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现状和显著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综合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绩效评价主体、因素、方法,围绕人才建设、评价指标和体系,提出了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全寿命过程绩效评价构想。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绩效评价;全寿命;新农村建设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产业园区、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项目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项目分散、建设复杂、周期冗长、管理欠缺等显著特点[1]。
1 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现状分析
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服务于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项目除了要满足必需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外,还要注重环境、生态和文化领域的需求[1, 2]。
1.1 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农村建设和农民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先进化和精神化。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不仅仅局限于乡村道路的建设,还包括饮水供给、河道治理、污水和垃圾处理、路灯和电网改造、文化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等[3]。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表现出种类繁多,项目规模庞大的特点。同时,基础设施项目间相互牵连,彼此影响,互相制约。
1.2 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无序性
农村建设不同于城市建设,缺乏前期总体发展规划和可行性调研,项目建设表现出无序性和滞后性,建成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另外,参与建设的人员文化程度、技术水平等参差不齐,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盲目性和无序性,甚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重复性返工情况[1,3]。同时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只是服务于本村集体,受到特定区域的限制,服务区域和受益区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3 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公共性
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建设的,而是为了满足当地农村集体的必要生活和生产需要,其服务区域是当地农村,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是集体性活动,受益对象是农民集体,受益群体是平等的,不存在受益对象间的竞争和冲突[4]。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表现出公共服务的性质,同时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文化精神需求提供必要的基础服务和效益。
2 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必将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是盲目的、无序的,而是要根据所在地域的发展现状和生活生产需要,有根据的、有目的的、科学的制定建设规划方案,稳步高效的推进项目实施和建设,在项目投入使用后保持长效的运营维持和管理,进行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绩效评价。
2.1 绩效评价主体
我国乡村建设是以政府主导为主的乡村建设,政府职能部门作为乡村建设的实施者和管理者,统一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指导和推动乡村建设[5]。基于此,各级地方政府财政为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提高保障,与企业或者私人建设项目相比,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典型的大众化和公共性,因此,项目的绩效评价管理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然而,主管部门相关技术人才欠缺,专业领域模糊,很难真正的进行监管和绩效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基于此,绩效评价的主体就不能仅仅局限于项目的实施者,而是要在各级地方政府监管下组建专业绩效管理团队或委托具有绩效评价管理能力的第三方参与到基础设施项目绩效管理工作中,以专业的、高水平的、科学的原则,公正客观的对建设项目进行绩效管理。
2.2 绩效评价影响因素
基础设施绩效评价是围绕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制定、项目实施、运营维持、资金管理、政策支持等全寿命周期的绩效管理与评价,因此影响绩效评价的因素繁多而复杂。
项目绩效评价首当其冲的是科学的规划设计。由于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地域特性,因此,项目的规划设计不能千篇一律,照抄照搬。而是要根据当地区域发展特色、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新农村发展定位,科学的、合理的制定规划方案,反复论证以满足当地乡村发展的实际。绩效评价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和监管,要在可行性规划设计和既定建设项目范围内,合理进行资金投入和管理,保证资金流向的合理性、专项性和透明化[6]。
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本质上就是工程建设项目,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要求对专业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在项目管理、实施及运营阶段,要严把质量关,全面控制项目的建设质量,全面落实项目运行阶段的维护和管理,切实保证建设项目发挥相应的作用,提供必要的效益[7]。同时,还要注重政策的保障,在国家的“三农”优惠政策范围内,统筹土地政策、信贷政策、招商政策和环保政策等,开展围绕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使得基础设施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做到真正意义上服务于农村建设,服务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
2.3 绩效评价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的绩效评价侧重于结果的评价,对过程性评价较少;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是围绕项目规划、建设、实施、运行管理的全过程性评价[8]。前者的评价方法单一,后者的绩效评价要针对项目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评价追踪,程序繁琐,流程复杂。
为了有效的实现项目的绩效评价管理,首先要根据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和规模,明确绩效评价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参数,围绕项目的规划、建设、运行,资金、环保等因素,构建项目全寿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得基础设施项目的绩效评价更加直观、合理和科学。
3 结语
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是围绕特定区域,服务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公共性和多样性特点,基于此,综合绩效评价主体、绩效评价方法、绩效评价因素,提出了针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寿命过程的绩效评价,针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管理全寿命的绩效跟踪评价,以实现基础设施项目最大化的效益服务于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杏丽. 我国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2018.
[2]郑悦红,郭汉丁,吴思材,陈思敏. 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研究[J]. 城市,2017(7):66-71.
[3]陈圆,何为. 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与方法[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2):8-14.
[4]樊梦菲. 基础设施PPP模式运行绩效评价研究[D]. 江西财经大学,南昌,2017.
[5]王建康,白鹏锐,徐海成. 基础设施养护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收费公路为例[J]. 人文杂志,2019(1):44-51.
[6]杨博文.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方法步骤[J]. 现代审计与经济,2018(2):31-32.
[7]李倩,李杏丽,邹伟武.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15(6):1625-1630.
[8]万蕾.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J]. 泰山学院学报,2018(6):18-23.
论文作者:郑建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基础设施论文; 项目论文; 绩效评价论文; 农村论文; 新农村论文; 乡村论文; 寿命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