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防排烟策略研究论文_熊国晓

身份证号码:452226197912156676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地下建筑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研究表明安全问题成为了地下建筑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本文首先阐述了地下建筑防排烟的相关概念,其次分析了地下建筑防排烟控制的原则,最后对地下建筑防排烟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地下建筑;防排烟;策略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因而促进了地下建筑的发展。国内外许多地下建筑火灾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在地下建筑设计中,对防火设计缺乏考虑或考虑不周密,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大多是由于管理和设计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加强对地下建筑防排烟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下建筑防排烟概述

1.1地下建筑防排烟的概念

为使地下建筑达到安全目的所采用的措施很多,从防火的观点来看,要求思想上重视,在物业管理中,加强火灾的防范措施。在地下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建筑物、空间设计,建筑用材料等的非燃化和疏散性。对可燃物加以妥善处置也是保障安全措施之一。此外,地下建筑设计时考虑疏散通路的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建筑物防火排烟的概念如图1所示。

1.2地下建筑火灾烟气的危害

概括起来看,烟气主要危害如下:

(1)烟气的毒性。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研究表明,火灾中死亡人员约有一半是由于CO中毒引起的,尽管现有火灾数据还无法提供其他有毒气体对人员死亡的可能影响,但大多数研究机构已达成共识,即火灾燃烧的副产物能对人产生极大危害,且多种气体的共同存在可能加强毒性[1]。

(2)烟气的高温危害。火灾烟气的高温对人、对物可产生不良影响。人暴露在高温烟气中,65℃时人可短时忍受,在100℃左右时,一般人只能忍受几分钟,则会使口腔及喉头肿胀而发生窒息。

(3)烟气的遮光性。在着火区域的房间及疏散通道内,充满了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及各种燃烧成分的热烟,甚至远离火区的部位及其上部也可能烟雾弥漫。这对人员的疏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烟气中的某些成分会对眼睛和鼻、喉产生强烈刺激,使人们视力下降且呼吸困难。浓烟能造成极为紧张的恐怖心理状态,使人们失去行动能力甚至采取异常行动。

(4)增加了扑救的难度。弥漫的烟雾影响视线,使消防队员很难找到起火点,也不易辨别火势发展的方向,灭火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同时,烟气中某些燃烧产物还有造成新的火源和促使火势发展的危险;不完全燃烧产物可能继续燃烧,有的还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带有高温的烟气会因气体的热对流和热辐射而引燃其他可燃物。上述情况导致了火场的扩大,给扑救工作加大了难度。

2.地下建筑火灾烟气控制原则

2.1隔断或阻挡

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和烟气传播,规定建筑中必须划分防火分和防烟分区。墙、楼板、门等都可以隔断或阻挡烟气的传播。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楼板、防火门或防火卷帘等分隔的区域,可以将火灾限制在一定局部区域内(在一定时间内),不使火势蔓延,同样也对烟气起了隔断作用[2]。

防烟分区是指在设置排烟措施的过道、房间中,采用挡烟垂壁(一般用有机玻璃制作)、隔墙(采用非燃烧材料的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m的挡烟梁等措施来划分区域的防烟空间。防烟分区在防火分区中分隔。

2.2疏导排烟

最常用的方法是机械排烟,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保证排烟口的有效开口面积,机械排烟口要求尽量装设在较高的位置上。对于顶棚高度不超过3m的建筑物.排烟口应设在防烟分区的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即可设在距顶棚800mm以内的高度上;对于顶棚高度在3~4m的建筑物,排烟口可设在距地面2.1m的高度以上;对于顶棚高度超过4m的建筑物,排烟口可设在地面与顶棚之间1/2以上高度的墙面上;水平布置:排烟口应尽量设置在防烟分区的中心部位.且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3.地下建筑防排烟策略研究

3.1地下建筑防烟策略

对于地下建筑,主要的防烟策略有:建筑材料的非燃化、增加内部房间的密闭性、设置阻烟设备和通过加压送风来防烟等。

(1)建筑材料的非燃化。由于建筑材料的非燃化是从根本上杜绝烟源的一种有效措施,所以,防烟的基本做法首先是尽量使各种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做到非燃化,这也是各国通行的普遍做法。我国在这方面也有专门的法规和规范,对各种建筑材料、室内装修材料、室内家具材料、管道保温绝热材料的非燃化问题都有明确规定,特别是对各种地下建筑要求都非常严格。非燃材料的特点是不易燃烧且发烟量很少,可使火灾时产生的烟气量大大减少。在尽量使建筑材料非燃化的同时,还应考虑建筑物内的衣物、书籍等易燃品在收藏方式方面的非燃化。通常,可以用非燃材料或难燃材料来制作壁橱或钢橱,将室内物品收藏在这些非燃或难燃的橱柜中[3]。

(2)增加内部房间的密闭性。对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采用密封性能较好的墙壁和门窗将其封闭起来,对进出房间的气流加以控制,当房间一旦起火时,外部新鲜空气无法流入,可使着火房间内的燃烧因缺氧而自行熄火,从而达到防烟和灭火的目的。

(3)设置阻烟设备。在烟气扩散流动的途径上设置各种阻碍设备,以防止烟气的流动和扩散。如在地下商场、展览馆、会议室、图书阅览室等较大房间的吊顶上设置垂距较大、一般在50cm左右的防烟垂壁;在室内过道的吊顶上设置玻璃垂壁;在防火防烟分区采用防烟卷帘、防火门等阻碍结构。

3.2地下建筑排烟措施

地下建筑内的排烟措施可分为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大类:

(1)自然排烟。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时热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的作用,通过地下建筑物上部的开口部位把烟气排至室外的一种排烟方法。这种排烟方法实质上是热烟气和冷空气的一种对流。如图2所示。

自然排烟主要有两种方式:①通过排烟竖井排烟。利用人防工程改建和专门设计建造的地下商场、地下商业街、地下汽车库、地下物资仓库等,在地下建筑的顶部一般都建有若干个排烟竖井;排烟竖井开口面积的总和应不小于地下建筑总面积的2%,否则达不到排烟的目的。排烟口的位置距地下设施内最远点的距离一般不大于30m。通过排烟竖井排烟,可将烟气排出室外。②通过采光窗井进行排烟。如图2所示,对于设有采光窗井的附建式地下设施,可以通过开启采光的窗户进行排烟,利用采光窗井自然排烟,方法简单、运行可靠。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受室外风力的影响;二是通过地下采光窗井排烟,火势有蔓延到上层设施的危险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2)机械排烟。机械排烟是指使用各种排烟风机进行强制排烟,这种方式不受室外条件的影响,排烟比较稳定,效果较好。它主要包括: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口等。排烟风机要有一定的耐热性能,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分钟。排烟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一般在60cm以上。排烟管道可用薄钢板、无机玻璃钢和石棉板制成的,也有的是用混凝土砌就的。但为了少占内部空间,采用金属管道的较多。排烟管道一般是与通风、空调系统分开设置的。

4.结语

总的来说,控制烟雾有“防烟’’和“排烟”两种方式。“防烟”是防止烟的进入,是被动的;相反,“排烟”是积极改变烟的流向,使之排出户外,是主动的,两者互为补充。目前防烟最好的办法在于消除发烟的源头,这就要求设计火灾报警系统及自动灭火系统,以便尽早发现火灾,在大量浓烟产生之前扑灭火灾或控制火灾发展。此外,加强防烟知识宣传,根据火灾时人们在异常心理状态下的行动特点,制定相应的避难疏散计划,配备足够的避难器材也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杰,黄德祥.地下商业建筑通风排烟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22(1).

[2]兰彬.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及防烟设计参数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4).

[3]胡宜磊.关于地下建筑排烟设计的几点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11).

论文作者:熊国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地下建筑防排烟策略研究论文_熊国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