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法关系的思考_中欧关系论文

世纪之交中法关系的思考_中欧关系论文

对世纪之交中法关系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之交论文,中法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隔五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999年10月下旬对法国再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法关系中的大事,无疑也是两国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

从大国关系背景看中法关系

法国舆论对江泽民主席此次首次访英、二度访法做了大量报道和评论,认为这充分显示出中国外交对欧洲“投入”的加大,中国在寻求中—美、中—欧关系的平衡,从而扩大自己的回旋余地。

近10年来,中国和西方大国间的关系、包括中法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发展,很多评论认为,大国外交是中国外交近些年来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正是基于此,才更应该看到科索沃战争给中国同西方大国的关系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当然,这种冲击和影响在俄罗斯和西方大国之间,乃至西方大国内部之间也同样存在,只是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罢了。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应该对科索沃战争、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践踏国际准则的行径有自己的发言权。更何况美国悍然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制造了国际关系史上少见的惨剧,使远离科索沃战场的中国成了这次危机中“最无辜的受害者”。美国的导弹对中国起了“警示”作用,而中国的愤慨也回应和震动了西方世界。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和化解这一冲击。因北约的粗暴行径而与西方大国进入一种新的僵持、对峙局面,这不符合中国外交的根本利益,中国与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大国关系,说到底,还是离不开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互利合作这些最基本的原则。近几年,在大国关系方面,“战略伙伴关系”一词频频出现,但在科索沃危机中充分暴露出其“脆弱”的一面,它犹如一付清醒剂,让人们重新思考这一定义的内涵和实质,从而更恰如其分地对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定位。在这方面,中法两国确定的发展“全面伙伴关系”的提法,倒是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建立多极世界是两国追求的共同目标

科索沃战争后,中法之间最根本的共同语言是什么?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把这个问题谈清楚,或许首先应该谈论另一个问题——怎样看待法国在科索沃战争中的外交选择。

法国在科索沃战争中的表现是很值得玩味的。不少人对这次法国紧跟美国颇为不解,不过,若从法国外交的角度看似乎又不难理解。

法国的表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既要保持一致,又有不同声音”。之所以积极卷入,还是着眼于自己能在欧洲安全方面发挥作用。坚持自主防务,主张欧洲自强,一直是法国外交的一个基本点。过去,法国曾经多年坚持在北约“体外运作”。冷战结束后,面对美国成为“独超”这一事实,尽管法国人心理不平衡,但却意识到不可能再继续戴高乐时期“天马行空”那一套了,因此决意重返北约,转而从体内带头撑起“欧洲安全之柱”。说它心余力绌也好,说它“识时务”也罢,法国已经接受它不是“世界级大国”的事实。而科索沃战争是烧在家门口的战火,事关欧洲安全与和平,因此法国不能放弃“发言权”。人们看到,法国在与美国及北约盟友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也还注意在一些问题上保留“自己的声音”。此外,如果研读近年来法国总统、总理关于外交问题的讲话就不难发现,抱怨和指责美国“霸权主义”的表述不少,这在西方大国中是相当扎眼的。其原因,就是因为法国不赞同“单极世界”。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法国也在反思。8月下旬, 法国召开第七次驻外使节会议,希拉克总统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有三点最为突出:一、法国继续倡导建立多极世界,并将其作为整体外交的追求目标。二、由于科索沃战争,法国加快欧洲防务建设的紧迫感进一步加强。三、重视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和联合国的作用,主张在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下探寻解决危机的途径和办法(详见《世界知识》今年第20期)。

法国《世界报》在报道时用了这样的大标题:“希拉克勾勒法国抵制‘单极世界’的主线”。

从法国上述反思中不难找出中法之间的共同点。其中一个重大原则就是:双方都倡导“多极化”世界。双方完全可以从这个结合点出发,赋予两国关系更实质的内容。又如,在维护联合国作用问题上,中法存在着共同利益和相近主张,联合国的“边缘化”倾向,是当今和未来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大是大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法两国具有进一步对话与合作的基础。

由此可见,建立多极世界的目标应成为未来中法关系中的“主旋律”,这也是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成员的共同利益和责任。

构筑未来关系呼唤更多的创造性

即将进入新世纪的中法关系无疑也呼唤一种新的氛围。两国在构筑未来关系时,完全可以发挥出更多的创造性。所谓创造性,就是敢于打破常规,采取富有政治胆略的决策。其实,回顾中法关系发展的历程,无时不在证实这种创造性。当年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决策中法正式建交,就是国际关系中富有创造性的范例。正是这一创造性的举动,牵动了中国和西方大国的整体关系。近几年来,中法关系得以不断巩固,也是双方创造性的成果。仅举一例。在中法之间加强政治战略对话的前提下,法国两年前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人权会议中的反华提案,在西方大国中起到了“表率”作用。而正是这一务实、富有政治远见的决策,进一步增加了两国间的相互信任,对深化对话和合作起到促进作用。

在国际风云变幻的今天,像中法这样两个重要的国家,都需要以创造精神寻找新的对话途径与合作框架。比如,近一年多来,法国总统希拉克曾在一些场合表示,希望中国早日参与“八国集团”的对话。去年,我曾在伯明翰“八国集团”峰会的记者招待会上向希拉克提出此问题,他明确表示,希望看到中国加入到世界工业强国高峰会议的行列中来。这一消息当即被西方各大通讯社播发,美联社电讯的标题就是“希拉克希望中国与八国汇合”。当然中国究竟以什么模式建立与“八国集团”的对话,以至于全面参与磋商,需要认真的考虑,无疑也需要一个过程。

求同存异是深化两国关系的根本

要使中法两国关系进一步健康、顺利发展,还需做出巨大的努力。

目前来看,中法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至于说两国间由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存在某些不同点或者歧见则是事实,也是自然的,因此才需要求同存异这个基本原则。事实上,中国和西方大国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和西藏问题等,在中法之间同样存在,只是反应的程度不同。问题的关键是,在发展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时,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和分歧,既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又做到“有理、有力、有节”,说到底还是准确把握“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原则的问题。中法两国进行战略性对话,加强全面伙伴关系,当然不应该回避这些问题。

在人权问题上,近年来两国开展的交流与对话就十分有益。中国在促进人权和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只要是不戴着“有色眼镜”都会承认这一点;法国也采取建设性的态度,积极主张以对话代替对抗,法国领导人多次表示,在人权方面不搞指手划脚,不以教训人的口吻说话。

在台湾问题上不应忘记,前些年正是售台武器问题致使中法关系出现倒退。现在两国在与此相关的一些敏感问题上取得共识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法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恪守不继续对台军售的承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间, 针对美国拟向日本和台湾提供反导弹系统的计划,法国政府对此持保留态度并表示不安,认为这一计划只能加剧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

至于所谓“西藏问题”,近年来西方大国比较热心的举动是呼吁中国政府和达赖直接对话,法国领导人也曾利用不同场合进行“推动”。其实,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并没有把对话大门关死,关键是条件不具备,其原因完全在达赖方面。倒是有一点值得一提,在一些西方国家,其中包括法国,不论是政界还是媒体,对“西藏问题”通常是关心有余,了解不足。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值得引起双方注意的问题。比如,如何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问题。双方都意识到,双边经贸合作虽在不断发展,但仍明显滞后于政治关系,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又如,中法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还显得比较平淡,与两个文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

总之,只要中法两国有发展关系的强烈愿望并加以落实,就可以找出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为中法关系健康持久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标签:;  ;  ;  ;  ;  ;  

世纪之交中法关系的思考_中欧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