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龙玲鹿 周美珍

(高安市人民医院,江西高安 330800)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的运用价值。方法:本文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交由危重症护理小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有关指标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心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其FEV1、FEV1/FVC、PAP、LVEF检测结果如下(63.62±3.54)%、(63.52±3.61)%、(34.36±1.87)mmHg以及(65.63±3.28)%,均较对照组更为优秀,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心肺功能各项指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部病症具有病程时间长的特征,且可能由于多种因素造成患者肺部感染,进而造成患者病情恶化。处于该病症末期的患者一般需要予以重症监护,同时给予呼吸机治疗。常规护理方式并不能到达预期效果,难以及时发现患者异常。[1]故而,本文讨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的运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总计60例,且所有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现象,需要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经了解本次实验目的以及方式,签立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名。其中,对照组内,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42岁至69岁之间,平均值为(60.2±2.4)岁,病程在5年至34年之间,平均值为(20.4±2.2)年。实验组内,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43岁至68岁之间,平均值为(60.3±2.4)岁,病程在4年至35年之间,平均值为(20.6±2.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病程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则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予以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第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先帮助患者构建静脉通道,监测患者当前生命体征,特别是患者发病之后精神状态、瞳孔变化情况以及呼吸频率等基本的生命体征。结合观察结果针对病症予以处理,特别是针对出现意识障碍问题的患者,可以利用远程数据输出系统,监测患者各项基本生命体征浮动情况。[2]

第二,并发症护理。临床常见并发症以应激性溃疡以及压疮为主。其中应激性溃疡可以采用质子泵与抑制剂予以预防,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利用留置胃管,并行为管内注药并保护患者胃粘膜,避免溃疡的形成。针对压疮,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患者整理床单,同时每间隔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并为其拍背。

第三,呼吸机运用护理。一方面,护理人员应强化对患者口腔的方面的护理。患者接受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咽入定植菌移位而令患者感染夹具,所以患者需定期运用含氯已定清洁口腔。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吸痰。为了规避门下分泌物的大量累积而加剧感染,需要定期采用负压吸引气管插管帮助患者清洁内分泌物。

1.3观察指标

本次观察指标以患者心肺功能指标数据为主,其中心功能运用飞利浦IE33型心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的检测患者PAP、LVEF各项数值。而肺功能则采肺功能检测设备测量患者肺部功能。观察指标以FEV1以及FEV1/FVC为主。

1.4统计学方式

本次实验数据全部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予以整理,计数资料运用X²加以检测,以百分比(%)形式表示,而计量资料则以()形式表示,运用t检验,以P<0.05代表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心肺功能角度而言,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各项数据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但就改善幅度而言,实验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优秀,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所示: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内科中相对多见的一种慢性病症,其主要表现为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出现障碍。该病症病程时间相对较长,但发病速度较快,患者在进入晚期之后,由于呼吸出现衰竭而必须转移至重症监护室,且该病症由于可以诱发机体众多器官功能发生障碍,而致使患者死亡。[3]因此,如何减慢患者病情恶化速度,降低患者病死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显得尤为重要。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中成员主要以专科护士为主,由该小组护理人员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予以专业且有针对性的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病症的认识更为深入,护理效率也随之提高。且加强了自身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照顾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使得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各项工作。且护理小组成员地呼吸机治疗的认识较为深入,操作也更为规范,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缩减机械通气所需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患者预后质量。

就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其FEV1、FEV1/FVC、PAP、LVEF数值分别为(63.62±3.54)%、(63.52±3.61)%、(34.36±1.87)mmHg以及(65.63±3.28)%,对照组则分别为(52.65±2.31)%、(52.32±2.74)%、(40.14±1.95)以及mmHg(53.24±2.53)%,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予以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各项指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玉红. 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16).

[2]徐玲. 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 饮食保健, 2016, 3(15):133-134.

[3]周辉. 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 医药前沿, 2017(9).

论文作者:龙玲鹿 周美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龙玲鹿 周美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