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砂路基在江南高速公路中应用论文_邓森林

填砂路基在江南高速公路中应用论文_邓森林

(荆州市五维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湖北,荆州,434020)

【摘 要】 本文结合江南高速公路填砂路基施工的成功经验,简要介绍了填砂路基的施工工艺,并强调了施工中应注意事项及经验体会。

【关键词】填砂路基;过程;控制

1.前言

江南高速公路位于湖北省荆州市长江以南,起于鄂湘两省交界石首市高基庙,止于松滋市桠杈铺子,路线全长约105公里。因地处江汉平原湖区,土源极为困难。全线路基基本均为填方,土方需求量很大,若填料采用当地沿线取土掺灰填筑方案则施工工艺复杂、造价较高,且给地方农业、水利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通过现场调查,项目区紧邻长江,江砂储量丰富,可满足填砂路基需要。笔者结合江南高速填砂路基施工的成功经验,着重谈谈填砂路基的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及其检测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2.材料的技术要求

2.1 砂料

砂料应满足以下要求:(1)不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沼泽土、淤泥;(2)有机质含量不应超过5%;(3)含泥量不宜大于15%,且不应结团集中;(4)细度模数宜为2.0~3.2,特细砂不宜作为填料;(5)最小强度要求应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要求。

2.2 包边石灰土

石灰应符合石灰的技术指标(JC/T 479-2013)要求,且宜采用磨细生石灰粉,石灰应在用于工程之前7d充分消解成能通过10mm筛孔的粉状,并尽快使用;石灰应设棚存放,并能防风避雨。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

3.填砂施工工艺

3.1填砂施工流程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汽车运输砂料→推土机推平、初压→平地机整平→接管灌水→振动压路机碾压→洒水车补洒水至最佳含水率→振动压路机复压、终压→检测合格→下一层填筑。

3.2施工前准备工作

填砂前应先开挖路基两侧的排水沟,排水沟的开挖按照设计位置进行,下挖深度0.8~1.0m左右,宽度1.0m左右,并与当地排水沟渠连通。

填砂路基施工前,需进行基底整形,使其形成2%~4%的双向横坡,以利排水,整形材料可采用砂填筑或粘土填筑,压实度应达到93%及以上。

3.3砂的运输与铺筑

应选择合适的汽车进行砂料的运输,要对砂体进行覆盖,防止运输过程扬砂。车辆在砂层上行走很容易形成车辙,要经常保持砂层表面的湿润,砂层表面含水率控制在10~17%范围内即可,出现较深车辙要用推土机、压路机及时整平碾压。

为保证砂的饱和含水率,在自卸汽车进入铺筑断面前先对砂进行灌水,并采用路基外就地打机井,配合大功率潜水泵,接消防水管对铺筑断面连续灌水。

填砂路段必须全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宜控制在40cm以内,填筑至路堤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30cm。

为确保对填砂路基的充分压实,填砂路基填筑的有效宽度应超出设计宽度不小于50cm,且碾压合格,包边石灰土施工时人工切除超宽部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砂的碾压

人工逐段在松铺填砂路基上灌水至饱和状态,保水至砂充分沉降后,用振动压路机静压后再振压,考虑到砂层表面5~10cm厚范围内易散失水分,不易压实,且车辆行驶会对表层的破坏,为减少松散面,要用洒水车再在砂层上行驶洒水至最佳施工含水率,压路机继续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

填砂摊铺采用推土机粗平并配合平地机精平。压路机宜选择20T以上可调频调幅的压路机,碾压时先慢后快,用高频率、低振幅的方法进行振压,碾压速度控制在2~4km/h,碾压时轨迹重叠宽度不小于1/3轨迹宽,轮迹布满一个作业面为一遍。

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前后相邻两区段应纵向重叠2m以上,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路基边缘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应采用小型压(夯)实机具进行补压。

4.包边石灰土的施工

在填砂路基完成80cm后,即进行包边土的施工。包边土每侧宽度为2m,施工时放出路基边线、内侧线,为保证碾压安全及包边土的碾压效果,要分别向路基外侧宽铺50cm进行碾压,内倾坡度按2%控制,至顶层时再过渡到设计坡度。在包边土施工前,应首先挖除宽填的50cm填砂路基,保证包边土与砂结合部分应清洁干净无松散土,碾压时相互重叠压实,确保包边土压实度。

包边石灰土必须挖台阶错层填筑、分层碾压,错层宜保持石灰土层比砂层低两层或保持50cm高差。

每填筑1.5m高路堤时,在包边土上每隔1.5m填充直径为15cm的无纺布包裹的中粗砂滤水砂袋,不设内倾坡,同填砂路堤横坡一致。

5.填砂路基的检测

5.1压实度检测

因为填料颗粒较细、粘结力差,可采用大体积环刀护筒灌砂法(1000cm3)或大直径灌砂筒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和烘干法测定砂含水率,也可采用红外线微波炉法快速测定砂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宜采用重型击实法取得,并用测量碾压前后高程差来验证路基填筑压实度。

碾压至无明显痕迹时,进行技术指标检测。压实度检测应在每层上下基本对应位置进行。检测时应将压实层表面10~20cm铲除再进行检测,检测下一层时则须铲除40cm以上。

5.2检测频率及质量标准

路堤填方每层碾压完成后,每1000m2检验2点,且不少于6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数。

施工过程中的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每点压实度均不小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规定的压实度标准。

6.其他注意事项

填砂路基施工段面以相邻两道构造物之间作为一个作业段且长度应按400~500m控制。如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2坡度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包边土施工时应设置横向排水盲沟和急流槽,盲沟间距宜为20~30m以保证填砂部分的余水能顺利排除不损坏包边土。排水盲沟宽度20cm,深度为包边土层厚,盲沟用透水土工布包裹碎石做成,上下层盲沟应位置相同。急流槽设在盲沟外端,在路基边坡上盲沟的两侧用1︰2.5水泥砂浆各抹出宽15~30cm的流水槽。

由于不同砂场的砂质不一致,填料质量差异性较大,施工过程中不易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对检测数据的收敛性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应该尽量避免不同砂源的砂混填,严格控制料源。施工中若发现砂粒粒径、级配和含泥量等有明显变化,应及时补做砂的全部试验项目,特别是重型击实试验。

7.结束语

对于土源缺乏砂料丰富的江汉平原地区,经经验证明用砂填筑路基是可行的。但在施工中应加强动态观测,及时调整施工中的各项控制参数,确保填砂路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4]建筑生石灰(JC/T 479-2013)

作者简介:

邓森林,1985年出生,男,工程师,本科,2007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道路工程专业,目前在荆州市五维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任设计二室副主任。

论文作者:邓森林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0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填砂路基在江南高速公路中应用论文_邓森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