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国企改革的观念谬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谬误论文,国企改革论文,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在中国的国企改革是一个很热的话题,国内外很多人都在讨论——他们基于自己的理想、立场/地位,甚至特别境遇,根据宪法赋予的监督权对国企“予以批评”,而被批评者多半只有“容忍的义务”。 可是,在浩如烟海的讨论中,存在诸多似是而非的模糊论断,甚至还有一些可能是谬误的理解,厘清这些理解会有助于我们正确推进国企改革。因此,超越国企改革的观念谬误,是当下国企改革中颇值关注的问题。 一、到底什么是国企:概念系统的争论 国企改革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是国企(国有企业,state-owned corporation)?在欧洲及美国,对国企有或宽或窄的不同认定,大多是指基于政府出资并取得控制权的企业形态。在中国,从宪法到法律、法规甚至行政规章,国企的概念被广泛使用,但到底何谓国企却从未被认真对待过。 在北大法律信息网上,以“国有企业”为关键词搜索法规名称,可搜到中央法规、司法解释284篇。其中,行政法规25篇,部门规章219篇、司法解释3篇。可这些法律规范都没有准确地解释国企的内涵。国企是否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否包括改制后的公司?若包括公司,是仅包括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还是也包括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现有法律文件要么对此语焉不详,要么环顾左右而言他,国家统计局有关企业类型的划分,也仅是基于统计需要,并不十分科学。可见,国企的法律概念与范围在现行规范体系中并不清晰,而“国企是什么”本身是国企改革的前置性问题,也是涉及国企的法律规制,甚至刑事规制的前提。例如,刑法中涉及国企及国有资产的犯罪,也需与其他法律关于国企及国有资产的概念与范围一致。 因此,中国在未来立法中须对国企的内涵及外延予以准确界定。尤需讨论的有:其一,法律中的“国企”概念是否仍需保留?能否以《企业国有资产法》中的“国家出资企业”取代之?其二,在偏重主体的概念——“国企”与偏重客体的概念——“国有资产”之间如何协调,法律上是否需同时使用这两个概念?其三,若保留国企之概念,是继续使用“国企”概念,还是使用“公共企业”概念?若同时进行主体保护与客体保护,有关国有资产保护的范围是否仍仅限于企业国有资产?是否应制定“统一的国有资产法”,扩张目前“局限于企业”的国有资产法之调整范围?这些问题涉及中国未来有关国企改革,到底是单独采取主体规制——制定某种“国有企业法”,还是单独采取客体规制——制定某种“国有资产法”,或者同时保留主体规制与客体规制的问题?若采主体规制模式,制定专门的“国有企业法”,又应采何种国有企业法之模式——是坚持所有权标准,沿用传统的“国有企业法模式”,还是改采功能主义标准,新设“公共企业法模式”更好? 遗憾的是,这些基础性问题在有关国企改革的讨论中,经常被使用、误用,却未被认真对待、精细对待及正确对待。 二、国企的性质是什么:商事公司抑或公共企业 现行有关国企的诸多讨论,都与国企的性质定位有关,但国企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企业?目前的法律定位及理论认识都是模糊的:例如,有人批评国企不能盈利,这其实是用“商事企业的标准”去评价国企;再如,有人褒扬国企的社会贡献,甚至主张国企对政权安定、社会安定的意义,这可能是用“公共企业的标准”去评价国企。因此,若不事先厘定国企的性质,就无法准确定位国企的功能,更不可能找准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与方案。 历史上有关国企改革的措施,多以商事公司的标准衡量、评价国企,故强调国企须解决所有权主体缺位问题、须两权分离、权责清晰、能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因此也乐于采用“偏向经济评价”的EVA考核指标。国企能否赚钱,成为衡量国企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2015年国企改革政策的拟订者注意到“纯商事国企思维”所存在的问题,接受了“分类管理”的策略,将国企区分为“商业类国企”与“公益类国企”,进行区分干预与管理。由此,又衍生了“商业类国企”是否属妥当概念(因“商业”一词,在中文习惯里乃相对工业、农业而言的行业术语,“商事”则可能是更合适的概念),如何界定、谁来界定“商业类国企”与“公益类国企”的区分标准,以及公益类国企能否从事或利性行为等诸多问题。尽管存在上述有待明确的争论,但国资委已经注意到不能用“纯粹商事企业的标准”或“单一的经济标准”去评价国企;而且,已经考虑从“功能主义”角度理解国企的性质,这已是非常不错的进步。但若仅停留在这样的分类管理阶段,对国企性质的理解还不够彻底——有关国企改革的步伐还“走得不够快”。 在我看来,国企在性质上属于“公共企业”,应当废除传统基于所有制区分而产生的国企概念,用“公共企业”的概念取代“国有企业”的概念。此处所谓公共企业,是指以公共财产投资或基于公共目的而设立的企业。公共企业系从功能主义角度理解及定位国企之性质。由此,在制度设计上,应调整现行有关国企的分类,国企在功能上可区分为两类:其一,公共商事公司(public business corporation),那些从事商事经营的国企,属于公共商事公司,如商业类房地产公司、投资公司。此类公司以营利为目的,对其考核,需考虑商业/营业指标。其二,公共非营利公司(public non-profit corporation),那些在公益性领域活动的企业,属公共非营利公司。此类公司,非以商事经营为目的,且公司之设立,多为实现某种公共目的,如支持农村扶贫贷款的公司。此类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对其考核,毋须过多考虑商业目标,但并不意味着其不可以从事商事活动。与私人商业公司不同的是,上述公共企业因要么涉及公共财产的运用,要么涉及公共目的,应适用公法规范其行为,而非仅适用商业公司法。因此,国企总体上应从现行“商业公司法”中撤退,制定专门的《公共企业法》予以规制。 可见,不同的企业性质决定了不同的规制方式,从而影响了适用于国企的法律体系。 三、私有化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吗 多年前张五常教授在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有人问他:“如何才能解决中国国企的问题?”他的回答是“关掉国企,就解决了国企的问题”;言下之意是“中国不可能解决国企的问题”。还有一些非常著名的自由主义/市场主义经济学者(如张维迎教授等)也在不断地支持——私有化才是国企改革的未来。历史证明,张五常教授的观点是错误的,历史可能也将继续证明,张维迎教授等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国企的存在是一个全球现象。即使在最自由、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也存在数目不少的国企(美国有时称为政府公司,government corporation)。而且非常有趣的是,中国国企存在的几乎所有问题,美国国企也都存在,如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对国企的控制比中国还要严格,一些国企的董事要总统任命;还有一些是财政部部长兼任,政企不分似乎比中国还严重。非常吊诡的是,指导中国进行自由主义/市场化改革的美国学者或者认同美国模式、非常喜欢“比较美国”的中国学者,却在批评中国国企问题的同时,并不太在意援引美国的实例。 欧洲国企私有化改革的历史表明,私有化并非国企改革的一条通畅道路。即便在欧洲,其国企私有化,也以设计“黄金股”、保留国家控制权为前提。中国国企公司化改制的历史也表明,私有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或者主要是权贵“瓜分国企”的代名词。当然,今天当我们换用“公私合作”“混合所有制”来暗度陈仓时,应当持有更谨慎的态度——改制过程应当有更高的透明度,混改不应当一拥而起,是否进行混改不应当是一种运动,而应当是一种“商业判断”的结果。但是,从目前来看,这种期望可能只是奢望。因为,在中国,一旦某一种措施、某一项决策成为统一政策,我们可能也就离“运动”不远了。国企私有化,其目的乃旨在消灭国企,可现在全世界,要全面消灭国企只是一场梦。更何况,国企本身是“宪法规定的事项”,站在法律人的角度,要谈国企私有化,先要谈修改宪法。因此,虽然宪法并非不可以改,但站在实定法的立场,主张放弃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之“国企私有化”的主张,确实违反了现今宪法。 因此,法律人不要动辄主张私有化,这在中国目前无疑有宪法上的障碍;如果我们真的在践行法治,当提出私有化的学术主张时,请先考虑好,是否需要先主张修宪?——尽管我并不认为这是关于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制度是文化的反映,经济基础并不仅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中的一些文化因素和观念也会反过来形塑经济形态——在中国这样一个有几千年官本位观念的社会,“权力”很多时候会事实上成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权力性资源配置”可能通过立法的方式进行,也可能通过行政的方式展开;可能通过合法的方式存在,也可能以违法的面貌出现。虽然近三十年来,我们在官方文件和改革实践中,一直试图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式,但这样的一种理性逻辑,目前还是在路上。关于国企的私有化改革,也许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幅自己创设的理想图景——很多人认为,私有化会改善我们的境况。可是,这样的一种判断未必正确。国企私有化之后的生活,未必比现在更美好——没有社会保障的私有化,只能是对底层民众的又一次剥夺。回顾“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时代”,人们虽然可能牺牲了效率,但却得到了公平;虽然可能牺牲了挑选商品房的机会,但却得到了最低的住房保障和安宁,甚至不用整天全城“乾坤大挪移式”地去上班。在很容易抛弃历史的今天,回顾过去也许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到——国企私有化其实是有很多局限的。即便在美国,现在也存在一种新型的社区经济形式,这是私人合作的新形式,可见,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不只有私有化,还有合作和公共的方向。因此,主张国企全部私有化,对中国而言可能会是一场灾难。 四、国企应撤出竞争性领域么 坚持国企私有化,从根本上否定国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官不与民争利”的传统。有人认为,这是传统中国一项古老的原则;因此,国企应全部撤出竞争性领域,政府只能将国企保留在提供公共产品的狭小范围中。或者说,国家不能从事商事经营,所有商事营业均需对私人开放。可是,在中国历史上,是否真有官不与民争利的传统,却是颇值怀疑的。 首先,在盛行集体主义的中国,“小民”往往被“强大的国家”吸收。国家优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相应地,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直由官方把控;常常提到的“重农抑商”,其实抑的也主要是私商,而官商从来都是得到特殊保护的。例如,在清朝洋务运动初期,新式企业最初都由官方垄断创办,朝廷禁止民办企业使用新式机器,违令者将予以查封。因此,沿海某些想经办现代企业的商人,只能给洋人当买办,形成中国极强的买办资本主义特点。事实上,历朝历代,重要的经济资源都是掌握在国家或其代表手中。再如,在土地重要的时代,土地属国家或代表国家的皇帝/皇族所有;在盐铁重要的时代,国家对盐铁实行专卖,贩卖私盐予以重罚;即便在现代商业社会,利润最为丰厚的产业,也几无例外都由国家控制,如烟草专卖。国家垄断重要的资源及金融产业;并且,国家还以法律的方式,不断强化这种垄断的权力。至于国际贸易,很大程度上也是垄断在国家手中——在西方,有国家授予特权、甚至能代表国家征税的东印度公司范本;在东方,也有明朝郑和下西洋推动的茶叶及瓷器贸易之先例。这些重要的商事活动,要么是由国家直接经营,要么是商人背后站着国家。国家频繁参与重要行业的商事经营,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领域的重要性,占有这些生产及生活资料,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更何况这种独断占有还能产生丰厚利润;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通过官方参与控制或经营,可抑制私商哄抬物价、损害百姓利益。就此而言,国家参与商事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弱小百姓的保护,以防其受奸商欺诈——用现代的话来说,此种国家商行为有激励性规制之效果。 其次,从国家的征税权可以解释出国家有与民争利的权力。按照“举重以明轻”的权利解释原则,国家既然有权从老百姓处无偿取得/分配财产,也有权以更文明的“商业竞争”方式从老百姓那里获得利润。无论如何,商业竞争是通过付出对价而取得利益,比凭借税收取财要来得文明。 再次,即便在极为自由主义的国家如美国,国企也并不是仅存在于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虽然这些领域有大量国企存在。在美国,一些房地产、金融、港口、交通甚至经济发展领域都有政府公司的影子。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政府更是大规模进入经济领域,试图通过国家控制解决经济危机。 因此,认为官不与民争利——国企应退出竞争性领域,只留存于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是似是而非的判断。基于以上论及的诸多原因,国家毫无疑问可以参与商事经营,在一些紧急情势下,国家参与市场更是调控和保护市场的重要手段,例如,中国在2015年“股灾”发生时组织“国家队”救市即是典型实例。即使将国企理解为公共企业,也并不排斥其参与商事经营。甚至,当其作为“公共非营利企业”时也是如此——只是对该类企业而言,从事商事经营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其参与商事经营所取得的利润,应用于实现公共目的;而非像商事公司那样,直接用于对其投资者进行分配。国企作为人民的企业形式,最终应“回馈人民”——只要心中有人民,国家参与商事经营,国企参与竞争性领域,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在现代美国,甚至连慈善组织都可基于慈善目的而从事商事经营、积累慈善资金,从而形成所谓“福利公司”现象,甚至还促动了美国30余个州通过专门的“福利公司法案”(Benefit Corporation Law)。那种要求国企一定要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观点,是国企改革中很严重的谬误。 五、国企的领导应当一律限薪吗 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颇富争议的“国企领导限薪令”。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对公司董事及高管的管制,导致限薪成为一种现实。从理论上而言,管理层的薪酬被视为“优秀代理”的回报。对国企来说,由于涉及国有财产的投入,管理层在经营一般的情形下,不受限制地拿高薪,总给人感觉是“变相的国有资产瓜分”。因此,国企的限薪也比一般私人企业更严。可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在于,国企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与私人商事公司竞争,管理层的薪酬自然会成为“竞争筹码”——若一味限制国企管理层的薪酬,会导致人才流失,进而影响国企的管理绩效。在限薪令下发后,一些国企领导人为维持自己的薪酬水平不降低或减少不至过多,不得不整体提高全体员工的薪酬总额,限薪令最终整体上提升了企业员工的福利及工资支出总额。尽管一味地限制国企高薪,也许有助于缓解国企领导人的“旋转门”现象(这是指在中国非常常见的国企领导与政府官员身份置换的现象:一些看不到政治前途的政府官员,很容易摇身一变成为国企高管;而一些追求政治发展的国企高管,也很容易摇身一变成为政府官员)。这种“旋转门”现象据说极大地加剧了国企的行政垄断。 其实,若将国企定位为公共企业,则应将其管理层进行分类,同时对其薪酬实行分类管理——例如,国企董事应区分为“公共董事”与“商业董事”,其中,公共董事可能由政府部门委派,主要代表国家行使公共监管职能,或者代行出资人职责。基于此种身份的“公共性”,公共董事之薪酬应参照公务员序列对待,甚至其可能在企业不取酬。至于商业董事,其职能是执行企业商事业务,负责企业经营,为确保国企在商事领域的市场竞争力,该部分商业董事之薪酬应坚持市场原则——不能限薪。因此,对国企管理层若做此种分类管理,则其薪酬安排自然十分明了。不加区分地限薪,不利于国企吸引人才、参与商事竞争。 与国企薪酬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还要尽快明确“国企负责人”的范畴。目前诸多管理国企负责人薪酬的规范性文件,都频繁使用“国企负责人”的概念,但对其基本范畴欠缺一致界定,有些规范性文件之间还存在冲突,应尽快予以统一明确。此外,国企内部还存在广泛的“人员兼职”现象,根据“按劳取酬”原则,在有多项实职兼任之情形,应累计取酬,方合“按劳分配”原则,但现有规范性文件并未完全贯彻此原则。尤其是当企业部门负责人兼任多种职务时,例如,集团部门负责人同时兼任子公司董事长等现象,此时若累计取酬,该部门负责人所得薪酬可能超过集团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从而在经济权力方面直接挑战董事长及总经理之权威,此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争议。一些有关国企的规范性文件虽曾对此种职务兼任之计酬进行处理,但未完全彰显按劳分配,有悖公平。因此,存在“复数职位”兼任现象时,兼任者如何计酬,才能既不打击多劳者之积极性,又不致兼任权被滥用?此种薪酬决定权,是完全交给企业自行决定,还是以规范形式统一安排?均需尽快明确。 六、国企的治理能否改善 内部治理瘫痪,是国企以及中国多数企业的通病。民主化的公司治理,在中国仿佛总是水土不服。这在中国引入公司制度之初的明清时代,就已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历史上权力文化过强、民主意识不昌,也可能是因为社会心理学所证明过的“独裁式的精英治理”确实有助于提升效率。与普通商事公司不同,作为公共企业的国企,其治理改善需要解决或者澄清以下认识: 其一,协调好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关系。在中国,“陌生化”的外部监管应优越于“熟人化”的内部监管——看似存在制衡机制的公司内部治理,很容易被熟人关系所捕获。基于国企的公共企业品性,未来应进一步强化其外部监管——通过强力的外部监管,提升国企的透明度。国企应借鉴新西兰经验,推广类似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尤其在大数据时代,建议国企改革政策的制定者应考虑时代之需求,以强制性规范的形式,建立公共企业的电子信息平台,持续披露重要的财务及经营信息,允许民众在公众信息平台上对国企进行评论举报,将国企置于群众监督的汪洋大海之中,以强力的外部监管改善软弱的公司内部治理。与此同时,还应协同公司内部及外部的各种监管机制,实行联动监管。国资委应充分协调国企内外监管力量,发挥联动监管的效果。例如,应重点推进企业党委(纪检)、外部董事、外部监事、内部审计机构之间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使企业内设监督机构与外派监督机构能互通信息,形成良性合力,促使协同监管常态化。 其二,改善外部董事机制。从实践运行效果来看,国资委委派的外部董事相较于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而言,有更大的权威和独立性,其监督绩效要好于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但目前外部董事薪酬太低,直接影响其在国企内部的监督地位——薪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权力。因此,长远来看,应改善外部董事薪酬,由企业通过国资委,直接配给外部董事年度工作经费,使其可从企业外部聘任工作人员,收集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信息,更好地分析评价议案,提高监督绩效。 其三,赋予监事对董事会议案之异议权。按照现行制度安排,监事有权列席董事会,但无表决权,使得监事会的现场监督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建议以规范之形式,赋予列席监事对董事会议案的异议权——使得监事对待表决之议案,虽无表决权,但有提出异议的权利,以便及时制止不合规之议案通过。 虽然目前国企之治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但以笔者个人的企业调研经验,相较于其他公司甚至上市公司而言,国企的治理规范性是目前中国公司中最好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资委成立以来的严格管控,而且,国企近十年来的绩效是在逐步改善向好,这都证明了国资委的存在意义。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媒体发声——主张“废除国资委”,是缺乏实践理性的判断。在中国,国资委的设立,意味着国企监管的进步,国资委事实上也发挥了预设的价值——改善了国企的治理,规范了国企的行为,强化了国企的风险管控。国资委在中国国企改革战役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存续价值。 人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廓清错误的基础上深化。数十年来的国企改革,仍然存在诸多观念性谬误,这些谬误可能源自立场的不同,也可能源自知识的差异。只有充分认识到厘清这些谬误的重要性,国企改革才能从“唯经济论”“偏私有化”“弱公共性”等误区中脱离;唯其如此——中国国企改革才可能为全球公共企业法的演进,做出独特而重要的“东亚贡献”。超越国有企业改革的谬误_商业论文
超越国有企业改革的谬误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