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业效率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浙江论文,效率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81(1999)06-0028 -(03)
从企业效率的新视角看浙江经济,也许能给读者一些新的启迪。所谓企业效率,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称。企业效率有四个评价指标: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资本利润率,资本利税率,其基本应用公式如下:
个别企业销售额(或利税额)
市场占有率=─────────────────
该行业(或地区)销售总额(或利税总额)
劳动生产率=一年中的增加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资本利润率=利润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
资本利税率=利税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
一、浙江工业企业效率的纵向比较
由于统计历史数据的局限性以及统计指标变动等原因,1992年以前的部分数据不全,但基本上能说明问题,见下表:
销售市场占劳动生产率资本利润率资本利税率
年份 有率(%)(元/人·年) (%) (%)
1993 6.3115333
1992 6.2215808 10.13 24.79
1995 6.3019389 6.89 18.47
1996 6.3923649 5.90 17.27
1887 6.1326995 6.05 17.13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表中销售市场占有率指浙江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国销售收入的比重,劳动生产率指标选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据,指劳均增加值。从上表可以看到,浙江的销售市场占有率几年来相持在6.3 %左右,1997年有所下降,比前四年的平均值下降0.2个百分点。 劳动生产率指标从1993年以来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1997年比1993年增加1.76倍。资本利润率和资本利税率指标是一个递减的趋势,资本利润率1997年比1994年下降4.08个百分点,资本利税率1997年比1994年下降7.66个百分点。以上统计分析告诉我们,除了劳动生产率外,浙江近几年来三个效率指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资本利润率和资本利税率指标下降幅度甚大),其下降幅度小于全国。
二、浙江工业企业效率与全国的横向比较
比较指标中,劳动生产率选用1995年数据,其余指标选用1997年数据(见下页表)。
1997年我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3892.68亿元, 占同口径全国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6.13%,位居全国第5位,与1995 年时的位次相同,前四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12.24%,江苏11.44%,山东8.97%,上海7.39%。利税总额为332.25亿元,利税占有率为5.79%,在全国位居第5位,比1995年时位次前移两位。前四位的省市依次是广东10.76%,山东9.71%,江苏8.77%,上海7.96%。资本利润率为6.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七位, 比1995年时位次前移两位,前六位的省市依次是黑龙江11.82%,云南10.97%,山东8.13%,河北7.76%,广东6.73%,上海6.13%。资本利税率为17.1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6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八位。前七位的省市依次为云南40.71%,黑龙江28.7%,山东20.69%, 安徽18.71%,湖南18.52%,河南18.02%,河北17.98%。劳动生产率1995年浙江为19389元/人·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89%,在全国位居第十位。前九位的省市依次为云南35609元,上海31731元,广东28511元,北京25776元,天津22515元,山东21389元,福建21188元, 江苏21160元,新疆21080元。
市场占有率(%) 劳动生产率
比较对象销售占有率 利税占有率(劳动增加值)
浙江省水平6.135.79 19389
全国平均水平
/
/18311
全国第一的省市水平 12.24(广东) 10.76(广东) 35609(云南)
浙江在全国的位次
5
5 10
资本利润率资本利税率
比较对象 (%)(%)
浙江省水平
6.05
17.13
全国平均水平 4.65
15.67
全国第一的省市水平
11.82(黑龙江) 40.71(云南)
浙江在全国的位次
7 8
资料来源:①《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地区卷第37、40、43、514页;
②《中国统计年鉴》
三、省内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效率分析
根据《浙江统计年鉴》对经济类型的分类,选用1997年的数据设计右表:
指标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市场 销售占有率(%) 26.05
44.90
占有率利税占有率(%) 29.50
38.29
劳动生产率(劳动增加值) 29554
22203
资本利润率(%)
2.786.83
资本利税率(%)
13.75
20.12
指标
其他经济单位 其中三资企业
市场 销售占有率(%)29.67
14.17
占有率利税占有率(%)32.21
12.98
劳动生产率(劳动增加值) 35210
34314
资本利润率(%) 9.136.51
资本利税率(%) 18.01
13.87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
表中销售占有率和利税占有率指某种经济类型的产出成果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出成果的比重。上表告诉人们:我省不同经济类型市场占有率大体上呈现出三、四、三格局,即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单位各占30%左右,集体经济占40%左右,而且,近年来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而包括三资企业在内的其他经济单位有所上升。从劳动生产率分析,其他经济单位最高,国有企业次之,集体企业最低。集体企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其他经济单位的63%,相当于三资企业的64%,相当于国有企业的75%。从资本利润率分析,三种经济类型的企业中,其他经济单位最好,集体企业次之,国有企业最低。国有企业的资本利润率只相当于集体企业的40.7%,相当于其他经济单位的30.4%。最近两年来,宏观经济环境偏紧,对企业效率的制约较大,但在相同的宏观市场环境下,1997年与1995年相比,其他经济单位的资本利润率只下降3.4%,集体企业下降11.8%,而国有企业却下降35.2%。 从资本利税率指标看,在三种经济类型中,集体企业最高,其他经济单位次之,国有企业最低。国有企业的资本利税率相当于集体企业的68.3%,相当于其他经济单位的76.3%;1997年与1995年相比,国有企业的资本利税率下降6.5%,集体企业下降9.1%,其他经济单位上升了2.7%。
四、省内不同经济规模企业效率分析
1995年的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原始数据,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右表:
企业单位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
规模数(个) 销售 利税
(元/人·年)
大型企业286 22.5 34.7
38290
中型企业114922.3 22.4
21675
小型企业33821
55.2 42.9
15106
资本利润率 资本利税率
规模(%)(%)
大型企业9.09 20.38
中型企业8.02 17.00
小型企业5.21 17.54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工业普查资料汇编》浙江卷,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第70、112、197、238、280、281、702页。
此表告诉人们以下重要信息:其一,浙江工业规模经济偏小,大型企业的销售占有率只占全省的22.5%,而全国大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41.73%,浙江比全国低19.23个百分点。浙江小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55.2%,比全国高13.7个百分点。相应地大型企业的利税占有率为34.7%,比其销售占有率高出12.2个百分点。其二,在劳动生产率指标中,大型企业占较大优势。大型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中型企业高76.7%,比小型企业高153.5%。其三,资本利润率和资本利税率分析中, 大型企业也占明显优势,大型企业的资本利润率比小型企业高3.88个百分点,资本利税率比小型企业高2.84个百分点。
五、省内各地市企业效率分析
这里主要选用1997年数据,其中劳动生产率选用1996年数据设计表格(见下页)。
由于统计数据取自十多本年鉴资料,子项之和与母项略有出入。从上表可以看出:其一、市场占有率前五名依次为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嘉兴,劳动生产率前五名排列为宁波、杭州、温州、绍兴、台州,资本利润率前五名依次为宁波、绍兴、温州、杭州、台州,资本利税率前五名排列为宁波、温州、绍兴、杭州、嘉兴。从而可以看到,宁波、杭州、温州、绍兴更具发展活力和后劲。其二,浙江11个地市的发展严重不平衡,东部地区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嘉兴五市的人口占全省的58.97%,而销售占有率为76.17%,利税占有率为82.12%; 西南地区金华、衢州、丽水三地市人口占全省的20.92%, 而销售占有率只占全省的7.7%,利税占有率只占5.63%。
人口 市场占有率(%)
地方 (万人)销售占有率 利率占有率
杭州市607.96 21.86
25.51
宁波市533.31 19.20
23.66
嘉兴市329.29 10.99
8.10
湖州市254.58 6.494.68
绍兴市428.94 13.43
14.03
舟山市98.58
1.450.77
温州市708.35 10.69
10.82
金华市440.51 4.293.14
衢州市238.97 2.181.40
台州市535.98 4.384.09
丽水地区 245.83 1.231.09
劳动生产率资本利润率资本利税率
地方 元/人·年(%) (%)
杭州市 255855.58 16.55
宁波市 293568.70 20.52
嘉兴市 219082.75 14.95
湖州市 180883.02 13.43
绍兴市 245608.48 19.19
舟山市 124210.57 9.42
温州市 248027.66 19.46
金华市 169631.47 10.16
衢州市 16118负值 9.63
台州市 219353.94 13.11
丽水地区200772.91 11.23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本省各地市统计年鉴。
六、启示和建议
(一)应该充分重视提高浙江企业效率
从理论上讲,企业效率是经济发展质和量的统一,提高企业效率既是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又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还是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对一个地区来说,没有效率优势就意味着没有竞争力,意味着原有的优势地位将逐渐减弱以至丧失。从实证分析来看,效率指标的纵向变动趋势和横向位次状况提醒人们:我省工业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靠装备的改善,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掩盖了企业效率的相对下降和滞后,浙江的经济总量是全国第4位,但企业效率的综合指标约居全国第七位, 特别是其中的劳动生产率指标位居全国第10位,这一视点应该引起有关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警觉和重视。
(二)从提高企业效率的高度重新认识和把握“抓大放小”方针,加大“抓大”力度
浙江工业企业规模小型化是历史形成的,在改革开放的头二十年,领先一步的改革思路、市场兴省的重大举措、小型巨人的发展战略,推动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规模小型化的负面效应不突出。然而,近年来客观经济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买方市场全面形成,市场呈现出向最有价值品牌集中的态势。1997年全国主要大中型商场中,销售居于前10位的品牌,垄断了行业80~90%的市场,几乎是两三个大名牌就占据了一半的市场。浙江工业企业市场占有率1997年比前4 年的平均值下降0.2个百分点的事实是一个严峻的信号, 这与浙江企业劳动生产率位居全国第十位的现实与规模经济也有直接的联系。在这样的经济大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反思自身的规模结构及其负面效应。浙江全省只有大型企业286个,只占全国大型企业总数的4.5%,浙江大型企业的销售占有率只占全省的22.5%,只相当于全国大型企业该指标的53.9%。另据北京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98报告揭示:中国最有价值的35个品牌中,浙江只有一个横店集团入围,而广东有6个品牌入围,山东5个、江苏3 个、四川3个,北京3个、河南2个。再看国家外贸部1999 年首推三十三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生产企业,浙江只有凯喜雅和雅戈尔两个服装品牌入围,而广东有7家入围、山东有6家、上海有5家, 江苏有5家。可以预测, 规模结构和大名牌战略可能成为我省下一个十年、二十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应该具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因此,下大力气贯彻“抓大”战略,埋头苦干几载,造出几条有效率的经济“航空母舰”,实在是浙江经济再上台阶的迫切需要。
(三)加大我省西南地区的开发力度,重视全省经济的平衡发展
从全国来看,浙江属于东部发达地区,而从全省范围考察问题,西南金华、衢州、丽水三地市发展相对滞后。可见,我省同样存在着东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的协调发展问题,其核心是加快西南地区的开发力度和发展速度。为此,省有关部门和企业界应该以江泽民同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为指导,重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充分认识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提高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二是西南三地市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注重提高企业效率,提高自己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把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三是省政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扶持西南地区的发展,包括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改善交通条件,实施财政优惠政策,鼓励中外企业、特别是省内优势企业到西南地区投资。
收稿日期:199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