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激光在皮肤科的应用论文_刘斌

现代激光在皮肤科的应用论文_刘斌

(湖北省赤壁市血防医院 湖北 赤壁 437300)

【摘要】激光是受激辐射而产生的放大了的光辐射。1961年,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首次提出了“受激辐射”的概念,从而奠定了激光的理论基础。1960年美国梅曼公司第一台激光仪器(红宝石激光)终于问世,激光便进入了一个长期快速发展的阶段,各种激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激光以其独特的性质,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此促成并诞生了一个新的医学学科——激光医学[1]。

【关键词】 皮肤科;激光医学;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5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145-01

激光有四大特性:单色性,相干性,高能量和平行性。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了整个体表。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此外还包括血管,神经,淋巴管和皮肤附属器。激光的高能量可造成生物组织的变性,凝固,碳化和汽化;激光的单色性决定了激光在皮肤组织中不同的穿透能力。

1.人体皮肤的光学特性与激光对皮肤组织的生物学效应

1.1 皮肤组织对激光的影响

(1)反射:皮肤对激光的反射与波长有关。研究表明,400~700nm的可见光,波长越长,反射越多。激光照射到皮肤上时5~7%的光被反射。(2)散射:激光进入皮肤组织后,由于皮肤结构的不均匀性,从而导致皮肤内的光方向改变。(3)吸收:激光在皮肤组织中的吸收,取决于皮肤组织中所含色素基团的种类,数量。色素基团对激光的吸收与穿透呈反比,吸收越多,穿透越浅,同样,吸收越多,转化变为热能就越多,对色素基团本身的破坏就越大。皮肤中主要的色基团是黑素,血红蛋白和水。波长吸收过程除了与色基有关外,还受到波长和皮肤组织结构均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波长300~1000nm的激光照射到皮肤,约90%被皮肤组织外层3.6mm所吸收;在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光这一波段,肤色越深吸收越多;激光的穿透深度与激光的吸收密切相关,皮肤浅层吸收越多,激光穿透深度就越浅,反之则越深。激光的穿透深度与波长有关,在300~1000nm范围内,波长越长穿透越深;波长<300nm时,由于蛋白质,黑素,尿刊酸及DNA对激光的强吸收,故穿透浅;波长>1300nm时,由于被水强吸收,故穿透也表浅。(4)透射:是激光透过皮肤组织穿透到皮肤更深层次,这部分的光不对皮肤组织产生生物学效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激光在皮肤组织上的生物学作用

激光与皮肤组织相互作用,可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这与激光的波长能量以及皮肤组织本身的特性都有密切关系。主要有:(1)激光的热效应:激光被吸收后转化为热能,使皮肤组织温度升高。激光的热效应与组织达到的温度和照射时间密切相关。组织在数毫秒内温度聚升200~1000℃,或在45~50℃的温度下持续1分钟左右,均可引起蛋白质破坏,组织受损。当皮肤温度达到37~39℃时,皮肤有温热感;43~44℃时,皮肤就会出现潮红;45℃时,皮肤开始有痛觉;47~48℃时,就可能出现有炎性渗出物,水疱;55~60℃时,皮肤出现凝固坏死;100℃时,组织中的水达到沸点而导致汽化;300~400℃以上时,皮肤组织会发生炭化,进而燃烧,气化。(2)光机械作用:调Q激光对黑素小体及黑素细胞的破坏主要依靠光机械作用,破坏力大,对色素性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3)光化学效应:分直接和间接光化学效应。直接光化学效应不依赖光敏剂,生物大分子吸收激光能量后被激活,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间接光化学效应依赖光敏剂的参与,光敏剂进入组织后,大大增强了组织对光的敏感性。光动力学疗法就是间接光化学效应的典型代表,常用的光敏剂包括5—氨基酮戊酸(5-ALA)及血卟啉衍生物(HpD)等。(4)电磁场效应:激励,振动可导致细胞的损伤;谐波导致蛋白质与核酸的变性;(5)生物刺激作用:见于低功率激光照射,有研究表明低功率激光照射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双相调节作用,并可抗氧化,促进新陈代谢。

2.皮肤科主要的激光仪器及要素

激光在皮肤科的应用已经有30年以上的历史了。随着1984年由Parrish与Anderson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的提出,短脉冲激光在皮肤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各种皮肤病的治疗效果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为我们广大的皮肤科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带来了福音。

2.1 激光的分类

按能量输出方式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1)连续式激光:激光的能量连续输出,这类激光对治疗靶的选择不强,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激光,氩离子激光,YAG激光。(2)准连续激光:这类激光的能量以脉冲形式输出,但输出的脉冲频率非常高。主要有:主要有铜蒸汽激光,磷酸鈦钾盐(KTP)激光,氪激光。(3)短脉冲激光:这类激光以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为基础,对作用靶具有高度选择性,而对周围正常组织则无明显损伤,从而达到无创治疗的理想效果。临床上有:调Q长脉宽紫翠玉激光,调Q长脉宽红宝石激光,调Q长脉宽Nd:YAG激光,脉冲染料激光,调Q半导体激光,调Q铒激光,超短脉冲二氧化碳激光。

2.2 选择性光热作用的要素

(1)合适的波长:一个理想的激光波长要符合以下三点: 1)与靶色基吸收峰接近;2)有足够的穿透深度;3)竞争性吸收尽可能少。(2)合适的脉宽:应该短于靶色基的TRT。根据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脉宽应短于靶色基的热弛豫时间,这就使激光产生的热能主要局限于靶色基,而很少弥散到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3)足够的能量:这是短脉冲激光治疗的必要条件。既要破坏靶色基又要不损伤正常组织。

【参考文献】

[1]李康英.激光医学的最新进展.2016,25(5):263-264.

论文作者:刘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现代激光在皮肤科的应用论文_刘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