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问题_民间集资论文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问题_民间集资论文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资金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技术产业论文,资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建设需要资金,这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常识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当然也不例外,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不是需不需要资金,而是如何有效地筹集资金和有效地利用资金。因为资金短缺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而且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得到缓解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对资金问题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以致经济建设中每次出现的重大波折无不与资金问题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情况是,一方面居民存款余额逐年上升,另一方面企业又常因资金不足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银行对企业发放了大量的贷款,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企业在顷刻间把巨额资金化为乌有。很显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我们对有效地筹集资金和有效地利用资金还缺乏深层次的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有着资金投入高的特点,在我国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即使国家的投资政策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倾斜,也很难完全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需要,即使我们找到了筹集资金的有效方式,同时还要解决资金的有效利用,否则,高新技术产业也同样会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恶性循环。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资金问题,其研究的中心就是如何有效地筹集资金和如何有效地利用资金。

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资金投入的特点和规律

每项产业开发的资金投入使用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这基本上是由产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因此,深刻掌握了这项产业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也就可以掌握这项产业在资金投入使用方面的特点和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资金投入使用的特点和规律,当然也应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全过程来分析。

首先,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要取得科技成果,这项科技成果无论是自己研究产生的或是他人研究产生的,都需要投入研究费用。如果是自己研究产生的科技成果,这笔研究费用已经支出了,但这笔费用需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总投入资金之内;如果不是自己研究产生的科技成果,如购置专利,就要付出购买专利的费用,取得了专利使用权才能去从事产业化的开发,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资金投入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需要经过中间试验阶段。这个阶段的投资同前一个阶段一样,仍然带有很大的风险性。一方面,中间试验是对科技成果技术可靠性的进一步检验,因为通过中间试验,可以发现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技术是否完全成熟;另一方面,中间试验还不是大批量的规模生产,它只是探求实现大批量规模生产的方式方法。因此,中间试验所投入的费用,弹性是很大的,它可能投入很高而一无所获,或者经过多次试验,不断增加投入才解决了实现大批量规模生产的可靠方式方法。当然,它也可以以很小的投入解决中间试验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中间试验投入的设备往往不能在大批量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所以,中间试验费用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并且往往以投资者经受不起中间试验阶段的风险望而却步。所谓要增强风险意识,也主要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要经过中间试验这一阶段而言,可以这么说,中间试验的质量决定着实现产业化的质量,中间试验的风险性也决定了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风险性。

第三个特点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过程的专用设备比例很大,虽然中间试验已经从技术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要制造出大批量生产的设备,其费用也很高。传统产业新办一家工厂,当然也需要设备投资,由于传统产业的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这些设备的专业工厂已经出现,所以,传统产业的许多生产设备是由专业生产厂家批量生产的,如饮料的灌装设备、瓶盖冲压设备等,而高新技术产业的许多生产设备还未能由专业化的工厂来大批量生产,设备投资所需费用就要比传统产业高得多。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产品中的核心部件,其生产设备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总之,在技术上独创性越强,越新,资金的投入也会越大,这是需要明白的。

第四个特点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环境条件要比传统产业高。电子技术产业通常要求生产环境具备防尘、防震、恒温等条件,同时还要避免污染,而且,现代化的生产通常是以自动化生产线或流水生产线为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对此应有较高的标准,这就造成了在厂房建设方面的投资费用,比起传统产业来说要高。

第五个特点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过程需要培训上岗操作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技术高和新的特点,不可能有现成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企业的人员,比如说市场推销人员,由于产品技术的高和新,推销人员不懂这项产品的技术就很难向客户讲解这项产品的使用方法和产品技术性能,而且,高新技术产品要风靡市场还有一个过程,即投入广告宣传费用,这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试产阶段尤为重要。

以上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在资金投入方面的五个特点,这五个特点都说明了其投资要比传统产业高。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投资高的这五个特点,又可以概括为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投资要比传统产业开发投资高的原因,是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投资中,技术开发的投资要占很高的比例,和传统产业比较,如果传统产业的技术开发投资是100,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开发投资至少200~300, 甚至可以高达5倍~10倍。

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忽略了技术开发所需要的资金,要想使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这是不可能的,低水平的设备不可能生产出高新技术的产品来,即使偶有可能,也是不能持久的,所谓“因陋就简”,“土设备造出洋机器”的“经验”,曾使我国的经济建设蒙受过很大的损失,这个深刻的教训,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我们尤不能忘记。

我们仍然可以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过程来分析资金投入的一些规律。前面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过程中技术开发投资所占的比例很大,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对技术开发资金投入的高低,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回报率的高低,这就是说,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对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越高,产业开发的成功率也越高;此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更要注重规模效应,传统产业究竟是规模大好,还是规模小好,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但高新技术产业就必须是规模大好,只有实现规模经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才能更为可靠和稳定。所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在设计生产规模时,应当选择最佳的投资规模。现在,高新技术发展很快,高新技术产品也在不断地更新中,与传统产业的产品比较,高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更短了,如果投资者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再开发心中无底,或者没有再开发的投入计划,这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也是不可靠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仅需要规模效应,而且需要不断有新的资金投入。

总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是需要高投入的,由于技术的成熟与否又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成败,所以又是有风险的,而克服风险的唯一办法是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投资中,把技术开发列为投资的核心项目,这就造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我一向不敢苟同无钱也能办事的观点,从事经济建设尤其如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需要高投入已经没有疑问,接着需要讨论的是如何筹集资金,学会有效地筹集资金才能有效地去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

二、如何有效地筹集资金

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项比较陌生的产业,如果科技意识不强烈,不愿主动加深对高新技术的了解,不广泛宣传和普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意义和知识,就很难提高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长期以来,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任务,基本上是由科研机构和大学来完成,企业本应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投资的主体,却未能承担起应担当的角色。自从实施“火炬计划”以来,企业涉足“火炬计划”的并不多,如果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仅仅依靠科研机构和大学来完成,要振兴我国的经济也是不可能的,有效地筹集资金来开发高新技术产业,首要的问题是强化全民的科技意识,使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倾斜。各行各业都能够以发展高新技术为目标,形成以科技为动力的经营机制,就会积极地把资金用到高新技术开发方面来,所以,在讨论有效地筹集资金的各种办法之前,应当强调提高全民科技意识这个大前提,没有这个大前提,任何有效的方法也可以变为无效,这是需要说明的,以下是有效筹集资金的几种思路:

①高新技术成果的持有者,应以各种灵活的方式与投资者合作。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并不在企业,而是高新技术成果的持有者,这就是科研机构或大学。科研机构或大学又偏偏缺乏资金,缺乏产业化的经营管理经验,同时也缺乏把科技成果推向市场的意识,这种状况不改变,会导致投资主体和投资对象越来越分离。

从现在资金普遍短缺的情况来看,高新技术成果持有者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投资者合作为最好。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研成果,如果要马上收回原先投入的科研经费并取得盈利,这就要投资者以现金方式购买科技成果,在实现产业化方面的风险,这就要求资金由购买科技成果者来承担了,这不仅不太公平,也不利于尽快地使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科技成果持有者把科技成果作出合理的价值评估,以技术合作,这是能够吸引投资的关键。

现在有一些科技成果的持有者,对自己的科技成果评估漫天要价,比如说,取得某项成果的投入花了100万元,但价值可能并没有100万元,对科技成果的评估,仍然要按价值规律来办事。相反,科技成果的成本是50万元,价值可能是100万元,甚至更多。 现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缓慢的原因,科技意识不强烈固是主要因素,科技成果持有者缺乏市场意识也很重要。须知,任何科技成果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在自己的手里捏得越久,能够得到的回报也越少。

我为什么强调科技成果持有者尽可能以技术合作(入股)的方式来使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原因有两点:第一,科技成果持有者以技术入股,实际上分担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部分投资,由于科技成果持有者已经支付了科技成果的全部费用,这部分费用就不需要再筹集,减轻了实现产业化资金筹集的负担;第二,科技成果持有者以技术入股,作为股东,要承担实现产业化的全部投资风险,并且要积极参与实现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攻关,担负起股东应尽的职责,这就增强其他股东的投资信心。从目前资金短缺以及科技进步意识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一次买断科技成果的开发方式是不利于鼓励投资者积极性的,这需要科技成果持有者与开发投资者共担风险,才能有效地鼓励开发者投资。

②投资主体多元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

所谓多元化,即要求国家、集体、个人,以及外商(独资或合资)都来涉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我国自从实施“火炬计划”以来,涉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投资者基本上以国家投资为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涉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投资,仍然应界定为国家投资,集体、个人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投资并不多,外商可能更少。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完全依靠国家投资是不可能的,从维护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来说,国家还要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交通运输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国家只须涉足高精尖的,与基础产业相关或与国防工业相关的项目,凡是民用的高新技术项目,应鼓励集体、个体(私营)和外商的投资积极性。所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调动集体、个体(私营)、外商投资积极性的问题,重点又是要调动集体所有制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积极性,我们应学会并掌握引导国内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各种有效方法。在这个方面,重要的是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宣传,让社会各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景有更深刻的认识,把项目介绍给投资者。一方面我们喊资金短缺,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资金的闲置,有资金的不知道应如何去投资。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我们就要向所有的投资者介绍高新技术产业可供开发的项目,不仅使所有的投资者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景,同时还对所有的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一视同仁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基础,资金无论多少,凡拟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都应该受到鼓励和支持。

③股份制首先是筹集资金的一种极好方式,其次才是有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谓明晰产权关系,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未能分离的状况讲的,一旦做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份制也就是只存在着筹集资金的意义,所以,不等于搞了股份制就一定能把企业搞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后,经营权使用不当,企业同样会造成亏损。

既然股份制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方式,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不妨广泛采用,除了少数非要由国家独资的项目外,其余应尽可能以股份制方式筹组开发实体。由于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企业多数是新成立的,因此采用责任公司的形式较好,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在法人合股方面。我们应当引导资金联合,通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机构或大学的联合来组建新的开发实体,当然也要重视个人的闲散资金。高新技术企业不经过几年的运转以证明其开发成功,还不宜过早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否则会影响社会公众的投资积极性,把法人的资金引导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上来,这是很重要的一种集资方式。

④金融机构的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倾斜,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资金来源,同时,金融机构应努力拓展筹资渠道,不仅可以在国内发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债券,而且要学会到海外去筹措资金,到海外去发行债券。

日本在战后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日本的金融机构在为企业筹措资金方面作出的贡献起了很大的作用。战后的日本也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的严重问题,日本在经济起飞以后,也并没有象我国现在这样以促进消费来刺激生产,相反,日本鼓励老百姓储蓄,日本一直是储蓄率很高的国家之一。由于日本把产品的销售着眼于国际市场,所以日本国内的低消费反而为更大规模地拓展海外市场准备了资金。同时,日本的金融机构还在海外筹措外汇,为日本引进世界各国的,特别是为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日本的做法是很值得我国借鉴的。

要学会日本的经验,我国应当首先选择可供出口,并能占领国际市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项目,这样就为金融机构到海外筹措资金提供了可靠的还贷保证。高新技术产业在生产设备方面,至少现在是应当以进口先进的技术装备为主,因为没有先进的装备是很难生产出先进的产品来的,所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通常都需要一定的外汇投资。有许多开发项目因所需外汇未能落实而中途夭折,或无法启动。筹集一定的外汇是非常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要实现高起点,可以适当进口先进的基础设备、关键设备,以实现生产的高效率。

应当允许各专业银行拿出一定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特别是已经运转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效益好,产品受到市场欢迎,金融机构更应该支持这些企业的顺利发展。

⑤现在全国52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有金融机构设立的办事处或支行,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来说是起到了有力的作用,但是,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所需要的巨额资金来说,仅靠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还很不足。我觉得可以考虑允许国家级的52个开发区,自己组建相当于商业银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基金会”,或者组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合作银行”,业务范围限定在开发区之内,主要职责是向开发区内的企业提供贷款,特别是流动资金贷款。基金的来源以政府财政拨给为主,其余的由基金会向社会各界筹集,按股份制组织方式运作,利润亦按股分成。总之,可以按《商业银行法》的规定来组建。

⑥允许社会各种基金组织向高新技术产业发放贷款,或投资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我国现有许多官方或民间的各种基金组织,这些基金组织,有的是只使用利息的,有的则是使用本金的,如社会保障中的退休统筹金、残疾人福利金、医疗统筹金等,这些基金已经积累了不少,如何使这些基金更快地增值是当前的重要课题。通过立法来规范这些基金的使用,是完全必要的,所以,保证基金的增值,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基金会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不仅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有利,对各种基金本身的发展壮大也有利。

⑦关于设立风险基金等筹资方式,在报刊上已多有论述,在此从略。

以上思路,重点是如何在国内筹集资金的方式,在海外筹集资则要通过金融机构来进行。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是很难借助外商投资来实现的,外国人不会把先进的技术转移到我国来,也不会把资金转移到我国来帮助我们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是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是体现经济实力的核心产业,如果我们以为在经济运作上与国际惯例接轨,外商就会来投资的这种想法是天真的,也是不现实的。改革开放16年来的经验以及国际竞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各国都不会拿出钱来帮助别人发展高新技术,不能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上对外资抱有多大的希望。一位日本教授曾经反问一位中国学者:“中国的现代化是不是非要日本的资金不可?”这种反问正反映了经济竞争不仅涉及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还在防止自己的资金向海外聚集,外商绝对不是只要能赚钱就行,也不是他们的钱多到不知怎么用,因此,着眼于我国自己的资金,是最积极的,是最为可靠的,也应该是最有效的筹资渠道。

三、如何有效地利用资金

资金的有效利用是投资者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政府应该向投资者强调的投资原则。资金的有效利用在我国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投入多,产出少;开发项目重复;建设周期太长;资金预算不准确,这些都是对资金的浪费。我国有52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果项目重复太多,资金就会造成损失。改革开放16年来,各地投资热导致的宏观指导失控,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投资项目低水平重复,把许多钱给白白浪费了,如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项目的投资就是如此。为了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我们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切实加强中央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项目的宏观计划指导,每年由中央公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指导方向,对一些需要有规模才能产生高效益的项目,应提出规模要求。对全国各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开发项目,无论大小都要实行项目认定和审批制度,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又回到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路,而是加强宏观调控,避免盲目发展造成损失,特别要防止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以开发区的名义立项。从全国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完成投资或正在投资的项目看,有许多项目并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这种低水平的项目如果听其自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会徒有其名而无其实,所以,中央的宏观指导计划不仅必要,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约束力。全国各级开发区自觉接受中央的宏观计划指导,是避免资金浪费的可靠保证。

第二,资金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项目论证的科学性和项目执行的严密性。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还没有养成对项目论证的习惯,有些项目虽然经过论证,但比较简单,资金预算也不很准确,往往是项目开发到一半,才发现有许多未曾意料到的问题,于是又追加资金,如果资金没有着落,工程只好搁置。这种项目就是我们常说的“胡子工程”。

导致“胡子工程”的原因,在执行计划时不严密,指挥失误,工作马虎,浪费严重,不能精打细算,政府办事效率不高,推诿扯皮,这都会延误时间。而延误时间必定要造成经济损失,增加投资。因此,各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能要转变到做好服务方面来,提高办事效率,及时为企业解决各项困难问题和要求。投资者在执行计划时应分秒必争,能提前或尽快完成项目投资计划,就可以提前或按时投产,所谓“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就深刻反映了有效利用资金的途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者应非常重视各个环节的协调,特别是要做好设备安装调试的工作,以保证项目能顺利投产。

第三,项目顺利完成以后,不能满负荷使用也是一种浪费,而且是最大的浪费。据我所知,投资项目完成以后不能满负荷生产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有如下几个原因:

①原材料和配套件供应不能按时到位;

②流动资金短缺;

③新产品销售不畅;

④产品质量还存在问题;

⑤实际成本太高。

以上5个问题,出现任何一个都会导致设备闲置, 如果项目资金来源于贷款,要支付的利息大于企业利润,企业就会亏损,负债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在项目完成以后,必须防止出现任何一个困扰企业的问题,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新产品的宣传和销售。

任何一项高新技术产品,在立项投资之前都是由专家或政府机构来审定其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即使获得了专利,也不能一定保证产品畅销,产品最终是要由消费者来接受的,所以,消费者的认可比起专家和政府机构的审定更为重要。而且,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先进性,消费者还有一个学习和认识的问题,专家当然都是一看就清楚。换言之,申请一项专利,由于是送给专家审查,行家碰行家,可以很快就得到认定;而高新技术产品却是由行家交给非行家使用,要想很快得到认可是需要普及和宣传产品知识的。消费者对高新技术产品这种认识上的差距,需要生产厂家来缩短。只有产品能卖出去才能实施满负荷生产,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要保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资金的有效利用,必须有一支懂市场经济,会经营管理的人才队伍。

第四,资金的有效利用,必须形成投资→积累→再投资→再积累的良性循环。这个良性循环的决定因素是提高个人的储蓄率。

国内个人的资金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这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改革开放16年来,从优先发展的产业来说,我国首先抓了农业和日用品等轻工业的生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发展很快,不仅基本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且朝着高档消费品的方向发展,比如电冰箱、空调、彩电、摄像机、录像机、照相机、手表等等,即使这些产品拚命往高档次发展,由于科技发展滞后,其产品也无法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如氟里昂已面临在电冰箱和空调机中淘汰,甚至禁用。于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档消费品的追求,大量进口,不仅外汇没有用到点子上,还刺激了加工业的畸型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情况看,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发展日用品生产是必要的,但经过了16年,再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势必会使我国的经济失去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要提高储蓄率,必须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消费,不要急于宣传过上小康生活,即使达到了小康的收入,在消费上也应提倡温饱为主。把人民群众手里的余钱转化为投资。现在,我国每年的公款吃喝已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如果人均能抑制消费100元,全国就可以有1000亿元的储蓄增长。国内一些经济学家主张用刺激消费来刺激生产,结果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物价上涨迅速,这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被削弱。

日本的伊藤正则先生曾谈到资金良性循环的作用,他说:“个人储蓄的增加,使得民间设备投资增加;设备投资增加了,必然增强生产能力,增加利润,增加个人收入;收入增加了,随着个人的储蓄也会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1〕

把抑制高消费,鼓励个人储蓄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结合起来,充分而且有效地利用好国内资金,是刻不容缓的一项政策。

四、化整为零与集腋成裘

任何一项高新技术产业,其产品的零部件并非都是高新技术,其中可以分为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两个部分。以计算机为例,芯片是核心技术,其余的零部件多为非核心技术。核心技术零件属于高新技术;非核心技术零件在一般传统产业中也能制造出来。绝大多数的高新技术产品都可以这样来划分,并且非核心零部件所占比例很大,这里所讲的比例,包括数量、原材料耗用、生产工时、设备投资等等。

这样划分有什么意义呢?它可以激发我们把投资花在刀刃上。这里仍以计算机为例来说明这样划分的意义。如果某企业现在研制出高兆位的芯片,如果仅投资生产这种芯片,资金或许并不困难;如果还要生产整机,所花的投资就很大,甚至仅靠自己的资金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开发者又不想通过合资来解决,目的是要保持自己的独占性。这显然是只生产芯片获利小,能生产整机获利大,生产整机还可以创造自己的名牌。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选择自己的资金只用于生产芯片和组装,而其余的非核心零部件,要求其他厂家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技术要求来加工,把非核心零部件扩散给其他企业加工。这样组装出来的整机,同样体现了自己的技术,因为即使给其他企业加工出来的非核心零部件,也是根据自己的设计加工的,这样就省却了自己对非核心零部件的投资。当然,其中部分利润被分割了,但从总体看,整机的生产得以实现,有限的资金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种扩散非核心零部件的方法,就叫做化整为零。在当前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应普遍采取这种形式。

事实上,精明的企业家已经这样做了。我国的个人电脑发展速度很快,得力于众多从事组装机生产,这些从事组装的企业,自己并不生产零部件。尽管是五花八门的零部件,企业也无法创造自己的名牌,由于价格低,在电脑热刚兴起时,他们确赚了丰厚的利润,这种方式要长久维持很难,关键是自己没有开发能力。但是,这种方法被有开发能力的企业所掌握,他们就可以解决资金不足之苦,并且能够使自己设计的整机参与市场竞争。

我国有条件普遍采用这种化整为零的扩散方式来开发高技新技术产业。当前,我国的传统产业由于产品技术落后,整个生产面临技术改造的问题,在技术改造中,生产什么产品是个关键,传统产业最苦恼的问题是还未能开发出新一代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把零部件扩散给他们加工,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同时,我国正面临企业重组,通过化整为零的扩散方式,可以更好地建立起协作和互相依托的关系,有利于形成真正的紧密型的企业集团。

集腋成裘是化整为零的结果。采取化整为零的扩散方式,结果是把分散的技术,资金集中起来了。

自从实施市场经济以来,竞争的问题讲得多,协作的问题讲得少,多数企业是不到没有饭吃的地步是不会讲合并、兼并的,殊不知到了负债严重的地步,谁也不会去兼并一个亏损企业。而依托、协作却容易做得到,但建立起这种协作和互相依托的机制,关键又在于牵头企业的胸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但法制经济却并不等于是竞争经济,把竞争作狭隘的理解,显然是不妥的。如果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够采取化整为零的扩散方式,不仅是资金短缺的问题可以解决,而且对传统产业来说,人力、物力、资金都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千万不要再走“小而全”的老路。

以上讨论的是高新技术产开发中的资金有效筹集和资金有效利用问题,达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是政府的政策引导,把理论转化为方法,把方法转化为政策,这也是理论能否起作用的关键所在,其中化整为零与集腋成裘的辩证关系以及与中国国情之相适应,作者以为应尤其引起注意。

注释:

〔1〕伊藤正则:《日本高速增长时期的金融政策和对中国的建议》,中国经济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第11页。

标签:;  ;  ;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问题_民间集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