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习近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88(2016)01-0004-11 我们要以尊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基础,全面准确深入把握其蕴含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揭示其讲话精神的根本性、逻辑性和整体性,把分散的条条串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说,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完整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所蕴含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新提法,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具有历史基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升华)、现实基础(既是对世情党情国情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升出来的,也是在全面深化总结党史国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升出来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合、提升和飞跃)和政治基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一、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本质特征:整体转型升级 只有说清新一届中央所面临的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本质特征,才能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所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提供合理根据;只有说清实践新形态,才能形成理论新形态。这是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面临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且具有阶段性本质特征。 国内,历史发展新阶段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表达诉求——矛盾多发——攻坚克难——治理现代——建构秩序。“蛋糕相对做大”以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邓小平称为“发展起来以后”。中共十大以后,我国真正进入了“发展起来以后”的历史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也进入了表达诉求期,民众的各种诉求在增强。民众日趋增强的诉求需要合理满足。满足,需要主观与客观条件。然而在当下,不仅在客观上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资源配置还不够公平;且在主观上,一些人的文明素养也不是很高。结果是,民众日趋增强的诉求难以完全得到满足,进而产生各种矛盾,进入矛盾多发期,使深水攻坚成为时代课题。如何真正破解“表达诉求、矛盾多发、攻坚克难”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上述难题,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实质,就是既要为治理国家公共权力提供现代化制度模式,又要处理好党、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 国际,历史发展新阶段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民族复兴——力量博弈——围堵打压。当今中国已属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意味着我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接近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目标,初步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当新兴大国的实力日趋靠近既成大国并对既成大国构成某种挑战的时候,既成大国往往会对新兴大国产生警惕;当新兴大国谨慎行事而既成大国还没有感到新兴大国对其产生严重威胁的时候,各方就会进行力量和智慧的博弈。当今,世界上新兴大国与既成大国的博弈日趋突出。在力量和智慧的博弈中,因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等原因,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冲突,这种冲突会以围堵打压的方式出现,且时常发生。 总体上,我国历史发展新阶段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正处在整体转型升级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奋斗目标上,由实现“总体小康”走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改革上,由“基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走向“基于公平正义的改革”;在生产力上,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在生产关系上,由“收入差距过大”走向“分配正义”;在国家权力上,由“国家主导”走向“国家治理”;在文化心理上,由“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信”;在外交上,由“回应问题导向”走向“提升话语权导向”;在国际地位上,由“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 在上述情境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必须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二、时代性课题: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与怎样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具有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其治国理政不仅从破解问题和难题切入,而且是针对问题进行的。 根据历史发展新阶段的本质特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治国理政所要回答的“时代性课题”是:在中国整体转型升级中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如何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前者是治国理政的目标问题,后者是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总体方略和行动纲领问题。习近平治国理政面临的根本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过去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根本问题,主要是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根本问题,主要是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问题。治国理政的目标相对侧重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致力于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总体方略和行动纲领相对侧重于破解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根本问题与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根本路径问题。我们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已十分明确;要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需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它回答如何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问题。 三、哲学思维:战略辩证法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具有高度的哲学自觉,这既体现在他不断接受哲学智慧的滋养,以新兴大国的战略思维思考谋划问题,也体现在他深切认识到,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确立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这种哲学思维方式,在习近平那里,可概括为“战略辩证法”。 在中国整体转型升级中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首先是一个战略性历史课题。战略性课题就需要运用战略思维来分析。作为治理世界上超级型大国的党的总书记,习近平特别注重以新兴大国的战略思维来思考问题。在中国整体转型升级中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有许多矛盾、关系和难题需要破解。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树立辩证思维。战略辩证法,指的是在战略谋划和实践中要运用辩证法来把握,或把辩证法运用于把握战略谋划和实践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在战略中有辩证法,在辩证法中有战略。 战略辩证法要求注重历史思维。战略辩证法把“战略”和“辩证法”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辩证法,它既要求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及其本质,又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发展规律,还要求有效化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种种矛盾和关系。违背历史思维的战略辩证法是空洞的战略辩证法。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思想,就是基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战略上进行辩证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战略辩证法既体现战略思维,又体现辩证思维,它力求积极破解战略实践中的种种矛盾关系。战略思维,就是对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问题、关系进行科学谋划的思维方式。它意味着,时间维度上的长远考虑,跳出眼前从长远看眼前;空间维度上的全局谋划,跳出局部从全局看局部;系统维度上的整体布局,跳出部分从整体看部分。它致力于解决根本性问题,努力占据发展的制高点,进而具有战略定力。辩证思维,就是注重矛盾分析,抓住矛盾尤其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在注重矛盾双方对立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统一,在注重矛盾双方统一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对立;注重全面、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注重透过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战略辩证法要求并体现创新思维。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内在要求推进创新。实现战略目标必须注重创新,它是在创新中逐步实现的。缺乏创新,就无法实现战略目标。习近平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既具有战略性,它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关键;又具有辩证性,它要求必须辩证处理好党、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还具有创新性,它是国家治理模式的一种创新。 战略辩证法要求并体现系统思维。战略是在把握事物的整体及其结构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缺乏对事物整体及其结构的把握,就不会有战略思维,也不会有战略理论与实践。辩证法要求,把握并处理好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的重要体现。 四、核心理念:为人民担当 核心理念是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方方面面的灵魂。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是“为人民担当”。 从方法论来讲,理念是从“本质”中提升出来的。本质,是一个事物之所以成其为这一事物的根据。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把“为人民担当”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 从具体内涵来讲,这一理念在两个关键点上体现出来,并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新的时代内涵。第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开篇之作,是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当选我们党的总书记之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演讲词。其主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主题,全篇的核心内容讲的是为民族担当、对人民担当、为党担当;演讲词的最后,强调要“把人民放在我们心目中最高的位置”。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将这两句话加以概括和提升,就是“为人民担当”。其内涵是:把人民当做尺度,尊重人民;把人民当做主体,依靠人民共创社会发展成果;把人民当做目的,为了人民,使人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其中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共创共享”。 这一理念,既与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又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即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新的时代内涵。这就是:当今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待新诉求,为此,就必须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这里,为人民担当是为人民服务的前提和保证。要真正做到敢于为人民担当,就必须从制度上保证敢于为人民担当。 五、根本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人民担当,就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之后,世人关注的第一号问题,就是其治国理政以什么来开局?开局的首要问题,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主义”。道路决定命运!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且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来开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明确强调: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聚焦到、落实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这是一次具有宣告意义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局”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强调新一届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实际上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事关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命运的重要政治信号: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如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中国梦、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方面,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今天,我们在一定意义上具备了自信的客观基础,但一些人在主观上,既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缺乏自信,又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缺乏自信。就是说,主观认知与客观存在具有一定差距。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原主任柯伟林是知名的中国通。他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指出:“中国很强大,但仍不够自信。”这有国内国际两方面原因,国内原因是首要的。国内,是由于近代以来,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中国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国际,与西方某些国家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毛泽东语)、“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邓小平语)和“意识形态渗透”(习近平语)即“攻心战”有关。尼克松在《1999年不战而胜》一书中主要针对中国指出:美国应动用军事、经济、技术等力量,诱使“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开展意识形态斗争”,打“攻心战”。这种“攻心战”是通过四个基本步骤实现的:“崇拜西方标准”;“用西方标准裁判中国”;“对中国采取虚无主义”;动摇中国人的理想信念,摧毁中国人的自信,瓦解中国人的共识,消解中国人的凝聚力,消磨中国人的斗志。正是针对我们一些人在主观上缺乏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独特优势”)、理论自信(“解决中国问题”)和制度自信(“集中国家资源和力量办大事”)!其实质,就是要坚守我们的心理防线、精神防线和思想防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苏联的解体首先是从冲破思想防线开始的)。这里讲的自信,是一种“精气神”。其内涵,主要包括心理上的信心和坚守;精神上的信仰和定力;方法论上,在进行纵向比较时千万不要狂妄自大,要注重学习别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成果,在进行横向比较时也不要妄自菲薄,要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 六、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国梦。可从背景、内涵、实质三方面总体把握。 首先来分析提出中国梦的历史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中国梦这一重大命题时,引用了“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所经历的寻梦、追梦、圆梦的奋斗历程进行了生动描绘。他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这意味着习近平总书记是从历史由来、现实基础和未来指向上来阐述中国梦提出的背景。 从过去看,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梦想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反映的是一种追求。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深切渴望。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回顾历史可清晰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自鸦片战争170多年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革命建设改革历史的一个主题。中国古代的许多朝代在当时世界都较为强大,18世纪欧洲还兴起一场“中国热”。古代中国总体上属于“辉煌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被侮辱、被宰割、被挨打的境地,近代中国沉沦为“没落中国”。由辉煌到没落这种巨大的历史反差,就转化为中国人的历史记忆、社会心理和宏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现在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978年以来,经过30多年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一届中央治国理政会遇到许多难题,需要攻坚克难。攻坚克难必须凝聚力量。要凝聚力量,就必须达成最大共识、赢得广泛认同。要达成最大共识、赢得广泛认同,就必须寻求最大公约数。中国梦就是最大的公约数,它是所有中华儿女、全国各族人民、社会各个阶层梦寐以求的理想目标。确立中国梦的理想目标,能达成最大共识和赢得广泛认同,进而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总是基于“过去”和“现在”提出“未来”奋斗目标。既然实现中国梦具有“过去”的“历史基因”,也具有今天的现实条件,那么,它就具有历史必然性。 从未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应当说,实现中国梦具有历史必然性。实现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和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追求。 其次要完整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可以用“宏观、中观、微观”的分析框架来完整把握“中国梦”的内涵。 从宏观层面,讲的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梦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和平发展”之梦与“合作共赢”之梦,它根本不是搞霸权,而是与世界各国平等相处、和谐发展,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这一内涵蕴含着解构“国强必霸”逻辑的政治智慧。 从中观层面,讲的是国家、民族与人民的关系。中国梦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基础和前提,人民幸福是归宿和落脚点,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与他所讲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逻辑上是完全一致的。 从微观层面,讲的是组织与个人的关系。中国梦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每个人在组织中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实现这样的梦,每个人在组织中要能做到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最后应揭示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提出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一是对中国逐渐强大以后显示出的一种自信,且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未来更高目标做出的政治动员;二是针对我国出现的“物化生存、精神懈怠”现象,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为广大民众提供一种精神支柱;三是为了“解决思想分化、认同危机”问题。1978年以前一段时期,我们强调“一”而淡化“多”,由此导致“思想僵化”;今天,“多”有些淡化“一”,由此导致“思想分化”或“认同危机”。这会动摇我们党执政的思想基础。要解决思想分化和认同危机,就要使人们达成共识;要达成共识,就需要寻求“最大公约数”,这种最大公约数,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七、基本思路:破解难题、建构秩序、唱响中国 实现中国梦,破解难题、建构秩序、唱响中国是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形成了“破解难题、建构秩序、唱响中国”的治国理政思路。 (一)破解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首先是破解我国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难题。诸多矛盾和难题不破解,就根本无法前行。习近平强调指出:问题倒逼改革,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破解种种难题。以全面深化改革来破解难题,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第一部曲。 我们可围绕“打铁还需自身硬”来理解如何破解难题。这句话可分两块来说:一是“打铁”;二是“自身硬”。 先讲“打铁”。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首先遇到的是如何破解种种难题。或者说,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首先是从破解种种难题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的。今天,新一届中央打的“铁”比较坚硬。从总体上讲,主要有三块坚硬的“铁”:一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各种矛盾、问题和难题,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二是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进入“表达诉求、矛盾多发、攻坚克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遭遇更多新的难题;三是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既成强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对我国的围堵打压日趋激烈。这就是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困难、挑战、风险是非常严峻的。 再讲“自身硬”。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是打“铁”(破解难题)的主体。既然我们共产党人所打的“铁”相当坚硬,那么,作为打“铁”的主体即中国共产党人,自身必须硬。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在积极干事业的。然而,我们的一些干部,自身还不是很硬,存在着胡锦涛同志当年所讲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由此,当务之急且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破解“四种危险”,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自身真正硬起来。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敢于直面我们党面临的“四种危险”,且首先把破解“四种危险”并使自身硬作为治国理政思路的突破口。第一,针对“精神懈怠”,强调“硬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凝聚共识;要凝聚改革合力,汇聚社会正能量;要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第二,针对“能力不足”,强调“硬在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减少应酬之风,强化学习之风,建立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组织;要克服本领恐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针对“脱离群众”,强调“硬在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还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第四,针对“消极腐败”,强调“硬在纯洁”。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强调在反腐倡廉上要敢下重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总之,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抓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使我们党从精神、能力、作风、纯洁等方面真正硬起来。 (二)建构秩序 在破解难题的同时,应注重建构秩序。这不仅是因为与以往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难题与缺乏良性的社会秩序有关,而且只有建构良性的社会秩序,才能真正减少今后我国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难题,才能激发和汇聚社会正能量。根据习近平的论述,建构良性的当代中国社会新秩序的基本框架是:基于公平正义理念,发展和完善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既使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之间达到协调、配合,又要健全并发挥好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治理机制;运用法治、德治、共治和自治治理好国家公共权力,规范和调整社会运行体制机制及其方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建构中国社会新秩序,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第二部曲。 (三)唱响中国 建构秩序的目的,是唱响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注重从正面奋力唱响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等“中国声音”,使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真正发挥作用并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彰显“中国元素”,树立“中国形象”,坚定“中国自信”。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这四个方面反复提及,折射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路。 可围绕“定位——定标——定法”来理解如何唱响中国梦。当今,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定位);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要实现由大国成为强国的目标(定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三条根本路径(定法)。 中国道路担当“实现路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既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而且要求研究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 中国精神担当“精神支撑”角色。实现中国梦,既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硬实力),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文化软实力),即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也可以变成“物质力量”。民族无魂不立,国家无魂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有精神支撑。在由“神圣走向世俗”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针对这种情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就必须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努力做到“认知”“认同”和“认真”。 “认知”,就是记忆、理解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既从本质上坚守社会主义文化,又合理借鉴西方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如第二层次),还积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第三层次)。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就是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认同”,就是要做到三个一致。即说与做一致、宣传活动和实践效果一致、价值理念与制度安排一致。 “认真”,就是像抓经济项目一样抓价值观的培育。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外化于行”,它可通过结构调整、制度安排、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坚持环境建设和领导垂范相统一来实现。 中国力量担当“根本依靠”角色。在社会阶层、利益主体和思想观念日趋多样化的背景下,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国际视野中,实现中国梦,如何凝聚中国人民力量进而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就是要解决这一课题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韬光养晦”又“奋发作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建立以全球治理与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国际关系、外交新格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1)围绕“和平发展”理念,建构好中俄、尤其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两个重“点”;(2)围绕“合作共赢”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条“线”;(3)围绕“文明互鉴”理念,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互联互通,打通欧亚大陆桥这两个“面”;(4)围绕“亲诚惠容”理念,建设好周边外交这个“局”。如今周边外交在中国对外关系布局中最为重要也最为艰难: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始于周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始于周边,打通欧亚大陆桥始于周边。最终目标,是实现多极制约和掌握国际话语权,从中显示“中国力量”。 八、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破除难题、建构秩序、唱响中国,关键是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2015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20次集体学习,主题是“辩证唯物主义进步原理和方法论”。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从整体上全面精准深入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哲学基础。其哲学基础是历史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要从整体上全面精准深入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最好从哲学思维入手。 运用历史思维和系统思维,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提出和意义等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较为注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遵循我国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逻辑,在实践上既注重“全面”,又抓住“重点”,集中做“四件大事”:在任期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把这四件大事加以整合,便形成一个严密的有机整体,这就是“四个全面”。对这一有机整体再从理论上加以概括提升,便可发现,它们之间具有目标与手段的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三个战略举措(手段)。正是基于这种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反映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具有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且体现着新一届中央对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这一顶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在于把一些人们在工作中的片面化、碎片化、枝节化、短视化倾向,引导到关注我国长远发展、全局发展、根本发展上来,力求使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根本要素、基本环节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彼此理解,进而使我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具有总体布局、有章可循,并上一个新的台阶;又自觉把活力与和谐、动力与秩序有机统一起来,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相对注重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相对注重社会的秩序与和谐;还找到了治国理政的方略。 运用战略思维,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和实质。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就意味着他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要放在其任期内来理解,也要放在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中来思考。要言之,要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置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框架中来把握:(1)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任期内“治国理政的施政纲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其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决定性因素,也是当今我们所面临的五大短板,还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三个“战略举措”(强大动力、法治保障、领导主体),全面从严治党是三个战略举措中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首先适用于新一届中央“任期内”。(2)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个全面”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总体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战略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法治保障”;从严治党,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主体。“战略基础——强大动力——法治保障——领导主体”构成实现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完整的逻辑结构。 运用辩证思维,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一些重大关系。(1)“四个全面”与“治国理政”的关系。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治国理政是整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之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核心意义来讲,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既包括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也包括怎样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也就是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的核心之一,而不是全部。既不能用治国理政这一整体掩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也不能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代或遮蔽治国理政这一整体的重要地位。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从这里可看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新战略”,不仅包含在治国理政思想之中,而且它把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与“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连接起来,意味深长。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总体上属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范畴,后者具有较强的整合性、全局性、包容性、涵盖性、集成性和通约性,可以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总体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成果。(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系:“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直接相关,但又不能取代“五位一体”,它是贯穿于“五位一体”中的根本、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五位一体”的实现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是为实现“五位一体”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主体。由此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认识上的深化。(3)“四个全面”与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关系:“四个全面”是当前和今后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和工作重点。“主要矛盾”体现为“根本问题”,解决根本问题就成为“工作重点”。这里的主要矛盾,就是实现“新三步走战略”任重而道远与“四个全面”还没有完全跟进的矛盾;其中的根本问题,就是“四个全面”没有完全跟进;由此,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工作重点。 九、治国理政的品格:问题意识、弥补短板、敢于担当、刚性执行、精准发力 充满自信的战略定力。问题意识、弥补短板、敢于担当、刚性执行、精准发力,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的人格品质。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回避问题、掩盖问题,见着问题绕着走;充满自信的人,才具有坚定的信心、信仰,才会去直面并破解各种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是有自信、有力量的表现。问题意识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最鲜明的,就是他提出的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都致力于破解矛盾、问题和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充满自信。他注重使用“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声音和中国话语”等概念。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他对自己也充满自信。他既有专业水准,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博览群书,造诣深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有研究,精通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对哲学、历史和经济学十分熟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喜欢并推崇。问题意识、敢于担当、刚性执行,意味着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且充满自信和从容。 直面难题的勇者担当。问题意识、弥补短板、敢于担当、刚性执行、精准发力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直面难题、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充满自信是敢于担当的基础和前提,敢于担当是充满自信的具体体现。敢于担当,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他积极推动的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积极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等,既敢于直面并破解我国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矛盾、问题和难题,也敢于直面我国发展起来以后面临的矛盾、问题和难题,还勇于应对许多复杂的世界性难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治国理政实践中,鲜明体现了他直面难题和敢于担当精神。如在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他强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在反腐倡廉问题上,他敢于下重手。 严以修身的主体锻造。问题意识、弥补短板、敢于担当、刚性执行、精准发力,必须建立在对我国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和主体素养的提升上。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对我国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把握。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就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稳定和治理”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破解的总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看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治理现代化。其中所解决的核心问题,即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也与这三个根本问题有关:“市场”相对注重发展动力、创新活力;“社会”相对注重社会和谐稳定;“政府”侧重于政府治理。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注重把握规律,而且注重提高主体素养,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当今我们共产党人打的“铁”比较坚硬,这就要求作为打“铁”的主体即中国共产党人自身必须硬,只有这样,才能把坚硬的“铁”打好。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在精神、能力、作风和纯洁等方面真正硬起来。 哲学智慧的顶层设计。在把握规律和提升主体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注重运用哲学智慧进行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所遇到的问题,很多是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积重难返的问题,多是些难啃的硬骨头;还有,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问题,比不发展时更多。解决这些问题和难题,既需要高超的哲学智慧,也需要进行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既具有哲学智慧,注重运用哲学思维和方法破解难题,又注重在解决根本问题时进行顶层设计。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既运用哲学智慧来处理强国梦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体现出“外圆内方”的哲学思维和解构“国强必霸”逻辑的政治智慧,又对实现中国梦进行了顶层设计,还致力于建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新秩序。 抓铁有痕的刚性执行。做出了顶层设计,就要真抓实干、刚性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具有真抓实干、刚性执行的品格,即求真务实、作风过硬,具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刚性执行力。“打铁还需自身硬”,非常贴切地体现了他治国理政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今天的改革是深水攻坚,必须要啃这个难啃的硬骨头;在反腐倡廉和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上,他强调,敢于“打老虎”;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强调,一定要用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他强调,遇到难题,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他还指出,“一份部署、九份落实”。如此等等,体现的都是真抓实干、刚性执行。 梦想引领的力量凝聚。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寻求共识、凝聚力量。在社会阶层、利益主体、思想观念出现某种分化的情境下,要攻坚克难,就必须寻求共识、凝聚力量。习近平同志担任我们党的总书记之后,所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攻坚克难、建成小康”。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在习近平总书记执政期间实现,时间紧、任务重,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要带领我们党来破解许多积累起来的难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具有高度的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治国理政首先要解决矛盾和问题,或破解难题,这意味着要攻坚克难;由此,就必须寻求共识,凝聚力量,汇聚正能量,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正因如此,他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他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内在要求人们多从正面看到社会历史的进步,多理解今天我们面临的诸多难题,多注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其实质就在于“寻求共识、凝聚力量”。 改革清障的问题倒逼。以真抓实干、刚性执行精神实现顶层设计,还要善于抓主要矛盾、解决根本问题。领导干部从政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注重眼前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显绩”;二是直面并破解发展进程中的障碍、难题和问题的“潜绩”。有些领导干部多走第一种思路。习近平总书记也走第一种思路,但更加注重第二种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首先是从破解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矛盾和新问题入手的,是从分析和解决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入手的,并以此来推动当代中国发展。 收稿日期:2015-12-20论习近平的治国治国思想_治国理政论文
论习近平的治国治国思想_治国理政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