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网站的调查研究_地理教学论文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网站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研究论文,地理论文,我国论文,中学论文,教学网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Internet上提供的可以作为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的网站有两大类型,一是资源型,一是教学型。所谓资源型网站是和地理教学内容中各类知识点相关的信息网站。教学型网站与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有直接关系,它提供有关教科书、教学参考、习题练习、教案设计等地理教学内容。地理知识可谓包罗万象,前者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庞杂博大,所有可以为地理学习知识点提供参考和借鉴的都属于此类型,它们并不为地理教学所专用。后者则是一些地理教学专用网站,也是广大地理教师和学生密切关注和积极建设维护的网站。

本文试图从地理教学型网站入手,研究Internet上大陆地区地理教学型网站的建设现状,为今后的网站建设提供参考,为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做好铺垫。

笔者于2003年8、9月,用关键字“地理教学”对三大中文搜索引擎网站搜狐、新浪、雅虎进行持续追踪搜索。搜索过程中发现,搜索结果没有涵盖全部地理教学网站,部分地理教学网站是通过其他网站的友情链接所得;各个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有重复;部分搜索引擎结果不稳定,不仅数目变化,而且结果不是对关键字的准确搜索,而是部分字节的匹配搜索;搜索结果中存在部分死网。整理三大搜索引擎结果和从友情链接查到的网站,数目共计67个,其中有12个为死网,2个为网校,故本次调查统计的网站实际数目为53个。对这53个网站进行统计和综合评价时,评价指标参考了英国教师评价教育媒体(teem)组织和我国教学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目前我国地理教学网站的开发特点

1.支持网站的服务器平台

支持网站的服务器平台多数属于教育系统,包括学会组织、地方教研中心、出版社、学校一级单位,还有部分是网络上提供的免费空间。这部分网站所占的比例大约为26%。免费空间为有志于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教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但同时商家为了宣传自己,往往会在网站中插入一些网站logo或宣传图片,影响教学网站的欣赏效果。

2.网站内容

(1)网站内容多样。网站的开发者包括:学会组织、出版社、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教研室、中学以及热衷于多媒体教学并有余力的一线教师。开发者的多样性决定了网站内容的多样性。可以把网站分为综合性网站和专题性网站两类。综合性网站的内容包括全部教学内容和要素,专题性网站只展示教学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要素。地方教研室开发的网站是为本地地理教学提供一个教学展示平台,报道全国地理教学科研动态和发展动态,这类型的网站往往是一个交互性的平台,授权用户可以上传和下载资源。以学校为单位开发的网站是介绍学校的教研、科研成果。个人开发的网站则是展示本人地理教学中的部分成果。例如,雅虎搜索结果中有6个为地理课件专题网站。

(2)教学内容要素基本相似。尽管开发者多样,开发目的各有千秋、网站服务对象不一,但内容建设还是有一些共同要素。网站共同要素包括地理时事新闻报道、教案、资源库、试题课件、本地科研课题及成果展示。诸要素中建设最多、类型也较多的是资源库的分类方式,有的按照知识点,分为天文、地质、环境、人文、旅游等;有的按照资源的存储格式,分为图片、视频,音频、文本、软件等;有的按照资源使用对象的类别,按年级归类,而且往往是若干类别彼此嵌套。在各种资源类型中,居多的为图片资源,年级段是高一,知识点属于旅游资源。以辽宁地理教育教学网(http://wan.neyc.edu.cn/dl-down-load.asp)为例,资源库中列出了个1514条项目,资源库的组成如图。

(3)教育和教学理论。已经有部分网站开始建设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思想等专栏,居多的是支持信息技术教学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这部分网站还只是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尚未形成。

(4)课程改革信息展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出以来,学科教育界发生了许多新的变革。地理基础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式,地理教学网站建设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课改课题汇报。网站建设者不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展示了本单位或个人在课改方面所做的科研探讨。如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个别网站推出了网络研究性教学(webquest)的实例。如吉林延边二中的中学地理教学网(http://ybzhs.com.cn/teacher/net/dili)和江苏省星辰实验学校开发的寰宇—星韵地理网(http://dili.wjstar.net),开设了专题“webquest”专栏。前者还展示了高中“城市化过程”和“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两节的网络研究性学习。二是部分地理网站开始建设乡土地理栏目且内容典型。本次调查中有乡土地理专栏的共有7个网站。

3.技术因素剖析

(1)界面的美观性。所有网站都有自己的站标logo,醒目突出,凸显地理学科和网站特色。部分网站还把logo提供给其他网站作友情链接。页面使用文字样式表(CSS)设置,页面文字风格始终如一。反之,随着浏览器字体的变化,页面的文字风格发生变化,页面出现乱码或重叠现象。从统计结果看,使用CSS的网站有25个,占总网站的比例大约为46%。

(2)导航系统的便捷性。网站的导航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内部导航和外部导航。内部导航就是和网站内其他页面之间的相互跳转,外部导航就是和其他网站之间的衔接。调查中所有网站的内部导航方便快捷,导航条醒目易于辨识,惟一不足的是由集体开发的多层次网站中,地理教学网站属于次一级网站,次一级网站没有和上一级网站之间建立双向互动。只可以由上级进入下一级网站,反之则不通。外部导航网站包括地理教学网站、教育网站和同类院校网站以及一些地理资源型网站。大多数网站只链接了地理教学网站,或者若干类网站混杂,没有分门别类。这方面建设可以借鉴江苏省星辰实验学校开发的寰宇—星韵地理网,在地理站点栏目中,分为地球地图、自然地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地理教育7个栏目,每个栏目下向用户推荐若干网站,数目依次为25、80、14、25、61、28、12。推荐各个站点时,包含了该站点的logo、域名、站点的简短介绍。

(3)动态交互系统建设。及时互动是网络的一大特色。目前网站中的互动栏目有讨论区、留言板、聊天室、在线试题、课件欣赏、邮件联系。邮件联系仅是链接到Outlook。使用频率较高、建设比较好的是讨论区,有的网站命名为留言板。技术支持依靠asp,jsp,php编程语言来实现。有28个网站开设了讨论区栏目,而且根据实际教学的经验和需要,开设了形式多样的分讨论区,浏览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入不同分区,发表见解,寻求他人帮助。讨论区建设管理较好的是中国地理学会的地理频道(http://www.dlpd.com),推出专门的地理讨论区,开设若干子讨论版块。其他动态栏目还只是星星点点,有2个网站开设了在线聊天栏目,1个网站有在线试题,但没有实现功能,课件欣赏多数支持的是打包下载功能。

(4)数据库技术支持。为方便浏览者查找网站内所需要的资料,有14个网站在站内设立了搜索功能,将编程语言asp,jsp,php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用户端和服务器平台的互动。有7个网站把几大搜索引擎作超级链接,实现和其他网站的互动。

二、网站开发建议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成为一个巨大的“百科图书馆”。教育部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意味着今后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地理教学网站建设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当前,地理教学网站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地理教学网站的分布范围覆盖了17个省市;地理教师参与到网站的开发和建设中,并承担了网站维护者的任务;网站内容与地理教学关系环环紧扣,不仅包含参考资料,同时包含了教育理论和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同时还展示了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的实际教学范例;许多网站开始推出新版,不断改进界面。但同时还存在一些弊端,如网站质量参差不齐,特色不够明显,资源重复建设,服务学生的栏目尚未建立,互动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缺乏在线试题测试等。今后地理教学网站建设应在上述方面有所改进,推出新的特色。

1.平衡网站分布的地区差异。统计地理教学网站开发者与维护者的分布省市,结果如下:

省份 北京 江苏 广东 浙江 安徽 上海

网站个数 10 85 5 5 2

省份 福建 湖南 辽宁 山东 河北 广西

网站个数2 3 2 1 1 1

省份 陕西 四川 吉林 贵州 合作 未知

网站个数1 1 1 1 1 3

从上表可以看出,地理教学网站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除未知地区的3个和合作组织的1个外,总数为49个,其中南方地区占到了2/3;北方地区分布的网站中,北京占到了62.5%。造成地区分布差异的原因部分程度和当地的经济有关,网站建设需要硬件和软件投资。南方地区经济发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另外,南方地区的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较早,教师热衷信息技术,花费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建设网站。今后,应加强北方和西部地区地理教学网站的建设,带动北方和西部地区的信息化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重视网站定位。调查中发现网站资料有重复利用现象,有的网站内容庞杂,只是堆砌材料,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开发者没有明确的网站定位。网站定位就是在网站开发之前,确定网站的服务对象群体、创办网站的宗旨和网站特色。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网站建设中的技术设计、内容选材、编排会容易许多。因此,网站开发要“量身制作”,结合实际情况和优势,扬长避短,开发出真正反映自我的网站。只有重视网站定位,地理教学网站才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3.依靠集体或采取合作的形式进行开发。网站建设需要具有地理学科、教育学知识及网页制作技术。具备这些基础,打造的网站可以兼顾技术、教育理念、地理内容三个方面,做到真正的指导教学实践。缺乏任何一个方面的网站都会有些缺憾。为保证高质量的网站建设,建议网站制作和维护采取教学和技术人员联手合作,依靠集体硬件设备支持、打造网站的内容和技术细节,做到在网站内容上突出网络特色,实现教师、开发者和用户三方的真正互动。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与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合作开发的地理教学资源网(http://210.39.136.105/sites/dili/),就是一个良好的典范。

4.加强网站的维护工作。许多网站的更新日期仍停留在2002年或者更早的日期,有的更新周期超过半年之久,部分网站呈现的知识内容已删减或被新知识取代,而互动版块也只是访问者的留言和疑问,看不到管理者针对这些疑问反馈和解决方法。实现教师、开发者和学生三方的互动,技术上实现这个功能对专业人员并非难事,难点在于对这些互动版块的维护和更新,维护者需要定期整理、反馈,并提出新的讨论话题,使得讨论区良性循环发展。

5.积极采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比如,实现网站个性化服务可以通过在服务器上记录每个用户的访问路径和访问内容,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用户对哪部分内容的需求最大,不同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根据这些分析,建立最佳网站内容分配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待用户再访问的时候,把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提前下载到本地机中,节省用户浏览时间,提高浏览速度。网站制作者还可以利用分析结果对网站规划做修改,提高网站的访问量。

6.建设关于GPS.GIS,RS技术方面的专栏或有关网站。目前,国内极少有GPS、GIS,RS方面的教学专栏或教学网站。GPS、GIS、RS技术应用是教科书中新增加的一个知识点,这部分知识更新速度快、难度大,对专业知识要求高,开发这方面的资源和大家共享切磋,共同进步,意义重大。建立这样的网站可以参考港台或国外一些类似网站的经验,吸取可以为我所用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环境,开发符合本地区的GPS、GIS、RS教学网站。这里推荐台湾地区的高中地理GIS教学网站(http://gisedu.geog.ntu.edu.tw/)。

标签:;  ;  ;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网站的调查研究_地理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