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文迪什实验室选择和培养人才的经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验室论文,经验论文,人才论文,文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该文从七个方面对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怎样选择和培养人才的观点、方法和经验进行剖析,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经验:高标准严要求地评选卡文迪什教授和研究指导,文中总结出三条标准和五个条件;面向世界广揽优秀的青年物理人才,开创招收女大学生、女研究生的制度;实行平等竞争和在流动中选择人才的体制;知人善任并支持各种创造性的萌芽;在独立思考、独立钻研和思想活跃的前提下,善于选择研究课题并指导研究;办成具有思想活跃、自由创造和学术交流气氛的科学共同体,并创造多种活动组织和形式;妥善解决学者们的研究经费、晋升和奖励问题,必要时争取捐助和基金以增加各种职称名额,变一教授为多教授制。
关键词 卡文迪什实验室,人才,选择,培养
中图法分类号O4—09
本世纪以来,素以世界物理学家的圣地“麦加”〔1〕和培养人才的“苗圃”〔2〕著称的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 由于面向世界广揽优秀的科学人才,在放射性、原子物理、核物理、分子生物学、射电天文学和凝聚态物理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和举世关注的重大成就。从它在1871年成立和1874年开始运作至今长达120多年的漫长时间中, 始终处在物理学发展的前沿,进行创造性的突破研究,赢得了崇高的声誉,至今仅其成员获诺贝尔奖的就达25人〔3〕, 约为法国获该奖的总和,居各国科学单位之冠。早年堪与它匹比的各国著名学术单位,如英国的皇家学院、法国的镭学研究院、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和威廉皇帝研究所、丹麦的玻尔理论物理研究所等,有的衰退了,有的撤消了,只有历史时间最长的卡文迪什实验室至今仍锐风尚在,不断地取得第一流的成果,盛誉未减。卡文迪什实验室之所以能够持续地得到发展、成就显赫和人才辈出,不是偶然的,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善于选择和培养优秀的高级科学人才。系统地分析和归纳该实验室选择和培养优秀高级人才的经验,不但对研究它的历史经验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包括我国科学和技术现代化及科学管理改革在内的国际科学管理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任卡文迪什教授和电子的发现者J.J.汤姆孙(J.J.Thomson,1856—1940)的儿子、该室出身和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G.P.汤姆孙(G.P.Thomson,1892—1975)说过:“这个实验室之所以杰出,是由于其中的人们的才能”(〔3〕,第259页)。在该室成长为杰出物理学家和皇家学会主席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布莱克特(P.M.S.Blackett,1897—1974)说,卡文迪什实验室成功的奥秘是“实验室必须按才智正常的学生筹划,一个好的实验室应该是正常人能取得伟大成就的地方”〔4〕。这种看法具有普遍性,它道出了一个实验室或研究单位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才的选择和培养。为此,本文从以下七个方面对这个重要的经验进行分析和阐述:
1 高标准严要求地选择卡文迪什教授和研究指导
既然人才是卡文迪什实验室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则卡文迪什教授兼研究指导的选择,就成为该室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牛顿力学体系取得的伟大成就,使英国的物理学在近二百年中局限在理论力学的研究和发展上,在蓬勃发展的英国工业革命中,英国科学家沉溺于理论和数学的研究,轻视实验和技术的倾向越演越重。这种局面一方面与新发展起来的电磁学、热力学和辐射研究依赖于实验相矛盾,另一方面欧洲大陆在实验物理上大大发展,使英国物理学面临严重的挑战。为了振兴英国物理学,皇家政府决定大力发展实验物理,剑桥大学因而决定设立实验物理教授席位,其人选便成为主要问题。从一开始,该大学成立评选委员会,面向世界选聘,选聘的条件如其委员会委员和三一学院院长汤普孙(W.H.Thompson)所说:“首要的条件是获得我们关注的特定学科内第一流代表人物的工作能力”〔5〕。 选聘对象是当时被认为最伟大的物理学家W.汤姆孙(即后来的开尔文勋爵,Lord Kelvin,1824—1907)和德国的亥姆霍兹(H.L.F.Helmholtz,1821—1894),由于他们当时不能离开原职,而改聘了著名的电磁理论和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奠基人麦克斯韦(J.C.Maxwell,1831—1879)。 麦克斯韦作为举世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应聘实验物理教授,表明了他对现代物理的本质是实验的远见卓识,他为该室拟定了一系列建室宗旨、方针和政策,成为该室至今发展的宝贵传统。
尽管历任的卡文迪什教授的选择,没有成文的标准,但是从历届选聘时所考虑的因素来看,可以归纳为三条:一是科学成就卓著并能领导该室沿有成果的道路发展,二是在国际上有崇高的威望,三是对剑桥大学的决策有重要的影响。此外,还考虑到他必须是剑桥物理系毕业的,并在过去的工作中显示出成就大、品格高尚和领导能力突出等。按照这样的标准,宁缺勿滥,严格要求,使至今选出的八届卡文迪什教授〔第九任卡文迪什教授R.H.弗伦德(R.H.Friend)已于1995年9月选定, 他是一位优秀的电子光学家。因为刚就任,详细情况有待了解。〕都能胜任并做出重要的发展。所谓宁缺勿滥,表现在卢瑟福之后有三届人选一时确定不了,选临时的室主任暂工作一至几年,待正聘者到任时停止。
由于卡文迪什实验室也是剑桥大学物理系,卡文迪什教授兼任研究指导和系主任, 所以他又必须兼长于科研和培养人才。 卢瑟福(E.Rutherford,1871—1937)在为1938年召开的英印科学家大会起草的主席致辞中指出,科研组织领导人不但要自己成就卓著,“而且要有能够激励并指导他人沿有成果的路线前进的卓越能力,这样的人是极少的,但对于研究组织来说却是本质的。”〔6〕由于该室历史上出现几次研究方向的变迁,实际上选择时还考虑了下一阶段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由此可见,这样选聘的负责人有着多方面的实力和影响,他们不但能力强,而且又是名人,具有名牌的效应,对内有很大凝聚力,对外有强烈的吸引力,自然会将该室发展成国际物理研究中心。
2 面向世界广揽优秀科学人才
如果说第一、二任卡文迪什教授麦克斯韦和瑞利男爵(third Lord Rayleigh,1842—1919)以他们的成就、 名望和卓越能力为该室的兴建和方针政策的制定做出了贡献,那么被遴选为第三任卡文迪什教授的27岁的J.J.汤姆孙,却吸取了德国成功的研讨班(seminar)制, 思想开放,在世界上首次面向大英自治领和继而面向世界招收男女研究生,从而开创了面向世界广揽英才特别是女研究生的体制,并由硕士制过渡到博士制,建立两周一次的卡文迪什物理学会研讨会、午后茶漫谈会和元旦前聚餐会制度,从而培养出像卢瑟福和郎之万(P.Langevin,1872—1946)这样的很多优秀人才。因此,克劳瑟(J.G.Crowther)说:“J.J.汤姆孙是这样的人,他能吸引才能极其不同的人们。”由于他本人的杰出发现和开放办室思想,将该室发展成国际性的科学组织。
被誉为培养人才巨匠和本世纪40年代前最大科研组织家的卢瑟福,来自小国新西兰,对自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来的学生分外关心并给予帮助。他那不分民族、地区和信仰选择人才的观点,对于将卡文迪什实验室发展成世界物理中心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培养出的外国著名科学家有丹麦的N.玻尔(N.Bohr,1885—1962)、前苏联的卡皮查(P.Kapitza,1894—?)、澳大利亚的奥利芬特(L.M.E.Oliphant)和梅西(H.S.W.Massey)、加拿大的刘易斯(G.N.Lewis)、 日本的清水和中国的霍炳权、李国鼎、张文裕和周长宁等。在他的任期内培养出贝尔纳和七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说过:“由于卢瑟福本人的品格,他的实验室吸收了物理学界从来不曾有过的那么多的最优秀人才在一起的工作。”〔7〕卡皮查意味深长地说:“在科学史上, 难以找到一个科学家对科学发展有着这样大的影响,我想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卢瑟福不仅具有进行先驱性工作所必需的格外机敏、热情和能力,而且也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和教师。”〔8〕
在J.J.汤姆孙和卢瑟福广揽优秀人才的传统形成之后,卡文迪什实验室以后的几任负责人进而发展这个优秀传统。W.L.布拉格任第五届卡文迪什教授后,采取了多方向发展的战略和民主办室的方针,不但使其规模扩大,而且建立组系管理体制,他请奥地利籍核物理学家弗利希(O.R.Frisch,1904—1978)领导人数最多的核物理组,请同国籍的皮鲁茨(M.F.Perutz,1914—)负责分子生物学组,美国青年学者沃森(J.D.Watson)的到来促成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赖尔(M.Ryle, 1918—)在遇到专业不合适、需要鼓励和支持时由于得到他的帮助而使射电天文学组成长和壮大。他对青年学者创造性萌芽的扶持和像苗圃的辛勤园丁那样的热情和匠心,使分子生物学和射电天文学等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因此,皮帕德(A.B.Pippard,1920 —)爵士教授称他是“一个热心的园丁”〔9〕。
莫特(N.F.Mott,1905—)是卡文迪什实验室历史上第一个请外国人来做客座研究教授的负责人,他请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著名凝聚态理论物理学家安德孙(P.W.Anderson,1925—)来该室做一年的合作研究,一方面促进了非晶半导体的发现,另一方面安德孙的讲学启发了研究生约瑟夫森(B.D.Josephson,1940—)提出了半导体隧道效应理论。 莫特自称“如果我见到一个问题和一个合作者,并且我感到我们能共同做我们不足的某种事情的话,这合作者可以是任何国家的。”〔10〕莫特将科学合作扩大到最高层次的学者,并将合作面扩大到任何国家的人,可见他广阔的胸怀。
皮帕德是在庆祝该室建立百周年前夕就任卡文迪什教授的,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呈现明显衰落和人才向美、德外流的情况。他深感为了保持和发展卡文迪什实验室百年昌盛之担子的沉重,为此他提出了“研究课程的基本目的是教育人怎样做一个职业物理学家,纯知识的进展只是副产品”〔11〕。为此,他特别注意对研究生和青年研究人员的培养,注意选拔外国籍的学者,并担任李约瑟研究所的基金委员会主席。在爱德华(S.F.Adwards,1928—)于1984年继任卡文迪什教授兼指导后, 思想更加开放,选拔了英籍巴基斯坦人和马来西亚华人分别担任微电子组和超导组的负责人。仅笔者在剑桥访问研究时的1988—1989年,卡文迪什实验室有中国大陆访问学者和研究生等共达15人之多,可见该室面向世界广揽人才的思路日益推向第三世界。
从1895年J.J.汤姆孙面向大英自治领和世界招收研究生时起,卡文迪什实验室有来自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物理人才,并通过学者访问、交流和在流动中吸取精华,使该室跃升为世界物理研究的主要中心之一,创科研组织120年不衰的记录。
3 平等竞争和在流动中选拔人才
由于面向世界广揽人才和剑桥大学及这个实验室的卓越成就和高度威望,各国的青年物理学家以能进入该室为荣,每年如潮涌入,在这种情况下撇开民族、地区和信仰按平等竞争原则选拔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就成为最佳手段。经过这样的选拔,一般说来选择的青年学者是最优秀的。此外,他们还制定了该室毕业的博士应当先出去到其他学府工作的政策,以自己的努力立住脚,并取得成就和发展,然后根据需要和创造性再有选择地请回来,其质量必然更高一筹。
卡文迪什实验室始终保持10—50人的精干科研骨干班子,并吸收几倍至十倍的流动研究队伍,这些人以博士后、研究员(research fellow)、 访问学者和联合研究者的身份,经过挑选后,以1—3年的期限进行研究,他们以其特长和创造性被选,并在这里做出成绩。在年复一年的流动学者中,择其优秀的和显露出较大创造能力的,留下来补充稳定的骨干班子,或授与讲师等职称,而成为该室正式研究人员。然后,再按职称的层次逐级选拔,直至教授。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庞大的研究后备军,而且这些人都是或带钱来的或得到资助来的,不必花多少钱就可以贡献其才智和成果,并且为挑选研究骨干提供了基础。
由于该实验室负责人都是经过这种选拔过程选出来的,又有按起源性和创造性审视人才的经验,所以其稳定的骨干研究班子必然优秀。即使属于这个班子的学者,也存在因种种原因,特别是为了提升教授和外流到高薪的地方,不断变动的情况。
4 知人善任和支持各种创造性的人才
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历任负责人在用人上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先知人后善任。在经过上述人才选拔后,他们对每个骨干研究人员的专长、兴趣、创造性素质和能力及品格,都了若指掌,因而能够做到充分发挥其才能和安排在合适的研究岗位上。如卢瑟福将专长于电气工程的卡皮查放在高强度电磁场研究;将考克饶夫特(J.D.Cockcroft,1897—1967)放在研制加速器上;支持阿普尔顿(E.V.Appleton,1892—1962 )研究无线电通讯而导致发现电离层;布莱克特说每当回顾自己30年研究生涯时都感激卢瑟福“使我开始了这样多产的研究,以及他持续给予的鼓励”〔12〕。他们都因做出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奖,布莱克特甚至担任过皇家学会主席和被授与勋爵。J.J.汤姆孙对新西兰来的卢瑟福的才能十分赏识,使他从研究无线电收发转到放射性研究,从而成为核物理学奠基人、自己的接班人和皇家学会主席。W.L.布拉格(W.L.Bragg,1890—1971)支持皮鲁茨(M.F.Perutz,1914—)从X射线晶体学研究转向蛋白质大分子研究,从而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他在过去擅长远距无线电通讯的赖尔由于在该室对物理学新进展陌生而陷入困境时,给予了支持和鼓舞,使赖尔转向研究地外无线电讯号的接收,导致后来射电天文学的重大发展。这样的知人善任和支持创造性萌芽的事例举不胜数,究其原因,正如卢瑟福所说:“我不相信,除去自己本人之外会有哪个人能够做出使他感到满意的工作选择”〔13〕,该话道出了该室能够持续获得成功和繁荣的真谛。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造,创造来自科学家的思维和灵感。因此爱因斯坦说:“科学不是定律的汇集,不是无关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头脑用自由发明的观念和概念进行的创造。”〔14〕卢瑟福也说过,完全自由地沿着有希望取得成果的途径进行研究的学术气氛,对于基础科学的进步而言是本质的(〔13〕,第144页)。 剑桥大学流行一种治学说法:“在悠闲中治学”。这些说法表明,科学上的灵感和观念往往出自自由的创造性意识。因此,卡文迪什实验室特别注意培养哪怕是青年学者的新思路萌芽,创造一种民主和自由的治学气氛和环境,这就需要该室负责人具有民主的和思想开放的强烈意识。布拉格极其主张创造一种能使大量思想繁荣的环境,并对其中得到承诺的给予热情的支持;卢瑟福了解学生和助手的短处和弱点,不苛责他们的过错,而是帮助改正并激励他们向上,因而使大家信任他并形成以他为中心的“家族”。他告诫助手们,不要忘记许多青年人的思想会比他们自己的好,永远不要对学生的较大成功感到不愉快。试图通过重点培养人才振兴卡文迪什实验室往日雄风的第七任卡文迪什教授——皮帕德,将产生新知识看作培养人才的副产品,以便扭转该室在经费日见短缺和人才外流而日见相形见拙的局势。在人们期望早发表成果以尽快取得确认的情况下,他仍坚持认为“从我们对研究生的教育责任的本性来看,我们也必须按有效的途径鼓励他们。我们的信任必须建立在更坚实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很好地教育和将他们不论作为学士还是博士的物理学家输送出去,这些物理学家由于受到的教育将会得到应用因而表示感激”(〔11〕,第542 页)。对于这种看法最有说服力的是他对自己的学生约瑟夫森发现超导电子穿过绝缘层的隧道效应的态度。皮帕德在开始时虽对约瑟夫森的想法不甚理解,但仍大力支持他的研究,鼓励他找对此有专长的安德孙(P.W.Anderson,1925—)讨论,并支持约瑟夫森予以发表,而不在乎其中是否会有差错,这种开明的态度是这个效应得以发现的重要原因。
知人善任并支持创造性人才,是该室的一个重要传统,也是历届卡文迪什教授发挥自由创造的一贯风格。支持各种新观念和新发现萌芽,并从中寻找该室下一步主要研究方向,是该室得以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
5 善于选择研究课题和指导科学研究
前面谈到,卡文迪什实验室对于挑选研究生和选拔研究人员,有丰富的经验。根据他们的知识基础、特长、兴趣和创造性的素质和能力进行选择,一旦接受,就无区别地予以培养,看成接班人。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卢瑟福主张只有研究人员自己才能够做出他感到满意的工作选择。在尊重研究人员个人对工作的选择前提下,他指出那些在数学优等生或其他荣誉学位考试中获得极佳成绩的,并不是其研究能力的必要显示。一个有着他自己希望做的想法的人,应当鼓励他去试做一下,即使它看来不是很重要的和行得通的,对于他从错误中学习像从成功中学习一样有益。因此,他教导自己的主要助手“要关注他,并看看他进行得如何,如果看起来颇有疑虑,就让他去试做别的什么东西”。〔15〕根据卢瑟福在曼彻斯特大学时的实验室总管W.A.凯伊(W.A.Kay )的回忆,卢瑟福对于新来的大学生总是告诉他们:“你们来这里不是受教育的和练习的,而是要你们自己推导出一些东西,自己学习,如果你发现自己不能透彻研究哪个课题,就到图书馆阅读,自己设法解决。”〔16〕敦促学生自己学习和研究,并不意味着导师不管而放任自流,卢瑟福每天到实验室了解各人研究的情况和问题,只要你有自己的想法并努力去做,他和主要助手会诱导和帮助学生,直到他们得出结果。他不管在任皇家学会主席还是其他各种重要校外职务时多么繁忙,对于选题和成果及写成的论文,必亲自过问、确定和审阅,然后推荐出去发表。由于他们总是在学科前沿突破口上选研究课题,并深刻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又由于这个科学共同体是一流水平的,因此发表的成果必然有重要科学价值,这也许就是该室能够将一个普通的人在二、三年内培养成一流水平的或获诺贝尔奖励的人才的重要原因。
W.L.布拉格自知在研究和领导能力上不如卢瑟福,常常以“卢瑟福遇到这个问题会怎么办?”苛己,但是他重视民主管理,听取有经验的人的意见和放手发挥大家的创造性,所获效果颇佳。他在一篇名为《一个科学家该做什么?》的文章中写道,“热情和乐观是保持一个研究组士气的活跃因素。”“思想开放,敏锐地废弃以前的观念并在全新的思路上开始。其他的要素就是想象,并随之进入创造。当某个人才做出了突破时,对突破原因的答案是显然的,会使未对准目标的鞭策自己。”〔17〕他援引了一些重大发现者的具体事实,说明重要的发现是由于他们具有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如罗宾孙(H.R.Robinson)和C.G.达尔文(C.G.Darwin,1887—?)在解释卢瑟福根据原子有核结构说明大角散射实验时,只用了一个聪明的学童就能解的方程。玻尔的划时代贡献的原子结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只用了最简单的代数。法拉第毫无数学训练,从不用x和y,却成为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所以,数学能力不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如果说动手技巧是实验家成功的原因,那么J.J.汤姆孙并没有多大的手工技巧,却发现了电子。这一切都说明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原因在其他方面,这就是他说的热情、乐观、思想开放、想象力和起源性的新颖思想。但是,勿庸直言,对理论学家特别是非经验性的理论学家而言,数学能力和灵感,也起重要作用。
6 形成思想活跃和自由创造气氛的高水平科学共同体
卡文迪什实验室作为培养人才苗圃的科学共同体或群体的显著特征,除去严格选择学术水平高、成就卓著和富于管理能力的负责人以及面向世界逐层次选拔优秀的科学人才之外,通过灵活多样的科学活动方式形成思想活跃的和能够发挥大家自由创造才能的科研群体,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形成一个适于优秀科学人才成长和进行创造性研究的优良环境,对于一个科学组织来说是尤其重要的。
麦克斯韦早在1871年就提出了广泛进行内外学术交流、合作和具有批判精神的建室方针。年轻而思想开放的J.J.汤姆孙,首倡卡文迪什实验室面向世界广揽人才和发展成为国际性科学组织,他吸收德国让高年级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研讨班制,并将它发展成固定的形式——卡文迪什物理学会,每两周举行一次学术报告和讨论会,介绍国内外的新发现和动态,进行讨论。他根据卢瑟福的建议,在每天午后五时举行茶时漫谈会,不分地位和身份自由漫谈,在这种气氛中时常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诱发出创造性的萌芽。每年元旦又举行一年一度的聚餐会,全体成员和在该室学习和工作过的回来参加,交谈自己过去和当时的感受、体验和突出贡献,从而使大家广开思路,增长见识。此外,每周有一、二次在教授家中举行少数人的晚餐谈心,如质子(proton)这个词就是1921年在卢瑟福家中晚餐时几个人凑出来的。这个实验室在20年代后,又由青年学者自发组织了每星期二举行的卡皮查俱乐部学术讨论会,伽莫夫(G.Gamow )的核势垒隧道效应理论就是在这种会上介绍和讨论后,才形成发明加速器的初步想法。卡皮查俱乐部在卡皮查于1935年回苏联后仍延续至1962年。类似的俱乐部后来还断续地出现过几个。这些生动活泼的和自由学术交流的组织形式,很自然地使学术气氛宽松起来,对于形成以“在悠闲中治学”为特征的剑桥治学风格,起了主要作用。
历任卡文迪什教授,包括以集中领导著名的卢瑟福时期,都根据自己时代的科学发展特点和风格,采取了各种具体做法,但是其出发点中有一点是共同的:科学发现只能建立在自由创造基础之上。卡文迪什实验室是一个物理实验室,而实验必须靠集体合作,它也是从小科学向大科学发展的发源地,但是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尊重个性和自由创造基础上的合作,才能做出重大的成就,所以这个集体必须是生动活泼的和群智迸发的群体。玻尔作为卢瑟福一手培养起来的著名科学家,一再称道卢瑟福的“伟大人品”,并称他是自己的“第二个父亲”〔18〕。加速器的发明者之一瓦尔顿(E.T.S.Walton,1903—?)也说:“当然,卢瑟福是完全了解研究适于个人的重要性,总是试图寻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某种东西。他寻问我自己对研究的想法”(〔2〕,第50 页)。奥立芬特则说:“在设计实验和开动设备时,他完全放手,并在所有时间中让我们保持自立”(〔13〕,第17页)。大量学者的回忆录表明,卢瑟福领导的卡文迪什实验室象一个各民族和睦的大家庭,他叫大家是“孩子”,大家把他看作“家长”、“部落的酋长”。富于民主色彩的领导风格的J.J.汤姆孙和W.L.布拉格等则注重发挥各人的独立性和特色,耶鲁大学的巴姆斯蒂德(H.A.Bumstead)在回忆他在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体验时说:“我从未见到过这样的实验室,在那里有着看来如此大的独立性和对有思想的人这样少的约束。”〔19〕前面已经谈到J.J.汤姆孙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采取的许多诱发创造性思想的措施和组织形式。布拉格则憎恨那些将学生用于自私目的的教师,他说“这是对科学的一种主要罪过”。他认为“科学生活中最纯正的乐趣是看到在青年人头脑中培植的思想萌芽,发展到过去未预见到的领域,并且看到他取得对于他的工作的承认”(〔3〕,第276页)。莫特属于部分强调集中领导方式的卡文迪什教授,他主张“一个为了生存而依赖于科学的共同体,需要能将大家结合起来的、告诉其成员科学向何处去的和需要做什么的科学家”(〔10〕,第167页)。 他说他主要关注他的同事们做什么实验,讯问他能帮什么忙和他是否有能力这样做。
不论是集中领导型的还是民主领导型的卡文迪什教授,都十分尊重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人的创造性,采取种种方法和组织形式,鼓励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扶持新的思想萌芽,而领导者只是用他的研究卓见和经验有意识地在他们自愿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诱导,并且以自己的品格和能力发挥凝聚和胶合的作用,却从不强加于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学者共同体或科研组织发展成为学术思想活跃的和创造性思想迸发的高水平的科学群体。
7 妥善解决学者的费用、晋升和奖励问题
任何一个科学组织,都必然会存在其成员的生活、科研经费、职务晋升和奖励等切身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就能够使大家全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教学之中。
面向世界招收研究生,而相当一部分人又来自英国殖民和贫困的国家,即使发达的国家也有无力攻读的学生,因而出现了这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所需的费用问题。尽管他们来到卡文迪什实验室都得到各种类型的奖学金或资助,但其中有不少钱数入不付出和中途停止供应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卡文迪什教授经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寻找财源或代为申请基金,有的还让学生在自己家中暂住,甚至适当予以接济。
卢瑟福是靠1851年大英博览会奖学金才从新西兰到卡文迪什实验室读研究生的,因此对来自殖民地的学生十分同情。在他当选1851年大英博览会奖学金委员会的委员和董事会的成员后,发现该委员会要削减奖学金,资助科学博物馆,他在董事会上强烈反对,说明没有这个奖学金他就不能变成这个董事会成员,从而保住了原来的拨款数。1921年卡皮查从苏联来读研究生,卢瑟福先借钱给他交学费,并鼓励他申请麦克斯韦奖学金,从而使他有机会取得后来的重大成就。卢瑟福的夫人说过,他从不阻拦哪个人对于资助任何慈善事业基金的呼吁,其中就包括奖学金。澳大利亚青年人奥立芬特刚到卡文迪什实验室时,带的钱很少,卢瑟福让他住在自己家中,然后帮助他申请奖学金。很多青年正是由于得到他的接济和帮助,才得到奖学金。张文裕教授告诉笔者,“七·七事变”爆发后,他提出中止研究生学业回国抗日,卢瑟福劝他不要这样,并说当前中国打不赢,需要慢慢来,如果你缺钱,我帮助你想办法。
为了使学者进行研究和某课题得到研究,本世纪每个卡文迪什教授都为了找资助或基金而四处筹措,挽救了很多优秀人才和研究项目。例如,卢瑟福搞到25000英镑的蒙德资助, 为卡皮查建立了高压电磁场实验室,并破格提升他为教授。布拉格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搞到资助,才促成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布拉格和莫特为了使赖尔能够在射电天文学上出成果,先后搞到二百多万英镑,才建成5公里射电天线阵, 结果发现了脉冲星(中子星和白矮星),为发现超密星体和恒星演变到晚期找到了证据。
英国大学本来一个系设一个教授,卡文迪什实验室由于很多研究人员贡献很大,而且不少人获诺贝尔奖,他们的提职问题遇到很大困难,为此卡文迪什教授们一方面支持他们应有的大学的聘请出任教授,另一方面争取各方面的捐款而逐渐增加教授席位,如从布拉格时期起,该实验室逐步增设了几个教授,至1992年设有十个教授。至卢瑟福时期,该室在推荐皇家学会会员数量上要求比较严,以免由于J.J.汤姆孙和卢瑟福先后担任皇家学会主席而引起非议,但是从布拉格时期起,推荐数目大大增加,至1989年在该室历史上皇家学会会员的人数共达145人, 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达25人。此外,获得皇家学会、英国物理学会和化学会等的奖励者,人数之多堪称英国各大学之冠。该室的卡文迪什教授获勋爵的2人(其中一人为世袭的瑞利男爵),获爵士的6人,即本世纪内的卡文迪什教授都先后被女王授与爵士称号。另外,布莱克特在任皇家学会主席后被授与勋爵,赖尔被授与爵士。仅仅这些职务和荣誉,在英国学术界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的。
本文从上述七个方面阐述了卡文迪什实验室在120 年漫长的历史中选拔学术领导人、造就大量优秀人才的观念、方法和环境的概要情况和主要经验,以期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现代化和突破无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困惑,提供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EXPERIENCES OF THE CAVENDISH LABORATORY IN THE SELECTION AND FOSTERAGE OF TALENTS
Yan Kangnian (Institute of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CAS,Beijing,100010)
Abstract This paper dissects and analyses the views,methods,and experiences of the Cavendish Laboratory in the selection and fosterage of talent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1) Strictly selecting Cavendish professor and research director according to high standards,for which three standards and five conditions are drawn in the paper;(2) Initiating the enrollment of outstanding young physicists,recruiting girl students and postgraduates from the whole world,and giving aid or scholarship to some of them who are outstanding and have financial difficulties;(3) Selectingexcellent post-doctors,research fellows,visiting scholars,and professional research and teachingstaff in the flow of scholars by equal competition;(4) Discovering able people and putting them at suitable posts,and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original germs,among which what seems promising is to be chosen as one of the directions or even as themain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for the Laboratory;(5) Good at selecting projects and guiding research,but independent thinking,independent assiduous study and active thinking are prerequisites; (6) Creating a scientific community with an atmosphere of free creation and academic exchange,and forming many kinds of organization for triggering inspiration and creative thinking;(7) Properly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research funds,rises in rank and awards,and when necessary striving to get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positions for changing the system from having a single professor to having many professors.
Key words Cavendish Laboratory,talents,slection,fost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