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运维工作在变电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涉及众多电力设备和操作步骤,因此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对配电网的供电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要积极做好安全隐患控制及应对,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变电运维工作能高效运行,提高供电质量。本文对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变电运维;隐患风险;应对技术
变电运维作业是变电站在运行时最为关键的环节,一旦变电运维作业产生问题,电力企业则会面对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维护变电运维作业安全运行十分重要,电力企业必须为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安全防范措施,对于时常故障的位置要加强检查次数,从根本上解决风险隐患,才能避免安全事故。
1 变电运维的隐患风险分析
1.1 变电设备风险
作为电力系统中直接影响电力变频、输送等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电力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极为重要。但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当中,由于许多设备年久失修、更新频率较慢,其内部构造寿命较短,长时间不间断作业将会引发设备老化、破坏等问题,常见设备风险主要有电网网架结构松动,电力系统输电设备更新慢、稳定性差等因素,其中最大的设备风险就是变压器问题引发的变电运维异常情况。
变压器工作状态的正常稳定运行是电力系统安全性、稳定性的重要保证,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因变压器爆炸而引发火灾,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变压器使用周期长,造成变压器结构失效、老化;电力系统受资金因素影响,变压器更新频率较慢,远远跟不上先进变电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引进使用,从而导致变压器设备故障,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还有就是因操作人员使用操作不当所导致的设备故障,造成变电运维故障的发生。
1.2 人为因素引发的运维风险
变电人员作为变电运维过程中的直接操作者和使用者,变电设备操作是否规范将会直接威胁变电运维安全、稳定。但是在工作内容单一、乏味的设备操作过程中,想要让工作人员一直保持正确的操作也是极为困难的。由于许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上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极易引发社会经济损失,甚至对电网、设备、人身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通过全面综合分析可以了解到,变电运维错误操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变压器安全操作将会直接影响变电运维安全运行,一旦变压器操作失误,就会引发变压器设计参数变化,对变压器正常使用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从而引发变压器操作问题和变电异常情况,对变电运维过程造成直接影响。
第二,倒闸操作票填写失误,这一问题也会影响电力设备实时监控的准确性,不利于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实时监督和控制。倒闸操作的准确与否极大地关系着变电工作整体质量,只有重视变电运维作用的发挥,避免变电倒闸操作票填写失误,使相关变电信息得以及时更新,才能避免电力设备运行失误的产生,从而降低变电运维安全事故和运行安全的风险。
第三,PMS 记录填写失误,所谓的PMS 记录指的是整个变电运维过程中各个环节状况的实时记录,这些事项包括倒闸操作、设备监视、工作人员操作及工作环境监视等内容,同时这也是国家电网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及时发现设备安全隐患,这样才能够保证变电运维过程的顺利开展,一旦变电运维过程中的PMS 记录产生失误,就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第四,错误工作区域的进入。变电运维过程是需要在高压条件进行的,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变电站日常保护不到位,变电操作人员整体安全意识不强、工作人员误入错误工作区域。运维工作人员触电、设备操作不当,都会严重影响变电运维的正常安全运行。
1.3 自然因素引发的运维风险
与其他工作相比,变电运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变电运维工作人员一直都是在高电压基础上进行操作的,同时电力运输环境要求也不断增高,变电运维过程又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它需要跨越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气象等,变电运维风险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的应对技术
2.1 加强变电运维设施管理
第一,加强变电运维设施管理。变电运维管理系统中包括维修人员管理和维修设备管理两部分。这里指维修设备管理,电力输送具有较强的电压,部分电力运维设备的绝缘性较低, 维修人员使用运维设备时, 应当做好电流和电压检测。例如: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数字化电流检测设备先对变电设备电流,电压进行智能检测,对变电设备的应用管理规范性进一步加强,实现变电运维设备合理应用。变电安全管理也是变电运维管理的重要部分,变电运维人员进行维修检验时,一定要保障接地刀闸处于闭合状态,避免运维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做好变电运维安全管理,提高维修安全性。
2.2 优化变电运维模式
我国电力运维管理中存在问题也表现在变电运维模式缺乏科学性,优化变电运维模式。结合现代变电运维管理模式技术,对变电运维模式实施科学化调整。明确加强变电管理人员对变电设备应用规范的掌握程度,对变电运维系统的日常管理模式实行明确的责任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变电运维管理制度,充分结合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变电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实施科学化管理,优化变电运维系统。例如:输电企业对变电模式优化管理,企业管理人员积极听取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实现了变电运维管理模式人性化发展。
2.3 加强对运维人员规范化管理
加强对运维人员规范化管理,我国电力供应产业发展规模逐步扩大,为了将运维体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应积极做好运维人员规范管理,一方面加强对运维设备的应用管理。运维设备应用和管理中不精心保护成为运维设备损坏的原因之一,运维人员应用设备检验时,对运维设备加以保护,避免运维设备经常暴晒或雨淋,延长运维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对电力运维操作规范化管理。运维人员实施运维过程中,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运维检修,及时对变电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除,实现变电系统设备科学应用,变电运维人员规范化管理,保障我国变电系统正常运行。
2.4 提高变电运维人员专业水平
变电运维系统与我国电力供应的效果存在密切关系,为了保障变电运维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变电运维人员专业水平,定期对变电运维人员专业进行培训,例如:变电企业积极组织变电运维人员开展专业能力培训,加强对变电运维人员安全意识的引导,保障我国变电运维质量,降低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存在安全隐患机率。另一方面,加强对变电运维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变电运维人员能够主动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形成避免风险的意识理念,及时做好风险规避,避免运维检测中出现“经验论”,提高变电运维人员的综合水平。
2.5 风险评估与预控
进行风险隐患的评估与预控是实现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应对措施。①在当下变电运行作业的基本流程的基础之上,需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变电运行项目作业风险库,对日常的变电运维工作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对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详细的表述;②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变电运维专题风险评估库,对不同的危险点进行风险评估,以降低发生事故的几率。
总而言之,变电运维人员只有在变电维护整个过程严格执行运维管理制度,视电网安全为己任,根据日常运维经验不断进行运维工作的效率提升,有效规避运行风险,才能提升电网的整体供电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鑫.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07)
[2] 朱恩平. 基于变电运维的隐患风险和应对技术解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4)
[3] 穆兴国. 变电运行中的隐患问题与解决方法探讨[J]. 化工管理. 2016(35)
[4] 张余金. 浅析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方案[J]. 通讯世界. 2016(23)
论文作者:黄惠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设备论文; 风险论文; 人员论文; 操作论文; 变压器论文; 隐患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