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_业绩评价论文

上市公司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_业绩评价论文

上市公司复合型业绩评价系统的基本架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架构论文,上市公司论文,业绩论文,评价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完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系统的基本要求

一个比较理想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系统,应体现三个原则:(1)能够从多视角评估上市公司业绩,既关注控股股东的利益保障,又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并兼具当前价值衡量、未来业绩预期和财务危机预警的三重功能;(2)推动上市公司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公司运行质量,而不是以上市公司排序作为业绩评价的基本形式甚至目的;(3)业绩评价的结果应尽可能避免会计操纵的影响,易于理解和接受。具体要做到以下十个结合:

1.业绩评价与价值管理的结合。传统的业绩指标过分注重当前状况,而较少关注企业的潜力和发展优势。市场价值是企业价值的集中体现,它是投资人在充分考虑了各种长短期因素后对企业所作出的综合评价。因此,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指标应该与反映公司价值或价值创造能力高度相关,使业绩评价体现价值管理的要求。

2.业绩评价与战略管理的结合。公司战略是公司价值增减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公司价值的变化是战略管理成效的集中反映。以变革为基本特征的当今环境,要求企业能够敏捷地根据顾客偏好和公司价值流动调整战略模式。业绩评价系统应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与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相适应。通过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设计,把企业战略目标和实现途径清晰地传递给员工。

3.业绩评价与管理控制的结合。完善业绩评价系统,可以促使管理控制更加有效;而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统,又是提高业绩评价准确性的基础。业绩评价与管理控制相结合,要求业绩评价体系的设计要遵循有效控制原则,包括适时控制、适度控制、重点控制和弹性控制。[1]特别是要注意评价指标的可控性,用管理者切实可控的指标来监控企业的营运并评价业绩目标的实现程度。

4.业绩评价与行为管理的结合。业绩评价应体现人本观。一是评价结果应能反映员工的努力程度。二是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具有可控性和正激励性。可控性指被评价者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业绩,正激励性指能使评价标准的压力转化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考评方法要遵循行为规律。设计业绩评价制度时对员工的行为理解得越充分,提供的业绩评价信息就会有越高的效用。四是尽可能消除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否则可能会使员工产生严重的挫折感。[2]五是理解业绩管理的局限性,业绩评价的细致程度要适度。总之,业绩评价应成为上市公司的行为管理工具,通过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评价并保持有效反馈,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5.即期业绩评价与长期价值评估的结合。不仅要评价公司目前的组织业绩和员工业绩,还要充分关注公司的未来业绩,促使管理当局减少短期行为,促进企业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6.经济效益评价与社会责任评价的结合。公司是多元化社会组织中的一个细胞,营运目标不能限于为股东创造利润和实现资本增值,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在业绩评价中,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要给予应有的关注。

7.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的结合。现实管理决策的实施离不开财务指标,但没有一项决策是仅仅通过测算财务指标就可以完成的,必然还要考虑各种难以用货币计量的因素。而且,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一个阶段的业绩结果,而非财务指标则可以反映经营过程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未来财务业绩。因此,业绩评价必须重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用。另一方面,当今上市公司CEO与企业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CEO的流动性,使他们以局外人的身份进入企业,他们一旦被发现不称职立即会被解职。在这样的背景下,业绩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不可小瞧。为督促职业经理人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综合竞争能力,而不是单纯追求即期业绩,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也是必要的。还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业绩评价中,往往将各种非财务指标相互分离开来进行考察,而忽视了这些指标之间相互补充或者替代的关系,这同样可能将业绩评价引向歧途。

8.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结合。在管理控制过程中,如果缺乏对业绩形成的控制,只是静态地计量公司业绩,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资源浪费。由于我国经济和市场正处于转轨期,上市公司所处的环境具有更大的多变性,因此更应强调业绩的动态评价。

9.滞后指标评价与先行指标评价的结合。先行指标能预测并影响未来的业绩,如次品率上升和雇员频繁变动会导致客户满意程度降低,从而可能引起销售业绩下降。而传统的财务指标多为滞后指标,对企业的决策作用有局限性。因此,业绩评价体系应综合使用滞后指标与先行指标。同时,随着实时报告系统的建立,逐步发展同步指标。

10.内部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结合。由于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仅有外部评价或内部评价都是不够的。在外部评价方面,政府评价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因此许多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工作,由政府指定或成立专门机构来进行。而由中介机构、研究单位等实施的社会评价,处于比较超脱的地位,客观性和专业性都更强,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内部评价方面,尽管也可以委托外部评价机构来实施,但由于公司内部人员对企业自身情况的了解比较彻底,其作用是外部评价机构无法取代的,尤其是对责任单位和中下层管理者的业绩评价。无论是政府评价、社会评价,还是内部评价,都应当健全评价制度,确立稳定、中立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

二、复合型业绩评价系统的基本框架

根据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特点和要求,可以建立一个复合型评价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其中第一项属于外部业绩评价,第三项兼具双重性质,其余四项属于内部业绩评价。

(一)以保障相关者利益为导向的整体业绩市场评价

1.整体业绩市场评价的目的和特点

整体业绩市场评价的目的,是满足上市公司外部评价主体(不包括控股股东)对公司业绩评价信息的需求,特点是:(1)评价主体为通常不易知悉公司内部信息的利益相关者,如非控股股东、供应商、客户、证券分析人士等,也包括平时不从公司直接获取内部信息,但必要时可以依法调查公司内部情况的政府机构(尤其是市场监管部门)。(2)评价对象为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尽管有时也关注内部业绩,比如重要分部的情况,但这种关注的目的也是评估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3)评价指标以评价主体的利益目标为基础。由于各类评价主体在利益目标上的差异性,市场评价的指标设置分歧较大。(4)评价依据为市场公开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评价主体主要依赖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因此财务评价指标占了重要地位。

2.评价主体的利益目标及业绩评价的重心

(1)非控股股东。他们在上市公司有两个基本的利益目标:第一,投资的保全与增值,这与控股股东的利益目标相一致。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和快速发展,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公司必须盈利;二是无破产风险,但为获得财务杠杆效益,可保持适度负债;三是主营业务稳定成长,公司发展不依赖非经常性收益;四是保持一定的积累规模。因此,盈利能力、现实和潜在的偿债能力、主营业务成长能力和积累增长等,都是评价的重点。第二,获得现金股利,这与控股股东的目标有差异。由于非控股股东有获取现金股利的较强诉求,每股现金股利、净现金流量等也是关注的重点。

(2)债权人。他们的利益目标,一是确保债权的安全性。由于债权人的收益是固定的,上市公司因提高负债水平所增加的收益为股东所有,而带来的风险则将由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承担。因此,股东有提高负债水平的冲动,债权人则视负债水平低为好。二是获取利息收入,为此要求上市公司息前总资产收益率达到一定水平。三是与债务人保持稳定的业务关系,这取决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以及利息在资产收益中的比重。主营业务持续增长会带来资金需求的增加,从而可能增加公司债务融资;而资产收益中利息比重越低,越有通过债务融资来扩大业务规模的可能。

(3)供应商。他们的利益目标表现在,一是上市公司对其产品需求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这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二是货款的安全性和回笼速度,这取决于上市公司现实和潜在的偿债能力。由于供应商不能从公司负债水平的提高中获得额外收益,相反可能增大货款回收的风险,因此供应商对上市公司过高的负债水平也持厌恶态度。

(二)以反映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整体业绩内部评价

1.整体业绩内部评价的目的和特点

整体业绩内部评价是满足上市公司评价自身业绩的需要,它与市场评价的差异在于:(1)评价主体不同,内部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控股股东和董事会,市场评价的主体则是公司外部的利益相关者;(2)评价的视角和目的不同,内部评价旨在反映公司的现时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状况,市场评价则全面反映利益相关者在被评价企业的利益状况;(3)评价依据不同,内部评价可以充分利用公司内部各种非公开信息,市场评价主要依据公司对外公开披露的信息;(4)评价指标不同,内部评价指标包含一般性财务评价指标与反映核心竞争力的非财务评价指标,市场评价指标一般以财务指标为主;(5)评价机构不同,内部评价由上市公司自行组织或委托社会独立评价机构进行,公司有较强的主导性,而市场评价完全由外部机构进行,上市公司对评价过程的影响一般比较小。

2.业绩评价的重点

公司整体业绩内部评价的重点是公司竞争力和成长性。因此,是否设置某项评价指标,首先要考虑该指标能否反映竞争差异化的有效来源,能否反映顾客可以感知的价值,能否反映范围经济,能否体现核心竞争力覆盖的部门或产品。需要着重关注的是:

(1)资源状况。一是外部的硬资源,如客户资源、融资难易度、原材料供应情况等。二是外部的软环境,包括与政府、大股东和战略伙伴的合作方式等,它们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某些超控制合作还可能侵犯中小股东利益。三是人力资源,尤其是核心管理层的素质和团队配合状况,以及关键岗位员工的素质和对公司的认可度。四是行业环境,包括行业生命周期和系统风险等。

(2)经营机制状况。一是公司制度,包括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这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比较薄弱的方面;二是资本运营能力,即运用资本市场上各种工具和手段实现资本增值的能力;三是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研发水平、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成果等。

(3)能力状况。一是盈利能力,除一般的获利指标外,还应关注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率(注:目前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中,通过非经营性活动获得的利润占净利润的比例非常高,反映了持续盈利能力的不足。);二是成长能力;三是规模能力;四是市场占有率,包括新产品(业务)的市场前景;五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如资本积累、智力资本、员工满意度和社会支持度等。

(三)以风险防范为导向的财务预警

财务预警是业绩评价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两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在正常的业绩评价过程中,如果有迹象表明公司财务有恶化的可能,应转入财务预警分析。

对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根据财务指标的绝对额观察是否资不抵债,以及收益性指标何时转为负值,从而判断企业是否陷入财务危机;二是用财务比率来判断企业面临危机的风险程度;三是运用数学模型,以综合值的大小来判断企业财务危机的程度。依据所使用的信息类型,预警模型大致分为财务指标信息类模型、现金流量信息类模型和市场收益率信息类模型。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低效率,使用市场收益率信息类模型的准确性较差。同时,由于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的质量普遍不高,现金流量信息类模型在我国的实用性也不大。因此,目前运用较多的是财务指标信息类模型。此外,还有混沌分析、神经元分析等数学分析工具,但这些方法的可操作性目前仍存有比较大的争议。尽管运用数量模型有助于对财务指标的深入认识,但财务危机的预警毕竟是一项复杂和具有主观性的工作,定量模型的推演不能代替分析人员的独立判断。

(四)以履行受托责任为导向的管理层业绩评价

1.董事会业绩的评价

对董事会业绩的评价重点,主要是股东托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世界各国的董事会无论是什么类型,为履行其受托责任都需执行以下职能:制定公司的战略决策;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监督;确保公司遵纪守法;保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平等对待所有股东;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述职责的执行情况,构成了董事会业绩评价的内容。

董事会作为公司资本的实际控制者,财务方面应全面评价资本筹集、资本使用和收益分配三个方面的业绩,评价重点是资产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净资产的盈利能力,同时适当考虑资产的安全性和经营效率。在非财务方面,应评价股东大会决策的执行情况、领导力和战略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和危机处理能力、企业文化建设等。

在董事会业绩评价中,如何区分董事会整体业绩和董事个人业绩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通常以评价整体业绩为主。(注:德勤公司研究认为,整体业绩评价与董事个人业绩评价的比重,以3:1比较合适。)董事业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会这个团队,而且多数财务评价指标很难考核董事个人。对董事个人业绩的评价,一般使用非财务指标,如道德水准(是否诚信、富有责任感,能够客观、公平、独立地作出各种判断和发表意见),经验状况(是否拥有财务、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中),知识水平(是否有能力评估公司的战略和经营计划以及评价公司管理层的业绩,是否对商业环境、技术、市场的变化保持高度的关注,能否评估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报告),投入时间,团队精神(是否乐于与其他董事共事、善于与他人沟通),忠诚程度(是否忠实于公司的目标、与公司没有利益冲突、不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在所参加的专业委员会中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等。

2.CEO业绩的评价

在现代企业理论中,一般员工被称为“依赖性资源”,高级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被称为“唯一性资源”。核心资源在通常情况下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些资源一旦离开企业,企业的其他资源就会无法发挥正常作用,从而导致企业价值的减少。管理者业绩评价着重针对核心人力资源。

CEO业绩的评价与公司整体业绩评价是有差别的。按当代超产权论的观点,利润激励与经营者努力程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正向关系。利润激励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刺激经营者增加努力与投入的作用。[3]因此,CEO业绩的评价不能完全以盈利为导向,还应体现公司运行的其他基本要求(如资产质量、技术进步、现金流动、可持续发展等)。因此,对CEO业绩的财务评价,除投资收益率之类的综合财务指标外,还应设置其他有效的指标,包括适当的非财务评价指标。

3.其他高级经理人员业绩的评价

对公司其他高管人员,除进行素质评价(职业道德和能力水平)外,应根据承担的职责进行业绩评价。例如,从市场占有、客户忠诚度、销售额及销售费用、售后服务等方面评价主管市场营销的副总,从研发的成本效益、新产品质量和预期效果等方面评价主管研发活动的副总,从生产作业准备和生产过程等方面评价主管生产的副总,从员工变动情况和工作状态、教育培训、激励机制等方面评价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

(五)以提高公司价值为导向的集团成员业绩评价

分公司和子公司的业绩好坏,对上市公司的贡献度或破坏力很大。但对集团成员的业绩评价,在评价重点与评价标准上又不同于对公司整体业绩的评价。

目前集团成员业绩评价中的普遍缺陷是:一是缺乏预算基础。由于许多上市公司的财务预算体系不完善,业绩评价缺乏过硬的依据。二是指标设置不当。随着上市公司内部资产结构的调整,一些仍在使用的指标实际上已失去业绩评价的意义。三是重要指标不足。如缺少财务风险和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四是评价标准不科学。对集团成员的业绩评价标准没有根据市场和同行业情况,以及企业的市场定位来确定。五是评价时效性差。

改进集团成员业绩评价的基本要求是:(1)集团成员的定位要正确。若定位为利润中心,应以效益为评价核心,同时关注财务风险的防范和发展能力的提高;若定位为投资中心,应更关注投资回报和风险控制。定位为利润中心还是投资中心,需根据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模式。(2)评价标准要合理。评价标准的制定要综合考虑行业、规模、成长阶段性和竞争者情况等。(3)体现公司整体的战略导向,制约集团成员的短期化行为。应重视对投资方向、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评价,提高集团成员的资产质量和经营安全性。

(六)以实现责任目标为导向的责任中心业绩评价

对责任中心业绩的传统评价方法,主要是采用财务指标。其缺陷在于,一方面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责任中心及其员工的经营业绩,另一方面可能会助长一些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短期行为。

责任中心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应与预算指标保持一致。只有将这两者统一起来,并按业绩实现情况进行相应的奖惩,业绩评价才能发挥分清责任、有效激励的作用。

责任中心的财务评价指标,可根据责任单位的不同类型(收入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分别确定,着重评价责任单位承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用非财务目标改善责任中心的经营控制,有时会更容易被接受,也更有时效性。因为非财务目标的实现情况反映到财务指标上有滞后性,往往是当非财务目标(如质量、生产率和顾客满意程度等)实现情况很糟而导致财务情况严重恶化时,其影响才通过财务指标反映出来。责任中心非财务目标的确立,应通过分析内部价值链,着眼于生产经营过程的综合改进和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从时间、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三个方面选择评价指标。

标签:;  ;  ;  ;  ;  ;  ;  

上市公司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_业绩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