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的临床评价及问题分析论文_陈曦

口服降糖药的临床评价及问题分析论文_陈曦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摘要】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分析其中出现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降糖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临床合理选择降糖药物作出分析。结果:180例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后,用药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和HbA1c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常用治疗药物以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使用较多。结论:口服降糖药物要加强对安全性的认识,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因人而异,合理化用药,合并用药时要科学使用降糖药物,并且密切观察用药,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关键词】降糖药;糖尿病;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155-02

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经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增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致使糖尿病的发生率较前也有了大幅度增长。糖尿病是一种与胰岛素产生和作用异常,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目前尚未有一种有效的药物或者手段能够完全治愈,只能控制血糖到一定范围,从而降低并且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1]。口服降糖药因其能较好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使用上也方便,已经成为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首选[2]。本文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的1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观察其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其中出现的影响因素,讨论降糖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临床合理选择降糖药物作出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78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39.7(±3.2)岁,所有病历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空腹和餐后2h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来判定①良好控制:空腹血糖≤6.1mmol·L-1,餐后2h血糖≤8.0mmol·L-1,糖化血红蛋白﹤6.2%。②一般控制:空腹血糖≤7.0mmol·L-1,餐后2h血糖≤10.0mmol·L-1,糖化血红蛋白6.2~8.0%。③不良控制:空腹血糖>7.0mmol·L-1,餐后2h血糖>10.0mmol·L-1,糖化血红蛋白>8.0%。

1.3 常用药物

(1)磺脲类:格列吡嗪、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 等 。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其饮食控制无效且尚有胰岛功能。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过敏、血小板减少、肝损害等,患者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以及血象。老年糖尿病患者和已经出现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适宜使用氯磺丙脲。易突发严重低血糖,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会导致胰岛功能发生进行性减退,宜和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联合应用。

(2)双胍类:格华止(二甲双胍)和苯乙福明(苯乙双胍,降糖灵)较为常用,主要应用于2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较磺酰脲类多见,因其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现在已经较少应用。

(3)α-糖苷酶抑制剂:常用药如阿卡波糖等,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食物同时服用的用药方式能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常见不良反应有肠胀气、腹痛、腹泻等。

(4)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是格列酮类降糖药,常用罗格列酮、比格列酮,适用于出现胰岛素抵抗和血脂较高的糖尿病患者,也可用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不良反应可出现嗜睡、头疼以及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等,肝功能损伤和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5)格列奈类:常用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降糖机制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类似于磺脲类,却比磺脲类起效快,可快速增加胰岛素分泌,能有效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多见一般见胃肠道反应,肝功异常,低血糖发生率要低于磺脲类。

2.结果

本院治疗中应用口服降糖药较为合理,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人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180例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后,用药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和HbA1c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经统计本院常用治疗药物以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使用较多。

3.讨论

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Ⅱ型糖尿病所占比例较高,约在90%以上,病情较轻的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增加运动就能很好的控制病情,大部分患者尚需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按照其作用机制的不同,主要分为,胰岛素促泌剂、a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以及双胍类等。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机制,胰岛素分泌情况,伴发有何种疾病,肝肾功能情况来具体选择适合患者使用的降糖药和适当的剂量,并且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用药原则: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因人而异,合理化用药,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临床应用降糖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多见低血糖,也可见神经系统损害、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以及口腔出血等,口服降糖药物要加强对安全性的认识,尽量减少和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因为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且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较多,合并用药时要科学使用降糖药物,并且密切观察用药,若有不良反应发生,要及时就医,避免误诊和贻误病情。

综上,临床上只要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就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婉珠,梁斌鑫,王维.降糖药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J].医药导报,2013,11:1455-1458.

[2]凡小燕,张燕娜.2010~2013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分析[J].海峡药学,2014,06:123-125.

[3]曹丽萍.探讨糖尿病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物临床效果观察[J]. 糖尿病新世界,2015(6):47-47.

论文作者:陈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口服降糖药的临床评价及问题分析论文_陈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