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电缆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供电企业长足稳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便要求在进行电力电缆施工过程中,需对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评估与了解,并根据潜在的问题做好相应的故障防范准备,如存在相关问题则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以科学、优质的方法进行电缆施工,以确保电力电缆安全、稳定地运行。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电力电缆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电力电缆;问题;防范
1、目前电力电缆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电力电缆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电力电缆敷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点:(1)断线故障;(2)高电阻短路故障;(3)低电阻短路故障。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为闪络故障。在电力电缆施工过程中,上述相关的常见问题均可对电力电缆的运行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在电缆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应对电缆的故障原因进行细致的勘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电力电缆施工中常见问题的诱发因素分析
(1)电缆本身质量。在导致电缆出现故障的相关因素中,电缆本身的质量问题占据了较大比重。部分电缆生产商为盲目追求更高的利益,对于电缆的质量控制工作并未做到严格要求,导致许多劣质的电缆流入市场,造成电力电缆的施工质量随之受到影响。另外,施工方在进行电缆选择时,并未对其质量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电缆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相关的质量问题。(2)电缆施工质量。在电力电缆的施工过程中,时常存在着一系列不规范施工行为,例如施工过程中并未对施工技术、施工行为进行严格的检查或存在相关的野蛮施工现象,导致电缆在与地面摩擦的过程中,保护层出现破损,进而导致故障的发生,对施工的质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恶性影响。(3)外界损坏。在电缆自身质量与施工质量并未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如受到一定的外力损坏,同样可使电缆产生相应的故障,如电缆区并未设置相关标识、施工人员未按照规定随意开工动土等。
2、电力电缆施工中的常用技术
2.1、电缆沟挖掘技术
(1)详细的认知电缆埋设线路涉及的要素。在运用电缆沟挖掘技术的前夕,首先我们要对电缆沟挖掘区域的地质、环境、气候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勘察。只有在地质、环境、气候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对电缆沟挖掘进行具体的设计,从而保证挖掘过程中的相关数据都能够符合实际中的需求;另外,由于我国的地下电缆通道铺设很多的网络,在铺设的过程中易发生网络交叉重叠的事情,给挖掘的人员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因此,我们在进行电缆沟挖掘的前夕,必须对城市内的既有电缆埋设情况有一个具体的认知,尽可能的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提高电缆埋设线路的安全性。电缆线路埋设的过程中,要铺设一定量的细沙等软质土;控制电缆沟挖掘的深度和各电缆线之间的距离,进而保障其安全性和后期维护的便捷性;电缆埋设完成后,需要再一次将细沙埋设在电缆线上,借此,实现软质土体对电缆的保障作用。
2.2、电缆敷设技术
在电力电缆敷设的过程中,电力电缆的质量和其完整性,这是我们必须要保障的。首先,必须要避免电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缆线破损的情况等,尽可能的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缆线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电缆缆线与电缆支架,或者地面的麻擦等,要尽量的减少电缆性能降低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中的敷设情况适量的安装滚轮,保证电缆缆线在运行的过程中,降低损耗;在施工完成后,要对电缆施工进行标记的工作,进而方便后期的维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防范措施
3.1、从施工材料着手杜绝电力电缆的质量问题
在电力电缆的施工过程中,对电缆线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取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同时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施工内容。因此,在进行电缆线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坚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考查后,与实际施工需求相结合来进行电缆线的选择,以对电缆线的科学性及安全性形成足够的保障。进行电缆线的选择时,首先应当对供货商的信誉问题进行充分考虑,以信誉良好及缆线质量具有一定保障的商家为优选,并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日后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其次,还应对电缆的型号、长度等相关因素进行结合考量,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电缆型号、长度等因素的确定;最后,温度对电缆的影响也是一项引起足够重视的因素,在进行电缆选择时,为对其稳定性形成牢固的保障,应在实际所需的长度基础上,选择长度相对更长的缆线。
3.3、提高监察水平
工程能够尽快的竣工是离不开一套有效、完善的检查体系的。因此,在施工前夕,我们就要重视监察的作用。如施工前夕,材料采购中,保障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区域要求;施工过程中,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考核,以及考勤等;在竣工之后,进行必要性的维护等。
3.4、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减少人为造成的故障
一个输电线路能否正常运行完全由电缆工程施工的质量决定,如果施工时质量达标、运行方式妥当就可以保障电路安全持久稳定的运行。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对电缆的施工和运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用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最终减少人为造成的故障发生。
3.5、增强对负荷电流的监督以及针对不清楚的电缆标示进行修复完善
根据电力电缆运行规程所述,线路运行时不允许有过负荷电流产生从而过负荷运行,一旦过负荷运行就会导致电缆线温度升高,这样电缆线就会老化从而影响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本身的绝缘性能。线路中一旦有绝缘性能薄弱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击穿事故。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电流的监控,避免因过负荷造成的击穿事故的发生。
一般在电缆铺设完毕后都会在铺设地点设置标示牌,以避免其他施工人员因不知道地下铺设电缆而造成电缆的挖掘损坏或者在此处堆砌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标示牌会出现标示不清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巡线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以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总之,电力作为国民生产的基础建设项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电力系统网络随着经济发展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复杂的网络,且不同时期的电力系统建设水平不同,对电力管理及维护形成了较大的阻碍。其中,施工环节的技术及管理缺陷是造成后期电缆事故的关键。因此,必须对电力电缆施工的发展现状以及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通过相关技术制定有效的防范策略,为人们的生活安全与保障以及社会的正常运作奠定基础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向前.探讨电力电缆常见故障及防范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3):69.
[2]陈建光.电力电缆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2):116-117.
[3]郭伟棠.10kV电力电缆施工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分析[J].民营科技,2015,(06):26.
[4]郑国弟.35kV电力电缆的常见故障和防范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05):91-92.
[5]莫广宁.10kV电力电缆施工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3,(02):66.
[6]吕文超.10kV电力电缆施工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J].机电信息,2011,(27):51-52.
论文作者:朱云超,施衍翔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电缆论文; 电力电缆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缆线论文; 电缆沟论文; 常见问题论文; 缆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