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前十名的科技进步,为什么在科技选择上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_科技论文

同时,前十名的科技进步,为什么在科技选择上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_科技论文

同是10大科技进展,中外评选缘何悬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悬殊论文,中外论文,进展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岁末年初,国内外科技界和媒介纷纷对过去一年里科学技术的进展进行总结回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是评选当年10大科技进展,一般说来,评选结果反映出当年科技发展的热点、最新动向和成就。

对1998年科技进展的评选,国内两院院士的评选结果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国外则首推美国科学促进会以及美国《科学》杂志的评选结果。国内外评选结果差异之大,个中原因值得进行分析。

一、中国两院院士评选的1998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参加本次评选的院士人数为历来之最达587名。 评选的范围不包括科技政策、科技会议等内容,而是基础科学、应用科学、高技术以及科学考察等方面。10大科技进展新闻简述如下:

1.美国科学家获得月球上存在水的证据

美国“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发回的最新数据表明,月球两极存在着冰冻的水,数量可能达100亿吨。

2.“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将“阿尔法”空间站的主舱送入太空,开始了这项由多国协作建造、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

3.美研制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电脑

美国IBM公司宣称研制出一台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电脑, 它每秒能进行39000亿次运算,可用于模拟核爆炸试验。

4.克隆技术取得一系列突破

第一批用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成功的动物——克隆牛在日本诞生。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用成年鼠的体细胞培育3代共 50多只克隆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克隆动物克隆出克隆动物。

5.DNA测序技术取得突破

美国PE公司一项利用3700DNA 分析仪进行测序的新技术比现有技术快10倍,它最终很可能使人类基因组测序工程在3年内完成。

6.阿尔法磁谱仪升空并进行科学探测

其主要使命是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

7.美国科学家提出克服排异反应新方法

美国科学家通过遗传工程改造移植器官接受者的骨髓,使其对植入的动物器官不再产生排异反应。他们已在实验鼠身上进行了试验,并获得了成功。

8.全球铱卫星系统完成发射任务,并开始商业运作

这个系统可使用户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利用移动电话等设备进行通信,被认为是未来空中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9.哈勃望远镜探测到距地球最远的星系

美国科学家利用安装在哈勃望远镜上的红外线摄像机观测到了10个距地球约120亿光年的星系。

10.日科学家宣称中微子具有静止质量

日本科学家宣称,他们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中微子具有静止质量。

二、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评选的十大科学发现与美《科学》杂志评选的十大科技进展

有趣的是,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评选的1998年10大科学发现,与美《科学》杂志评选的1998年10大科技进展基本一致,仅次序不同,二者合一简介如下:

1.宇宙的膨胀正在加速

一个由多国天文学家组成的小组通过对超新星的研究发现,宇宙的膨胀正在加速。这一发现表明,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反引力,正是这种力与引力相抗衡使得宇宙不断地加速膨胀。以前关于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最终会走向“大收缩”的理论受到了挑战。

2.细胞生物钟的发现

科学家发现,从细菌到人类,几乎所有活生物的每个细胞中都存在控制生理节律的生物钟,也许正是这种基因决定了许多有机体包括人类为什么能在白天醒来晚上入睡。

3.基因组测序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绘制出了Celegans线虫、结核病菌和梅毒病菌的基因图谱。了解这些生物的基因,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从癌症到衰老的各种人类疾病和生理状况。

4.治疗甚至预防癌症的新药研制成功

第一种基于基因的乳腺癌治疗药物Herceptin 在美国被批准使用;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他莫昔芬被发现可以预防或者至少可以推迟健康妇女罹患乳腺癌。

5.发现中微子具有质量

在日本进行的实验获得了中微子具有质量的最初证据,这一发现与传统的理论相悖,并可能成为确立物理学界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物理学“大一统理论”的关键。

6.在研究生物芯片和微型机器方面取得进展

这种微型机器能够代替人类进行复杂的工作,比如验血查癌和从样品里提取DNA。 生物芯片最终将用于普查遗传病和进行复杂的实验室测试。

7.远距传物实验

美英科学家发现一种粒子的量子信息能够从一个原子远距离传输到另一个原子,在后者身上完全再现了前者的状态。这一发现有可能导致最终研制出高速度的量子计算机。

8.组合化学领域的进展

组合化学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一下子制造出数十万种新型化合物,使得对它们的普查和测试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种技术将会大大加快药物的研制,并已被用来研制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其他工业化合物。

9.发现一些免疫系统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能是人体在抗击细菌或病毒入侵时引起的

发现导致莱姆关节炎的细菌会激活一种看起来与其十分类似的蛋白质。在细菌消失很久之后,这种蛋白质仍不断刺激免疫系统,从而引起关节炎。另外还发现,疱疹病毒会引起自体免疫疾病。

10.关于细胞中神经传递及对细胞中钾传输途径的研究取得进展

科学家发现神经系统里有能够使化学信号以每秒100 个离子的速度从一个神经元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结构。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从根本上理解神经系统如何工作。

三、中外科学家评选结果差异为何这样大

除关于中微子质量的发现双方均认同外,其余9 项评选结果再无相同之处。笔者认为,比较起来,美国科学家评选的结果更能反映事实。仔细分析其内容,可以发现以下差别:

1.美国科学家侧重于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内容,中国科学家侧重于新闻性较强的内容。

美国科学家选出的重要进展,有多项工作在国内并未引起大众及科技界的重视。例如关于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关于神经传导的研究和治疗癌症的药物等,一般人不容易认识这些工作所具有的长远意义。科学研究中,越是基础性的工作,尽管对于未来的重要性难以估量,但可能越是没有轰动效应,难以为大众甚至科技圈的人所理解。相反,科技创新性虽然不强但却引人注目的技术或工程项目,由于具有轰动效应,容易使人认为它代表了最高水平的科技活动。实际上,像月球上发现水、国际空间站、铱星系统投入使用等,多是现有技术组合应用的科技大工程,并无重大科技突破,但却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国内媒介也都反复报道。将它们列入当年最大的科技进展,似乎难逃新闻的“煽情”。可能是这一原因,主办单位为这一活动特意加上“新闻”二字,成为不伦不类的“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评选。如果是这样,又何必请院士评议,大众投票评选的结果恐怕也会相差无几。

如果国内邀请在国外的华裔科学家参与评选,肯定会与国内科学家的选项大不相同。

2.美国评选的进展比较集中在生物工程、医学领域,在10项进展中,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占了6项, 反映出目前研究与开发竞争集中在与生命和遗传有关的领域,这也是公认在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其余4项,物理学2项,天文学1项,化学1项。中国科学家评选的项目则比较离散。

3.美国科学家评选的重要进展中,有一些进展在国内的媒介上并未作过详细介绍,至多只是作为一般报道,譬如远距离传物研究、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神经传导研究和疗癌药物的研究等。这也可能是国内评选者对这些工作的进展和意义了解不深的原因之一。从报道评选结果时列出的出处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的科技水平总体上仍比较落后,大多数领域的研究工作与国际上的前沿工作尚有差距,所以两院院士在评选时只能主要依据美国《科学》、英国《自然》等国际上最知名的科学杂志。美国科学家所依据的来源则较广泛,同时由于其自身的工作大都处于科技最前沿,国际性强,交流广泛,所以评选的结果相对而言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跟踪尚缺乏专业的、超前的眼光和有深度的报道,以及我们的国际科技交流远远不够。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国内评选的结果就应该与国外一致。由于学科领域、国别、交流程度以及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的差异,不同国家评选的结果各有偏颇在所难免。美国科学家评选的结果是否客观真实,也只能留待以后的科技发展来证实。但无论如何,同为科学家,对当年世界科技发展中最重要的工作看法迥然不同,也是颇令人玩味的。

标签:;  ;  ;  ;  ;  

同时,前十名的科技进步,为什么在科技选择上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