理论之发现:质化研究的策略》中提出的,1990年斯特劳斯、考宾(Crobin)著《质化研究基础:扎根理论的程序和技术》,1993年迈尔斯(Miles)、休伯曼(Huberman)著《质化资料分析:新方法手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这个理论。与历经几百年、上千年的量化研究相比,扎根理论无疑还十分年轻。而对于中国的一些研究者而言,这个理论似乎还有点陌生。希望本文能够有助于我们揭开扎根理论的神奇面纱,为中国的研究方法注入新鲜血液。
扎根理论渊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影响。该学派强调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其次,是美国杜威、米德、皮尔斯等人提出的实用主义的深刻影响,因为实用主义强调理论应当来源于实践,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反对空洞的、抽象的理论。实用主义提出的最著名的研究方法,是杜威的反省思维:首先,是需要有一个经验情景;再从经验情景中产生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研究中凭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多个假设;占有详尽的资料;根据资料,检验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上述步骤,扎根理论汲取了要从现实情景中产生问题、要占有详尽的第一手资料、所提出的理论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等思想,但是反对假设检验的思想。因为,在正式拥有资料之前,一个人提出的假设往往是有限度的;而且,假设也可能成为一种偏见,使研究者看不到假设之外的种种缘由。
扎根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而是带着研究问题,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再上升到理论。也就是说,扎根理论的本质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
扎根理论对质化研究的几个环节,例如抽样、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抽样,扎根理论主张采用理论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也就是根据研究目的选取样本。比如,在研究广州中学有经验教师和新教师配对组成的师徒制度时,如果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总结和推广师徒制的经验,那么就应该选取几对交流比较多的、效果比较好的师徒作为研究对象。如果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阻碍师徒交流的因素,则应该选择几对交流比较少的、效果比较差的师徒。总之,扎根理论的抽样特点在于一是目的性,二是小样本,只是选择几个个案,作深入研究。这种抽样方式与量化研究的随机抽样大相径庭。在上例中,假设全广州中学某年的师徒共有1000对。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的样本要足够多,至少要有50对以上,实际上往往达到几百对。而且,抽取的样本在年龄、性别、学科、所在学校、所在区域等各方面都要有代表性,以便反映整体的情况。也即是说,在量化研究中,研究对象应该一是具有代表性、二是必须大样本。
在收集资料方面,量化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有时也会运用访问和观察等,但是具有封闭性、结构化的特点。量化研究收集的资料范围比较广,但是不够深入。相反地,扎根理论主要运用观察、访问、实物等,范围只涉及几个个案,但是收集到的资料非常深入详细。
1.时间(when)。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持续多久,出现的频率多少等。例如我们观察一位学生的课堂纪律情况,发现他在一堂课上有两次开小差,分别发生在上课的开始和结尾,持续时间分别为2分钟和5分钟,我们就应该把这些数据尽可能全面地记录下来。
2.地点(where)。在什么地方发生,这个地方有些什么特征,其它地方是否也发生过类似事件等。
3.人物(who)。有哪些人在场,谁是事件的参与者,谁是旁观者,每个人在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各自的身份和地位如何等。
4.事件(what)。发生了什么事件,在场的人都有一些什么行为表现,讲了一些什么,等等。
5.过程(how)。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事件的各个方面有些什么关系,事件的发生和人们的行为、言谈有些什么特征和规范等。
6.原因(why)。事件为什么会发生,人们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反应等。
扎根理论的观察和访问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扎根理论中,访问的问题通常以“什么”、“如何”、“为什么”等形式出现,类似于考试中的主观题。例如,“您们师徒之间的交流为什么如此频繁?您是如何指导新教师的?您们交流一些什么内容?”等等。受访者可以运用自己的概念和表达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各种回答,研究者再根据自己的研究范围和目的,随机应变,不断追问。扎根理论的观察也是开放的,事先只是拟定一个观察的大纲和范围,在观察时尽量作详细的记录,反对作过分的判断而有意无意地遗漏各种信息。开放性的特点,有助于收集丰富的资料,得到意外的收获。相反地,量化研究的观察和访问是封闭的。访问哪几个问题,提问的顺序如何,表达方式如何,都是完全固定的,类似于考试中的客观题。回答的方式主要是是或否、选择判断、填空等。
扎根理论最大的贡献还在于为资料的分析提供了一套比较普遍适用的操作性程序。它提出了从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核心式编码到理论建立的四个循序渐进的步骤。
开放式编码是指研究者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分析,赋予各种概念类属。此时的分析整理要求全面详细,不要遗漏任何信息,以及尽量使用研究对象的本土语言作为概念归类的基础。
关联式编码的任务在于进一步合并前面业已形成的概念类属,并发现这些概念类属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因果关系、情景关系、功能关系、过程关系、时间先后关系等等。在关联式编码中,每次只对一个概念类属作分析,发现与其它概念的关联。通过对每个概念类属的渐次分析,最后可以形成一张所有概念类属的关系网。
显然,关联式编码所形成的众多概念类属,并不是同等重要的。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一个或几个核心概念类属,这些核心概念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较强的关联能力,这个分析整理的过程就是核心式编码了。以核心概念为基础,我们就容易建立起理论了。
为了说明上述复杂的资料分析过程,现在试举一例(见下表)。在研究促进师徒交流的因素之时,假设我们从原始资料中发现了七个促进因素,这就是开放式编码。课时较少、师徒的备课组相同以及办公室相同,显然可以归类为教学制度。同时,备课组相同和办公室相同并不是必然导致交流,只有在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基础上,才能最终产生交流,所以又把这两个因素和责任心,一起归纳为集体主义。最后的三个因素,表明新老教师都承认能力的差异以及由于能力差异而形成的一种等级,我们称之为能力等级。这样,教学制度、集体主义和能力等级就构成了关联式编码。后两者又可以归结为中国文化,这就是核心编码。最后,我们建立的理论是:中国师徒制度的成功,其表层原因在于中国的教学制度,深层原因是中国的文化传统。
需要指出的是,扎根理论最后形成的理论,被称为实质理论(substantive theory)。它不完全等同于量化研究得出的形式理论(formal theory)。形式理论被认为是一种系统化的、超越具体情景的、能够普遍适用的理论。而实质理论是对特定现象及其内在联系的揭示。例如在上例中,我们发现中国师徒制度的成功可以归于教学制度和文化传统。由此,我们并不能完全类推,认为国外没有相应的文化,师徒制度就必然不能成功。也许,凭借其良好的激励机制等,师徒制度同样可以成功。总之,扎根理论强调了理论的特殊性和情景性。
运用归纳法,得出实质理论,这使扎根理论既不同于量化研究、演绎法下得出的空洞的、抽象的理论,也不同于某些质化研究过分强调事实性描述,而缺乏理论深度的弊端,从而,为质化研究的成熟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