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配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分析论文_刘嘉颖

农配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分析论文_刘嘉颖

(佛山凯源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 528000)

摘要:目下的状况是,农村地区的范围十分广大,低压配网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已经比较常见了,技术情况就先前而言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不过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科学技术不断变革,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农网改造中显得并不占据地位,中低压配电路的设计与规划应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农配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分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网改造;低压配电;线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低压配电线路具有范围广、线路长的优势,但其布置非常复杂,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故障问题。此外,低压配电线路与用户端之间直接连接,低压配电故障问题也会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同时,用电时间不断延长也会给低压配电线路带来一定压力,增加故障的发生概率。

1农网建设与改造的总体要求

农网指的是农村电网本网的建设与改造,是当前我国农村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该过程中,要求农网的建设与改造过程要经过统一规划,将农网的建设与改造纳入到国家电网的建设工程中,使建设与改造之后的农网,能够与国家电网相融合,使其更好的满足农村地区人民的用电需求。在农网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需要,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耕作业特点,要在保证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避免对农村的正常建设和发展带来不便,尤其是要避免重复建设和改造。在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新电网的建设之外,还需要对旧电网加强改造,努力提高旧电网的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出旧电网的功用,首先进行电网扩容,在无法扩容之后才能建设新电网,尽量减少新建电网,从而减少电网建设过程中,对农耕生活以及农业用地的影响,并对各个变电站进行合理的选址和设置,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应有作用。

2低压配电线路的选择

2.1低压配电线路的合理选择

在电网改造的过程中,线路的改造得适应本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这种适应并不仅仅是眼下的,也要根据政策使用多年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恰到好处的接入点,不能让供电的半径过长。农村的农业生产是与城市不同的特点,线路的选择要与正常的生产活动互不干扰,此外,农村主干道路的附近是线路选择的优先选项,尽可能不在农田上,少转弯、减少跨越,这些是任何线路选择都要注意的。

2.2线路路径选择

在农网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配线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配电线路的路径,需要考虑到该配电线路在规划和使用的过程中,外界各种因素对其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对于农网来说,配电线路的路径在选择时,主要考虑到当地的农田分布、公共道路规划以及村政设施的建设,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配线线路的合理规划,防止在后期由于农村的建设而造成线路迁移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损失。另外配电线路在路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尽量保证短路径、小转角,这样能够提高输电效率。

3选择线路安全保护方式

3.1低压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

短路保护,这是所有低压配电线路必须要装设的,在保护电器过程中,要及时分断该短路电流,避免短路电流对连接处产生的热效应现象,其中,应用熔断器或自动开关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要从实际负荷情况出发,确保线路导线截面积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负荷电流,要保持在导线载流量允许的范围内。一般来说,线路骤然过负荷现象难以避免,所以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将熔断器作短路保护,熔体的额定电流,要控制在穿管绝缘导体的载流量范围内;对于明敷绝缘导线,由于受到自身较低的绝缘等级的影响,加剧了绝缘老化现象的发生概率,所以熔体的额定电流不能超过导线允许载流量的1.5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如果将自动开关作短路保护,一般来说,对于过电流脱扣器来说,其中重要一项特点就是可调节性,可以与过负荷电流保持适宜的距离,所以,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要避免超过绝缘导线或电缆的允许载流量范围内。

3.2预防断路故障的措施

为预防低压配电断路故障,确保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首先,低压配电线路若是采取三相四线制,则需根据其实际点流量,来适当加大零线的横截面积,从而使零线的机械强度得到一定的增强,减少零线出现断路故障的概率。其次,零线接头的部位以及连接端子的部位,应给予连接固定,并要确保连接固定的科学性、安全性,从而避免零线断路故障的出现。再次,杜绝零线与熔断器串联,以预防熔断器熔断而导致的断路故障。最后,选择熔断器类型的时候,应确保熔断器的规格、三相熔断器的规格一致,连接线路接头的时候,应确保接头连接效果,以使低压配电系统得到安全、稳定运行。

3.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参数选择

各级保护器理应含有的多样化动作参数如下:在其末端需要配备相对较高灵敏度的保护器,进行有效保护。其涉及到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应该满足≤30mA,与此同时,其涉及到的额定动作时间,应该满足≤0.1s;实际上,末端保护之前的层级,应该保证与末端保护同等参数高于2倍的级差,并且在动作时间方面,存在0.2s级差。其中,中间保护最好选择延时性保护器,其所涉及到的额定电流,需要保持在60~100mA的范围内,其所涉及到的额定动作时间,需要保持在0.3s的范围内;值得一提的是,总保护需要选择延时型保护器,并且其额定动作电流一般高于300mA,且其额定动作时间通常保持在0.5~1.0s的范围。

3.4如何防止被雷电击中

第一,如果要使配电变压器不被雷电击中,变压器高压和低压这两边都避雷装置都要安装到位,避雷装置选择氧化类型的为上品,避雷装置效果的好坏与距离变压器的距离有关系,当然,越近越好,同时避雷装置的接地线与变压器的外部金属壳还有低压中性线的接点在同一个所在,二者一起接连地面。再有要强调度就是避雷装置的截面面积、引线的连接头和接地的埋设要与要求规范相符合,接头部分做必要的绝缘处理;还有,为避免配电线路设备被雷电击穿,安装一个0.4kV的氧化无间隙避雷装置在用户的电表箱内,这样很好地防止雷电的袭击,还很好地防止线路接线过程中中性点产生偏移而造成过点和漏电,避免对用户造成危害。

3.5加强维护管理

为避免低压配电故障的出现,应加强低压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维护管理,仔细检查低压配电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实际情况,确保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还要定期检查、维护防雷设备、绝缘设备的情况,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故障问题。针对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老化设备、故障设备,必须及时更换,以避免故障的发生,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若想切实保障低压配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应该采取多样化接地保护措施。低压配电网所涉及到的接地方式趋于多样化,应该基于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和相关标准,选择科学合理的接地方式,并辅以恰当的剩余电流保护,才能切实保障低压配电网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群彪.低压线路故障分析及运行维护管理[J].低碳世界,2018(12):146-147.

[2]周巍.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实践探究[J].科技资讯,2018,16(25):25+29.

[3]林泽晖.研究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8(10):124-125.

[4]翟德怀.研究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J].通讯世界,2017(22):310-311.

[5]魏友生.论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6):24.

论文作者:刘嘉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  ;  ;  ;  ;  ;  ;  ;  

农配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分析论文_刘嘉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