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观察及优化论文_刘敏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观察及优化论文_刘敏

刘 敏

潍坊市潍城区杏埠中心卫生院

摘要:目的:探索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总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他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0.00%,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两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其他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观察;优化

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的病变部位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和胸腔等。这类疾病对患者有很大的危害,病情较轻者多有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等症状,而严重者则会产生呼吸困难、严重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除了对呼吸系统疾病重症患者进行可靠的治疗,还要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愈的几率,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本临床探索就是呼吸内科护理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于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不错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在我院门诊就诊资料完整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总共80例,这80例患者中,肺癌14例,支气管哮喘35例,支气管扩张21例,慢性阻塞性肺炎10例。将选取的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总共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32至57岁之间;对照组,总共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33至59岁之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体的状况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他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措施如下:

1.2.1药物治疗护理

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用药,充分了解患者的药物的副作用,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在实际用药中过程进行调整。

1.2.2机械通气护理

机械通气护理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很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对机械通气护理的操作方法进行充分的掌握,并且了解其注意事项。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及时地清除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并注意患者呼吸与呼吸机的一致,认真管理气囊,要保证呼吸机的参数的设置是正确的。

1.2.3饮食护理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需要在饮食上有所注意,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帮助制定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案,可让患者多食用高蛋白质和多纤维素的食物。同时叮嘱患者多饮水,建议患者多餐少食。护理人员还可以帮助患者按摩腹部,使患者的胃肠蠕动加快,促进食物的消化,饮食上的护理使得患者的身体素质不至于由于重症疾病急剧变差,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保障。

1.2.4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疾病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重症患者因为身患重症,加上对于病情的不了解,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和情绪低落甚至感到绝望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地去对重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让患者认识自己的病情,开导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引导患者的情绪朝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1.3效果评定

对两组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定,治愈:患者的疾病症状完全消失,身体完全康复。好转:患者的疾病症状基本消失,基本能够正常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效:患者的疾病症状没有变化或改善不明显。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临床探索研究所得到的有效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的有21例,好转的为18例,无效的有1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患者治愈的有15例,好转的为17例,无效的有8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两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3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易感染、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在护理中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引发呼吸道感染,影响患者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出现焦虑、烦躁、情绪不安等心理“疾病”,影响患者康复,严重时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除了要提高临床治疗质量外,更要加强护理干预。

本研究对我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从心理护理、病情护理、药物治疗护理、机械通气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口腔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治愈22例,治愈率61.11%,比对照组高1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比对照组高16.67%(P<0.05)。由此可见,有针对性的对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提高治愈率,效果显著。观察组中无效1例,死亡1例;对照组中无效6例,死亡2例,其主要原因可能有:①护理人员一时疏忽,造成严重后果。②病发突发且严重,抢救无效死亡。为此,我院今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①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护理工作流程执行,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规范性。②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术及服务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③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运动等精心护理。同时医护人员之间要加强沟通,各司其职,通力合作。

总而言之,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病情护理、药物治疗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口腔护理等全方位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医疗纠纷,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媛媛.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后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34-35.

[2]陆美玲.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探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02):656-657.

[3]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336-337.

[4]张艳玲.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6):191-192.

[5]叶任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19):122-123.

[6]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336-337.

[7]董颖.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2:112-113.

[8]王丽萍.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J].中外医疗,2013,23:150+152.

[9]王玉梅.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778-779.

[10]黄惠琨,范子英.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J].当代医学,2010,77(01):54-55.

[11]车驰,杜以利.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J].海军医学杂志,2011,121(02):112-113.

论文作者:刘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  ;  ;  ;  ;  ;  ;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观察及优化论文_刘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