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剩余转化与动态发展牵扯:以工补农新机制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机制论文,剩余论文,农业论文,动态论文,工补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针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与“三农”问题,学者们就“以工补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侧重研究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历史发展过程、特征及政策,从检视历史政策的角度,提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以工补农对策和政策建议;二是侧重国外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以工补农实践和政策研究,从国外实践经验角度,提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以工补农的模式和政策建议;三是侧重研究二元经济理论,从理论解析角度,提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以工补农制度和政策建议。
这里认为,研究“以工补农”应从深入剖析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和农业互动作用及发生的“三农”效应出发,来积极地从经济转型目标出发研究“双向的以工补农”机制。由此,这里将构建基于工业化的“农业剩余转化”模型,重点分析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剩余转化和农业深化发展的“以工补农”机制问题,从而提出一个基于从工业化过程中的工农互动机制中寻找“以工补农”机制的新视角。
一、工业和农业的互动关系分析
关于工业和农业的经济关系,学界已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如果引用张培刚概括的“粮食贡献、原料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外汇贡献”等[1],并将粮食贡献和原料贡献合并为产品贡献,那么工业和农业的经济关系,可以概括为“互为产品关系、互为要素关系、互为市场关系、外汇利用关系”。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拟从系统学角度,解释工农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关系及工农依存特征。
(一)人类经济系统结构
人类经济体系是一个循环系统,由生产系统、消费系统、市场(信息)系统等三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承担着人类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循环等三大功能[2]。生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劳动制造和加工物质,提供人类可使用和消费的物品;消费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将人类制造的消费品,转化为更大的物质需求和劳动意愿;市场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和反馈人类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等各经济环节的信息,调节人类经济决策和活动行为,保持人类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和纠正经济资源浪费行为。生产系统又可以分为食品生产系统、资源生产系统和工业制造系统等三个子系统(见图一)。传统农业经济时代,这三个系统没有完全分开。工业化发展促进人类经济进一步分化分工,人类生产系统被分为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三个子系统。
图一 人类经济系统的结构
(二)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1.农业:一个利用自然创造物质的系统
分析人类生产系统的功能属性,有两类功能属性,其中的一类是诸如农业和矿产业,其重要功能是从自然界获取各种人类需要的物质。特别是农业,以土地为基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成长为人类可以食用的各种农产品。虽然各种农产品从采摘到可以食用,还需要很多环节。但是农业的最本质功能,就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食品的部门。因此,农业是一个利用自然界创造物质的系统。
2.制造工业:一个维养劳动力的系统
工业部门大致可以分为采掘与加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三大类。采掘与加工业主要是采掘自然资源加工为人类可以利用的工业原材料,如开采业、冶炼业、化工、水电等。建筑业主要建构人类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产业,如房地产、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制造业是指以初级农产品和初级工业品为原材料,加工为生活消费品和生产工具,如食品、纺织服装、家用产品、日用制品、机械设备,等等。
与农业、矿产业相比,制造工业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即它是利用农业和矿产业提供的原材料或者初级产品,加工制造为人类可直接使用的生活消费品和生产投资品。与利用自然界创造物质的农业部门相比,工业部门没有直接创造物质,但是它创造了价值,即与原来的材料相比,其使用价值更高了。从制造工业的产品功能属性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务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产品,如食品、服装、医药、家具、家电、文体用品等,其主要功能是满足人类生理、心理、精神各层面的消费需要,并使人类产生更大的消费需要和劳动意愿;一类是服务人类劳动的产品,如机床等装备、汽车等交通工具、计算机等通信工具等,其主要功能是节约人类的劳动时间和提高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因此,从制造工业的产品属性功能分析,制造工业是一个维养劳动力的系统,包括维护人类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类精神健康和劳动意愿、节约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人类劳动能力和提高经济生产率等。
3.工业和农业的依存关系
制造工业子系统和家庭消费子系统,构成一个“维养劳动力”的经济综合系统(见图二,下页),其重要功能是,转化制造工业系统所创造的工业制造品使用价值,实现维养劳动力的目标,并不断循环往复维养劳动力,延续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但是,“制造工业—家庭消费”这个维养劳动力的系统,只有创造价值和维养劳动力的功能,它没有直接创造物质的功能。根据系统学理论,一个系统必须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系统才能持续运行,世界没有永动机。如果农业系统停止或者减少农产品的供应,“制造工业—家庭消费”这个维养劳动力的系统,就变为一个封闭系统,循环速度就会放缓,直到最后停止。因此,农业系统是制造工业的物质动力系统。农业部门只有不断提供农产品,“制造工业—家庭消费”这个维养劳动力系统,才能不断循环旋转,驱动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向前发展。农业部门发展速度,决定了“制造工业—家庭消费”这个系统维养劳动力的对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贡献大小。
二、农业剩余及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转化方式
(一)农业剩余:农业积累形态与工业投资模式
农业之所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因为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动力源,能不断向工业系统供给物质和能量,实现工业循环往复持续发展。农业主要以农业剩余的方式,即以农产品剩余和劳动力剩余的方式,向工业输送物质和能量[3]。
1.农业剩余的概念
随着人类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出现了“农业剩余”。学术界对农业剩余有多种解释,并从不同视角揭示农业剩余的多方面内涵。主要观点包括:农业剩余,是指农业产出在扣除农业内部消费以后所剩余的部分;农业剩余是指农业部门产品的增长快于农业人口的增长,即人均粮食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农业剩余是指农业自身生成的生产要素和产出,在满足了农业自身需要之外的部分,不仅包括农业的产出剩余,也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剩余;农业剩余是指一个国家农业部门的产品,满足本部门人口生活所需之后的剩余部分;农业剩余,是指农村产品和劳务的净输出,或以货币表现的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净流出。[4]
图二 农业是制造工业发展的动力
综合学术界对农业剩余概念多角度的解释,这里认为,农业剩余概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农业剩余的本质。农业剩余是农业产出减去农业内部消耗的结余部分,是农业部门的储蓄。第二,农业剩余产生的原因。农业剩余是农业部门人均粮食增长率大于农业人口增长率,从而使农业部门在内部消费以后还有剩余。第三,农业剩余的转化模式。农业剩余作为农业部门的储蓄,可以投资劳动力再生产,转化为农业劳动力;可以投资土地开垦和劳动工具,转化为农业资产;也可以投资工业,转化为工业资本。
2.农业剩余转化的初级形态
从表面看,农业剩余是农业部门减去农业内部消耗结余部门的劳动成果,是农业部门的储蓄。这部分储蓄,如果没有发生市场交换,就是农产品剩余,储存在农民仓库中。如果实现了市场交换,就转化为货币,成为农民财富。这两种农业剩余储存和转化形式,都可以称为农产品剩余。从农业历史看,农产品剩余作为农民的储蓄,一般都通过农业再投资,扩大农业生产。如果利用农业剩余养育子女,增加劳动力数量,再利用劳动力开垦荒地,就扩大了农地资产。在土地可开垦扩大的条件下,农业剩余投资农业劳动力,就等于投资农地资产。因此,可以将新增劳动力和新增耕地概括为劳动力剩余。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农业剩余在农业部门内部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农产品剩余,既可以表现为实物储存,也可以表现为货币存储;另一种是劳动力剩余,既可以表现为新增劳动力,也可以表现为新增耕地。在农业部门内部,农产品剩余和劳动力剩余这两种农业剩余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农产品剩余投资生育,可以转化新增劳动力;新增劳动力开荒农地,可以转化为新增耕地;新增耕地扩大农业耕作面积,可以转化为农产品剩余。
3.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资本的方式
工业部门出现并从农业部门分化出来,源于农业部门有农业剩余,农业剩余是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5]。在原始社会,农业劳动生产率非常低,每个人生产的粮食仅能养活自己,甚至不能养活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既不可能有多余的时间、也不可能有农业剩余去从事其他的工作,如专门研究文字和音乐,研究开采陶土和制作陶器。古代的许多技术发明和生产改进,都是在为生存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完成。在没有农业剩余的情况下,人类不可能专门从事这些工作。只有在农业生产有所进步,人类生产的粮食在满足自己及家人生存需求外,还有粮食多余,人类才可以抽出部分时间,用于从事与生产劳动相关的其他劳动,如研制工具、文化娱乐等。举个形象的例子,一个原始部落,有100人,农业技术水平限制了他们每人最大能力只能耕作0.67公顷农地,所生产的粮食仅能满足他们自己的生存需求。这个部落后来农业技术进步了,每人可以耕作1.33公顷农地,如果他们每人还是仅消费0.67公顷农地生产的粮食,那么每个农民就有0.67公顷农地的粮食剩余。在不扩大生育和扩大耕地的情况下,这个部落就可以抽出一半劳动力,即50人去从事其他工作,如采集野生棉花用来织布,改善穿衣条件。因此,在原始社会,有农业剩余是出现手工业并可以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的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有农业剩余是可以使部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从事工业生产和商贸服务的前提条件。正因为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包括表现为隐形劳动力剩余和表现为显性的农产品剩余,这些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资本,才促进了现代工业化发展。
那么,农业剩余是通过什么方式转化为工业资本呢?如果不讨论计划经济的“手动转移”,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资本的渠道主要有三条:
第一,通过转移剩余劳动力转化农业剩余。任何生产领域,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都离不开劳动力这个要素。张红宇(2005)认为,劳动力是所有经济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其他要素,如技术、资本必须与劳动力结合,才能实现价值。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流向工业,是农业剩余的劳动力剩余形态转化工业资本的重要方式。随着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在耕地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剩余越来越多,农业部门可转化为工业资本的劳动力剩余也就越来越多,工业化就越有条件发展。
第二,通过工农贸易转化农业剩余。在市场可交换条件下,工业用其生产的消费品和投资品交换农业部门的农产品,通过工农贸易将农产品剩余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实现农业剩余的工业资本转化。通过工农公平贸易,农产品剩余的使用价值转移到工业部门,农产品剩余的货币价值仍留在农业部门。但最终农业部门留存的农产品剩余货币价值形态,会用来购买工业部门生产的生活消费品和农业投资品,从而实现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产品贡献和市场贡献。
第三,通过直接投资工业转化农业剩余。一个农民带着自己农产品剩余去从事工业生产,这样劳动力剩余和农产品剩余同时转移到工业部门,称之为直接投资工业。现代工业社会,农业是一个传统产业,投资边际收益要低于工业部门的投资边际收益。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下,大量农民带着资金搞工业,就像改革开放初期的浙江农民一样。这样农业部门的农业剩余,就通过直接投资工业转化为工业资本。
(二)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剩余转化与农业深化发展的过程
从铁器时代开始,传统农业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地球上可以利用的土地都差不多得到开垦,农业活动遍及地球可以生活的所有区域,传统农业早已进入了出现“耕地边界”的转型升级发展阶段。相对传统农业,工业就相当于“新兴战略性产业”,工业化发展,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释放农业发展活力;通过工农贸易,可以向工业部门购买使用农资品和先进农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因此,工业化的过程,就是转化农业剩余,深化农业发展的过程。
1.劳动力转移:转化“劳动力剩余”为“农产品剩余”,一个解放农业转型发展的过程
工业化对农业部门的一个直接作用,就是吸纳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6]。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少了,在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农民人均耕地占有就增加。提高了农民人均耕地占有量,农民可以耕作更多的土地,就可以生产出更多可供工农贸易的农产品,从而提高了农民的资本储蓄量。这些农业资本储蓄,从工业部门购买消费品和农资品,投回农业部门,就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进一步增加农业的农产品剩余率。从“农业剩余是因为农业部门的人均粮食增长率大于农业人口增长率”这一概念出发,工业部门吸收了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相当于降低了农业人口增长率。在农业部门的人均粮食增长不变的情况下,农业人口增长率下降,意味着农业剩余增加。因此,工业化具有吸纳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并转化为农产品剩余,从而提高农业部门储蓄率的“以工补农”机制。
2.工农贸易:转化“农产品剩余”为农业投资,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在现代农业技术发达的传统农业社会,农业部门投资,主要利用农业内部的农业剩余投资农业,实现多产农产品的目标。如利用农产品剩余生育子女,增加家庭农业劳动力;或者利用农产品剩余购买土地和雇佣农民,扩大农业生产。因此,传统农业的农业投资是一个“农业剩余—增加劳动力+土地—扩大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剩余”模式。在现代工业社会,有许多可供利用的现代农业技术和农资品,如农药、化肥、农膜、农机等。通过工农贸易,农业部门可以获取农药、化肥、农膜、农机等农业技术和农资品,从而实现农业投资的模式转变“农产品剩余—工农贸易—农业技术和农资品—农业增长—增加农产品剩余”。现代工业社会的农业投资是一种以资本投资为主的投资模式,即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模式。安同良等(2007)认为,与传统农业的“利用农业剩余直接投资农业”模式比较,现代农业是一种“用农产品剩余贸易转化工业生产的农资品、再投资农业”的模式,其中通过了工农贸易对“剩余农产品”转化,提高了农业投资效率,提高了农业技术进步,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剩余转化”与农业深化发展的以工补农机制
工业和农业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涉及产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还涉及城乡之间的区域关系和政治关系,更是一个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的动态问题[7]。现在有关工农关系模型,大多数属于静态模型。为了能厘清工业和农业关系不同阶段的互动关系及其特征,寻找到以工补农实现机制,拟从工业化过程,即农业剩余转化和农业深化发展的一个过程,建立“农业剩余转化”模型,来解释工业化背景下的工农互动关系及其特征。
(一)“农业剩余转化”模型构建
工业化过程是一个农业剩余(包括劳动力剩余和农产品剩余)转化和农业深化发展的过程,从这一概念出发,构建“农业剩余转化”分析模型,研究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互动发展关系,重点研究工业化过程中的三个方面:第一,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对农业绩效的影响;第二,工业化过程中的工农贸易及对农业绩效的影响;第三,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技术进步及对农业绩效的影响。揭示工业和农业互动关系规律,从中寻找工业补助农业的实现机制与方法,促进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模型框架如图三所示。
图三 农业剩余转化与农业深化模型
由于在工业化不同阶段,工农互动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工农贸易”有着不同的特征。因此,可以分三个阶段来推理工业化过程的农业剩余转化与农业发展效应。
(二)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剩余转化与农业发展效应分析
1.第一阶段:农业劳动边际收益小于0阶段的农业剩余转化与农业发展效应分析
在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状况下,当农业部门人均生活成本大于农业人均产出的时候,农业劳动边际收益是小于0的。初始状态,由于存在大量农业劳动力剩余,农业人口生活和农业再生产消耗刚好等于农业总产出,没有农产品剩余,工农贸易为零。工业部门吸纳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会产生如下农业发展效应:
一是农产品剩余。开始出现农产品剩余并逐渐增加。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工业部门,农产品剩余也随之增加,且农产品剩余等于转出剩余劳动力的生活成本。
二是工农贸易量。开始出现工农贸易并逐渐扩大。农业部门有了农产品剩余,就可以与工业部门进行工农贸易。随着农产品剩余的增加,工农贸易量增加,工农贸易量等于农产品剩余。
三是农民务工工资。农民工工资很低。工业化初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就业机会成本很低。如果就近务工,没有交通、住宿其他成本,务工农民的工资大于农业人均收入减去农户人均生活成本的差值,农民就愿意到企业务工。因此,这一阶段农民务工工资水平很低。随着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部门人均收入增加,农业人均收入减去农户人均生活成本的差值也增加,农民务工工资也随着增加。
四是农民生活水平。生活水平开始逐步提高。初始状态农业人均收入等于农户生活人均成本,农业剩余等于0。随着农户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产品剩余增加,工农贸易量增加,农民有现金购买生活消费品,生活水平开始逐步提高。
五是农业技术水平。农业技术开始逐步改进。初步壮大的农业部门利用农业内部的一些农资品投资农业。随着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产品剩余增加,工农贸易量增加,农业有现金购买农资品,农业生产技术开始逐步提高。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产品剩余和工农贸易量进一步增加。
2.第二阶段:农业劳动边际收益大于0阶段的农业剩余转化与农业发展效应分析
随着工业化不断发展,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到工业部门,加上农业技术进步带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边际收益明显增加并大于0。这一阶段的农业剩余转化及农业发展效应特征:
一是农产品剩余。随着剩余劳动力大量被转移,农业劳动边际收益大于0,农产品剩余开始加速增加。同时因为农业技术进步带来的农业生产率提高,也促进农产品剩余。
二是工农贸易量。一方面,农业人口减少和农业技术进步带来农产品剩余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工业化发展带来更多可供工农贸易的生活品和投资品。因此,这一阶段工农贸易也开始快速增加。
三是农民务工工资。由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被转移,农业劳动边际收益大于零,农民就业的机会成本增加,农民务工工资也随之提高。同时,工业发展带来的工业劳动效率提高,也会提高农民务工工资。因此这个阶段农民流向工业部门务工速度最快。
四是农民生活水平。由于农业剩余增加和工农贸易量增加,农民有更多的先现金收入,农民可以购买更多的生活消费品改善生活。农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加速改善。
五是农业技术水平。这一阶段工农贸易量很大,工业化带来可利用的农资品产量也很大。农民有更多的现金收入购买更多的农资品,农业技术快速进步。同时由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被转移,农业经营规模水平提高,农业技术利用边际成本降低。
3.第三阶段:农业劳动边际收益等于1阶段的农业剩余转化与农业发展效应分析
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当农业劳动边际收益率等于1的时候,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农业剩余转化及农业发展效应特征有:
一是农产品剩余。这一阶段由于农业劳动边际收益率等于1,农业部门已经没有劳动力剩余。因此,农产品剩余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劳动效率提高。这一阶段,如果农业技术和农业劳动效率得不到相应快速提高,农产品剩余增长放缓,就不能提供足够的农产品给“制造工业—家庭消费”这个维养劳动力的系统,经济循环发展速度将放缓。
二是工农贸易量。这一阶段,如果农业技术和农业劳动效率得不到相应的快速提高,农产品剩余增长放缓,工农贸易量增长也放缓。工业部门得不到足够农产品的供给,将出现农产品上涨压力和趋势①。
三是农民务工工资。这一阶段,由于农业部门可转移的劳动力减少,农业经营收益上升,农民就业的机会成本增加,因此农民务工工资存在上涨压力和趋势。
四是农民生活水平。这一阶段尽管农业剩余增长率和工农贸易增长率下降,但是农产品价格和农民务工工资上升,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开始快速提高。
五是农业技术水平。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促使农民和国家给予更多的农业投资,农业技术进步进入突破性阶段。能否实现农业技术的突破,成为工业化后期农业发展是否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剩余转化与农业深化发展动态关系
根据“劳动力转移”模型,按照农业劳动边际收益率小于0、大于0、等于1三个阶段,对工业化过程的农业剩余转化,及农产品剩余、工农贸易量、农民务工工资、农户生活水平、农业技术水平等方面绩效的分析,可以得出农业剩余转化与农业深化发展动态关系如图四(下页)。
图四 农业剩余转化与农业深化发展动态关系
一是农产品剩余。随着工业化发展,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农民人均土地占有量增加,农产品剩余增加。
二是工农贸易量。在工业化过程中,一方面农业人口减少,农产品剩余增加。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更多。因此工农贸易量不断增加。
三是农民务工工资。工业化初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务工工资很低,但是对农业剩余的贡献很大。工业化中期,随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农民务工工资随之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很快。工业化后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下降,农民务工工资进入一个快速上涨,并接近全国平均工资的水平。
四是农户生活消费。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人均占有农地数量增加,农业劳动平均收益增加,农户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五是农业技术水平。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户人均农地规模增大,农户人均收益增加。因此投资农资品的比例增加,农业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根据“农业剩余转化”模型,可得出结论:工业化过程中工农互动关系,是一种农业剩余转化和农业深化发展的关系。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资本,不仅哺育了工业发展,同时也解放了农业本身,从而拓展了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工业化过程中的工农互动“以工补农”实现机制,包括剩余劳动力转化实现机制和工农贸易转化实现机制。
根据模型分析结论,在工业化过程中,要根据工农关系不同阶段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工农互动关系调节方法,即不同的“以工补农”策略,促进工业和农业互动协调发展。
第一,工业化初期,以工补农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工业部门重点发展资本需求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加快吸纳农业领域剩余劳动力,消化农业领域过量的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力边际收益和农业劳动平均收益,增加农产品剩余和扩大工农贸易量。这也是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农业领域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释放出剩余劳动力存在的农产品剩余,扩大农业的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而且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可以提高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竞争力,加快工业发展,提高工业资本积累率。
第二,工业化中期,随着农业领域剩余的大量转移,农业劳动边际收益率与农业劳动平均收益之比已经大于零,农产品剩余增加,工农贸易量扩大,农业积累率提高。以工补农实践的重点是加强引进物化的农业技术,发展农业投资品工业,扩大化肥、农药、农膜、农业小型机械等农资品的供给,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主要任务,增加农产品剩余,进一步扩大工农贸易量,支持国家工业化发展。随着农业贡献的扩大和工业本身积累扩大,重点发展重工业,提高工业化水平。
第三,工业化后期,农业劳动边际收益率与农业劳动平均收益之比已经等于1,工业继续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非常有限。这个阶段重点要加强土地制度创新,加快土地流转和农地集中经营,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业先进技术利用成本壁垒,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组织分工化发展,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单位产量。
该标题为《改革》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基于工业化的农业剩余转化:一个“以工补农”机制的新视角》。
注释:
①2010年开始我国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表面上是资金流动性原因,实际上工农结构问题。近些年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而农业技术和农业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导致工农贸易量增长率下降,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标签:农业技术论文; 农产品论文; 边际收益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边际效应论文; 剩余收益论文; 农民论文; 农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