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发规”要还是不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受流行文化的影响,一些喜欢彰显个性的中学生,将发型作为了追逐和体现时尚的“阵地”。但是,学生们的这种想法并未受到学校的认可,不少学校的管理者们将学生发型列为了严格管理的一项内容。学校本是好意,想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然而,此举却并未得到学生的推崇,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发型问题发生了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那么,中学生的头发要剪成什么样才算符合学校的标准?学校的“发型规定”到怎样执行才能做到既严明了校风校纪,又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拼命护发为哪般
《教育》旬刊记者的一个朋友上初中时不小心被打破了头,到医院缝合时医生要剃掉他伤口边上的头发,谁知他竟语出惊人:“头可破,血可流,发型不能动。”言毕,惹得医生哄然大笑,最后只能顺了他的心意。这看似是个笑话,却体现了一个人在青春期,对个性、时尚产生出的那种强烈的追逐心理。如今像这样热衷于发型美感的中学生不在少数。可是,眼下不少学校却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型,纷纷出台了“发型规定”,要求学生一律要留统一发型。比如,男生头发不能遮耳,女生头发不能过肩,所有的学生一律不能染发、烫发,不能梳奇异发型,甚至有的学校规定女生都得留短发。“发规”的出现,无疑成了引发校方和学生之间矛盾的导火索,困扰着学生也困扰着学校管理者们。
前段时间,在福州某校的一次发型检查中,几名不符合学校“发规”的女生被值日老师亲自“操刀”,强制性地剪短了头发。其中有的女生当场就哭了起来。虽然被剪发者的心里委屈得要命,可是剪发者的理由却很充分: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们好,不希望她们将过多精力放在注重外表上面。不过,校方的用心良苦却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同,甚至有的学生还采取了极端举动以示抗议——
不久前,广东省的一名初中生因为不同意老师让他剪短头发的做法,竟然喝农药自杀,险些丧命。无独有偶,湖北省某中学一名男生因反对学校让他剪短头发的规定,竟然要从教学楼顶跳下去,经老师的再三劝阻才没有酿成大祸。
对于学生的极端举动,学校管理者和老师们显得较为无奈,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虽然学校对学生发型管理的举动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可他们的出发点却是好的,只是不希望学生因为发型,或者是因为追求个性而分散了学习精力。福州高级中学办公室主任陈飞舟对记者说,有些留着“刺猬头”的学生,早上来学校前得花费近一个小时来打理发型。本来学生的精力应放在学习上,可是这些学生为打理发型,过多的耽误了时间,这本身就违背了学生学习的宗旨。所以,学校出台“发规”不提倡学生在发型上过分讲究。
“发规”管理不可少
虽然“发规”早已不是个新问题了,可在此规定下,发生的种种不愉快事件却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学生的发型到底该不该受规定。
选择健康的仪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王维宣/摄
《教育》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中学都将“发规”列入了《学生日常管理条例》中,甚至有些学校还制定出了学生发式标准,并印刷出照片图纸,张贴在校园橱窗或教室内向学生做宣传。不少学校的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受港台流行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纷纷赶起了潮流,把头发染成各种颜色,打造新潮奇异的发型。为了整顿校风,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学校不得不出台“发规”,借此引导学生的正确审美观。“中学生作为社会特定的一个群体,学校对他们的发型进行适当的限制,是很有必要的。中学生大多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他们虽然接受新鲜事物快,但各方面却又不成熟,缺乏识别能力,对自己行为的好坏不能做出正确判断。此外,有些中学生很容易盲目跟风、攀比、模仿,倘若有人顶着爆炸式或者披头散发式的发型出现于校园中,必然会对其他人产生不良的影响。”福州十二中学党总支书记吴振川对记者说道。
不符合“发规”的学生,被挡校门外
王维宣/摄
北京铁二中副校长谢爱明也认为学校有必要对学生的外在形象进行管理,如果不管,社会及家长会认为是学校管理不严,校风不正。他对《教育》旬刊记者说:“发型其实表现出了学生的一种模仿心理。这些中学生们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产生着变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于是便刻意地模仿一些港台明星,在发型、饰物、服装上做花样,可此时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未必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如果没有老师进行正确引导,他们不小心就会走偏了。”
谢爱明告诉《教育》旬刊记者,铁二中为了加强对学生发型的管理,在每学期开学之初,会对全校的学生进行一次检查,凡是发现不符合学校规定者,都会让其进行改变,主要是想让学生能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每月月初,类似的检查也会定期进行。此外,为了提醒学生有健康仪表的意识,学校德育处的老师会在每天早上迎接学生进校园时,提醒个别将要“犯规”的学生打理头发。
不单校方对学生发型问题持有较为严肃的态度,家长也有同感。北京市白家庄小学的老师杜文丽的儿子今年上初中二年级了,每天都要在打理发型上花费一番工夫。作为一名家长,杜文丽在“发规”这个问题上,也和许多学校管理者一样,持有严格管理的态度。杜文丽对《教育》旬刊记者说:“自从我儿子上初中以来,我发现他每天早晨起床后打理头发的时间明显比过去长了,原来洗把脸就出门了,可现在却要在卫生间里忙着打理发型,而且还会用上我的摩丝。我一气之下干脆把摩丝藏了起来。”
作为一名家长,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谈到“发规”问题时,杜文丽认为,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性别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选择适合的发型是他们发现自我价值和审美意识的体现,学校有必要给予他们正确引导。
发型能否“一刀切”
虽然不少学校管理者持有强硬态度,可是关于“发规”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不少人质疑学校“一刀切”的做法是否合适,究竟该不该给学生保留一点个性的权力。
杭州青春中学的老师周慧在接受《教育》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发规”问题,绝不是学校要学生剪短头发那么简单,主要想借此机会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的问题。剪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让学生明白学校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学校没有必要强制性地对待学生的发型问题。而且时代在进步,学校的各项规定也有必要与时俱进。
周慧向《教育》旬刊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前几年,他教过的一个女生剪了一个比较时髦的发型来学校。当时,周慧便建议她还是换一个普通发型比较好。没想到几年后,那个女生留的时髦发型随着流行潮流的不断更新,已经显得再普通不过了,就是有学生留着这样的发型出现在校园里也不显得惹眼了。于是,周慧认为,学校对待学生发型的问题不能持一成不变的眼光,要保留自己的底线,却又不能一刀切,只要让学生理解这样做的目的就够了。周慧班上就有这样一个特别爱美的男生,非常喜欢留长头发。对他经过几次劝导后,这名男生把头发稍稍剪短了一些,虽然仍不符合学校的要求,但是要比过去强多了。周慧对《教育》旬刊记者说:“他去剪短了头发,就证明他已经认可了老师的说法,并做出了一些让步。既然如此,我就没有必要强制性地让他把头发再剪短。这样做不但不会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反抗情绪,搞得事情适得其反。所以,为学生保留一点个性的权力也不是坏事。”
福州二中德育处的王老师认为,学生有追求个性的心理不足为过,但必须要在遵循共性的前提下。而且,仪容仪表上的个性仅是学生某一方面的体现,学校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思想上的个性。福州十二中党总支书记吴振川认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只规定了学生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却没有规定学生该理怎样的发型,也没有规定男生多长的头发才算长发。但由于各地、各校的情况不同,这就给学校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造成了困难,也就不可避免地使人们产生不理解的情绪。
在吴振川看来,只要不留长发,男生除了理平头外,可以理其他发型;女生只要不烫发,可以让长头发在校园里“飘起来”。他建议相关部门邀请专家,研究一些既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又适合学生特点的男女学生发型,予以公布推荐,让学校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选用。在同一所学校内,也不必让男女学生都只留一种发型,可以推荐几种,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必搞一刀切。
标签:教育论文; 长发发型论文;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