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历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文

论习近平历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文

论习近平历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王永友 李 卓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摘 要: 习近平历史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认知历史、对待历史、评价历史的本质反映和集中体现。习近平历史观强调,正确认知历史要坚持全面系统、唯物辩证、面向未来看历史的方法论,正确对待历史要坚持正视历史事实、尊重历史规律、捍卫历史真相等思想观点,正确评价历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国共产党立场和人民立场等客观立场,这是习近平历史观的基本理论内涵。正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历史观,对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历史观;立场;观点;方法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包括对历史事实的认知、对历史意义的判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对历史规律的把握等,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正确认知历史、对待历史和评价历史,关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历史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如何认知历史、如何对待历史、如何评价历史的本质反映和集中体现。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历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必然要求,对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知历史:习近平历史观的方法论思考

怎样认知历史是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前提性问题。正确认知历史,就是要解决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看历史的问题。习近平历史观强调:要坚持全面系统看历史、唯物辩证看历史、面向未来看历史,为人们正确认知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一)坚持全面系统看历史

全面系统看历史,就是要全方位、全过程地看历史,要整体性、连贯性地看历史,要看历史的全貌而不是历史的细节,要看历史的整体而不是历史的局部,要坚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看历史。习近平历史观强调,认知历史在时间上要具有“全程视角”,在空间上要具有“全球视野”,在整体上要具有“全局视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看清历史、看准历史,而不会看错历史。

一是坚持用“全程视角”看历史,从更长远的历史时期来认知历史发展的进程,在时间上牢牢把握看历史的全面性系统性。对历史的认知,需要站在更高、更远的历史视角,从历史发生的全过程、全流域来审视和看待,将历史发生的时点向外扩展、往前延伸,将其放在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认识,贯通各个历史时段,联系各个历史事件,准确把握不同历史阶段事物发生的连贯性与内在逻辑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事物发生的历史时段或历史过程,不能只看历史发生的时间片段或时间节点,必须将历史问题放在更为宏大的历史长河中来省视和考察。同时,对历史的认知还需要用更宽、更长的历史镜头,对历史发生的全貌、全景进行观察和判断,将历史发生的时点向前推进、往后延伸,深刻认识到“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1]67,绝不能就历史看历史,静态地看历史事实,要把对历史的考察、现实的分析和未来的预见紧密结合起来,把现实的问题同历史的逻辑发展联系起来,认识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连续性和连贯性,全面、准确、系统地把握历史事实。只有用“全程视角”看历史,才能看清历史的整体面貌,才能纵观过去、现实与未来的历史演进,更好地立足当下、继往开来。

二是坚持用“全球视野”看历史,从更宏阔的历史范围来认知历史发展的变化,在空间上牢牢把握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对历史的认知,需要有宏阔的视野,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大势来观察和审视,将各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置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之中,绝不能鼠目寸光,只关心各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步,必须全面关注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把世界各国历史的发展进步放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置于整个世界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总体历史经纬网络之上,用全球史观认识各国历史发展进程,不轻易否定别国历史。如对抗日战争的认识,习近平强调将其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背景来看,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3对中国历史的认知还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胸襟、宽容的气度,客观面对中国历史与世界各国历史,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与世界各国历史,既不盲目自大、故步自封,过分抬高中国的历史地位;也不妄自菲薄、崇洋媚外,自贬身价看轻中国的历史作用。习近平强调,要“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3]482。只有用“全球视野”看历史,才能了解世界历史发展动态、找准世界定位,更好地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据受访者反映目前不少店铺的运费险保费价格较高,有的甚至高达5元以上,而理赔金额平均在8元左右,这样的定价使得不少消费者对运费险望而却步。尽管运费险的价格制定机制比较复杂,但保险公司还是应当尽量将运费险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价格差不宜过大,才能使运费险具有更大的消费市场。

(二)坚持唯物辩证看历史

二是必须向世界各国人民阐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为最终赢得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历史贡献,这个历史真相必须得到坚决捍卫。正确对待历史,既要充分肯定国民党在抗日正面战场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承认其在抗战中做出的历史贡献,但又不能夸大功劳、缩小问题,要实事求是宣传国民党在抗战全过程中的表现、在抗战全局中发挥的作用。正确对待历史,更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抗战胜利做出的不可替代的重大历史贡献,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日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积极宣扬中国共产党的抗战精神和抗战功绩,不能歪曲抗战史实、诋毁中国共产党发挥的历史作用,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言行。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2]9只有坚决捍卫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历史真相,才能消除人们对抗战史实的错解,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地位。

一是坚持客观公正地看历史,从历史实际出发,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出发,站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认知历史、理解历史。认知历史需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翔实准确的史料基础上分析历史事物的意义、影响,不能从空想意识、虚假史料出发,不能超越史料、无中生有,歪曲、掩盖和伪造历史事实,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事实,要看历史言论是否与历史事实相对应,“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5]认知历史还需要具体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所处的历史条件、历史环境,不能带有历史偏见、以今律古,“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6]11,要有历史代入感,把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放在它本来所处的客观社会历史关系中去考察。只有客观公正地看历史,才能真正看清历史事实。

电子从直流电流的负极出发→导线→在电解池阴极上被H+捕获;而Cl-在电解池阳极上释放出电子→导线→电源正极回收。

二是坚持动态联系地看历史,从普遍联系、动态发展的角度看历史,准确把握历史发展中的现象、过程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认知历史需要把握历史的纵向联系,把前后历史时段、历史事物、历史过程联系起来,不能把历史发展碎片化,静止、孤立地看历史,不能以某一历史时段去否定另一历史时段,要把历史事物置于历史发展中进行动态考察,注重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联系性,从动态联系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如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段的认识,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7]32,不能将二者割裂、相互否定。认知历史还需要把握历史的横向联系,把国内外历史条件、历史因素、历史事物联系起来,不能孤立地看待本国历史,也不能只从国内因素、背景来分析历史事物,要全面把握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总结国内外历史的经验教训。如对抗日战争的认识,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3]446只有动态、联系地看历史,才能对历史做出准确的观察和客观的分析。

支持职业教育学校开设农业信息化培训班,分批对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殖大户等进行培训,掌握电子商务、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网络新媒体等,广泛宣传“互联网+产业扶贫”,激活群众触网的主动性和网创欲求,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三是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历史,从正反两方面出发辩证地看历史,分清历史的主流和支流,准确把握历史的本质和实质。认知历史需要把握社会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绝不能只看一面、以偏概全,更不能轻易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既要看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和消极影响,要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如对历史传统的认知,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3]313,既不能全盘否定历史传统、数典忘祖,也不能完全肯定、搞文化复古。同时,认知历史还要在看清历史两面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历史的主流和支流,不能只看到历史的支流,专挑细枝末节以否定历史全貌,要分清历史事物的主次,准确把握历史时点、历史事件的本质,正确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如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认识,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在这一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与所犯错误相比,成就是主要的,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这是改革开放前30年历史时期的主流和本质。只有一分为二地看历史,才能克服历史认知的极端化、片面化。

(三)坚持面向未来看历史

面向未来看历史,就是要以未来的视角、进步的眼光看历史,要看历史的前进方向,要从历史发展中吸取经验教训,要着眼于未来发展,而不是开历史的倒车。习近平历史观强调,要坚持放下包袱看历史、坚持以史为鉴看历史、坚持用发展眼光看历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应历史潮流,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

(3)插销验算。沉箱出运采用直径为125mm,长度为1m的Q345B圆钢作为牵引和溜尾插销,插销强度验算如下: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直径125mm的Q345B圆钢,其抗剪强度设计值为140N/mm²,Ф125mm截面积=3.14×62.5²=12266mm²,最大抗剪强度=140×12266×=171t,单边钢丝绳牵引力=0.03×4000/2=60t(0.03为摩擦系数,4000为沉箱最大重量),插销抗剪强度171t>单边牵引力60t,插销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三是坚持用“全局视界”看历史,从更广泛的历史跨度来认知历史,从整体上牢牢把握具体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整个历史过程的联系。对历史人物的认知,需要从整体上厘清历史人物成长、发展的全过程,从整体上厘清历史人物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变化全貌,不能仅以某个特殊时间段的表现来认知历史人物,要把历史人物放到整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全局中去认识和把握,看其对国家、民族做出的贡献或者给国家、民族带来的伤害。对历史事件的认知,需要从全过程梳理历史事件的产生背景、发生缘起、发展过程与最终结果,不能将历史事件从历史发展的全貌中抽离出来,不能割裂历史事件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来龙去脉,要把历史事件放到整个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全局中去认识和把握其所处的历史地位、产生的历史影响、发挥的历史作用。如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习近平强调,“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4]只有用“全局视界”看历史,才能正确把握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正确认识历史事件的实质。

一是坚持放下包袱看历史,从发展视角坦诚面对历史事实,敢于承认并反思历史屈辱与历史错误。认知历史需要胸怀坦荡、胸襟开阔,既要有宽容之心态去面对历史的屈辱,更要有悔改之气魄去面对历史的罪错,绝不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要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客观面对和接受所有发生过的历史事实,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如对我们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所犯的严重历史错误,习近平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使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历程中遭到严重挫折。”[7]22-23同时,认知历史还需要深刻反思历史,绝不能歪曲、否认历史事实,要正视历史的阴暗面,时刻铭记历史的惨痛教训,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对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伤害,习近平强调,日本应该“对那场给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负责的态度,对在那场战争中受到深深伤害的邻国人民的感情有起码的尊重,对在那场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千千万万亡灵作出符合道义的交代。”[2]13-14只有放下包袱看历史,对历史进行深刻反思,才能化解历史恩怨、轻装前进,才能避免重蹈历史覆辙、面向未来。

二是坚持以史为鉴看历史,从解决现实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出发,善于从历史发展中汲取智慧、把握规律。认知历史需要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以独特的历史视角,放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通过探究现实问题的历史根源,从历史发展中把握现实国情,在历史进步中谋求解决现实问题。如面对国家和社会治理问题,习近平强调“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8]。认知历史需要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为做好当前工作、推动未来发展提供学习和借鉴,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发展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习近平强调,“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3]32只有以史为鉴看历史,才能少走历史弯路、少犯历史错误。

二是站在人类进步事业的立场上评价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与人类文明史,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坚决摒弃和抵制一切腐朽、落后、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言论和行为,坚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评价历史,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态度,站在唯物辩证的立场,科学评价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辩证分析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文明成果和优秀文化、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经过的坎坷历程与艰辛探索。正确评价历史,必须站在进步立场、坚持用先进的价值标准评判人类发展历史中产生的“精华”与“糟粕”,坚决抵制任何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言论和行为,始终“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164,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与繁荣发展。

三是正确对待中国近代屈辱史,既不能回避、遮蔽这段历史,更不能淡忘、遗忘这段历史,既要看到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又要看到“落后就会挨打”的历史教训。正确对待中国近代屈辱史,既要求我们理性、客观地对待中国近代以来遭遇的曲折与苦难,不能因为这段历史是民族的耻辱而刻意回避或淡忘,而应直面并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虽然“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3]545,但“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7]6,形成了可歌可泣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屈辱中孕育了强国的理想,在苦难中涵养了崛起的动力,在反思中寻找发展的道路,在进步中追求复兴的自觉。只有正确对待中国近代屈辱史,才能知耻后勇、奋起直追。

二、正确对待历史:习近平历史观的思想观点解析

怎样对待历史是树立正确历史观的核心问题。正确对待历史,就是要解决以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原则去处理历史问题。习近平历史观强调:要坚持正视历史事实、尊重历史规律、捍卫历史真相,为人们正确对待历史提供了基本的原则遵循和科学态度。

其中,EPUy表示年度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EPUm表示当年每一个月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此外,考虑到使用同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作为模型解释变量可能引发的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采用滞后一期值作为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

(一)坚持正视历史事实

正视历史事实是正确对待历史的基本原则,也是正确处理历史问题应有的基本态度。正视历史事实,就是要以良好健康的心态对待历史事物,不否认、不篡改“不良”的历史记录,不夸大、不炫耀“良好”的历史时段,始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客观公正的原则,正确对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段、历史进程。习近平历史观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9],我们要正确对待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国近代屈辱史和世界侵略战争史,只有正视这些重大历史事实,我们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向未来。

一是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既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既要看到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辉煌成就,也要看到中国长期封建统治的历史积弊。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既要在充分认识我国深厚历史积淀和悠久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历史断裂的文明古国这一客观历史事实,深刻理解我国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具有的伟大创造能力和创造潜力,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历史中蕴藏的哲学思维、教化思想、价值理念等思想智慧,进而为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创造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正确对待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还要在认清中国长期封建统治产生的历史积弊基础上,深刻反思5000年历史传统中的文化糟粕对人们思想、意识产生的负面影响,既不醉心于、迷恋于历史传统的辉煌成就而自傲自负,也不纠结于、沉沦于历史发展中的封建积弊而自卑自怜。只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才能打牢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历史根基,做到既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又有坚决的文化自醒。

二是正确对待西方科技发展史,既不能过分夸大西方科技发展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也不能否认近代西方科学的领先地位,既要看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也要看到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问题。正确对待西方科技发展史,既要有勇气承认近代西方科学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客观看待“几百年里,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总和”[3]202这一事实,但不能用西方近代科技发展成就否定中国辉煌的科技发展历史,要同时看到中国曾“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10]的历史事实。正确对待西方科技发展史,还要正视近代西方科学在世界上所处的领先地位和积累的先进经验,深刻反思中国近代以来科技落后的原因,对比总结我国近代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近代以来我国同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只有正确对待西方科技发展史,才能认清现实、谋求超越。

东晋时,有个人在橘子成熟时,选了三百枚,送给远方的朋友,并附了一封简短的信:奉橘三百枚。由于还未到霜降,未能多采摘。写信人是大名鼎鼎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四是正确对待世界侵略战争史,既不能隐匿、歪曲侵略史,更不能否定甚至美化侵略史,既要铭记战争教训,更要珍爱世界和平。正确对待世界侵略战争史,既要在认清侵略战争的实质、认识到给受害国家和民族带去痛苦和灾难的基础上,做到不掩盖、不篡改、不否认侵略的历史事实,不为历史中的侵略犯辩护、脱罪,实事求是地书写、记录侵略战争史,坚决抵制任何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论和行为,“要以事实批驳歪曲历史、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5]正确对待世界侵略战争史,还要深刻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从战争的残酷历史事实中认识到正义的价值、和平的珍贵,认真吸取战争的历史教训,要敢于承认侵略战争的历史罪行,并主动向受到战争迫害的国家和人民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只有正确对待世界侵略战争史,始终铭记战争的历史教训,才能更好地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二)坚持尊重历史规律

尊重历史规律是正确对待历史的基本要求,也是正确处理历史问题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尊重历史规律,就是要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不阻碍历史前进的脚步,不阻隔历史创造的源泉,不阻滞历史发展的动力,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求真的原则,正确对待历史的发展和历史的创造,绝不罔顾历史规律、逆历史潮流而动。习近平历史观特别强调,要重视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历史发展总是曲折前进的等规律,只有尊重这些客观历史规律,我们才能以正确的方式创造新的历史。

一是坚持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规律,坚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正确对待历史,既要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深刻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矛盾运动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深刻认识生产力进步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深刻吸取以政治运动、文化运动代替生产力发展而阻碍社会历史进步的惨痛教训,始终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不断增强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努力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1]正确对待历史,还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中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局限性与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从而坚定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的信心;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可能遇到的历史挫折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性,从而坚定向社会主义前进的历史方向,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信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只有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才能增强历史前进的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是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规律,坚持依靠人民的力量、集中群众的智慧推动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对待历史,既要深刻认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深刻认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领袖或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深刻理解“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3]314的重要意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对待历史,还要尊重和维护人民的利益,要让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充分享有历史发展的成果,始终坚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追求共同富裕,要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4这一思想真正落地,“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3]52。只有尊重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历史规律,才能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动力,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推动历史发展和新的历史创造。

三是坚持历史发展总是曲折前进的这一历史规律,坚持历史是向前发展、不断进步的,历史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正确对待历史,既要深刻理解“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1]273,绝不能开历史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要坚决反对“历史循环论”“历史倒退论”,要在历史发展的进步逻辑中推动历史前进,要在时代进步的历史逻辑中推动历史发展,始终坚信人类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3]32正确对待历史,还要深刻理解历史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不能因历史发展中遇到了挫折而悲观失望,也不能因历史发展中取得了成就而沾沾自喜,既要反对“历史循环论、倒退论”,又要反对“历史直线论、停滞论”,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前进规律,遵照历史发展的逻辑,自觉在历史实践中推动历史进步。只有尊重历史在曲折中前进这一历史规律,才能避免开历史的倒车、坚定历史前进的信念、做历史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三)坚持捍卫历史真相

捍卫历史真相是正确处理历史问题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捍卫历史真相,就是要厘清历史事实的本质以及发生事实的真正原因,揭示历史的真实面貌,始终以去伪存真的态度和祛魅求实的原则,正确对待历史资料,抵制和批判有违历史真相、颠倒历史黑白的言论和行为,消除人们对历史真相的误解、错解和歪解。习近平历史观强调,要特别注意从历史事实中向世人揭示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历史真相,只有坚决捍卫这些历史真相,我们才能正本清源、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3.3脏彩超随年龄增加而偏好度增加,男性偏好度高于女性,符合年龄增加、心脏问题增加,且男性危险度更高的循证特点。

一是必须向世界各国人民表明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从未有过殖民和侵略的历史记录,这个历史真相必须得到坚决捍卫。正确对待历史,既要坚决维护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良好和平形象,抵制污蔑、抹黑中国的言论和行为,深刻领悟中国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历史传统,深刻理解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和平外交关系,向世人广泛宣传中国从古至今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1]265正确对待历史,还要深刻认识中国自古以来坚决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深刻理解中国近代以来追求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的坚强意志,深刻理解中国实现统一的历史传统、维护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捍卫国家利益的现实要求。只有坚决捍卫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这一历史真相,才能消除别国的误解,清除“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林业技术推广与林业生产发展严重脱节,林业生态技术推广缺乏多元化的技术。另外,目前林业技术推广人员、设备和技术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在整个林业生态建设和发展的时代都非常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全面关注。目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指导方针进行的。然而,在具体工作中,许多员工或相关人员过于注重个人利益,而没有充分重视自身服务能力的提升。此外,还有一些技术人员自身素质低,工作责任心差,无法与林业进行良好的沟通。同时,林业生态整体发展需求的变化也是陌生的,这对制约林业生态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唯物辩证看历史,就是要客观地、联系地看历史,要看历史的事实而不是历史的假象,要看历史的动态发展而不是历史的静态片段,要坚持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坚持对立统一地而不是非此即彼地看历史。习近平历史观强调,认知历史要坚持客观公正地看、坚持动态联系地看、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历史事实、看清历史脉络、分清历史主流。

三是必须向世界各国人民讲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走上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这个历史真相必须得到坚决捍卫。正确对待历史,既要深刻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不能以“告别革命论”“否定革命论”来否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积极历史意义、否定党的执政合法性,要理直气壮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历史贡献,让世人明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都无力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救亡图存和民族独立、解放与复兴,唯有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才使受尽屈辱、濒临危亡边缘的中国进入了历史的新纪元。正确对待历史,还要看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坚决抵制否定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成就、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论,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是中国共产党“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7]18只有坚决捍卫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一历史真相,才能消除对共产党执政的歪解,清除“共产党专政”这一错误思想的影响,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三、正确评价历史:习近平历史观的客观立场剖析

怎样评价历史是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关键问题。正确评价历史,就是要解决站在什么立场、从什么定位出发去对历史作出价值判断,重点涉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段、历史进程等的价值评价问题。习近平历史观强调: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和人民的立场来评价历史,为人们正确理解和判断历史、评价历史提出了要求、厘清了思路、明晰了价值取向。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评历史

坚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评价历史,就是要坚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坚持站在人类进步事业的立场上,坚持站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立场上对历史作出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习近平历史观强调,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评价历史,要特别注意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评价历史,才能更好地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合法性。

一是坚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评价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坚决抵制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一切言论和行为,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正确评价历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科学评价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观察这段历史中的挫折与失误,不能因历史错误而全盘否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成就,不能用发达国家长期积累的历史优势比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问题,要客观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在历史挫折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公正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正确评价历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决抵制并有力回应那些污蔑、否定以及恶意攻击、丑化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的言论和行为,绝不允许打着“重评历史”“还原真相”的旗号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合法性,坚决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正当性,始终坚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3]13

三是坚持用发展眼光看历史,从未来发展角度出发,善于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看清历史发展方向、努力创造新的历史。认知历史需要从未来的角度出发,用战略眼光看历史,绝不能局限于历史当下,要从历史看向未来,通过历史知道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正如习近平多次反复强调的那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1]171同时,认知历史还需要从实现目标的角度出发,牢记初心和使命,绝不能只看历史功绩或历史挫折,要从历史发展中寻找前进的动力,把握发展大势、坚定发展信心。习近平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告诫全党、全国人民,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进而厘清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为什么今天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发展中看清未来前进的方向,从历史发展中获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力量。只有用发展眼光看历史,才不会迷失历史方向,才能增强发展动力、创造美好未来。

安徽六国化工是我国最早的磷酸二铵生产企业,多年来,在磷资源高效利用上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铜陵化学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嘉生介绍:“作为与长江一路之隔的沿江企业,六国化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环境整治成绩显著,实现了‘三废’达标排放,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100%,在行业名列前茅。”他表示,平台启动后,六国化工将继续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决策,立足本业,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引进国际国内顶尖智力资源,不断提高磷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服务水平,为长江经济带区域绿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是站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立场上评价近代以来世界战争史与社会主义运动史,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决抵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评价历史,必须坚持正确、科学的态度,站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立场,深刻认识世界历史上战争对生命的无情践踏、对文明的巨大破坏,深刻认识军国主义、霸权主义是近代以来世界战争的主要根源,必须深刻揭露侵略国家发动战争的历史罪行、批判霸权国家挑起战争的恶劣行径,充分肯定被侵略民族和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坚决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正确评价历史,还必须站在人类解放的立场,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深刻理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当代价值,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示范意义。

三维仓库仿真场景的建立能够全方位、更直观地提供仓库内的各种信息,并可以实现仓库漫游,感受与真实仓库相似的体验。三维仓库仿真场景可以实现多层次,区域切换,任意漫游,放大缩小旋转等立体三维方式查看和浏览仓库信息,并能快速定位问题的原因和位置。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立场评历史

坚持站在党的立场评价历史,就是要坚持从维护党的领导、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出发对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等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习近平历史观强调,站在党的立场评价历史,要特别注意维护党的领袖和英雄人物形象、始终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充分肯定党的历史功绩,只有坚持站在党的立场评价历史,才能更好地维护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合法性。

一是对党的领袖和英雄人物的评价不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泥潭,坚决抵制污蔑领袖和亵渎英雄的言论,坚定维护党的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崇高形象。正确评价历史,必须站在有利于党长期执政的立场,客观公正地评价我们党的领袖,既“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6]11“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6]12,既要充分肯定领袖人物为国家、民族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更要客观理性地分析领袖人物所犯的历史错误,正确评价领袖人物的功过是非。正确评价历史,必须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立场,实事求是地评价我们党树立的英雄人物,“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3]351,既不能妖魔化英雄人物,也绝不允许任何污蔑、诋毁英雄人物的言行,对攻击党的领袖、丑化英雄人物形象的言行必须坚决制止,防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我们党执政的历史根基。

二是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评价不能脱离所处历史阶段和所在历史背景,坚决抵制弱化党的领导、丑化党的形象的言论,始终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正确评价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站在当时当地的历史坐标上,深刻把握其出台的历史背景、适用的历史时期,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客观认识其价值、意义和影响,不能用今天的现实和要求评价过去,要以包容的心态、发展的眼光评价不同历史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不能因为党在历史发展中犯过错误而否定党的领导,必须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坚决抵制用某些历史细节、历史挫折与历史错误弱化党的领导、丑化党的形象,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始终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不断夯实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思想根基。

(1)终端初始接入时未选择最好信号小区接入,从信号较差小区接入导致终端接入覆盖等级1/2,终端满功率发射导致底噪抬升。(当前终端选择覆盖等级时,除了考虑R S R P还考虑S I N R,-3

三是对党在中国近代以来发展中的作用评价不能陷入主观主义、恶意差评的怪圈,坚决抵制歪曲、否定党的历史功绩的言论,必须充分肯定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贡献。正确评价历史,必须站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口,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重大历史意义,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绝不能从个人主观情感、愿望和意志出发,任意编造、捏造、臆造背离党史、国史事实的所谓“历史”,发表脱离历史事实、不负历史责任的错误历史评价,更不能从排斥甚至否定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出发,以吹毛求疵、求全责备的态度,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思想去分析党史、国史,故意夸大党的历史错误、恣意诋毁党的领袖和英雄人物、恶意抹杀党的历史功绩,必须坚决抵制那些以片面的历史材料、错误的历史事实来掩盖、否定早有历史定论的党史、国史的主流言论,必须充分肯定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贡献,不断巩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价值根基。

(三)坚持人民立场评历史

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评价历史,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历史做出实事求是的价值评价。习近平历史观强调,站在人民的立场评价历史,要特别重视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任何历史观点都要坚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最终评判者,只有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评价历史,才能坚定维护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充分肯定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人民在历史进步中做出的重大贡献。正确评价历史,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创造、做出的重大贡献,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既不能夸大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更不能把历史的发展进步归结为统治者、剥削者甚至侵略者的功劳,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12]是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人民群众勇于抗争、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力量。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基本准则,任何历史观点都不能伤害人民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评价历史,必须站在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人、人民是历史创造的主角,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任何历史观点都不能背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3]295始终坚持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抵制贬低人民地位、抹黑人民形象、伤害人民情感的历史观点,对一切不符合人民利益的历史言论必须予以坚决反击和有力回应,坚定维护人民群众的崇高形象,在历史评价中捍卫、保障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必须听取人民的意见、接受人民的检验,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最终评判者。正确评价历史,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自觉深入群众,听取人民的声音、了解人民的看法,绝不能仅凭个别历史学家的观点或某些社会舆论的走向对历史作出不负责任的简单评价,坚持尊重人民态度、虚心接受人民意见,做出符合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历史结论,确保任何历史评价都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必须保证人民对历史的最终评判权,只有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评价,才代表了人心向背、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只有为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历史人物,才会受到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只有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积极、正向推动作用的历史事件,才会赢得人民的赞同和认可。正如习近平强调的那样,“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6]20。只有经受住人民和实践检验的历史,才是正确的历史。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

[5] 习近平.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N].人民日报,2015-08-01.

[6]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9]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

[10]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

[1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

[12]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认同困境与破解策略研究”(17ASK018)。

作者简介: 王永友,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意识形态建设、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李卓,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6924(2019)07-004-012

[责任编辑:黄 昇]

标签:;  ;  ;  ;  ;  ;  

论习近平历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