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找初心论文

深入基层找初心论文

深入基层找初心

寻找国家前进的动力,需要去基层。基层在县、在乡、在社区,只有深入基层去奋斗,才能为新时代书写壮丽篇章。

不忘初心,需要深入基层。

“我国总体上已基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还有一些短板,最大的短板是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批评一针见血,“像花钱刷白墙,又不能吃又不能穿,搞这些无用功,浪费国家的钱!会议多、检查多、填表多、基层干部疲于应付。”

据《人民日报》报道,革命老区357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片区县已有141个脱贫摘帽。在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候,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绝不能低估。这些花国家的钱装点自己政绩的门面工程,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更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此前,党中央对安徽阜阳刷白墙事件的全党通报,就是为了猛击一掌,以案示警,向全国人民发出明确的信号,对形式主义的乱象零容忍。

要解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的根源,还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一样:“要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一线,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从基层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根据模糊评价矩阵 C=[C1,C2,C3,C4,C5]=·R,计算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石油安全模糊评价矩阵 C=[0.068 5 0.128 8 0.554 6 0.175 4 0.0727]。将1996—2017年石油安全评价指标标准化数据与石油安全等级灰色统计数相乘,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由最大隶属度原则可得出1996—2017年中国石油安全状态,见表8。

为什么要走基层?因为坐在办公室看到的都是问题,走到基层去看到的都是办法。不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全面小康,都需要想办法,找出路。走基层看似容易实则难,怎么走,走哪里,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走马观花是一种走法,全面深入是另一种走法。在“多走”与“少走”之间,在“走过场”与“不愿走”之间,就隔着十万八千里。只有带着初心,带着思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回应群众关切,了解群众需要,才能真正走进基层。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彼此之间联系紧密,不能把各个教学过程割裂开来,因此FC的设计内容必须全面系统,FC的设计主要有以下环节。

这把金钥匙,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深入基层去寻找,要深入基层去奋斗。建国70年的成功经验昭示我们,只有深入基层,把群众最关切的工作做好,我们的事业才会越来越好。反之,脱离基层,脱离群众,十有八九会走向形式主义的道路。

根源性: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无论是口头相传的史前文明,还是有文字记载的文明肇造,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河图洛书”等神话传说,到对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掘,河南省有大量遗址遗物。夏商周三代,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根源,同样发端于河南。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时代标志的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也正是在研究总结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基础上而生成于河南的。

到基层去干什么?在当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学习活动中,最应该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基层的百姓、基层的干部需要的是答案,需要的是行动。有的干部到基层去只想着捞政绩,眼睛不盯着百姓的钱袋子、米袋子想办法,只是在写文件、做汇报上下功夫。这样的“走基层”还不如不走。到基层一线,就应该解难题、找答案、送智慧、做服务,深入基层是要把自己摆进去,要把自己的使命和群众的需求结合起来,解决了基层的问题,也就实现了党的目标。

改革进入深水区,历史进入新时代,无论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治理都面临诸多新的挑战,这些问题又集中体现在基层,那里就是“最后一公里”。只有到基层去,到2800个县里去,才能破解难题,才能疏通血脉,才能攻坚克难。只有不忘初心,才会在基层找到金钥匙,才能找到实现使命必达的答案。

标签:;  ;  ;  

深入基层找初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