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论文_王少建1,郝冉冉2,吴炳娟3,冯志成4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论文_王少建1,郝冉冉2,吴炳娟3,冯志成4

1身份证号:13012919900304XXXX;2身份证号:13012319880627XXXX 3身份证号:32091119830829XXXX;4身份证号:13073119880906XXXX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在建筑业发展中起到很大作用。本文就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为切入点,探究其检测的方法及具体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对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具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要针对建筑物结构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的整体生命周期,针对具体检测结果作为建筑物鉴定和评估的重要依据。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涵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以主体工程为基本的检测对象,然后在现代检测手段的支撑下,依据一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建筑主体机构强度、刚度、应力等性能指标的检测。从本质上讲,其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一种监督。

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中,常规检测与专项检测是其检测的量种基本形式。常规检测包含了主体结构裂缝、腐蚀等内容的检测和防治,强调结构参数的规范。而专项检测是针对火灾、切斜、脱落等状况出现后,进行偏差部位检测的过程。另外,从具体检测过程来看,检测过的属性类别不同,其检测的对象也存在差异。譬如从建筑类别来看,新建工程检测、既有建筑检测、抗震检测和震后检测等都是其检测的基本内容,而钢结构检测、砌体结构检测、钢筋混凝土检测等都属于建筑专业检测范畴。只有确保主体结构检测的合理,才能实现其稳定性与耐久性的有效保证。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建筑市场不够完善,且部分地区缺乏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导致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在检测的过程当中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检测的效果。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过程当中逐步引进了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但缺乏配套的法规,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检测的准确性。

同时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过程当中,由于其相应的施工单位没有明确规定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检测的内容,进而导致工程质量的监管人员难以全面加强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所有项目的检测工作,不仅增加了其检测的工作量,同时还难以保障其检测的准确率。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其相应的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检测结果。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其相应的工作人员缺乏质量监管意识,在具体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难以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全面加强质量检测工作。

3加强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方法

3.1工程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

针对工程主体结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时,主要采用的检测方法为静态检测方法和动态检测法。静态检测方法主要以回弹法、雷达法及超声脉冲阀等为主,检测结果准确,但对于大混凝土构件结构不具有适用性。动态检测计主要以振动检测法为主,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通过起振器共振和脉动的共同作用,对构件的频率和振型等数据进行测量,并运用系统识别理念来对混凝土构件刚度进行测量。

3.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外观检测

工程结构部件的施工尺寸大小是否与设计方案中尺寸大小相符合,结构部件外观是否存在麻面、裂缝等不良状态,便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外观检测内容。钢尺检测法和目测法是外观检测常用的检测方式,工作人员需要对检测项目以及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3.3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检测

构件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受力构件,在具体检测过程中,要针对钢筋的配筋数量和强度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对钢筋在截面的位置严格检查。对于混凝土构件的梁板类构件,特别是悬挑受力构件要严格按照具体的规范来进行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钢筋保护层质量进行检测时,通常会采用非破损法和破损法2种检测方法,非破损法检测中需要利用到保护层厚度检测仪,破损法则要求现场开槽,并将钢筋保护层进行剔除。

3.4砌筑砂浆检测

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强对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检测工作。由于目前各地区还没有统一砌筑砂浆等检测方法和标准,因而在现有的砌筑砂浆检测过程当中,其检测方法主要分为冲击法,推出法,回弹法以及筒压法。

在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过程当中,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测范围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在检测过程当中,则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安全意识和工作意识,在质量检测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建筑的结构性能和力学性能加强砂浆质量的检测工作。同时,在检测的过程当中,还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好数据记录,为后期的工程验收做好准备。

4强化主体结构检测的策略

4.1施工准备过程的检测

由于建筑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测量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要根据实际要求来合理选择具体的检测方式。在具体建筑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在对主体框架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方案、原料质量、员工技术和施工资质等内容进行检查。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施工企业资质进行审核,保证其具有施工的实力,同时还要对相关技术人员及机械设施进行检查,保证员工技能满足施工要求,设施准备充足。在施工准备过程的检测工作中,最主要的是对设计方案的检测,质量检测人员需要针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方案是否兼顾到本地的地基环境及风力条件等进行检查。在具体方案实施时,对于施工场地土质疏松需要夯实和加固的位置并没有明确标明,质量检测人员则需要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对软弱地基缺陷进行明确,并掌握施工单位的具体处理方法,确保建筑物主体结构基础的稳固性。

4.2施工过程的质量测定

在检测的过程当中,还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采用灵活变通的质量检测方式。此外,在检测过程当中,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确立相应的检测流程,以不断规范其相应工作人员的行为,有效提升主体结构检测的质量和效果。

4.3建筑竣工过程质量检测

在建筑项目竣工阶段,具体进行质量检测时主要是针对一些细节来开展,具体以工程外形结构、室内规划和调整空间等。目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多以混凝土结构为主,裂纹是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同时一些大型混凝土部件中还会存在空洞问题,无论是裂纹还是空洞都会对混凝土构件的总体强度带来较大的影响,影响其承重能力。在实际检测工和中,宜先采取观察法,全面检测混凝土结构,当检测过程中没有发现有大的尺寸裂纹后,则再采用设备进行二次检测,可以利用超声波检测设备来对混凝土构件内部质量状况进行了解,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需要立即进行处理,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

4.4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处理

检测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行业规定以及相关部门的要求,在完成检测工作之后,以三个工作日为时间限制向房屋质量监管部门提供检测报告。检测人员在向建筑委托方展示相关建筑检测报告原件时,应使得报告的数量不少于四份;工程建筑申报评优的普检报告不得少于五份。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当保证检测内容的各个数据满足行业标准,再由原本设计单位进行评审,保证其质量合格后对建筑工程进行验收。质量检测单位在定时检测工作时,需要将检测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以及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汇总,按照一定的时间要求(如季度或半年等),上报给房屋质量监督机构。

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检测过程当中,则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立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因而在目前的主体结构检测过程当中,则需要不断完善其检测的项目,并能够结合具体的施工项目确立检测内容和标准,以让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能够更加规范,以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稳松,郑俊升.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低碳世界,2017(3):155-156.

[2]柳建刚.试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门窗,2017(6):188-189.

论文作者:王少建1,郝冉冉2,吴炳娟3,冯志成4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论文_王少建1,郝冉冉2,吴炳娟3,冯志成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