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的意义与途径_职业路径论文

构建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的意义与途径_职业路径论文

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蕴义与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路径论文,评价标准论文,质量论文,高职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290(2014)0012-0052-0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不仅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认识的深化跨越,对职业教育改革要求的更为宏观与综合,更是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提出的新目标与新责任[1]。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是一项集社会性、行业性、创新性、务实性于一体的现代工程,在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的形势下,如何以超越的视野和思维,在现在与未来、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多元融合甚至多维冲撞中,阐明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蕴涵、明确目标、把握要素、寻获路径,已然成为现时与未来我国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主题诉求。

       一、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蕴涵

       在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大势下,构建校本质量评价标准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质量创新的必由之路。其中,首发任务就是对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目标、特色、行为等应有之义,进行触及本然层面的时代解读[2]。

       (一)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目标

       从社会学视角上,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目标应是其所承担的个性使命的产物。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较,高职院校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具有鲜活的时代个性,它的“使命”既不是广义上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不是抽象的“为人的发展服务”,而是旗帜鲜明的显扬——不断满足日新月异的现代职业变迁和人们不断扩张的具体劳动需求;而推进所有学生“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由学习者变为从业者”则是这个使命最有价值的跨越。

       由此,实现学生“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型,当是评价标准构建的远景目标。这种转型,既强调要把“教育即职业”的育人意识贯穿于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始终,在现时与未来的职业教育实践中,把“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育”的办学宗旨落到实处,主动把学校教育质量创新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对接起来,深度解读校本质量评价标准的本质、功能、地位、作用的本体蕴义,创新校本质量评价标准的概念、判断、内涵、指数,以丰满现有校本质量评价标准的体系,在彻底清除既往质量评价活动出现的移植与套用、照搬与前缀其他评价模式而失去自我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中,使之成为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无可替代的言说与表述方式。

       与之相适应,还要充分彰显推进学生“由学习者变为从业者”的实现目标。在评价标准构建过程中,要把“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认知,覆盖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方方面面,让职业是自我的延伸的理念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思维,促使他们在现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以职业为基础、技能为本位的务实态度,去努力发现那种不一定是最佳的,但却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最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未来从业方向,使之成为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不可或缺的话语传递。

       (二)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特征

       从哲学意义而言,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特色源于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高职院校实施的一种使人与职业相结合的教育,其主要社会职能就是推进人与知识、人与技术、人与技能融合,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以自身个性与特质去感受和审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获得应有的人生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而这种“人与职业融合”职能的履新并非天然,而是高职院校在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其他教育之间,进行多元性、多层性、多维性的动态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彰显“社会性、开放性、互动性”特征,践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的必然结果。

       1.社会性特征

       一方面,它的构建基础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决定了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不再是一所学校或某一行业私事,而是一项社会化改革工程。由其特定的构建条件,包括方式、制度、规范、体系等决定性环节所确定,都要以现实社会环境为范畴,不能超越现实社会条件而随意。另一方面,它的构建要素有着鲜活的社会性,所涉及的评价指标、评估目标、评估原则、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的规划与制订,均不能完全以本校需求为依据,须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照应。

       2.开放性特征

       主要体现在构建思想与构建方式的开放性。它是以“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作为主导构建思想,强调的是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广泛性与前瞻性。同时,它的构建方式则是突出学校改革发展与变迁过程,注重学校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与价值取向,激活学校创新发展动能与活力,将评价贯穿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实现通过评价提升学校自我发展与自我创新的能力。

       3.互动性特征

       这种互动主要表现有:一是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互动,反映为质量评价标准的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基本指标、原则制度等要素之间的此消彼长与相互促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可量化指标与不可量化指标之间的互动与转换;二是内部要素与外部事物之间的互动。包括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经济、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国家、学校与文化之间的互动,这些纷繁复杂的多元互动,直接导致校本质量评价标准的信息、模式、方法、资源的交换、交流与共享,尤其会对评价标准指数体系产生制约性或推进性影响。

       (三)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行为

       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行为的确立,当与高职院校教育创新趋势密切相关。真正把“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教育理念变为现实,是高职院校教育创新的基本走势。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行为,定然是以评价作为国家不断创造条件去满足人们接受职业教育需求的桥梁,去尽最大可能帮助人们实现职业理想。

       以行为提升标准构建的创新力是核心。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本身就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内含着办学理念的创新、育人模式的创新、教学体系的创新、制度建设的创新,等等,不胜枚举。而这些创新的成败则取决于构建行为的优劣。因此,在构建过程中,既要以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和勇于试验的创新胆魄,突破思维定式和传统经验的束缚,把“既贵专精,尤贵宏通”的大学精神,融入构建之中。又要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把“施教育者对于职业,应有极端的联络;受教育者对于职业,应有极端的信仰”的行业语境普适于领域之内,使统筹规划、科学设计、精密实施、理性判断的行为体系,成为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推进器。

       以行为强化构建的执行力是关键。就高职院校而言,校本质量评价既要表现专业训练和道德培养的关系,又要体现学生学习与未来从业的联系、还要突出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的缘系,更要显明本校特色与时代潮流的统系,当然还要显示学校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与文化、与其他教育的种种萦系,可谓千头万绪。这也意味着执行力强弱将直接反映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层次水平。这就要求在构建中,要把行为标准调到最高,行为状态调到最佳,行为要求调到最严,从细节做起,从基础做起,从落实做起,从成效做起,使“严、实、快、新”领引构建的话语权。

       二、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基础

       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是一种由认知体系向实践体系跨越的创新,对其构建基本要素的明晰,尤其是对指导思想、整体规划、构建原则等核心要素的阐扬,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的认知基石

       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领会党的教育思想的发展与跨越,全面贯彻落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教育目标与方针,使之成为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脊梁与基石[3]。尤其是要科学地认识党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论述,要从十七大的“大力发展”到十八大的“加快发展”的思想升华中,深刻认识到高职院校时代使命的亟迫与社会责任的重大,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坚持创新、深化改革,顺应潮流,大胆预测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新问题、新规律、新趋势,从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等层面上,以多维视角对校本教育教学质量、学科建设质量、人才培养质量、资源管理质量、校园文化建设质量、师资建设质量等方面,进行充分剖析和翔实论证,有效提升推进学校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着力解决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中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一个科学理性、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校本质量评价标准体系[4]。

       (二)构建的设计基线

       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作为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及环境的系统工程,其顶层设计的基线是:

       1.通过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把高职院校蜕化为国家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中心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新型技术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创新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企业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抓紧机遇,顺应时代,通过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充分发挥学校职业教育资源与平台的作用与优势,促使学校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链接起来,突出职业人才培养的时代特色和个性亮色,把学校建成本地区乃至国内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心。

       2.通过校本质量评价标准的展开,把高职院校扬升为本区域职业教育信息与咨询中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性空前高涨,每年参加各类高职教育的人数巨大,社会对职业教育信息与咨询的服务需求持续增长,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应不负时代重托,通过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全面展开,精心策划、科学运作,把校本质量的标准与评价、构建与推广,主动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前沿联系起来,积极把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资源转化为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倾情为本地区甚至国内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办学机构、社会成员提供有关职业教育的信息与咨询服务,使学校晋升为本区域的职业教育信息与咨询中心。

       3.通过校本质量评价标准的创新,把高职院校衍变为国内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中心

       在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学术探索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价值日益凸显,然而,目前我国有关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处于更始阶段,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学术空白和研究盲点,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学术研究的主要基地,应以我国职业教育实践为基点,通过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创新,把理论研究与学术探索作为本学校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建树与创义,开创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新局面,使学校成为本区域直至国内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中心。

       (三)构建的原则基点

       1.以生为本原则

       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必须以生为本。要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法规和政策、国家颁布的高职教育教学大纲、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新的校本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全面贯彻国家高职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科学、客观地监控学校教学、管理、师资、资源、后勤等各项工作在常态下的质量,避免以往仅以学生学业成绩或就业状况为主要数据的质量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质量评价所具有的诊断、反馈和促进发展的功能。

       2.发展性原则

       校本质量评价标准一定是面向未来的评价,是一种依据学校发展目标、重视发展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主张在正向量的环境中,用发展的眼光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持续评价。由此,发展性原则应关注学校各项工作的背景与基础,关注各项工作的日常表现与进展,注重工作的发展过程,通过评价促进学校及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质量的反思。在这里,对质量评价的目的,不再是给学校各部门工作排队,更不是给不同学校进行分类,而是要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质与量的反馈信息,促学校和学校各部门对自己的质量观念、质量行为进行思考,全面了解本校或本部门工作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水平。

       3.匹配性原则

       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必须做到: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匹配。要自觉地把构建工作纳入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潮流之中,清醒认识自身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与社会责任,使校本质量构建评价标准构建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领域发展趋势相匹配。要在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功能定位、体系结构、基本制度、保障机制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全新解读、全盘应对的基础上,在行业发展整体构架中明确学校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位置、价值、意义;与学校发展目标相匹配。以学校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发展趋势为依据,在充分彰显本校的办学特色、教育特色、教学特色的前提下,让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成为一次全面展现学校发展成果、张扬学校发展理念、宣传学校发展前景的教育创新活动。

       三、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路径

       上述显示,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正处于一个转折与跨越阶段,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因此,高职院校要把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从理念变为现实,就必须为之营造相应的社会评价环境、评价生态,评价机制等作为构建的必要的载体和环境。

       (一)营造“多元联动”的构建环境

       实践表明,营造社会、政府、行业、学校“多元联动”的社会环境,应是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必要条件。其中,加强高职院校与政府的互动是核心。尽管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包括《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2010年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等一系列的政策方针,一些省市政府部门已经成立和正在研究成立“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或把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但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较,无论是政策供给还是关注力度都明显不足[5]。因而,高职院校要以校本评价标准构建为媒介,促进政府对高职教育事业表现更多的关注,谋求政府通过宏观指导到政策支持等多种途径,为高职院校发展办实事、办好事、办新事,使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在各级政府的统筹规划下,与国家和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也为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然,加强高职院校与行业发展的交流也很关键。高职院校可以以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协会、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工作交流会等行业性协会为桥梁,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学校、学校与行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起一个以提升校本质量为核心高职教育的“战略联盟”[6]。在这个联盟中,全国高职院校凝聚在一起,以“区域性联合”与“行业性联合”的方式开展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工作,使每个高职院校都能在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整体框架中明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目标,通过交流与协调,整合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有资源,聚集整体发展合力,为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搭起不可或缺的社会平台。

       (二)创造“三相共进”的构建机制

       创立“三相共进”机制是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核心步骤,决定评价标准构建的层次与水平。在这种共进机制中,信息反馈机制是前提,管理机制是重点,权重机制是中心,三者齐头并进,相依相长。

       信息反馈机制突出构建视野的广阔性。它既要求构建信息收集与反馈具有针对性与及时性,声明信息反馈要与一般的情况反映相区别,变被动情况反映为主动收集信息,根本改变以往间断性、随意性的信息工作方式,把及时性与连续性作为信息工作的重要原则,以便学校通过信息的采集与分析,能及时发现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与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之间的差异,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它又主张广泛全面、多维度、多渠道的反馈信息,要求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准确真实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学校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滤各种消息、情报、数据和信息等,为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提供第一手资料。

       管理机制强调构建进程的稳定性。首先是发挥调节作用。要能够敏锐的感知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社会经济、国家政策、行业发展等各种因素变化,并随因素的变化,在数量、程度、规模等方面进行调整,相应地改变构建的规划、取向、结构等各种要素组合关系,使之以适应社会发展因素的变化。其次是履行保障作用。以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为中心,学校要根据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现状与发展要求,依轻重缓急,修订制定和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推出激励性、推进性、竞争性构建政策,为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营造一个规范、向上、和谐、健康的现实环境[7]。

       平衡机制诉求构建要素的协调性。一是重视构建动力平衡。在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多样性动力中,要对功利动力、公益动力、短期动力、长期动力、表面动力、根本动力进行甄别,在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动力;二是注重构建内部均衡。对构建内部各要素要进行合理配置,实现各类要素在不同空间、不同时段,或不同层面的最优配置,以达到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可持续性与效益最佳性的目的;三是主张构建外部平衡。关注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与各类外部事物的和谐,包括学校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新闻媒介等的关系通畅协调,以及理顺学校与外部的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不断促进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和谐发展。

       (三)锻造“质同形异”的构建路线

       “质同形异”的构建路线是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关键所在。它认为在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中,尽管不同地区或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对校本质量评价标准的本质认知与基本要求存在同一性,但在具体的构建目标、构建理念、构建方式、构建行为、构建效果等方面则表现得色彩缤纷。在此状况下,过于强调构建方式的同一,将不利于整体构建的科学发展,需要以“基本质量要求同一,具体构建方式个性”作为基本构建路线。

       这种“质同形异”构建路线有两个着力点:一是张扬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共性。旨在把国家关于校本质量评价标准的意义、要求、目标,贯穿于不同高职院校的构建过程,成为构建的脊梁与主线,促使每一所学校都能自觉地把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目标给纳入国家规范之内,在思想统一、步伐同一、要求同一的语境中,让“不唯重‘知’,尤重在‘能’”的职教风骨成为群体共识;二是凸显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的个性。主张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状况,确定本校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形式、构建重点、构建方法,不要求制定一个统一的构建模式,将所有高职院校的构建表现与之相对照,并以此判定其优劣或是否合格。而对不同构建阶段、不同构建层次的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建议、要求、方向等,使之在不断改进与调整构建方式的实验中正向推进。

       因而,“质同形异”构建路线的运行,就是要通过校本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战略,科学而客观地调节与督导高职院校在常态下的教育质量,充分发挥质量评价标准所具有的诊断、反馈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从而生成基本教育质量同一,又各显人才培养特色个性的高职教育田野,最终达到“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蓝图。

       收稿日期:2014-3-26

标签:;  ;  

构建高职院校校本质量评价标准的意义与途径_职业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