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金融危机救援行动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金融风暴论文

德国金融危机救援行动的评析及对中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中国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9)07-0026-08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为此,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救援行动。然而,时至今日,危机仍在继续,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并且,对于政府在危机中应承担何种角色,政府的经济救援措施应当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等一系列的根本性问题上,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都尚未达成共识。为考察德国政府在危机中的主要经济救援措施对德国经济的影响,总结德国经济救援行动的基本经验,并据此提出能够对中国具有启发意义的政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组成调研组赴德国进行了为期9天的考察活动。其间,我们先后走访了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柏林分所、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柏林工商公会、萨克森州政府办公厅、萨克森州经济和劳动部、德国经济研究所德累斯顿分所、大众汽车公司透明工厂等机构和企业,与有关专家和官员进行了交流。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德国经济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德国部分银行造成较大冲击,但未对金融体系造成根本性毁坏

德国的银行可以分为全能银行和专业银行两大类。如图1所示。其中,全能银行实行混业经营,除可以从事一般的商业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电子银行业务等外,还可以经营有价证券、客户理财以及保险等业务;专业银行只能从事其营业许可证所规定的特定金融业务。全能银行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合作社银行。

从全能银行来看,大型的商业银行受到金融危机冲击较为严重,而地区性银行、储蓄银行、合作社银行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受金融危机冲击比较严重的大型商业银行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大型股份制私有银行,例如,德国商业银行目前正在与政府谈判,申请100亿欧元的政府救援;二是州立银行,例如,萨克森州立银行、北莱茵河西伐利亚州立银行曾一度陷入经营困境。州立银行之所以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到前几年世界金融泡沫的影响,德国许多州立银行纷纷开展国际投资业务,购买了大量的美国次贷资产;二是德国的大量州立银行业务结构不合理,没有明确的业务方向,因此抵御风险的能力差。为了避免州立银行的倒闭,各州政府纷纷通过提供担保、核发贷款等手段对州立银行进行救援。

图1 德国银行体系的基本结构

从专业银行来看,个别专业银行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陷入了濒临破产的境地。例如,德国工业银行和德国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德国工业银行是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专业银行,因为大量投资了美国的次级抵押债权,所以陷入了濒临破产的境地。德国政府为避免其倒闭,通过德国工业银行最大股东复兴开发银行(国有银行)多次向其注资,并考虑将其分拆为企业银行部门和风险证券部门两部分进行出售。德国住房抵押贷款银行是专门提供住房抵押贷款的专业银行,在金融危机刚刚发生的时候,其亏损状况没有迅速暴露,但目前濒临倒闭。为对其进行救援,德国除了为其提供1000亿欧元的担保额度以外,还提出了2.9亿欧元的自愿收购提议,希望将其国有化。

虽然金融危机对德国部分银行造成较大冲击,但据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德国的金融体系未受到根本性破坏,金融市场基本稳定。目前,虽然有大量的银行出现亏损,但是尚未出现银行大面积倒闭的情况。并且,随着国家救援措施的推出,德国银行的亏损状况有所好转,资信评级有所提高,信贷紧张的情况有所缓解,银行间拆借利率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调。因此,如果不发生新的影响全球经济的重大事件,德国金融体系将能够继续保持稳定,并实现缓慢恢复。

2.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各项指标迅速下滑,但未对人们的基本生活造成很大威胁

自2008年7-8月开始,德国开始感受到经济下滑的压力,并且感觉越来越明显,反映在各研究机构不断调低对德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上。2008年秋天,德国在对经济增长速度进行预测时,认为2009年德国经济将增长0.2%;到了2009年1月,预测为2009年德国经济将负增长2.3%;然而,在2009年4月23日,德国六家权威经济研究机构对德国经济增长速度进行预测,认为2009年德国经济将负增长6%。

造成德国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的大量减少和投资的迅速回落,相比之下,国内需求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幅度下滑的情况。德国出口的份额占到国民经济的40%以上,因此,出口的减少对企业的销售额和订单获得数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以萨克森州为例,2009年2月企业总体上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减少28%;订单获得数减少43%。销售额和订单获得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企业大幅度减少投资,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下滑。

由于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因此,经济危机并没有威胁到人们的基本生活。德国政府还采取了短时工作等一系列的劳动促进政策,减少了几十万的失业人口。据德国政府估算,因金融危机而增加的失业人口大约为7万—8万人,金融危机仅仅是增加了0.16%的失业率。事实上,自2005年以来,德国的失业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10.7%,2006年为9.8%,2007年为8.4%,2008年为7.8%,而目前为8.6%。失业人员也可以得到最长时间24个月,金额为税后工资60%-67%的失业保险金(对于没有孩子的家庭,失业保险金为税后工资的60%;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失业保险金为税后工资的67%),因此,也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另外,由于2008年德国多个行业的劳资谈判取得成功,职工工资有所增加,从而也提高了居民购买力。总体看,德国社会还比较稳定,除了欧宝等个别企业以外,尚未出现游行、罢工等大规模的社会冲突现象。

3.金融危机对出口型产业影响较大,对内需型产业影响较小

德国很多出口型产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金融危机对这些产业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例如,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汽车工业是德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是带动出口的驱动器、创新基地和就业保障。在德国,每7个从业人员中就有1个与汽车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德国税收的1/4来自汽车及相关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德国汽车产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美国是德国汽车最大的海外市场,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戴姆勒2008年11月在美国市场销售分别下滑19%、27%、38%。由于主要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德国汽车制造商纷纷压缩生产,并降低盈利预期,例如,奔驰公司在2008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停产了一个月。目前,随着德国政府推出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计划,国内市场有所恢复,但国外市场依然低迷。再如,机器制造业是德国仅次于汽车业的第二大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德国的纺织、建筑和印刷机器行业订单大幅度减少,2008年10月,德国机械制造业订单同比下降16%,其中,国内和国外订单分别下降10%和19%,这是几年以来行业订单的最大降幅。

相比之下,由于德国国内需求比较稳定,因此,德国的内需型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例如,德国有着强大的食品行业,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德国的食品行业非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销量有所上升。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随着国际油价大幅回落,德国通货膨胀率明显降低,面包、牛奶等食品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另外,由于汽油价格的下跌使得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增强,从而消费增多。再如,德国是建筑大国,在全球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据我们的访谈了解,德国的建筑产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并不大,甚至2008年比2007年还有一定规模的增长。这一方面因为建筑产业的国内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而国内市场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的冲击而萎缩,另一方面因为德国和世界各国纷纷实施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的经济刺激计划,而这些经济刺激计划直接和间接的拉动了德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4.金融危机对西部地区影响较大,对东部地区影响相对较小

德国东西部经济发达程度和产业结构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而这些差异造成了金融危机对德国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从经济发达程度来看,德国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明显好于东部地区,而在金融危机中往往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程度要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从出口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来看,东部地区为33%左右,西部地区在40%-45%,从而导致东部地区受世界市场萎缩影响的程度就低于西部地区。从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所遭受到的冲击来看,西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比较严重,而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相对较轻。这是因为德国参与国际运作的银行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的银行大多是储蓄银行和合作社银行,这些银行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轻。

德国几家主要研究机构在对德国经济发展速度进行预测的时候,认为2009年东部经济的衰退速度大约为5%,低于6%的全国平均水平,但到2010年,东部和西部的衰退程度将会接近。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的企业生产能力较弱,储备的资源较小,因此在短期内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太明显,但是到了经济复苏阶段,恢复生产的能力也较弱。

二、德国经济救援行动的主要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德国先后通过了一项金融救市计划和两项经济刺激计划,如表1所示。其中,金融救市计划的总规模为5000亿欧元,主要用于救助银行,稳定金融市场,防止银行的倒闭造成经济的动荡;经济刺激计划的总规模为820亿欧元,主要用于劳动市场促进、直接公共投资、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从救援的思路来看,德国经历了从应对危机向刺激经济的转变。

(1)金融市场救援。为稳定金融市场,德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在2008年10月17日推出了总规模为5000亿欧元的金融救市计划,对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的金融机构提供援助。一是建立了一个800亿欧元规模的基金,由德国金融市场管理局负责运作,为自身资本出现严重问题的金融机构提供最高额度为100亿欧元的资本救助。二是为德国银行间贷款提供最高额度为4000亿欧元的国家担保。事实上,虽然德国提供的国家担保额度很大,但这一措施并未造成实际上的财政开支。三是对金融机构进行国有化,而这仅仅作为最后的手段。德国对金融机构的援助并不是无偿的。对于接受国家资本金援助的银行,德国规定银行必须在6个月之内偿还并支付10%的利息,而且,经理人的年薪不得超过50万欧元,年底不允许分红。接受国家担保的银行必须要缴纳0.5%的担保费用,如果担保期超过一年,企业还必须缴纳附加费用。

(2)劳动市场促进政策。为避免出现过多的失业人员,使企业能够保住熟练员工,以便在经济复苏时企业能够迅速投入生产,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劳动促进政策。一是实施短时工作制,规定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任务量减少的企业可以采用短时工作制度,企业仅仅支付给员工实际工作时间的工资即可,其余部分由国家补足。德国规定,国家补偿的最高比例可达60%,如果有孩子,最高可达67%,期限最长可达18个月;二是由国家负担费用,利用任务量不足的空余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这也为金融危机过去以后企业迅速恢复生产做准备;三是降低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的保费中企业所承担的比例,同时将失业保险费由原来的3.2%减低到2.8%。

(3)直接的公共投资。为拉动内需,减少外部市场萎缩造成的经济波动,德国联邦政府财政拨款100亿欧元,分配到各州政府,用于公共投资。而获得联邦政府拨款的州政府必须要筹集金额为联邦政府拨款1/3的配套资金。也就是说,实际用于各州的公共投资资金为133.33亿欧元。公共投资资金只能用于教育,包括建设和改造学校和非学校的培训机构,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修建医院、地方道路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铺设宽带线路等,但不能用于修建地铁,并且用于教育的投资不得低于整个投资的65%。

(4)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为扶持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德国推出了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计划,鼓励企业、居民将排量大的、不是很环保的旧车直接报废,而不进入旧车市场,政府提供2500欧元的资助。这相当于普通家用新车价格的10%-25%。目前,德国政府已在这一计划中支付了50亿欧元,报废约200万辆旧车。

三、德国经济救援行动的基本原则

1.政府有限参与的原则

德国政府在采取经济刺激的时候,严格规定自身的投入规模、行为边界和时间长度,避免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德国认为,经济的复苏主要应依靠经济自动稳定器发挥的作用,而政府干预经济仅仅是一种反周期的短期调节,以减少经济波动的过大破坏性。

(1)从投入规模来看,德国到目前为止采取了两套经济刺激计划。第一套的规模为320亿欧元。第二套的规模为500亿欧元,而其中用于分配到各州进行公共投资的规模仅仅为100亿欧元。这一规模是非常小的,远远小于美国的12.8万亿美元,也小于中国的4万亿人民币。然而,德国认为这一投资规模只要应用恰当是可以起到拉动经济的效果的,而过多的投资只会扰乱市场秩序。

(2)从行为边界来看,德国在分配用于刺激经济的公共投资资金的时候,严格限定了公共投资资金的使用范围,这就能够避免地方政府对公共投资资金的滥用,减少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3)从时间范围来看,德国从实施经济救援行动的一开始就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只能用于短期的经济刺激,而不能无限期的延续,因此严格规定了各项行动的期限。例如,德国规定,所有的公共投资项目都要在2010年以前结束,包括项目费用的结算都要完成;实施短时工资的期限为18个月,最晚要在2009年12月31日以前申请。

2.维护市场机制的原则

德国政府在实施经济援助行动的时候,十分注意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往往通过设计出一种能够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制度,然后由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个体进行微观决策,从而实现政策目标,而不是直接参与市场活动,破坏市场机制。

(1)德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主要是通过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计划、短时工作等方式实现,而尽量减少政府的直接投资。这是因为在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计划、短时工作等方式中,市场机制依然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市场中的交易决策仍然是由市场中的微观主体做出的,政府做的仅仅是在此基础上调整了某些具体的利益机制。相反,在政府直接投资中,市场不再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政府利用行政命令代替了市场机制,直接进行了资源分配的决策。

(2)德国政府在救助银行的时候,虽然规定银行不可以自己提出国家救助的申请,而是需要由国家从宏观上进行权衡选择,但是却规定银行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国家救助,国家的救助并不是无偿的,而是要与一系列市场化的苛刻条件相联系,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国家救助政策的滥用,保证国家有限的资源能够被用到最迫切需要的企业。

3.遵循现有政策框架的原则

德国政府在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时候,更多是在现有的政策、法律框架之内,增加某些政策措施的力度,从而达到刺激经济的效果,而不是重新制定新的政策,设立新的项目,采取新的措施。

(1)德国在制定经济刺激计划的时候,往往倾向于采取过去已有的、比较成熟的调控手段,而不是设计新的调控手段。例如,在金融危机中,德国针对开工不足的企业采取了短时工作的劳动促进政策,有效地减少了失业,为企业保留了人才。事实上,短时工作政策并不是德国针对金融危机制定出来的,而是过去很早就有的、比较成熟的调控手段。在金融危机下,国家加大了短时工作政策的力度仅仅是指放宽了企业申请实施短时工作的条件、简化了申请手续,并且在国家和企业共同承担的保险费用中减少企业承担的比例。采取比较成熟的调控手段的一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减少了政策出台所需要的时间,并且降低了政策的风险。

(2)德国在分配有限的、用于刺激经济的公共投资资金的时候,不是重新建立分配原则,而是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继续按照过去一直沿用的原则分配资源。这一分配原则是由很多经济学家共同确定的,通过GDP、人口数量等因子计算出来一个系数,长期一直作为联邦政府在不同州之间分配资源的原则,早已得到了各州的广泛认同。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各州之间争夺资源的状况出现。

(3)德国对于分配到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用于进行直接投资的资金,原则上规定这笔资金不能用于设立新项目,而仅仅是可以用于对已经设立的项目进行补充投资。或者,很多项目投资计划早就有了,现在借助经济刺激计划来更好地完成。例如,这笔资金不可以被用于建立新的学校,但是可以用于已经建立起来的学校的餐厅改造、信息网络建设等。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减少各地区的重复建设,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避免因为金融危机而建设过多的学校、体育场馆、地铁等基础设施,付出了巨大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在金融危机过后却得不到充分利用。

4.强调政策及时性的原则

德国在实施经济救援行动的时候,十分强调政策的及时性,认为国家在刺激经济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动作过慢的问题,以至于当经济刺激政策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经济已经实现了自我恢复,此时的经济刺激政策非但不会对经济有利,反而会干扰经济的增长。迟到的经济刺激政策非但不会有助于经济走出萧条,反而导致经济自我复苏以后,出现一轮新的经济过热。

(1)虽然德国在2008年11月才正式出台的第一套经济刺激计划,并且直到2008年12月才获得通过并正式开始实施,距离雷曼兄弟的破产已经有2个多月的时间,严重滞后于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也与德国政府一贯的经济理念和欧盟的经济协商机制有关,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德国第二套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非常迅速,在2009年2月13日通过,当月开始实施,反映了德国政府对经济刺激行动速度的追求。

(2)德国在经济刺激计划中,十分注重简化手续,提高行政效率,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德国规定,在公共投资资金的使用上,小型项目不需要公开的招投标,目的是让中小企业能够参与进来;在规划方面,也不需要提供详细的规划资料,只要有大概的规划资料就可以了,从而使经济刺激计划能够加速。再如,在实施短期工作的申请方面,德国规定,企业仅仅需要填写一个简单的表格,证明任务量的减少并说明原因即可。在联邦劳动局批准以后,企业在下个月就可以按照短时工作的制度发放工资,应当由国家支付的部分先由企业垫付,劳动局在3周之内会将企业垫付的钱返给企业。

四、对中国的启示

中、德两国经济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两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从而面临的问题也大相径庭。然而,中、德两国也同样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二者都是经济大国,出口所占的比重都很大,等等。在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虽然不如德国严重,但是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一是推出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计划,同时大幅降息和增加银行流动性;二是制定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四是增加社会保障等民生性政府支出等。中国的经济救援行动与德国相比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无论是财政资金在不同救援策略之间的分配方面,还是不同救援策略的具体实施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然德国在救援行动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我们并不认为德国的救援政策一定适合于中国,因为,中、德有着不同的国情,而只有能够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才是有效的政策。然而,对德国的考察仍然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在对中国经济救援行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在德国受到的启发,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经济救援行动。

1.从注重应对危机的短期手段向注重完善市场机制的长期战略转变

德国在经济刺激计划中,政府往往尽量避免直接参与市场活动,从而避免对市场竞争秩序造成破坏和扭曲企业的行为。例如,在分配财政资金的时候,德国只将较小的一部分用于公共投资,并且尽量使救援政策的实施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与之不同,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更多是通过政府直接参与市场活动的直接投资实现。事实上,虽然政府直接投资对于减缓经济波动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如果单纯依赖政府投资,是难以使经济重新回到健康增长的正常轨道的,甚至可能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因为,任何政策都是有副作用的,这就像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一样)。一个国家要从根本上摆脱经济危机,并且避免很快出现新的严重问题,必须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来实现。并且,由于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可能当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产生效果的时候,经济现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反而可能引起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和粗放式扩张。因此,我们主张,拯救危机的首要任务是拯救市场,政府在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免对市场竞争秩序造成破坏,并且制定出完善市场机制的长期战略,规范竞争秩序,利用市场机制纠正企业行为的偏差。

2.从关注公共投资数量向关注公共投资效益转变

德国在进行公共投资的时候,十分注重公共投资的效益问题。为防止因为各州争夺资源而滋生腐败问题,避免仓促立项造成的重复建设问题,德国在对公共投资资金进行分配的时候,并没有重新建立分配原则,而是继续按照过去一直沿用的原则分配资源,同时规定,分得的公共投资资金原则上不能用于设立新项目,而仅仅是可以用于对已经设立的项目进行补充投资。与之不同,中国在分配投资资金的时候,采取的分配方法是由地方上报项目,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结果是许多地方政府为多争取中央投资而匆忙突击收集项目清单,短短20天内,将4万亿元放大至18万亿元,甚至出现了弄虚作假、重复申报的问题。事实上,历史经验早已表明,政府主导下的低效率投资拉动,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很有可能导致严重浪费、重复建设或权力寻租。在经济衰退的压力之下,地方决策者不约而同地都在考虑,如何能够借助经济大调整的“重大机遇”,创出政绩,脱颖而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拥而上”,也可能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主张,虽然经济救援行动贵在快速,两年之内要将4万亿元的投资完成,但是,在确定投资项目的时候依然需要进行严密充分的论证,特别是,既要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加快效率,又要加强对公共投资效益的监管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直接投资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3.从主要靠减税、降息、补贴等向更注重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转变

减税和降息在中国和德国会有着非常不同的政策效果。德国在进行降息和减税以后,企业能够切实感受到资金成本和自身税负的降低。相比之下,中国在采取了降息和减税以后,很多企业非但没有感受到这种负担的明显减轻,反而感觉负担加重了。那为什么同样的政策,在德国和中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呢?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经营环境的不同。德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建设一个透明、规范、统一的企业经营环境,并且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当德国政府推出降息和减税的政策以后,能够存在一个有效的传导机制,使企业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政策所产生的负担减轻效果。而在中国,企业面临的是一个不透明、不规范、不统一的经营环境,当中国政府提出降息和减税政策以后,由于传导机制不畅通,使负担减轻的政策“胡萝卜”被各种中间环节销蚀掉了。例如,中国是企业名义税负比较高而且存在许多重复征税环节的国家,而在经济比较景气,税源比较稳定的时候,很多地方税务机关往往采取“应征少征”的方式放松对某些税种的征管,地方政府常常称之为“藏富于民”。这样就使企业漏税成为一种常态,企业的实际税负长期低于理论税负。然而,到了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地方税务部门的税源大大减少,为增加税收,税务部门纷纷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尤其对于那些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企业,“带着任务查账”。这样就造成了很多企业在国家出台减税以后,实际税务负担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可能增加了。而以这种方式增加企业税赋又是合法的,税收征管部门并无错误。当然,在一些政府财政非常紧的地区,一些政府执法部门也可能采取更大地利用“自由裁量权”的方式来从企业抽取资金,这就使企业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环境之中了。再如,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一个痼疾,这是由银行的特殊体制造成的。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这种情况同样存在。国家要求银行放松信贷,而银行更倾向于将资金贷给那些并不需要贷款的大企业,而有些企业在获得贷款以后,并不是将贷款用于投资或日常经营,而是将贷款存到银行,然后通过票据融资赚取息差,进行套利。据报道,目前企业票据融资在新增贷款中的比重达30%以上,这说明国家新增信贷中,有很大部分有可能是被用于企业套利,而非日常经营。因此,我们认为,治本重于治标,如果中国企业经营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那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大打折扣。因此,中国更应当重视在继续实施现有经济救援政策的同时,通过制度的建设、规则的完善、执法的统一,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收稿日期]2009-05-25

标签:;  ;  ;  ;  ;  ;  ;  ;  ;  

德国金融危机救援行动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