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跳跃”与挫折_社会改革论文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跳跃”与挫折_社会改革论文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跳跃”与挫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挫折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联剧变、俄罗斯体制转轨十年有余,俄罗斯人民、社会和国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随着当初反共反社会主义歇斯底里、“回归”资本主义鼓噪喧哗渐渐平息,人们今天才能有可能用理性、用事实审视这一段并未远去的历史,重新看待当初这股来势凶猛的浪潮。

待到尘埃落定,我们把俄罗斯体制转轨放在现代化进程中进行考察,就会发现俄罗斯作为一个落后国家,在追赶先进国家过程中,不止一次交替出现跳跃式发展和遭遇挫折倒退的现象。有时候它腾空跳跃,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使人刮目相看,其做法和经验备受称赞,并被借鉴;有时候它遭遇挫折,陷入全面深刻的危机,令人极度失望,其做法和经验备受冷落,甚至被贬得一文不值。俄罗斯是世界上惟一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尔后又分崩离析,遭遇挫折倒退的国家。我们要认真研究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加深对落后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复杂性和曲折性的认识。我们甚至不能断言:俄罗斯现代化进程所遭遇的这些困难和挫折仅仅只限于它自己。相反,它带有某种普遍性,尤其对正在奋力追赶先进的那些国家,要善待这份历史遗产。

一 对俄罗斯现代化道路定位

对于落后国家,现代化就是追赶先进,跟上时代步伐。世界各国现代化道路总体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类型,俄罗斯现代化发展道路属于外源性,有其自身的特点。

1.对“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关于“现代化”概念的确切含义,学术界尚没有一致的看法。这里介绍关于现代化含义的几种说法。

第一,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状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是代表我们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注:马克思·韦伯:《世界经济通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301页。)。

第二,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经受急剧变动的过程的统称。它认为,现阶段人类社会发生的变化是前所未有,不仅限于工业领域或经济领域,同时扩展到其他领域;诸如知识增长、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等方面(注:布莱克等著:《日本和俄罗斯的现代化》,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页。)。

第三,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注:汤姆·肯普:《现代工业化模式——苏、日及发展中国家》,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页。)。

第四,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出现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追赶先进国家的进程。这种现代化思想源自列宁。早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列宁就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他强调指出实现全国电气化对于巩固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不然我国仍然是一个小农国家,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比资本主义弱,在国内也比资本主义弱。这是大家知道的。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一定要努力把经济基础从小农的变成大工业的。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399页。)

列宁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关于赶超西方国家的思想是从国际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出发的。他首先从政治意义上来考虑现代化问题,他说:“或是灭亡,或是开足马力,奋勇前进。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注:《列宁选集》第3卷,第131页。)列宁这一观点,对第三世界新兴民族主义政党和国家具有很大影响作用。当然,对中国影响就更大。按照这种理解,现代化实质就是落后赶先进,跟上时代步伐。

2.为俄罗斯现代化发展道路定位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诸如国情不同、外部环境差异等,各国现代化发展道路不同,呈现出多样性。我们概括为两种类型(注:参见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页。):第一类是内源性发展道路。这是由社会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经历长期社会变革的道路,其外来影响居次要地位。第二类是外源性发展道路。这是在国际环境影响下,由于受到外部冲击和刺激,引起了社会内部思想和政治层面变革,从而推进经济变革的道路,其内部创新居次要地位。

很显然,对照上述两种类型,我们认为俄罗斯现代化发展道路同第一种类型相距甚远、差别很大,而把它定位在后一种类型更加贴切。因为其现代化进程的启动,不是起源于社会自身内部创新,而是受到外部挑战和压力情况下发生的;其现代化进程,主要是国家政权通过强力推进,促进工业化进程,而且充满了急速的剧烈的社会变动,有时会遭遇挫折,现代化进程会出现“断裂”,甚至是严重倒退等。

二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奇特现象

俄罗斯作为一个落后国家,为追赶先进国家,有过三次大的跳跃式发展和挫折倒退。它是世界上惟一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尔后又走向分崩离析,遭遇挫折倒退的国家。

1.俄罗斯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最初尝试

俄罗斯的“欧化”(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2卷,第393页。),始于彼得一世。当时俄罗斯还是蛮荒之地,虽地处欧洲,可南下受土耳其阻隔,北上遭瑞典限制,通过陆路同西欧交往,路途遥远。西欧所发生的一切都没有影响到这个国家,诸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等。总之,它还没有感受到一点点新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气息。

1697年彼得一世微服出访西欧,就成为俄罗斯学习西方的契机。这次出访对沙皇刺激很大,他对西欧物质文明和科学文化繁荣非常羡慕。彼得一世在俄罗斯实行全面“欧化”,从生活习惯、穿戴服饰到行政、军事、教育和经济都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为了把俄国拖向西方,如马克思评价的“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47页。)在彼得一世强有力鞭策下,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在短短20年时间国力明显增强,打败了波罗的海强国瑞典,打开了通向“西欧的窗户”出海口。俄罗斯从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变为多民族国家,从一个不为西欧人熟悉的内陆国家变成濒临海洋的大帝国。

俄罗斯因社会发展水平低,对西欧发生的变化,认识肤浅。彼得一世学习西欧,最关心如何强兵,至于如何富国,其中道理他知之甚少,也顾不上去探究。因为这种学习出于“急用”,他把造船厂、兵工厂、学校、科学院、报纸等移植到国内,自己不会就请外国人来教。至于这些“舶来品”为什么出现,它们之间的复杂联系和运行经营机制如何?他搞不明白。

第一次学习西欧的尝试,随着彼得一世人亡政息。其主要原因是:以沙皇为代表的国家一手包办学习西欧的活动,只图强兵,不谋富国。虽然政府提倡重商主义,但民间私人力量极其弱小,所以强人一去,欧化停顿。他创建的象征着俄罗斯崛起的波罗的海舰队静静地躺在海水里,任其锈蚀腐烂。这种情景在今天的俄罗斯再一次重现。

2.19世纪60年代俄罗斯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

19世纪60年代西方英法德等国家,由于生产力突飞猛进,对国际环境产生广泛影响,这对俄罗斯构成巨大挑战。俄罗斯对付这种挑战的办法就是广泛学习西方,以1861年颁布《解放农奴宣言》为标志,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列宁在评价这个问题时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0卷,第175页。)对于一个农奴制国家来说,这是一次重大转变,因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获得人身自由,随后又进行了地方自治、军事、司法、教育、财政等制度的改革。

伴随着体制创新,社会经济文化取得了迅速发展,缩短了俄罗斯同西欧先进国家的差距。俄罗斯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大为提高。1870年俄罗斯只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7%。1896~1900年它的工业生产比重上升到5%。20世纪初,俄罗斯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一,机车和车厢产量仅次于美国,生铁和钢产量居世界第四,煤炭开采居世界第六。俄罗斯奋力追赶取得相当大的成就,近代工业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但是,俄罗斯现代化进程命中注定要“搁浅”。因为被农奴制残余层层密网缠绕着,经济发展背离基本群众的生活改善,社会不是向着文明迈进。在政治上,以沙皇为代表的地主贵族仍然把持着政权,资产阶级宁愿在沙皇政府庇护下,享受关税保护、官方订货、国家补助等优惠,采用残酷野蛮的管理方式和陈旧落后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攫取超额利润,搞得劳资关系非常紧张。普梯洛夫工厂主宁愿请军警到车间维持生产秩序,也不肯改进技术。在土地问题上,全国农业用地41%属于地主贵族,22%属于富农,只有37%属于农民。半农奴制地主土地占有制,搞得农民一贫如洗。

由于国家不能适时扩大政治统治基础和改善基本群众生活福利,进入20世纪社会陷入激烈对抗之中。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界抗议活动接连不断,出现有组织的政治活动。例如,1904年10月,俄罗斯所有反对派政党(不包括布尔什维克党)在巴黎举行联席会议,通过决议宣布“消灭专制制度”。我们不能把有组织的政治活动和一些针对政府官员个人的恐怖活动看成孤立偶然现象,这实际上是社会走向失控的一种前兆。随后由于一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及外国武装干涉,这些接连不断的动荡毁掉近几十年的积累,经济崩溃,饥饿笼罩全国,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断。

3.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由于布尔什维克党执掌政权,俄罗斯现代化走上新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党运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力量推进现代化进程,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为了顺利实现工业化目标,甚至不惜采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作为配套措施。国家工业生产能力快速提高。苏维埃国家二战前取得“工业化”奇迹,二战后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抗衡美国的超级大国,其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的2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伴随着生产力巨大增长,国力增强,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居民中大多数受过初等教育,甚至中等教育,居住在城市里,并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就业。这意味着,俄罗斯从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已经完成(注:参见[美]布莱克等:《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19页。)。虽然它不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但完成了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如果参照英格尔斯关于现代化社会量化指标(注: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这些指标是: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苏联4500多美元);2.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在15%以下(苏联20%);3.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在45%以上(苏联41%);4.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70%以上(苏联80%);5.识字人口比例在80%以上(苏联99%以上);6.适龄青年大学生比例10%~15%以上(苏联21%);7.每1000居民有一位以上医生服务(苏联每1000居民有4.2个医生);8.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苏联实际平均寿命70岁,美国73,日本75);9.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50%以上(苏联65%);10.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苏联0.8%)。有关苏联的指标,参见隋启炎著《苏美经济比较》,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陆南泉等编《苏联国民经济7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也说明俄罗斯已进入现代化社会。

俄罗斯实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但这种转变是通过“追赶”、“跳跃”、“跨越式发展”实现的,因而带有“强力推进”、“重工业优先”、“重生产轻生活”的明显痕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疲态。虽然1917年俄国革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体制,二战后赫鲁晓夫改革了这一体制的一些极端做法,但其核心内容基本上保留下来了。随着经济规模增大,行业部门分工细密,它的效率越来越低,显得无能为力。

于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改革应运而起,戈尔巴乔夫在政治上推进民主化自由化,叶利钦在经济上推进私有化市场化。经过种种折腾,苏维埃国家通过“协议离婚”文明分手;国有财产顺利转移到新生私有阶级手里,所幸一切都进行得比较平静,没有出现20世纪初那样激烈的社会冲突。社会精英忙于争权夺利,国民经济无人照料,迅速下滑。先看俄罗斯人是如何描述这种倒退的:俄科学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名誉所长鲍格莫洛夫撰文说,“在20世纪,全世界没有一个大国在和平时期遭遇像俄罗斯90年代那样的经济灾难。在激进改革的岁月里,俄罗斯丧失了以往的经济实力,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落到墨西哥、巴西和印度尼西亚之后,为中国的一半,美国的1/10。与政府宣称的相反,衰退年复一年持续着。与改革前相比,新世纪前夜的俄罗斯经济生产能力削减了一半以上,工业产品降到以前的40%,轻工业和食品工业降低了2/3。”(注:见《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年2月,第104页。)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也对此做过分析,“过去10年里,俄罗斯没有进行过由国内斥资的重大投资,仅此一项就非常说明问题。到1997年,对生产部门的总投资额已跌至1990年水平的大约17%,直到最近才略有回升。此外,据估计在今后25年里,大约需要25万亿美元才能更新俄罗斯比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落后3倍的工业基础设施。的确,即使经济以每年5%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15年俄罗斯仍然仅占全球GDP的2%左右。相比之下,美国和欧盟共占40%~50%,日本和中国共占25%左右。俄罗斯与其西方邻国间在技术创新和经济竞争力方面的质的差距可能会拉得更大。”(注:参见《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1期。)

这种描述实在令人沮丧,但却是真实的。鸟瞰欧亚大陆,过去西部有西欧,中间有苏联,远东有日本,现在欧亚大陆中间部位已形成明显“塌陷区”,欧盟经济发达,而且正在东扩,远东有日本和迅速崛起的中国,只有中间俄罗斯这一块,经济倒退非常严重。俄罗斯在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又出现这样严重挫折倒退,国家分崩离析,经济全面衰退,实属罕见。

三 让历史告诉未来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多次交替出现跳跃与挫折,跳跃的动力是什么,挫折的因素又是什么?我们要认真总结。

1.跳跃的动力和挫折的因素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多次交替出现跳跃与挫折,跳跃的动力和挫折的因素是什么?我们认为,跳跃动力来自中央政府,它具有超常动员能力,能够有力推进现代化进程;挫折因素同样来自中央政府,它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又不利于现代化进程顺利进行。俄罗斯中央政府动员和控制能力都很强,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它在特定时期表现出明显优势,但这又往往转化为劣势。

在受到西方挑战和压力时,俄罗斯中央政府迅速动员全国资源,集中全力搞重点发展,凡是政府集中领导的领域就取得超常发展。这种能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已表现得淋漓尽致。18世纪初期彼得改革,19世纪60~70年代改革,20世纪20~30年代,这些时期领导集团干劲十足,国家发展势头很猛。中央政府权力膨胀起来,强化了对社会的全面控制。

事物发展充满了辩证法。事实上,单靠国家行政力量推进现代化进程不能持久。因为中央政府不擅长或者是根本就不注重调动和培植民间私人力量,社会缺乏前进动力。因此,在经过了腾空“跳跃”或一番“追赶”之后,发展后劲自然减弱,弄不好还会遭遇挫折倒退。

从社会心理来看,一旦来自外部的挑战和压力有所减弱,领导集团就会懈怠,社会强烈希望紧张生活有所缓解。二战后苏联体制难以改革,就与这种社会心理有关。自俄共执政以来,遭遇接连不断的大事变: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大清洗、卫国战争。二战后社会普遍希望过一种平静生活,因此赫鲁晓夫只是取消了传统体制最极端的做法。社会不希望大变动,于是就有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停滞。

从社会资源来看,长期把社会资源集中到国家瞄准的目标,而且国家更多是关心军事部门,日用消费品生产滞后,这不符合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整个苏维埃时期,这种发展战略造成严重后果。为什么勃列日涅夫难以改革,戈尔巴乔夫初期改革不见效?因为人们不明白为什么要加油干,多劳多得是好,但在市场上又能买到什么呢?

从社会利益集团来看,国家在动员社会资源时,形成全面控制,有关利益集团不愿意放弃到手的资源,社会利益出现分歧。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原是迫于国际形势压力,随着工业体系确立,形成军工利益集团。他们占据党和国家领导岗位,维护现行政策,妨碍国家资源向轻工业和农业转移,最终形成军队—产业—科研—学校—政府管理的链条,它独享最好资源,待遇优厚,竞争压力小。这个利益集团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

俄罗斯属于那种后起的国家,因为缺少私人力量,中央政府主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如何利用好这种主导作用,则要取决于领导集团的创新能力。

2.跳跃的历史经验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多次出现跳跃现象,每一次跳跃对本国甚至对世界都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它是俄罗斯寻求发展的一种经验。如何认识这种“跳跃”并做出评价,就是说它的经验到底有没有价值?这是研究俄罗斯问题不能回避的。我们的结论是:对于像俄罗斯这样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由国家动手采用“拼命三郎”的办法,争取在一定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虽然遭遇挫折甚至出现倒退,但这种经验很有价值,不能因为俄罗斯目前处境困难,就完全否定它。实际上落后国家要想追赶先进国家,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如果从帝国眼光出发,认为俄罗斯既然不能保持一个大帝国,它在现代化进程的“跳跃”就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把它贬得一文不值。这是错误的。的确,目前俄罗斯遭遇的挫折与早先的跳跃有着某种联系,而且这次挫折也非常严重。诸如国家分崩离析;超级大国地位丧失;经济大衰退。

相反,如果我们从俄罗斯国家成长的历史,用正常的眼光,即用非帝国眼光看问题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尽管俄罗斯目前遭遇挫折,可是它在现代化进程的“跳跃”,是有价值的经验,应该认真对待。

放眼世界,目前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只有十几个,日本除外,主要分布在西欧和北美。俄罗斯在追赶先进时,它们也在发展。如果说“等距离追赶”现象是可以克服的话,俄罗斯恰恰是通过多次“跳跃”缩短了同先进国家的差距。例如,20世纪20年代以来这一次跳跃,其意义深远。不论它高举什么旗帜,由国家出面推进现代化,取得了巨大进步。丘吉尔说,斯大林使俄国实现了“从木犁向原子能”的历史性跨越。俄罗斯这一经验,同样具有国际意义。正如霍布斯鲍曼所描述的:30年代经济大萧条、法西斯、战争,自由资本主义束手无策,“若不是苏联付出巨大代价,今天在美国以外的西方世界,恐怕将只有各式各样的独裁政权,高唱着法西斯的曲调,而非今日这百花齐放的自由派国会政治了。”(注:[英]霍布斯鲍曼:《极端的年代》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二战结束,西方各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积极干预。西方长达20年“黄金岁月”与借鉴苏联经验不无关系。至于第三世界国家更是深信,若要摆脱落后依附地位,只有靠国家动手一条路,于是纷纷以苏联为样板。

眼前即便是国家解体,但不到1.5亿人口拥有世界最大领土,资源丰富,军事强大,安全有保证,居民生活安定,在独联体范围仍然保持影响力。老牌殖民国家英、法、德、意、日都已丢失了早先的殖民地,集中精力关注国内事务,以便保持国家整体竞争力。看来,这是高度现代化国家具有的共同特点,俄罗斯在进入现代化社会过程中发生国家解体事件,也许在民众眼里不再是一件要命的事情。回想一下苏联解体过程,显得那样平静,分离者立场坚定,俄罗斯却是一副急于“甩包袱”的样子。“婚约”虽然解除,但关系依然保持。

3.屡遭挫折的教训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多次遭遇挫折,尤其是20世纪末这一挫折,根本教训是过分强调本国的特殊性,而对人类文明发展共性认识不足,导致俄罗斯在现代化进程中迷失方向,酿成不幸。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就表达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页。)这一思想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世界现代化进程表明,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所遇到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对落后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不论各国具体条件如何。它们生产力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进步、管理能力提高、人民生活改善、综合国力增强,这些都有一个过程。正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同已经进入高度现代化社会的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后者所积累的经验对前者具有指导作用。

俄罗斯是通过中央计划主导完成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可是在当今十几个高度现代化国家中没有一个是实行这种体制的。俄罗斯过于强调本国特殊性,并将这一独特性推向巅峰状态,对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达到痴迷程度。

我们参照高度现代化国家的经验,发现在这些国家里,中央政府、地方、企业和个人权力配置更为合理,制定政策有严格的法律程序。事实上,战后苏联在这些方面做得很不好,没有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扩大民主的范畴,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互相制约。结果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个别部门,在苏联最后几年这种政治结构给社会带来很大危害,由于行政权力变动,使得整个国家出现动荡。

我们参照高度现代化国家的经验,还发现它们都是在满足了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以后,开始培育公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公众消费概念大致体现在家用电器、小汽车、住房等耐用消费品供应量增多,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所有发达国家都走这条路。公众消费社会讲用户至上,这样会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社会相互依赖程度和政治凝聚力。事实上,战后苏联没有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培育公众消费社会。在苏联最后几年所发生的大小事情,背后都有消费品短缺的影子,当政治控制放松时,因经济状况恶化,各地区和下级单位不得不自顾自,于是互相封锁和隔离,最终导致联盟解体。

我们参照高度现代化国家的经验,又发现它们都是在对外开放中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苏联时期在封闭环境里坚持本民族文化特点,要么是简单地批判西方文化攻势,要么是使用封锁隔离的办法阻止西方文化的渗透,效果并不好,结果不是张扬而是窒息了民族文化特点。俄罗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跳跃”与挫折现象,令人深思。它绝不是只限于俄罗斯,相反它反映出落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标签:;  ;  ;  ;  ;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跳跃”与挫折_社会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