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陈梦瑕论文_陈梦瑕

陈梦瑕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4例妇科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所采取的管理办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7例。研究组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差错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46例(97.87%)显著高于参照组36例(76.60%),研究组的差错发生率0例(0%)显著低于参照组5例(10.64%),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科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够减少降低差错发生几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妇科患者;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238-02

护理工作作为整个医疗服务的重要构成部分,护理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容易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开展护理工作之中,增强对于风险意识的识别和防范,同时,还需要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在护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1]。目前,临床上通过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个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2]。本组研究通过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7例妇科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护理效果更加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试验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4例妇科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所采取的管理办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7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研究组最大年龄为57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42.27±6.57)岁;参照组最大年龄为61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42.84±6.78)岁。各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护理方法

研究组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1)总结护理风险。积极完善患者各个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和考核制度,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业务开展相应的奖惩制度,进而减少护理安全制度的发生。除此之外,需要制度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实战演习,开展护理风险的培训工作,进而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准确而又有效的进行处理;同时,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开展有关法律知识的相关培训,进而提高患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并加强对于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鼓励其参与到各个培训活动之中,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风险事件的应对能力;最后,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并进一步优化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制定合理的排班制度,进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和负担,降低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2)围术期安全护理。患者在此期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告知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将会直接影响术后康复效果,帮助患者形成正确对抗疾病的信心;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并采取多媒体的方式提高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感。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用药指导。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差错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两组临床研究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选择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各组护理满意度比对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46例(97.87%)显著高于参照组36例(76.6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2 各组差错发生率比对

研究组的差错发生率0例(0%)显著低于参照组5例(10.64%),卡方值=5.281,P=0.02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对于妇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而又熟练的专业技能,进而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3]。临床研究认为,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之中,即使作为最为简单的护理操作也将会发生护理风险,因此,医院需要结合妇科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规范而又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还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定期开展有关护理内容的培训活动,不定期探讨有关护理工作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及时解决护理工作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4]。

本组研究结果充分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46例(97.87%)显著高于参照组36例(76.60%),研究组的差错发生率0例(0%)显著低于参照组5例(10.64%),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上通过给予护理安全措施,不仅能够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4.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于妇科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同时,还能够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喆.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3):199-200.

[2]高肖梅.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3):187-188.

[3]廖丽萍.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8):118-119.

[4]陈英,黄锋,黄爱玉.妇科恶性肿瘤30例围手术期使用抗血栓压力袜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2):155-156.

论文作者:陈梦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陈梦瑕论文_陈梦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